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墨子-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为不乘马。此一周而一不周者也。 
      居于国,则为居国,有一宅于国,而不为有国。桃之实, 
桃也。棘之实,非棘也。问人之病,问人也;恶人之病,非恶 
人也。人之鬼,非人也;兄之鬼,兄也。祭人之鬼,非祭人也; 
祭兄之鬼,乃祭兄也。之马之目眇,则谓之马眇;之马之目大, 
而不谓之马大。之牛之毛黄,则谓之牛黄;之牛之毛众,而不 
谓之牛众。一马,马也,二马,马也。马四足者,一马而四足 
也,非两马而四足也。马或白者,二马而或白也,非一马而或 
白。此乃一是而一非者也。 

…  35…

墨子                                                               ·130· 

                           耕柱第四十六 

      子墨子怒耕柱子,耕柱子曰 :“我毋俞于人乎?”子墨子 
曰:“我将上大行,驾骥与羊,子将谁驱?”耕柱子曰:“将 
驱骥也。”子墨子曰:“何故驱骥也?”耕柱子曰 :“骥足以 
责。”子墨子曰:“我亦以子为足以责。” 
      巫马子谓子墨子曰 :“鬼神孰与圣人明智?”子墨子曰: 
 “鬼神之明智于圣人,犹聪耳明目之与聋瞽也 。昔者夏后开 
使蜚廉折金于山川,而陶铸之于昆吾;是使翁难雉乙卜于白若 
之龟,曰 :‘鼎成三足而方’,不炊而自烹,不举而自臧,不 
迁而自行,以祭于昆吾之虚,上乡 ’!乙又言兆之由曰:‘飨 
矣!逢逢白云,一南一北,一西一东,九鼎既成,迁于三国。 
  ‘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夏后、殷、 
周之相受也。数百岁矣。使圣人聚其良臣与其桀相而谋,岂能 
智数百岁之后哉!而鬼神智之。是故曰,鬼神之明智于圣人也, 
犹聪耳明目之与聋瞽也。” 
      治徒娱、县子硕问于子墨子曰 :“为义孰为大务?”子墨 
子曰 :“譬若筑墙然,能筑者筑,能实壤者实壤,能欣者欣, 
然后墙成也。为义犹是也。能谈辩者谈辩,能说书者说书,能 
从事者从事,然后义事成也。” 
      巫马子谓子墨子曰 :“子兼爱天下,未云利也;我不爱天 
下,未云贼也。功皆未至,子何独自是而非我哉?”子墨子曰 
  :“今有燎者于此,一人奉水将灌之,一人掺火将益之,功皆 

…  36…

墨子                                                              ·131· 

未至,子何贵于二人?”巫马子曰 :“我是彼奉水者之意,而 
非夫掺火者之意。”子墨子曰:“吾亦是吾意,而非子之意也。” 
      子墨子游荆耕柱子于楚,二三子过之,食之三升,客之不 
厚。二三子复于子墨子曰 :“耕柱子处楚无益矣。二三子过之, 
食之三升,客之不厚。”子墨子曰:“未可智也。”毋几何而遗 
十金于子墨子,曰 :“后生不敢死,有十金于此,愿夫子之用 
也。”子墨子曰:“果未可智也。” 
      巫马子谓子墨子曰 :“子之为义也,人不见而耶,鬼而不 
见而富,而子为之,有狂疾 !”子墨子曰:“今使子有二臣于 
此,其一人者见子从事,不见子则不从事;其一人者见子亦从 
事,不见子亦从事,子谁贵于此二人?”巫马子曰 :“我贵其 
见我亦从事,不见我亦从事者 。”子墨子曰:“然则,是子亦 
贵有狂疾也。” 
      子夏子徒问于子墨子曰 :“君子有斗乎?”子墨子曰: 
 “君子无斗。”子夏之徒曰:“狗豨犹有斗,恶有士而无斗矣 
?”子墨子曰:“伤矣哉!言则称于汤文,行则譬于狗豨,伤 
矣哉!” 
      巫马子谓子墨子曰 :“舍今之人而誉先王,是誉槁骨也。 
譬若匠人然,智槁木也,而不智生木 。”子墨子曰:“天下之 
所以生者,以先王之道教也。今誉先王,是誉天下之所以生也。 
可誉而不誉,非仁也 。”子墨子曰:“和氏之璧,隋侯之珠, 
三棘六异,此诸侯之所谓良宝也。可以富国家,众人民,治刑 
政,安社稷乎?曰不可。所谓贵良宝者,为其可以利也。而和 
氏之璧、隋侯之珠、三棘六异不可以利人,是非天下之良宝也。 
今用义为政于国家,人民必众,刑政必治,社稷必安。所为贵 
良宝者,可以利民也,而义可以利人,故曰,义天下之良宝 
也。“ 

