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后来,以十三岁的稚年成为秦王,国事又有可靠的大臣处理,照说这段日子应该过得充实而充满欢乐。但事实上不然,母亲的公开淫行,使他成了群臣和百姓的笑柄。
在上位者被臣属轻视,而又不是因为自己的过错,这种羞惭夹杂着愤怒的难堪滋味,非亲身尝试,绝对无法体会!
然后是和亲生父亲吕不韦的政治斗争;同父异母弟成蟜的反叛;母亲情夫嫪毐的叛乱!
明知道是母亲的情夫,是她淫行的罪魁祸首,还得让他裂土封侯,别人事先造成事实,事后还要他签名用玺,以他的名义发表。
这是多大的屈辱!非身受者,谁能体会?
再然后是逼死生父,放逐亲母,让他受尽群臣的责难和背后的辱骂,说他是枭獍禽兽,杀父食母,连尚知反哺的乌鸦都不如。
但谁知道他这样做的苦衷?谁知道他下这个决心时所遭到的内心痛苦?
他不这样,很快秦国就将成为商人的王国,以吕不韦为核心的官商勾结集团,很快会掌握整个秦国经济筋脉血管,全国人民都会变成这些商人的工奴和农奴!
他能向群臣和民众这样解释吗?就是解释,又有几个人愿意听、能够懂?事后秦国国力大增,能够以一国之力气定天下,这次政治也是经济的政变,占着关键地位。
没有人体谅为了国家而牺牲生父的苦心,对他的回报反而是全国一致的唾骂。
孔丘说得对:“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骂就让他们骂吧!
还有他那位可怜的母亲,〃父亲〃在世时是弃妇,死了以后她成为寡妇,境遇和他一样堪悯,但她是母仪天下的太后,如此不知检点,他不羞辱她一下,让她收敛点,他怎么面对全国甚至是天下?
右史在秦王行事史上已为他记上了一笔——
×年×月,秦王政逐母并扑杀两同母异父兄弟。
当时、现在以及后世的人看到这段史实,肯定都会骂他残忍,骂就让他们骂吧!
接着是六国战争,他制造了多少旧既得利益者的仇恨?他担了多少惊,受了多少怕?虽然他没有亲冒矢石,可是在后方面对不可知的焦虑恐惧,比其亲临战场,一切情况明朗化的情形,还要可怕、可怜得多!
然后是修道路、建水利、筑长城、开发南疆,样样都有人反对,件件都有人在背后骂,几千年来懒散惯的民族,想一下推动起来,真还不容易。
为了后代子孙的富强,就让他多挨点这一代人的骂吧!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历史要怎样写,后人要怎样相信,那是他们的事。
14
打瞌睡的小近侍也醒了,她惊惶地四处张望,看是否有人,然后悄悄地走近卧床,察看始皇是否醒了。
始皇本想责备他几句,最后还是闭眼装睡,他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不愿意和别人说话。
小近侍认为他是睡熟的,又回到原来的位置坐下,这次大概精神养足,再不敢打瞌睡了。
真的,也许他犯的天条,比这个小近侍重多了,所以到人间受的罚也重。这个小女孩只要能偷偷在值班时睡一会儿,就会产生莫大的满足,只要下班无事就可以做着少女的美梦,三年后轮换出宫,存点嫁妆私房钱,就可嫁个如意郎君。
而他是孤单、寂寞,为别人受惊担怕到死!
想到死,他突然惊觉,中隐老人的〃不依、不恋、不怨、不悔〃的帝王八字诀,又浮上心头。
过去的怨悔无益,他还有很多后事需要安排。
立扶苏继位,在目前这种情形下是无可质疑的了,虽然他心中仍有所遗憾,不能立他和皇后所生的唯一爱子。
他应该交代扶苏,他还年轻,有的是时间,可以慢慢的来,前六国贵族及囚儿人数减少,工程应交由全国地方分担,不要将建设重担像他一样一个人独担。
他应该开始注意与民休养。阿房宫工程应立即停止,不要再扩大,骊山陵墓能省则省,能停则停,这些囚犯可以转用到筑长城及实边上去。
还有,秦法已经够严,他在世时是因为天下初定,残余反对势力犹存,他不得不用峻法严刑,今后新主即位,天下人都希望松一口气,扶苏可借这个机会行仁政。
他曾答应过以武力夺天下,然后以仁政治民,可惜他命短,要做的事太多,不能实现对中隐老人的诺言,扶苏应该可以为他实现。
还有,扶苏的资质比不上自己,应该要他广纳众议,集思广益……
要注意培养人才,免得到时人才断层,无人可用……
还有……
还有……
平时对这些儿子们似乎是无话可谈,到了临终前,却发现有这么多事情交代不完。
千头万绪,他的胸口又感作痛,头晕耳鸣,作呕想吐。
他闭上眼睛养神,什么都不去想他,过了一会,舒服一点,他想起刚才想要交代扶苏的话,应该立即记下来,并写下诏书,明令扶苏继位。
诏书写好,明天就召集群臣发布,命令扶苏赶回咸阳为他办理丧事。他想,他是不会活着回到咸阳了,沙丘离咸阳,经由直道也有足足两千里。假若病势轻点,他要立即赶回咸阳,要扶苏在九原直道启端迎接他。
不过,看自己的病势,算了,他拖不了那么久,现在最重要的事是将要交代扶苏的事先写出来。
“来人!〃他用力喊出,惊恐地发现到,喊出的声音却是如此微弱。
小近侍闻声连忙跑过来,跪伏在地行礼:
“陛下有什么吩咐?”
