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理智新论(上)》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人类理智新论(上)-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切真理也都可以叫做天赋的,因为心灵能从自己内部把它们抽引出来,虽然
这常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如果有人要给这些话语另一种意义,我并不想
就字眼来作什么争论。

德〔为什么这就不能还有另外一种原因呢?就比如下列的原因:灵魂
能在自己之中有这样东西而人对它并不察觉;因为既然您所承认的,一种获
得的知识能够由记忆隐藏在心中,为什么自然就不能在其中也隐藏着某种原
始的知识呢?难道对于一个认识自身的实体是自然的一切东西,就一定得为
它一下就现实地全部认识吗?象我们的灵魂这样一种实体,难道就不能也不
应该有很多种特质和性情,是它不可能立刻一下全都审察到的吗?这是柏拉
图派的意见,认为我们的一切认识都是回忆,并且因此灵魂随着人的出生而
带来的和叫做天赋的那些真理,应该是一种先前的明确认识的一些残余。但
这种意见是毫无根据的,并且很容易认定灵魂在前世(如果有前世的话)就
应该已经有天赋知识了,不管它可能多么遥远,全部情况就象这里的一样;
这些知识因此应该来自另一更在先的前世,或者①它们毕竟是天赋的或〈和灵
魂〉同时被创造出来的;否则就得作无穷追溯而使灵魂成为永恒的,在这种
情况下这些知识实际上也得是天赋的了,因为它们在灵魂中从来就没有个开
始;而如果有人硬要说每一前世都从更在先的前世得到点什么而它并没有留
给来世,我们将答复他说:很清楚,某些显然的真理应该是灵魂在所有这些
世代都有的,而不管采取什么方式,在灵魂的所有各个世代的状态都是很清
楚的,必然真理是天赋的并且是靠内在的东西来证明的,而不能是象我们建
立事实真理那样靠经验来建立的。为什么我们又一定不能在灵魂中具有一些
从来没有利用过的东西呢?有一样东西而不加利用,和仅仅具有获得这种东
西的功能,是一回事吗?如果是这样,那我们就会从来只有那些讨我们喜欢
的东西了;与此相反,我们知道,除了功能和对象之外,在功能方面或在对
象方面,或在两者,常常须有某种禀赋,才能使功能得以作用于对象。

斐如果照这样的方式,那么我们将可以说,有一些真理铭刻在灵魂之

中,但灵魂却从来并没有认识它,而且甚至也将永远不认识它,这在我看来

是很奇怪的。

德〔我在这里看不出有什么荒谬的地方,虽然也不能保证确有这样的

真理。因为那些比我们在这一生过程中所能认识的更崇高的东西,可能当我

们的灵魂在另一世的状态中时,有朝一日会发展出来。〕

斐但假定有些真理能够被印在理智之中而不被理智所察觉,我看不出

怎么对于它们的起源来说,它们能和那些理智只能够认识的真理有所不同。
德心灵不是只能认识它们,而且还能够在自身之中找出它们,而如果

它只有单能接受知识的能力或对此是被动的能力,就象蜡块接受印迹或空白。。 

① G本、E本都作 
ou 即“或者”,而 
J本作 
ou,即“在那里”、即指在更先的前世。

板接受字迹的能力一样不被决定,那么它就不会是必然真理的源泉,而我刚
才已表明它是那样的源泉;因为无可争辩的是感觉不足以使人看出真理的必
然性,而因此心灵有一种禀性(既是主动的也是被动的),来自己从自己内
部把这些必然真理抽引出来;虽然感觉也是必需的,为的是来给心灵这样做
的机会和注意力,使它把注意力放在某些方面而不放在另外的方面。因此,
先生,您看到,那些在别方面很精明而持另外一种意见的人,对于我已经指
出并为我们的全部争论所表明的、那种必然或永恒真理与经验的真理之间的
区别所产生的后果,似乎没有作充分的思考。必然真理的原始证明只来自理
智,而别的真理则来自经验或感觉的观察。我们的心灵能够认识两种真理,
但它是前一种真理的源泉;而对于一个普遍的真理,不论我们能有关于它的
多少特殊经验,如果不是靠理性认识了它的必然性,靠归纳是永远也不会得
到对它的确实保证的。