…  37…

墨子                                                              ·132· 

      叶公子高问政于仲尼曰 :“善为政者若之何 ?”仲尼对 
曰:“善为政者,远者近之,而旧者新之。”子墨子闻之曰: 
 “叶公子高未得其问也,仲尼亦未得其所以对也。叶公子高岂 
不知善为政者之远者近也,而旧者新是哉?问所以为之若之何 
也。不以人之所不智告人,以所智告之,故叶公子高未得其问 
也,仲尼亦未得其所以对也。” 
      子墨子谓鲁阳文君曰 :“大国之攻小国,譬犹童子之为马 
也。童子之为马,足用而劳。今大国之攻小国也,攻者农夫不 
得耕,妇人不得织,以守为事;攻人者,亦农夫不得耕,妇人 
不得织,以攻为事。故大国之攻小国也,譬犹童子之为马也。 
 “ 
      子墨子曰 :“言足以复行者,常之;不足以举行者,勿常。 
不足以举行而常之,是荡囗也。” 
      子墨子使管黔敖游高石子于卫,卫君致禄甚厚,设之于卿。 
高石子三朝必尽言,而言无行者。去而之齐,见子墨子曰 :“ 
卫君以夫子之故,致禄甚厚,设我于卿。石三朝必尽言,而言 
无行,是以去之也。卫君无乃以石为狂乎?”子墨子曰 :“去 
之苟道,受狂何伤!古者周公旦非关叔,辞三公东处于商盖, 
人皆谓之狂。后世称其德,扬其名,至今不息。且翟闻之为义 
非避毁就誉,去之苟道,受狂何伤 !”高石子曰:“石去之, 
焉敢不道也。昔者夫子有言曰 :‘天下无道,仁士不处厚焉。 
  ‘今卫君无道,而贪其禄爵,则是我为苟啖人食也。”子墨子 
说,而召子禽子曰 :“姑听此乎!夫倍义而乡禄者,我常闻之 
矣。倍禄而乡义者,于高石子焉见之也。” 
      子墨子曰 :“世俗之君子,贫而谓之富,则怒,无义而谓 
之有义,则喜。岂不悖哉!” 
      公孟子曰 :“先人有则三而已矣。”子墨子曰:“孰先人 

…  38…

墨子                                                               ·133· 

而曰有则三而已矣?子未智人之先有。” 
      后生有反子墨子而反者 ,“我岂有罪哉?吾反后”。子墨 
子曰 :“是犹三军北,失后之人求赏也。” 
      公孟子曰 :“君子不作,术而已。”子墨子曰:“不然, 
人之其不君子者,古之善者不诛,今也善者不作。其次不君子 
者,古之善者不遂,己有善则作之,欲善之自己出也。今诛而 
不作,是无所异于不好遂而作者矣。吾以为古之善者则诛之, 
今之善者则作之,欲善之益多也。” 
      巫马子谓子墨子曰 :“我与子异,我不能兼爱。我爱邹人 
于越人,爱鲁人于邹人,爱我乡人于鲁人,爱我家人于乡人, 
爱我亲于我家人,爱我身于吾亲,以为近我也。击我则疾,击 
彼则不疾于我,我何故疾者之不拂,而不疾者之拂?故有我有 
杀彼以我,无杀我以利 。”子墨子曰:“子之义将匿邪,意将 
以告人乎?”巫马子曰:“我何故匿我义?吾将以告人。”子 
墨子曰 :“然则,一人说子,一人欲杀子以利己;十人说子, 
十人欲杀子以利己;天下说子,天下欲杀子以利己。一人不说 
子,一人欲杀子,以子为施不祥言者也;十人不说子,十人欲 
杀子,以子为施不祥言者也;天下不说子,天下欲杀子,以子 
为施不祥言者也。说子亦欲杀子,不说子亦欲杀子,是所谓经 
者口也,杀常之身者也 。”子墨子曰:“子之言恶利也?若无 
所利而不言,是荡口也。” 
      子墨子谓鲁阳文君曰 :“今有一人于此,羊牛犓豢,维人 
但割而和之,食之不可胜食也。见人之作饼,则还然窃之,曰: 
  ‘舍余食。’不知日月安不足乎,其有窃疾乎?”鲁阳文君曰 
  :“有窃疾也。”子墨子曰:“楚四竟之田,旷芜而不可胜辟, 
呼虚数千,不可胜,见宋、郑之闲邑,则还然窃之,此与彼异 
乎?”鲁阳文君曰 :“是犹彼也,实有窃疾也。” 

…  39…

墨子                                                                ·134· 

      子墨子曰 :“季孙绍与孟伯常治鲁国之政,不能相信,而 
祝于丛社,曰 :‘苟使我和。’是犹弇其目,而祝于丛社曰: 
  ‘苟使我皆视’。岂不缪哉!” 
      子墨子谓骆滑牦曰 :“吾闻子好勇。”骆滑牦曰:“然, 
我闻其乡有勇士焉,吾必从而杀之 。”子墨子曰:“天下莫不 
欲与其所好,度其所恶。今子闻其乡有勇士焉,必从而杀之, 
是非好勇也,是恶勇也。” 

