《醉枕香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醉枕香江- 第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没想什么……”她支支吾吾半天,最后闹了个大红脸。
“这部电影五月份就能上映,票房成绩不错的话,下半年应该就会开拍续集,到时候你的档期可以安排的过来吗?”
林宥伦问这么正式,周彗敏立刻就明白了他的心意。
“续集让我来演?”
周彗敏对这个消息感到有些意外,林宥伦脸上却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你演的阿珍在这集里虽然戏份不多,但在续集里却是不折不扣的女主角,这是一个系列电影,要保持连贯性,主要演员肯定是要用原班人马,只不过是这一集里根据剧情还会有新的角色加入。”
林宥伦刚向周彗敏解释完,放在手边的“大哥大”手机就响了起来。
接通电话听了一阵,林宥伦眉头渐渐皱了起来。
电话是麦加打来的,但他找林宥伦商量的事情却和这部电影无关。事情的起因是新艺城的另一位导演拍了一部电影,却不想这部作品成了香港“电检处”的重点打击对象,送检时被删改得不成样子。
一开始听说这事,林宥伦真觉得很稀罕,新艺城从来都只拍喜剧片,这样的电影也能被“电检处”查处,那么香港电影便直接不用拍了。后面麦加提到这部电影的导演叫林岭冬,林宥伦这才恍然大悟。
林岭冬和周闰发是同期无线艺员培训班的同学,他不愿意像周闰发那样在台前威风,反而和杜琪锋一起师从王天霖,心甘情愿做起了幕后工作。等到片场经验丰富,逐渐能独当一面的时候,却有心血来潮跑到加拿大去学习电影,这一去便是三年。
学成归来,正值香港新。浪潮电影蓬勃兴起之际,林岭冬本以为离开时在香港影视圈已经小有名气,此次又是海外镀金归来,肯定能够在香港电影界大展拳脚,事实却给他泼了一盆冷水。
在人走茶凉、新锐辈出的香港电影界,没有哪家电影公司会特别重视一个离开香港三年的陌生人,加入新艺城足足做了两年冷板凳,才获得执导第一部电影的机会。这部影片虽然叫好叫座,但林岭冬只是中途接替不听话的导演梁普志,严格按照新艺城“七人小组”的指示创作,说白了就只是一个听话而且用得顺手的打工仔。
接连拍了几部电影,林岭冬都只是一个被动的执行者,很少有机会参与影片创作,只是他拍片卖力,几部电影成绩都不错,终于入了“老大”麦加的法眼。
等林岭冬为新艺城拍完,麦加就拿出400万制作费,让林岭冬拍一部电影,题材剧本都由他自己决定,这次放权让林岭冬大喜过望,他不想再拍新艺城的喜剧,就决定拍一部警匪片,名字便叫做。
为了让这部电影更有票房保障,林岭冬专门请来了自己的老同学周闰发担任片中主角,但世事难料,这部由林岭冬自由创作的电影,却因为黑色写实,暴露社会问题而被“电检处”删改。
这事雷觉昆也没有什么好办法,麦加就只好求到了林宥伦头上,林宥伦只说帮忙想想办法,但心里也没有具体的解决方案。
林宥伦放下电话就一直拧着眉头,托马斯心里感到很好奇,以林宥伦今时今日的地位,应该很少有问题能让他如此为难。
这事也不是什么隐秘,林宥伦就把事情和托马斯简单说了一下,没想到托马斯眼珠子一转,说这事他有办法。
 第182章 改变的契机【一更】
“我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从制度层面进行改变。”托马斯对香港电影市场有很深入的研究,他认为制约港片发展的首要因素是市场,其次便是电影检查制度。
香港1953年就制定的电影检查条例在托马斯看来是在没有法律基础下进行的,历届港府新闻处处长领导的电影检查工作,实际上就只是在执行“行政命令”。
“托马斯先生的意思是实行电影分级制度?”林宥伦双眉紧锁,紧闭着嘴唇,心中在认真考虑着托马斯的提议。
托马斯对电影分级制度很推崇,“让大人和小孩看同样的东西是不合情理的,分级制度既是对成年观众选择自由的尊重,也是对创作者创作自由的保障,更是电影产业的福音。”
林宥伦和托马斯的观点并无太多分歧,让他犹豫不定的是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来推动香港电影分级制度提前诞生。
任何一国家的电影分级制度并非一开始就有,而是某个契机的推动,在美国,是因为伊丽莎白?泰勒在影片《灵欲春宵》中大爆粗口引起社会不安,这才促动了美国电影分级制度的诞生,想要在香港实行电影分级制度,同样需要一个契机。林岭冬的《龙虎风云》被“电检处”删减只是个例,显然还无法引起整个行业的重视,尤其是各个电影公司相互之间是竞争关系,要从行业内部推动这件事。难度很大。
“我接触过的香港电影人,都没有意识到香港电检制度是不合法的,拿你们中国话说就是只隔了一层窗户纸,但却没有人想过要去捅破它!”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托马斯认为解决这个问题并不困难,只需要找一家有影响力的报纸将这件事捅出来。任何缺乏法律基础的制度必然会被社会、法律界人士猛烈抨击,只要形成一定的舆论气候。再提实行电影分级制度,便能获得社会和公众的支持。
林宥伦额头上显出深深的皱纹,在深思着该有谁来捅破这层窗户纸。
这件事肯定不能由他第一个提出来。不然别人会怀疑他别有用心,他要开口,只能等到媒体舆论讨论得差不多了。然后站出来一锤定音。
托马斯扶了扶眼镜,微笑说:“我认识《亚洲华尔街日报》的总编。”
林宥伦眼前一亮,让一家英文报纸首先向电影检查制度发难,这个主意真是妙极了!