板接受字迹的能力一样不被决定,那么它就不会是必然真理的源泉,而我刚
才已表明它是那样的源泉;因为无可争辩的是感觉不足以使人看出真理的必
然性,而因此心灵有一种禀性(既是主动的也是被动的),来自己从自己内
部把这些必然真理抽引出来;虽然感觉也是必需的,为的是来给心灵这样做
的机会和注意力,使它把注意力放在某些方面而不放在另外的方面。因此,
先生,您看到,那些在别方面很精明而持另外一种意见的人,对于我已经指
出并为我们的全部争论所表明的、那种必然或永恒真理与经验的真理之间的
区别所产生的后果,似乎没有作充分的思考。必然真理的原始证明只来自理
智,而别的真理则来自经验或感觉的观察。我们的心灵能够认识两种真理,
但它是前一种真理的源泉;而对于一个普遍的真理,不论我们能有关于它的
多少特殊经验,如果不是靠理性认识了它的必然性,靠归纳是永远也不会得
到对它的确实保证的。

德这些词对我们来说意思指完全另一回事。在理智中的东西只要能在
其中找到就够了,而所说的真理的源泉或原始证明只是在理智中的;感觉可
以为这些真理作出暗示、证实、确认,但不能证明它们万无一失的和永久的
确定性。

§11。斐可是凡是愿意稍为注意费点力对理智的运用作些思考的人,都

会发现心灵毫无困难地给与某些真理的这种同意,是依赖于人类心灵的功能

的。

德很好。但正是人类心灵对这些真理的这种特殊关系,使得这种功能
对它们的运用成为容易的和自然的,并使人把这些真理叫做天赋的。因此,
这不是仅在于单只是理解这些真理的可能性的一种赤裸裸的功能;这是一种
享贼,一种才能,一种先已形成的东西,它决定着我们的灵魂,并使得这些
真理能够从灵魂中被抽引出来。这正如在那些人们不管怎样把一块石头或大
理石雕成的形象,和那些工匠若加以利用,则大理石的纹路已经显出或生好
了可以显出的形象之间,是有区别的。

斐但真理是在它们从之产生的观念之后的,这难道不是真的吗?而观
念是从感觉来的。

德那些理智的观念,是必然真理的源泉,并不是从感觉来的:而您也
承认,有一些观念是从心灵省察它自身时的反省得来的。此外,这一点是真
的:对真理的明确认识是后于(tempore veIIlaturao①)对观念的明确认识
的;正如在我们明确地形成真理与观念之前,真理的本性是依赖于观念的本
性的,并且那些来自感觉的观念进入其中的真理,至少部分地是依赖于感觉
的。但来自感觉的观念是混乱的,而依赖于它们的真理也至少部分地是混乱
的;至于理智的观念以及依赖于它们的真理,则是清楚的,并且两者都不以
感觉为其起源;虽然要是没有感觉我们也许的确永不会想到它们。

斐但是,照您的看法,数是理智的观念,可是人们发现其中的困难就
取决于明确形成观念;例如一个成年人知道。。 18加。。 19等于。。 37,这和他知道。。 1
加。。 2等于。。 3是一样显然的;但一个小孩知道前一个命题就不象他知道第二个
命题一样快,这是由于没有在认得这些字的同时立即形成这些观念。。。 

①拉丁文,意即:“就时间或本性来说”。

德我可以同意您所说的明确形成真理的困难常常取决于明确形成观念
的困难。可是我认为在您所举的例子中,问题是涉及运用已经形成的观念。
对于那些已经学会数到。。 10、并且知道通过。。 10的某种重复继续往前数的方法
的人,能够毫无困难地懂得什么是。。 18,19,37;这就是。。 1、2或。。 3个。。 10,加
上。。 8,9或。。 7;但要从这里得出18加。。 19等于。。 37,则比知道2加。。 1等于。。 3是需
要更多的注意力,后者归根到底无非是。。 3的定义。

德我可以同意您所说的明确形成真理的困难常常取决于明确形成观念
的困难。可是我认为在您所举的例子中,问题是涉及运用已经形成的观念。
对于那些已经学会数到。。 10、并且知道通过。。 10的某种重复继续往前数的方法
的人,能够毫无困难地懂得什么是。。 18,19,37;这就是。。 1、2或。。 3个。。 10,加
上。。 8,9或。。 7;但要从这里得出18加。。 19等于。。 37,则比知道2加。。 1等于。。 3是需
要更多的注意力,后者归根到底无非是。。 3的定义。

是属于您称之为理智的那些观念或数的特权。您在物理学以及其它一切科学

中都会碰到这样的命题,甚至感觉也提供这样的命题。例如这个命题:两个

物体不能同时在同一地点,是和下列这些公则同样使人深信不疑的真理,如:

