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论现在和将来都是永远在思想的。〕
斐说物体有广延却没有部分,和说一个东西在思想却不察觉到它在思
想,这两个断语显得是同等地不可理解的。
德〔请原谅,先生,我不得不告诉您,当您提出来说在灵魂中没有什么
东西是它所不察觉的时,您是在作以未决论点作为论据的论证,这种论证方
法在我们以前的全部讨论中已经是很盛行的了,或者①您是想用它来摧毁天赋
的观念和真理。如果我们同意这一原则,则除了我们认为是触犯经验和理性
之外,我们还将毫无理由地放弃我认为已使之足可理解的意见。但我们的对
手,尽管他们那样高明,却对他们如此经常又如此肯定地提出的这方面的论
点没有提出证明,除此之外,我们还很容易给他们指出正好相反的情况,这
就是说,我们要对我们的一切思想永远明确地进行反省是不可能的;否则心
灵得对每一反省又进行反省以至无穷,而永不能过渡到一个新的思想。例如
我察觉到某种当前的意见,我就得永远想着我想着它,又想着我想着我想着
它,这样以至无穷。但我一定只得停止对所有这些反省进行反省,而最后得
有某种思想我们就让它过去而不去想它;否则我们就会永远停止在同一件事
情上了。)
斐但我们岂不是也同样有根据来主张:只要说人可能饥饿而不察觉到
它,人是永远饥饿的吗?
德这是很有区别的;饥饿有一些特殊的因由并不是永远存在的。可是,
即使当你饥饿时你也并不每时每刻都想到它,这也还是真的;但当你想到它
时你就察觉到它;因为这是一种很容易被注意到的情状。在胃中永远有一些。。
①最后一句
G本原文是“。。
frappépar les ambiansd’une infinite de manieres,mais qui souvent ne donnent
qu’une imprelssion corlfuse。”而
E本和]本作“。。
frap par 1es autres,qui l’environnenT,d’une infinite de
manieres,mais qui souvent ne font qu’une impression confuSe。”(“。。永远以无效的方式受着环绕着它的
其它物体打动的,但这常常只造成一种混乱的印象。”)
①原文各本均作“
ou”(“或者”),疑是“
où”(“在那里”,即指在以前的全部讨论中)之误。
刺激,但它们要变得足够强烈才能引起饥饿。在一般的思想和能被注意到的
思想之间也永远应该作同样的区别。因此人家想拿来使我们的意见变得可笑
的东西,倒可用来进一步印证它。)
刺激,但它们要变得足够强烈才能引起饥饿。在一般的思想和能被注意到的
思想之间也永远应该作同样的区别。因此人家想拿来使我们的意见变得可笑
的东西,倒可用来进一步印证它。)
德(我也是抱同样的意见;但这是由于一条有点特别的原则,因为我
认为我们是从来不会没有思想,也从来不会没有感觉的。我只是在观念①和思
想之间作了区别;因为我们永远是独立不依于感官而具有一切纯粹或清楚的
观念的;但思想永远和某种感觉相呼应。〕
§25。斐但心灵在对简单观念的知觉中只是被动的,这些简单观念是知
识的原料或素材,而当它在形成复杂观念时则是主动的。
德(既然照您自己所承认的,有一些简单观念其知觉是从反省得来的,
并且心灵至少①给了自己那些反省的思想,因为是心灵自己在反省的,又怎么
可能心灵就其对于一切简单观念的知觉来说只是被动的呢?心灵是否能够拒
绝这些简单观念,那是另一个问题,而无疑要是没有某种原因,在适当时机
使心灵从这些观念那里转开,它是不可能拒绝它们的。)
斐(到此为止我们的讨论显得都是。。 ex professo ②。现在我们将要来讨
论观念的细节,我希望我们将会有更多的一致意见而只是在某些特殊之点有
所分歧。〕
德(我将很高兴看到高明人士采取了我认为真的意见。因为他们是很
适于使这些意见增加价值并使它们得以发扬光大的。)。。
① G本作“
idees”(“观念”)
E本、J本作“
SensatiOns”(“感觉”)。
① “至少”(
au moins)两字照
E本加,G本无。
②拉丁文,是古典文献中的一个专门用语,意思是指“以肯定的、确切的方式”,“断然宣布的前述的方
式”等等。莱布尼茨在这里意思是说:到此为止我们已各自提出了自己的思辩的观点并为它作了辩护;现