——
邹闻怀站在窗户边,默默地抬起目光,微微皱起眉心,凝视着西边天际的最后一抹夕晖。
何贯昌推门走了进来,邹闻怀转过身,那深邃的目光,在何贯昌身上停留了一下。然后将手上的报纸递给何贯昌。一看这是份英文报纸,何贯昌心中疑惑更甚,望了邹闻怀一眼,似乎要从他脸上看出答案。
“报纸是昨天就出版的,今天我才看到。上面有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
邹闻怀说话的语气很轻松,何贯昌却从他眼中看出了一抹凝重,他摊开报纸,快速地看完邹闻怀所说的那篇文章,然后惊讶地抬起头。
“这事是真的?”
“我找人问过,依照香港的法律。电影检查制度确实存在很大的问题。”邹闻怀点点头。
何贯昌睁大了眼睛,注视着手里那份报纸,自言自语地说:“实行了三十多年的制度,居然是不合法的……”他呆站在那里,默默地嚅念着。
“这篇报道绝不会是偶然出现,肯定有人在背后操纵这件事。”邹闻怀看到这篇报道的第一反应就是怀疑,他相信自己的直觉。
“谁会去做这件事呢?”何贯昌想不明白。
邹闻怀眼中精光一闪,“你觉得会不会是林宥伦?”
“如果是他,应该会和我们先打声招呼才是……”何贯昌有些拿不准,“再说了,推动这件事对他有什么好处?”
“如果他的目的是为了推动电影分级制度呢?”邹闻怀那半眯起的眼睛,显示出追根究底的神情。
“如果真是这样,我们……”说到这儿,何贯昌像卡住了喉咙似的,突然把话停住了。
电影分级制度在西方国家已经成熟运作了很长时间,分级制度给观众更多自由选择的同时也赋予了电影创作者更广阔的创作空间,但这种制度同样存在不足,一旦将电影等级划分标准,便意味着观众将被细分,像北美地区这样消费群体庞大的市场,细分观众是一种市场成熟的表现,但在香港这么一个人口只有数百万的城市,一旦实行电影分级制度,便意味着原本就有限的市场再次被压缩。原本过审之后就可以面向所有观众的电影,在实行电影分级之后,就可能会被划入限制级播放,这便是行业内都知道电影分级制度更利于电影产业发展,却无人提出实施电影分级建议的原因。
“我们不愿意又能怎样?”邹闻怀对此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力,“电影分级制度对社会明显利大于弊,这件事即便林宥伦不去推动,迟早也会有其他人提出来,林宥伦大概也是看到了这种趋势不可逆转,所以才想到要顺势而为,先将主动权抓在手上。”
“如果这件事真是林宥伦在背后操纵,我们是不是应该先探探他的口风?”何贯昌犹豫着问。
“打了这么长时间的交道,林宥伦是什么样的人你还不知道吗?这篇报道只是他抛出来探路的石子,只有在支持电影分级制度的舆论形成气候,得到很多人支持,对港府和电影业形成足够压力的时候,他才会站出来。现在局势还不明朗,你去他肯定不会承认的,现在我们只能……”
“等”这个字在邹闻怀嘴里翻了三个滚,最后才从牙齿缝里挤出来。
——
雷觉昆侧着头发蓬松的脑袋,圆圆的眼睛钉子似的扎在麦加的脸上,他手边放的不是英文的《亚洲华尔街日报》,而是香港的一份中文报纸。
《亚洲华尔街日报》公开揭露香港电影检查是在没有法律基础下进行的,此语一出顿时引起轩然大波,香港媒体这段时间一直在关注和讨论这件事,在汹涌的舆论压力之下,香港行政局和立法局已经准备成立专责小组,重新审议拟定新的“电影检查条例草案”。
雷觉昆从麦加脸上看不出任何异样,心里的怀疑却没有完全消除:“这件事你真不知情?”