“将笔墨和锦绫准备好,朕要写点东西。”
“陛下龙体欠安……〃小近侍非常体贴。
“不要罗嗦,照吩咐做!〃他斥责中带点笑意。
小近侍一切准备好以后,将始皇扶坐到书案前。开始时始皇还想强示硬朗,不要她扶,谁知下床脚一落地,就像踩在云端,一点都着不了力,头一晕眩,差点跌倒,小近侍连忙扶住他,但他人高体重,小近侍用尽全身力气才勉强顶住。
“陛下,还是上床休息,奴婢去传侍中来记录。〃小近侍恭声劝谏。
“不要你管,快扶朕坐下!〃始皇有点不耐地说。
始皇坐正,要小近侍在枕边取出他随身携带的密玺,他手头无力,要她先在锦绫上盖上,然后他提笔写了称呼和勉励话,刚开始写下第一句正文——
以兵属蒙恬,与丧会咸阳而葬。
他只觉得胸口暴痛,头脑一阵昏眩,连人带笔扑在书案上,再也没坐起来。
小近侍不敢声张,轻泣着赶快找赵高去。
15
赵高得到消息,带着一名心腹近侍匆匆赶到。他们连忙将始皇扶上床,始皇只指着书案上的信和玺,断断续续地说:
“玺和信派人传给扶苏!”
说完话就气绝身亡。
赵高最先有要喊〃来人〃的冲动,但他立即冷静下来,要心腹近侍守住内寝门口,不准任何人进来。
他先摸摸始皇的鼻息,确定他已死,而且体温也在逐渐下降。
他拿起书案上未写完的信,看了很久,心中产生极大的矛盾。
他转头看看僵卧在床的始皇,狠狠在心中骂着:
“看你在生时威风不可一世,到如今躺在那里,还不是和死狗一样!”
他在室内又来回转了几趟,两只鼠眼向天,不停地转动,最后他咬咬牙齿,将信封好,连同玉玺装入自己的袖袋里。
他将心腹近侍喊进来,在他耳边说了几句话,等到近侍离开,他大摇大摆地在书案前坐下,将小近侍喊到面前,问了一点始皇死前的情形。
这时候他的心腹近侍另外又带了两个宦者来,他们不怀好意的围住小近侍。赵高也一改刚才和蔼的态度,凶巴巴地说:
“你照顾主上不周,以致主上跌倒身亡,该当何罪?”
“中车府令请饶命!〃小近侍跪在地上,不停地磕头,哭得像个泪人儿似的:“大人,这不能怪奴婢!”
赵高态度又突然转变,装出一副怜惜她的样子,和言悦色地说:
“想活命并不难,只是回答我一句话,主上驾崩了没有?”
小近侍转头看看僵卧在床上的始皇,结结巴巴地说:
“刚才奴婢探过鼻息,确定主上是已经断了气。”
“大胆!〃赵高又沉声怒喝说:“你是在找死!”
小近侍浑身颤抖,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主上活得好好的,正在安寝,任何人都不得打扰,对不对?”
“主上正在安寝,任何人都不得打扰!〃小近侍为了保证赵高不会生气,只有照着他的话说。
“对了,除了我以外,任何人问起主上都要这样说,明白吗?”
“奴婢明白。”
“好,起来吧!”
“多谢大人。”
小近侍磕了头,正要爬起来,赵高忽然又说:
“等一等,嘴上无毛,年纪轻不懂事,再加上女人话多,我不能相信你!”
“大人饶命!大人饶命!〃小近侍叩头流血。
“这样吧,〃赵高缓缓地说:“要命就不要口,为了防止你控制不住自己乱说话,把这瓶药喝下去!”
