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猎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妖猎手- 第1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诀尽数传于你,也不枉你我师徒一场!”    
  “师父!”钟道临一声悲呼,再也抑制不住眼中的酸感,痛哭不已。    
  醉道人伸手将浑身颤抖的钟道临从地上扶起,同样也是两眼通红,强忍热泪道:“傻孩子,你一日脱离不开为师的影响,就一日不能成就真正的自己。    
  “齐聚九鼎,兵临魔界,还有很多事等着徒儿去做,为师苦等今日已久,所幸徒儿未让为师失望!”    
  顿了顿,用袍袖擦了擦湿润的眼眶,劝慰道:“乖徒儿快打起精神。希望你能在明日日出之前,将此十二诀剑法融会贯通,明日午时一到,就是你等四人要闭关的时候了!”    
  随着醉道人的说话,一声清吟顿时在钟道临耳旁响起。    
  不知何时,醉道人背后那把古剑伏魔已经离鞘而出,通体赤色的剑刃在阳光下红芒闪烁,一阵划空剑啸声响起,光飞耀眼,神色摇空,无数点剑光碎芒如瀑飞洒,醉道人长啸一声,纵身舞剑跃入半空。    
  忽然,天空骤变,刚才还晴空万里的艳阳天,如今却浓云密布,不知何时聚拢的乌云从四面八方翻滚而来,大有蔽日遮天之势,一阵令人猝不及防的豪雨倾盆而下,漫天倾泻,大江之上狂风骤起,风雨如晦。    
  乐山大佛脚下的岷江水浪被狂风卷起,“啪啪”一阵响声传来,水墙般的浪头层层拍打在大佛双腿,大江之上恶涛翻滚,惊浪滔天,手舞赤红古剑的醉道人,于江道之上凌空虚渡,踏浪而行,十二诀剑法依次使出。    
  大佛肩头站立着的钟道临,此时浑身衣衫都被瓢泼大雨浸透,犹自对满天风雨不闪不避,瞪大双眼紧紧盯住半空中施展剑招的醉道人,生怕放过每一个细节。    
  御剑诀、万刃诀、诛魔诀、斩龙诀、天地诀、阴阳诀……    
  醉道人六诀剑法一出,天地陡然色变,浓重的乌云翻滚咆哮间赤红隐现。    
  不多时,整个天幕就被血红色的厚厚云层密遮,豪雨不歇,雨滴却不知何时凝结成了冰雹般的碎粒,被狂风一吹,仿若亿万碎珠落玉盘直砸大江江面。    
  无数条从大江升腾而起的巨大水柱,如盘龙扭躯,滞空舞动。整条岷江的江水顿时被红云映成赤红。    
  蓦地,钟道临眼前出现一道刺目的强芒。紧接着,耳中才传来“咔嚓”一声雷鸣,一条晶亮的闪电从红云中陡然刺出,带着无数的电光火花直劈下界。    
  可未等闪电消失,半空中的醉道人突然一声清啸,手中伏魔古剑猛然冲闪电对撞而去。    
  “咔嚓嚓!”    
  又是一声震耳欲聋的爆响,钟道临就见到醉道人手中握着的整把伏魔剑,突然亮了起来,紧接着,一条电龙凭空出现在大佛前八丈之外的虚空,辗转腾挪间,爆出了无数朵碎电狂花。      
~第七章 神游物外~    
  钟道临此时已经没有功夫考虑,究竟醉道人现在是施展“地剑”层次中的哪一诀剑法。    
  他的心灵,已经牢牢锁定了醉道人剑式中的每一种变化,每一种与自然界所呼应的一点,无论是天、地、风、雷、水、火、山、泽的剑意转变,还是干、坤、坎、离、震、艮、巽、兑的时空随剑式的挪移,都让他一丝不漏的尽收眼底。    
  此时,云层中惊雷闪现,怒啸肆虐的狂风,将雪崩般砸下的冰雹刮得漫天横卷。大佛之下是沸腾的滔滔江水,不断卷起旋转升腾的浪头。正站立在大佛肩膀上,被无数颗龙眼大的冰雹不断砸身的钟道临,却对这些视而不见。    
  他的心神,已经完全沉浸在醉道人的十二诀剑法之中,无人无我,心神俱忘    
  ……    
  翌日,天空中云开雾散,旭日东升,乐山大佛所在的峨嵋东麓栖鸾峰与凌云山间,雾气缭绕,飞鸟横渡,青山翠柏比绿,蝉鸣鸟叫其间,昨日的电闪雷鸣已经不再,换上的是两座青山亘古不变的平静祥和。    
  此时的乐山大佛之上,背上背着一把无鞘千年桃木剑的玄机子,脸上写满了担忧,正盯着身前一动不动的钟道临思考着什么。他身旁是一位身穿浅黄色衲衣、手捏莲花法印,脸上却一副平静如水模样的慧痴。    
  两人按照昨日的约定,于卯时初便到达了栖鸾峰,准备等候伏虎和尚来到后,与钟道临一同进入凌云窟闭关。    
  谁知道从卯时到现在,已经过了一个多时辰,钟道临仍旧一动不动的负手站在那里,连他一直睁着的眼睛都没有眨过,疾风月狼则恢复了本形,正懒洋洋的趴在钟道临脚下,吐着舌头晒太阳。    
  钟道临这么长时间跟棵树似的一动也不动,叫也叫不醒,不免使得玄机子有些担心,皱着眉头对身旁似乎有些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慧痴问道:“慧痴师兄,依照你看,临哥他这是怎么了?”    