…  40…

墨子                                                              ·135· 

卷十二 

                           贵义第四十七 

      子墨子曰 :“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 
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 
贵也。又曰 :‘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 
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 
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 
      子墨子自鲁即齐,过故人,谓子墨子曰 :“今天下莫为义, 
子独自苦而为义,子不若已 。”子墨子曰:“今有人于此,有 
子十人,一人耕而九人处,则耕者不可以不益急矣。何故?则 
食者众,而耕者寡也。今天下莫为义,则子如劝我者也,何故 
止我?”子墨子南游于楚,见楚献惠王,献惠王以老辞,使穆 
贺见子墨子。子墨子说穆贺,穆贺大说,谓子墨子曰 :“子之 
言则成善矣!而君王,天下之大王也,毋乃曰‘贱人之所为 ’, 
而不用乎?”子墨子曰 :“唯其可行。譬若药然,天子食之以 
顺其疾,岂曰‘一草之本’而不食哉?今农夫入其税于大人, 
大人为酒醴粢盛以祭上帝鬼神,岂曰‘贱人之所为’而不享哉 
?故虽贱人也,上比之农,下比之药,曾不若一草之本乎?且 
主君亦尝闻汤之说乎?昔者,汤将往见伊尹,令彭氏之子御。 

…  41…

墨子                                                              ·136· 

彭氏之子半道而问曰 :‘君将何之?’汤曰:‘将往见伊尹。 
  ‘彭氏之子曰:‘伊尹,天下之贱人也。若君欲见之,亦令召 
问焉,彼受赐矣。’汤曰:‘非女所知也。今有药此,食之则 
耳加聪,目加明,则吾必说而强食之。今夫伊尹之于我国也, 
譬之良医善药也。而子不欲我见伊尹,是子不欲吾善也 。’因 
下彭氏之子,不使御。彼苟然,然后可也”。 
      子墨子曰 :“凡言凡动,利于天鬼百姓者为之;凡言凡动, 
害于天鬼百姓者舍之;凡言凡动,合于三代圣王尧舜禹汤文武 
者为之;凡言凡动,合于三代暴王桀纣幽厉者舍之。” 
      子墨子曰 :“言足以迁行者,常之;不足以迁行者,勿常。 
不足以迁行而常之,是荡口也。 
      子墨子曰 :“必去六辟。嘿则思,言则诲,动则事,使三 
者代御,必为圣人。必去喜,去怒,去乐,去悲,去爱,而用 
仁义。手足口鼻耳,从事于义,必为圣人。” 
      子墨子谓二三子曰 :“为义而不能,必无排其道。譬若匠 
人之斲而不能,无排其绳。” 
      子墨子曰 :“世之君子,使之为一犬一彘之宰,不能则辞 
之;使为一国之相,不能而为之。岂不悖哉!” 
      子墨子曰 :“今瞽曰:‘钜者白也,黔者黑也。’虽明目 
者无以易之。兼白黑,使瞽取焉,不能知也。故我曰瞽不知白 
黑者,非以其名也,以其取也。今天下之君子之名仁也,虽禹 
汤无以易之。兼仁与不仁,而使天下之君子取焉,不能知也。 
故我曰天下之君子不知仁者,非以其名也,亦以其取也。” 
      子墨子曰 :“今士之用身,不若商人之用一布之慎也。商 
人用一布布,不敢继苟而雠焉,必择良者。今士之用身则不然, 
意之所欲则为之,厚者入刑罚,薄者被毁丑,则士之用身不若 
商人之用一布之慎也。”子墨子曰:“世之君子欲其义之成, 

…  42…

墨子                                                              ·137· 

而助之修其身则愠,是犹欲其墙之成,而人助之筑则愠也,岂 
不悖哉!” 
      子墨子曰 :“古之圣王,欲传其道于后世,是故书之竹帛, 
镂之金石,传遗后世子孙,欲后世子孙法之也。今闻先王之遗 
而不为,是废先王之传也。”子墨子南游使卫,关中载书甚多, 
弦唐子见而怪之,曰 :“吾夫子教公尚过曰:‘揣曲直而已。 
  ‘今夫子载书甚多,何有也?”子墨子曰:“昔者周公旦朝读 
书百篇,夕见漆十士。故周公旦佐相天子,其修至于今。翟上 
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吾安敢废此?翟闻之 :‘同归之 
物,信有误者 。’然而民听不钧,是以书多也。今若过之心者, 
数逆于精微,同归之物,既已知其要矣,是以不教以书也。而 
子何怪焉?” 
      子墨子谓公良桓子曰 :“卫,小国也,处于齐、晋之闲, 
犹贫家之处于富家之闲也。贫家而学富家之衣食多用,则速亡 
必矣。今简子之家,饰车数百乘,马食菽粟者数百匹,妇人衣 
文绣者数百人,吾取饰车、食马之费,与绣衣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