一物不能同时既是又不是;白不是红;方不是圆;黄不是甜。

德在这些命题之间是有区别的。第一个命题,宣告物体的不可入性,
这是需要证明的。凡是相信真正的和严格意义的密集和疏散的人,如逍遥学
派和已故的狄格比爵士①就事实上拒绝这种观点;更不必说基督徒了,他们大
部分都采取相反的观点,即认为空间方面的透入,对上帝来说是可能的。但
其余的命题是同一的或很接近于同一的,而同一的或直接的命题是不容证明
的。那些把感觉看作提供了这样的命题的人,就象那个说黄不是甜的人,无
非是把一般的同一性的公则应用于特殊事例。

斐每一命题,凡是由两个不同的观念构成,而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否
定,如说方不是圆,黄不是甜,这种命题只要它的名辞一被理解,就一定也
会和一物不能同时既是又不是这条一般公则一样被作为无可怀疑的而接受下
来。

德这是因为一个(即一般公则)是原则而另一个(就是一个观念对另
一个对立观念的否定)是这原则的应用。

斐在我看来毋宁说那一般公则是依赖于这种否定的,这否定是那公则
的根据;并且说凡是同样的东西就不是不同的比那排除矛盾的公则还更容易
理解。而照这样说来,就得把无数象这一类一个观念否定另一观念的命题都
作为天赋真理,且不说其它一些真理了。再加上一个命题除非构成它的观念
是天赋的就不能是天赋的,就得假定我们所有的关于颜色、声音、滋味、形
状等等的一切观念都是天赋的了。

德我看不出怎么凡是同样的东西就不是不同的会是矛盾律的根源并且

还更容易:因为在我看来,提出。。 A不是。。 B是比说。。 A不是非。。 A给了自己更多的

自由。而阻止。。 A成为。。 B的理由,是。。 B 包含着非。。 A。此外,甜不是苦这一命题,

按照我们给与天赋真理这一名辞的意义,并不是天赋的。因为甜和苦的感觉

是来自外感宫。因此这是一种混杂结论(hybrida conclusio①),在其中把

公理应用于一种感性的真理上了。至于方不是圆这一命题,我们可以说它是

天赋的,因为当你考察它时,你是把矛盾律应用于理智提供给自己的东西,

或把后者归之于矛盾律所适用的范围之内,一旦你觉察到了这些天赋观念〈包

含着一些不相容的概念〉。②。。 

① Sir Kenelm Digby,1603—1665,英国的自然哲学家,曾在法国居住,和笛卡尔及其他一些学者相友善,
著有《论物体的本性》( 
Treatise on the Nature of Bodies)等。 
①拉丁文,意即“混杂结论”。 
②尖括弧〈〉内词句系照 
E本增补。按 
G本这些天赋观念“包含着一些不相客的概念”这一句被移到§ 
4 

德决不是这样,因为思想是一些活动,而知识或真理,就它们是在我
们心中来说,即使我们没有想到它们,乃是一些习性或禀赋;而我们很知道
一些东西是我们极少想到它们的。

德决不是这样,因为思想是一些活动,而知识或真理,就它们是在我
们心中来说,即使我们没有想到它们,乃是一些习性或禀赋;而我们很知道
一些东西是我们极少想到它们的。

德这就好比一个人说,在人们发现人理石中的纹路以前,说大理石中
有纹路是很难设想的一样。这种反驳也有点太近乎以未决问题为论据的诡辩①
了。所有承认天赋真理而并不以柏拉图的回忆作为其根据的人,都承认天赋
真理中有一些是人们还没有想到过的。此外,这种推理也证明太过头了;因
为如果真理是思想,则我们不仅被剥夺了从未想到过的真理,并且那曾经想
到过而且现在不再实际想到的真理也都被剥夺了;而如果真理并不是思想,
却是一些自然的或获得的习性和享性,则丝毫无碍于在我们心中有一些真理
是我们从未想到过或将来也永不会想到的。

§27。斐如果一般公则是天赋的,它们应该在有一些人的心中显得更鲜
明,可是我们在那里却找不到它们的任何痕迹;这些人我是指儿童、白痴和
野蛮人,因为在一切人中,正是这些人的心灵是最少受习俗以及外来意见的
印象所改变和干扰破坏的。

德我想我们在这里应该完全照另一种方式来推论。天赋的公则只有通
过人们给与注意才会显现出来;但这些人却很少有这的第一段是:“斐如果
有天赋观念,不是也必须得有天赋思想吗?”然后接“德决不是这样。。”
以下至本章之未,两种文本一致。照上下文意看,当以E本为是。种注意力,
或者是只有对完全别样事物的注意力。他们几乎只想到身体上的需要;而纯
粹和超然的思想则是以更高尚的关心为代价,这是合理的。诚然儿童和野蛮
人的心灵较少受习俗的改变,但他们的心灵也是受了给予注意的训教而成长
起来的。说最明亮的光应该在那比较不配并且受较浓密的阴云包围着的心灵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