在要来讨论某些种类的观念,将会比前此有较多彼此同意之点。
第二章论简单观念
第二章论简单观念
德(我认为我们可以说这些感觉观念在表面现象上是简单的,因为它
们既是混乱的,就使心灵无法区别它们所包含的内容。这就好象远处的东西
显得是圆的,因为我们分辨不出它的那些棱角,虽然我们也接受了这些棱角
的某种混乱的印象。例如,显然绿是由蓝和黄混合在一起而产生的;因此我
们可以认为绿的观念也是这两种观念合成的。可是绿的观念对我们显得也象
蓝的观念或暖的观念一样是简单的。因此得认为这些蓝的观念和暖的观念也
只是就表面现象说是简单的。可是我愿同意人们把这些观念作为简单的来看
待,因为至少我们的察觉并没有把它们分开;但应该按照人们能使它们比较
更可理解的程度,用其它的经验和用理性来对它们进行分析。①而从这里我们
也可以看出,是有一些知觉是人们所没有察觉到的。因为对于表面显得是简
单的那些观念的知觉,是由对于合成这些观念的各部分的知觉合成的,但心
灵并没有察觉到它们,因为这些混乱的观念对心灵显得是简单的。)。。
① E本
J本本章到此为止,G本有以下几句。
第三章论单由一种感宫来的观念
第三章论单由一种感宫来的观念
德〔先生,我很同意您所说的,虽然我可以指出,按照已故的马略特
先生①对于视觉在有关视神经方面的缺陷的实验,似乎毋宁是网膜而不是神经
接受那种感觉的,还有,对于听觉和味觉来说,是有一些不对路的门径的,
因为牙齿和颅顶对于使人听到某种声音是有作用的,而滋味在某种方式下是
由鼻子来使人感到的,因为这些器官是联系在一起的。但所有这一切,就其
对于观念的解释来说,并不使事情在根本上有什么改变。而关于触觉的性质,
我们可以说,光滑或粗糙以及坚硬或柔软,只是抵抗力或坚实性的一些可变
性状。〕。。
① Edme Mariotte,1620—1684,法国的著名物理学家,完成了伽利略所提出的关于物体运动的理论,并发
现了关于气体的体积与压强温度的关系的定律,即波义耳一马略特定律。他可说是法国实验物理学的首创
者。这里所说的实验,结果发现了视神经入口处的盲点,是在
1668年完成的。
第四章论坚实性第四章论坚实性
§1。斐您无疑是会同意,坚实性的观念是由抵抗力引起的,一个物体,
当另一物体实际进入它所占据的位置时,直到它离开原有位置,我们都可在
它之中发现这种抵抗力。因此当一个物体和另一个物体彼此相向运动时,那
阻止这两个物体相遇合的,我就叫做坚实性。如果有人认为叫做不可人性还
更恰当些,我也同意。但我认为坚实性这个名辞带有某种更积极的意义。这
个观念似乎对物体来说是最本质的东西,并且是和物体联系得最紧密的,而
我们也只有在物质中才能找到它。
德诚然,当另一个物体不愿意把位置让给我们的身体时,我们在触觉
中是感到了抵抗力,并且各个物体厌恶共处在同一位置,这也是真的。但很
多人怀疑这种厌恶是否不可克服的,并且最好也要考虑到,在物质中发现的
这种抵抗力,是以不止一种的方式,并且由于很不相同的各种原因从物质中
派生出来的。一个物体抵抗另一个物体,或者是在它得要离开它已占有的位
置时发生的,或者是当它准备进入一个位置,但由于另一物体也尽力要进入
因而使它未能进入那位置时发生的,在后一种情况,就可能发生这样的事,
即一个不让另一个,它们就都停住或互相推挤着。抵抗力是在那被抵抗者的
变化中使人看到的,它或者失去了力量,或者改变了方向,或者两样同时发
生。而我们可以一般他说这种抵抗力是来自两个物体的厌恶于共处在同一位
置,这我们可以叫做不可入性。因此当一个物体努力要进入一个位置时,它
同时就努力要使另一物体从那里出来,或阻止另一物体进入那位置去。但使
一个或另一个物体或两个物体一起作出让步的这一类不相容性一旦被假定了
之后,则除了上述那一个原因之外还有别的好多个原因使一个物体来抵抗那
尽力要使它让位的物体。这些原因或者在这物体本身之中,或者是在邻近的
物体之中。在它本身之中的有两个,一个是被动的和永久的,另一个是主动
的和变化的。第一个我照开普勒①和笛卡尔称之为惯性,它使物质抗拒运动,
并且要移动一个物体时得用力来使这惯性消失,假定既无重力也无附着力时
也得如此。这样,一个物体要推动另一个物体时就得因此而经受到这种抵抗
力。另一个是主动的和变化的原因,它就在于物体本身的冲力,当一个物体