  慧痴也是一副懒散的模样,闻声笑嘻嘻的点了点头道:“依小僧看,钟道友大概是中邪了,嘻嘻,要不就是中风了。如果没病没灾的自然不用担心了,所以咱们不用管他了!”    
  “呃?”玄机子听得一楞,心头一阵大骂,这不等于什么都没说么?光火道:“你们当和尚的都喜欢一坐一整天的参什么禅,小弟还以为你多少能懂点,怎么你也什么都不知道哪!”    
  “非也,非也!”慧痴单手在胸前持佛印,摇头晃脑道:“照小僧看钟道友的悟性还真不是盖的,咱们都还没有融合两宗、佛道双修呢,他就已经会参禅了。    
  嗯,真是有慧根的人。善哉善哉,佩服佩服!“    
  “放屁,什么乱七八糟的!”玄机子听到慧痴明显的一通胡扯,不由破口大骂,恨声道:“除了我大哥,临哥本来就对你们这些脑袋上歉收的木鱼疙瘩没啥好感,参个屁禅!    
  “这样下去不行,我得想办法弄醒临哥!”说着,就要伸手点钟道临的印堂穴,准备给钟道临推宫过血。    
  眼看玄机子的食指就要点中钟道临的印堂重穴,突然被横里挥来的袍袖,将他整个肩膀打偏了出去。    
  扭头就见到慧痴双目之中隐含凌厉之色,玩世不恭的神色早已不翼而飞,正瞪着玄机子严肃道:“钟道友如今神游物外,定是昨夜太乙前辈传功之时,有什么想不通的关节。你要想让他走火入魔,尽管折腾,小僧可不管这小子死活!”    
  “真的假的?”慧痴看似轻舞了一下袍袖,却打得玄机子右臂一阵发麻,让这小子收起了小看之心,甩着胳膊,冲慧痴挤眉弄眼道:“你这和尚没有骗我?”    
  “阿弥陀佛!”慧痴笑嘻嘻道:“出家人不打诳语。嘻嘻,不过这也是小僧猜的。到底如何了,还要问太乙前辈去!”    
  玄机子一听之下,差点没晕过去。    
  太乙真人与他师父今日一早就不见了,他找谁问去?    
  眼看这慧痴疯疯癫癫不怎么好惹,只得口上应付道:“临哥都这样了,你个疯和尚还满嘴胡说八道,唉,要是大哥在就好了,他怎么还没到呢?”    
  “谁说我没到,哈哈哈哈!”    
  一阵豪爽的大笑传来,两人循声望去,就见绕大佛脚下奔腾的岷江之上,正有一艘独木舟逆江而上。一个头戴斗笠、身穿宽松布袍的魁梧大汉,正昂着脑袋对两人大笑不止。    
  扬起的斗笠下露出了大汉两道粗黑浓眉,一双精光闪闪的虎目在瞧向玄机子时,不经意间露出带有深刻感情的闪光。    
  此人说完这句话后,便摘下斗笠,露出了一颗油光闪亮的光脑袋。紧接着舞动袍袖,从独木舟上腾空而起,带着风吹衣襬的猎猎风声,直窜上大佛肩膀,稳稳站在玄机子面前。    
  正是华严禅宗首座伏虎和尚到了。    
  “大哥!”玄机子一见伏虎和尚,立马激动地鬼叫一声,拉着他的肩膀大叫道:“大哥快看看临哥这是怎么了,都快两个时辰了没见他动过!”    
  “不用看了!”伏虎和尚一甩袍袖,哈哈大笑道:“慧痴师兄说得没错,小临如今正在行功的关头上,风雷雨雪都惊醒不了他,看也是白看!”    
  玄机子扭头看了一眼楞楞的钟道临,愕然道:“那临哥什么时候能醒过来?    
  不是说今日一起闭关修行的么?“    
  伏虎和尚闻言,眉头一皱,摇头道:“闭关之事,我在来时的路上已经知道了。但小临这般模样,却是连太乙祖师都未曾遇到过的。    
  “小临如果能够悟通心中所惑,自然会醒来。否则刻意去惊动他,非但容易让其心智紊乱、走火入魔,更有可能让他功亏一篑。”    
  说着,脸上浮上了一层笑意道:“小临如果真的能够悟破,绝不会比你我三人闭关修行一月来得差,有三小护卫他也就够了。今日午时咱们按时闭关就行,小临自有他的造化!”    