“前段时间为《龙虎风云》的事,我是找过林先生,当时他只是答应帮忙想想办法,却没说会怎么帮我。”这件事究竟是不是林宥伦搞出来的,麦加心里到现在都还没有谱,“我也没想到事情会搞这么大……”
雷觉昆一摆手,打断了麦加的话,“现在已经不是事情闹大不闹大的问题了,港府要修改‘电影检查条例草案’,最有可能的采取的就是电影分级制度,我们该怎么应对?”
“应该不会那么快吧?”麦加也听到了一些风声,但这段时间他一直忙着拍电影,这事还没有来得及细想。
雷觉昆将手里的报纸丢给麦加,“你自己看吧!”
“港府向公众表示,新的‘电影检查条例草案’目标除了保护儿童和青少年人,避免让他们接触一些可能对他们有不良影响的电影,也让成年人有机会观看更多描写成人世界现实一面的电影……专责小组将由九名委员组成,为了使新条例更符合社会尺度,草案还将征询由250名社会各界人士组成的法定顾问小组的意见,其成员包括普通市民、电影专业人士、法律工作者……”
看完这则新闻,麦加才意识到这件事的发展已经远远超出了他的预计。港府虽然没有明确说要实行电影分级制度,但新草案的目标明显说的就是电影分级制度。
麦加脑子里想了好一阵,这才放下报纸,看到雷觉昆的眼睛一直盯着他,知道这次不是随便糊弄两句就能了事,摸了摸光头,说:“电影分级制度在欧美国家已经实行了很多年,这个制度的好处就是电影创作的尺度可以更大,坏处就是有些尺度过大的电影会被限制放映。”
“这么说电影拍出来反而会比以前赚钱少?”雷觉昆的理解很直接。
“这也不一定,比如说风月片,为了通过电检,大家都只是小心翼翼打打擦边球,不敢拍得太露骨,观众其实看得很不过瘾,但实行电影分级制度后,拍摄尺度就可以放开,这样就可以吸引更多的观众进场,而对一般的电影来说,会不会影响票房,关键还是看电影评级的标准,标准如果太严,肯定就会有影响,标准如果宽松一些,事实上分级之后对影片票房的影响不会很大。”麦加耐心地解释说。
“那怎么才能让评级尺度放宽呢?”
“最好的办法就是在行业内部先商量出一个标准,交由港府审议。”麦加顿了顿,“照现在的情况看,电影分级已经不可逆转,我们只能尽量争取主动。”
【求月票、推荐】。。)
 第183章 电影分级【一更】
在社会公议和媒体舆论的双重压力下,新的“电影检查条例草案”纳入电影分级制度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对此事一直保持缄默的香港电影界表面上看起来平静,实则暗流涌动。现在摆在所有香港电影人面前的问题,已经不是要不要实行电影分级制度,而是如何确立分级标准。
很多人都倾向和麦加同样的想法,行业内部制定出来的方案,总比外行人制定的方案要更切合香港电影的实际,本来这事应该由香港电影协会来做,他们的成员导演、编剧、演员到各种幕后人员,人脉遍布香港电影界的每一个角落,却唯独缺少了一类人:香港电影公司的老板。
站在金字塔顶端的人不发话,下面人在怎么折腾也没用,而够资格将所有电影公司老板召集到一起讨论电影分级方案的,全香港就只有林宥伦。
作为嘉谊院线的实际掌控者,香港大大小小的电影公司都得给林宥伦面子,至于那几家和新宝院线走得近的电影公司,直接就可以被忽略了。
林宥伦也当仁不让,将全香港电影公司的老板都召集在一起开会,说是要大家一起讨论,可实际上会还没开,他手上已经拿出了一套非常完善的电影分级方案,而这份方案此时就在邵毅夫的手上。
林宥伦将香港电影分成了三级,1级对任何年龄的人上映;2级细分为了两档,2a级对任何年龄的人上映。但影片的有关宣传资料上要注明“不适合儿童观看”,2b级对任何年龄的人上映,但未成年人须在监护人指导下观看;3级对年满十八岁的人上映。
这份方案一星期前就送到邵毅夫手上,这几天他一直带在身边,不时拿出来看看,然后仔细琢磨。今天正好和林宥伦同乘一车前往会场,在路上。邵毅夫自然就说起了这事。
“美国的里根总统曾公开抱怨过美国的电影分级制度太过复杂,他说自己试图用分级制度把对娱乐的分类搞清楚,却发现还要再编一本字典才能搞明白这个制度。我发现你制定这个方案也不是那么容易搞清楚。因为它实在是太细致了。”邵毅夫安静的看着林宥伦,眼睛里有着琢磨和试探的味道。
林宥伦耸耸肩,“只有细致一些。方案才可以有足够的说服力。”
“说服其他电影公司的老板?”
“说服港府和社会公众。”
邵毅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