由它本身的冲力把它带到一个地方时,它是不会毫无抵抗就让步的。当一个
在抵抗着的物体不能自己让位而不使别的物体也让位时,同样的这些原因也
重新出现在那些邻近的物体中。但这时就进来了一种新的考虑,这就是要考
虑到固定性(Fer…met é),或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附着力(attachement)。
这种附着力常常②使得要推动一个物体时不能不同时也推动另一个附着于它
的物体,这对于那另一个物体来说就造成了一种牵引。这种附着力也使得即
使当我们撇开惯性和明显的冲力时,也还会有抵抗力;因为如果把空间设想。。
② “坚实性”一词,原文为
Solidite,沿用洛克原书的
Solidity。这词通常有“固体性”,“立体性”等多种
含义,而洛克又另给与一些特殊的含义,因此较难找到一个妥当译名。照洛克自己的解释,它实际是指物
体的“不可人性”,但又不仅是消极的意义,而有比“不可入性”更积极的意义。固然我们通常所理解的
固体是有
Solidity的,但洛克认为如水这种流体也有和金刚石这样硬的东西一样多的
Solidity,中译《人类
理解沦》译作“凝性”;似也未能妥当表达原意,现姑且译作“坚实性”,希注意其特殊含义。
① Johannes Kepler,1571—1630,德国著名天文学家,近代天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② G本无“
souvent”(“常常”)一词,照
E本
J本加。
为充满一种完全流动性的物质,又如果我们在其中放进单独一个硬的物体(假
定在流体中既无惯性也无冲力),它将会在其中运动而不发现任何抵抗力;
但如果空间中充满了一些小立方体,则要在这些小立方体中运动的那个硬的
物体就会发现有抵抗力,这种抵抗力就来自这样的事实,即那些小立方体,
由于它们的硬,或由于它们各部分彼此之间的附着力,将会很难象所必需那
样把它们分开,以便作环形的转动和来填补那运动着的物体离开时的位置。
但如果两个物体同时从两端进入一根两头开口的管子,来同等地充满它的容
积,则在这根管子里的物质,不管它是怎么样流动性的东西,将会单凭它的
不可入性来进行抵抗。因此在这里所涉及的抵抗力中,就要考虑到物体的不
可入性、惯性、冲力和附着力。的确,照我的意见来看,物体的这种附着力
是来自一个物体向着另一个物体的一种更精细的运动;但因为这是一个可以
引起争论的论点,我们不应该首先予以假定。而出于同样的理由,我们也同
样不应该首先假定有一种原始的本质的坚实性,使物体永远占有同等的位
置,这就是说,那不相容性,或更确切他说,那种诸物体在同一位置的不可
共存性(inconsistence),是一种完全的不可入性,既不多接受也不少接受,
因为既然有很多人主张,那可感觉的坚实性可能来自诸物体对共处一个位置
的厌恶,但这种厌恶不是不可克服的。因为所有通常的逍遥学派的人和许多
其他人都相信,同一种物质可以充满或较多或较少的空间,这种现象他们叫
做疏散或密集,这不仅是表面现象(如在海绵里挤出水来时那样),而是严
格意义的,如经院哲学对空气所设想的那样。我并不同意这种看法,但我也
看不出人们就应该首先假定与此相反的意见,感觉没有推理是不足以确立这
种完全的不可入性的,这种不可入性我认为在自然的秩序上是真实的,但不
是单靠感觉知道的。有人也可以主张,物体对于压缩的抵抗力,是来自它的
各部分当没有完全自由时要自行扩散的一种努力。此外,要证明这些性质,
眼睛有很大的助力,它来帮助了触觉。而归根到底,坚实性就其给人清楚的
概念的范围内来说,是由纯粹理性来设想的,虽然感觉也为推理能力提供了
某种东西来证明它是在自然之中的。
为充满一种完全流动性的物质,又如果我们在其中放进单独一个硬的物体(假
定在流体中既无惯性也无冲力),它将会在其中运动而不发现任何抵抗力;
但如果空间中充满了一些小立方体,则要在这些小立方体中运动的那个硬的
物体就会发现有抵抗力,这种抵抗力就来自这样的事实,即那些小立方体,
由于它们的硬,或由于它们各部分彼此之间的附着力,将会很难象所必需那
样把它们分开,以便作环形的转动和来填补那运动着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