  伏虎和尚说完,将脖子上挂着的天佛珠摘下,挂到了钟道临的脖子上。之后吩咐玄机子,找来啸岳地虎与五雷神鹰,自顾自的先朝凌云窟腾身行去。    
  五雷神鹰与啸岳地虎被玄机子召唤而来,交代三小护卫钟道临的同时,伏虎和尚与慧痴两人,已经在凌云窟内开始设置玄门法阵了,等到玄机子到达凌云窟,整个洞口就从山壁上被隐去,从外面看如同一块整体的山岩,根本不会知道内有洞天。    
  伏虎和尚与慧痴同出佛门,玄机子出自道家旁支龙虎山一脉,虽然钟道临临时出了状况,不能与三人同修,但是伏虎和尚在临来的路上,却得到了醉道人与红叶的道门典籍,让其自行参悟。    
  凭借慧痴与伏虎的悟性,加上熟悉道家修行法门的玄机子,就算少了钟道临,也不虞有无法融会贯通的烦恼。    
  三人都知道,这不足一月的时光,对他们来讲都非同小可,所以在洞口被隐去的同时,也将诸般烦恼抛开。不光是抛开了对钟道临的担心,外界发生的一切,在此时此刻也都再和他们没有关系。    
  那四通八达的凌云窟,如今就成了三人的整个世界,而三人的心神则完全倾注在了合参佛道两派的修行上,就像此时站在乐山大佛肩膀上,正神游物外的钟道临一样,宠辱俱忘……    
  时光匆匆,悄然而过……    
  相传,远古的时候,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烤得大地冒烟,海水枯竭,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下去。    
  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催足神力,拉开神弓,一口气射下了九个多余的太阳,解救百姓于水火之中。    
  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的妻子嫦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娘娘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扔下妻子,只好将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    
  不料,此事被后羿的门客蓬蒙看见,蓬蒙等后羿外出后,便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当机立断,取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药后,身体立刻飞离地面,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后羿回来后,侍女们哭诉了一切。悲痛欲绝的后羿,仰望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的发现,今天晚上的月亮特别圆,特别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    
  后羿忙命人摆上香案,放上嫦娥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的嫦娥。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上香案,向善良的嫦九祈求吉祥平安。    
  故唐朝李商隐才有:“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的说法,大概是替嫦娥觉得不值,中秋拜月的风俗也由此在民间传开了。    
  相对于偷了灵药奔月而去的嫦娥,在乐山大佛肩膀上一动也不动、站了二十多天的钟道临,可就没那么好运气了。    
  这些日子来,如果不是有三小在旁护卫,他那一头乱蓬蓬的紫发,恐怕早被山林中的野鸟当成了鸟窝。    
  如今钟道临外露的皮肤上积了一层油泥,满身落了一层厚厚的尘灰。他那屡被朝露山雨浸湿的道袍,再经过连日曝晒,更是脏兮兮一片。脑袋与肩膀的空隙如今已经被蜘蛛结上了网,整个人看上去,就像是一尊泥塑的雕像般,睁着眼,傻乎乎的站在大佛肩头。    
  今日已经是农历八月十五,一轮圆月高挂中空,月光分外皎洁,连远处山川的轮廓都看得一清二楚。    
  此时大佛脚下的江水已经慢慢开始涨潮了,渐渐上升的江面,逐渐淹没了两岸的绿色植被,江道越来越宽,湍急的江水中不时泛起朵朵白花花的水浪,水流越来越急,可山上的风声却越来越小,甚至渐渐的没有了一丝风。    
  不但没了风声,在这盛末秋初的夜里,连虫鸣鸟叫声都听不到,除了山下哗哗的流水声,一切静得让人可怕。    
  蓦地,一阵轰隆隆的响声传来,栖鸾峰平滑的岩石壁层突然闪现出一道红光,紧接着,整个石壁开始迅速从一个圆心朝四面龟裂开来,无数的碎石粉末开始从岩壁上掉下,好像岩石表面忽然着起了火。    
  “砰!”    
  一声闷响传来,碎石迸溅,先前伏虎和尚、慧痴与玄机子闭关的凌云窟洞口,突然火光冲天,露出了里面火红色的内壁。    
  “快走!”    
  当先手的伏虎和尚一声暴喝,首先凌空大踏步的从洞窟内飞出,紧接着是僧袍被烤焦了一片的慧痴,跟手提千年桃木剑的玄机子狼狈窜出。    
  三人尚未飞出洞口多远,猛然从身后追上来一股烈焰,兜头盖脑的将最后面的玄机子半个身子给卷了进去。    
  “唉呦!”    
  玄机子火烧屁股的一声惨嚎,体内气机顿时紊乱,再也无法保持凌空虚渡的身形,带着屁股后边一团烈火,大石投江般乱叫着,从空中急速跌了下去。    
  “扑通!”一声闷响,岷江江面水花飞溅,玄机子整个人摔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