他的心腹近侍从袖口取出一个小药品,另外两名近侍上来一边抓一手,心腹近侍抓住她的头发,硬将她的嘴拉开,整瓶喑哑药都倒了进去。
小近侍不敢挣扎,从此也不能再说话。
“好好听着,〃赵高神气地说:“从此由你照顾主上的起居,不准任何人进来打扰,听清楚就点头,否则就要你的命!”
小近侍连连点头,泪像泉水一样从秀丽的眼睛中涌出来。赵高又交代心腹近侍一些事情,然后讽刺地跪倒在床前行礼:
“陛下请休息,奴婢告退!”
第二十八章 山崩余震
1
密室中灯光昏暗,胡亥与赵高面对面相对而坐。
胡亥刚祭拜过始皇的遗体,脸上的眼泪犹在。
他真的不敢相信,刚强自信、自号〃真人〃、追求长生不老的父亲,说走就走了!他这下总算明白,为什么一个皇帝的死,要称作〃山陵崩〃。
至少,他胡亥失去了这座大靠山,立即要面对风险水恶、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眼前就有处理不完、千头万绪的事情,他真的害怕面对。
他像一只尚不会飞的雏鸟,突然失去母鸟,茫茫然不知何去何从,头脑里塞满了东西,却又好像一平空白。
赵高坐在灯光阴影处,两只小眼睛闪闪发光,就像一尾躲在洞中的毒蛇,正盘算着如何吞噬这只孤独无依的雏鸟。
在他们共坐的席案上,摊放着始皇要交付给扶苏的玉玺和书信。赵高看到胡亥没有了主意,只知道哭泣,他不得不先说话:
“公子,你必须要为自己作打算,等书信和玉玺送出去就来不及了。”
“师傅,〃胡亥擦干了眼泪说:“父命难违,父皇既然要传位大哥,我也没有什么话好说。”
“真是没出息!〃赵高狠狠地骂了一句。别看他在始皇面前卑躬屈膝,一副奴才相,在胡亥这里,他可是十足的师傅架势。
“老师,你曾教过我,兄弟应该礼让,并以吴国延陵君季子札为例,要我学他的宽大胸襟,何况父皇尸骨未寒,就违背他的遗命,另有企图,真是于心不忍。”
听了胡亥的话,赵高忍不住在心里骂——这个浑小子,真不知道死活,事到如今,还这样傻呆,以我之矛,攻我之盾。他难道真不明白,那次这样教他,乃是在始皇面前暗赞始皇和长安君成蟜的友爱,因而使得始皇龙心大悦,对他又有了进一步的信任,放心大胆的将胡亥交托给他。
但赵高口里所说的又不一样,他叹口气说:
“公子在这样危急的时候,还记得我教你的友爱,可称得上是性敏好学了,可是事情有经有权,有常有变,有时候你也应该学学权变。”
“这件事是父皇亲笔遗命,还有什么权变可言!〃胡亥顽固的脾气倒有点像他的父亲。
“唉,公子,〃赵高有点不耐烦:“怎么和你说不通!你想想看,你是皇后嫡出的独子,按什么道理都应该你继皇帝位。”
“可是父皇有遗命,他有随意传位给任何一个儿子的权利。何况大哥是长子,苏庶母虽然未立皇后,实际上她掌管后宫、母仪天下这么多年,在群臣和黔首心目中,她早就已是皇后,扶苏大哥也算得上是嫡出。”
“你这个孩子怎么啦!〃赵高扳起师傅面孔训人:“总是以一些歪理来帮别人说话,真的是过年的鸡鸭不知死活。”
“老师请讲,胡亥是怎么不知死活?〃胡亥不服平地顶嘴,这是他对赵高的老习惯。
“古时公子都有封地,不当帝王也就罢了,总还有一个地方可以安身立命。如今大秦已废弃了封建制度,始皇帝有子二十余人,得位者拥有天下,不得位者无立锥之地,相差何止天壤之别?〃赵高想以富贵贫贱来打动他。
“没有关系,父皇生前所赐我庄园田地,黄金珠玉,够我和妻子几辈子都吃喝享用不完了。”
赵高在心里想——这个浑小子既不贪图权位,又不爱慕富贵,看样子只有用生命危险来威胁他。
他装着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对胡亥说:
“有些话我本来不想说,怕你认为我是在挑拨公子兄弟间的感情。”
“老师,你我师徒之间还有什么不可说的。〃胡亥虽浑,倒也知道尊师重道。
“你是否知道苏妃一直和皇后不睦?〃赵高眯起鼠眼,故作神秘状。
“我可看不出来啊!〃胡亥惊诧地说:“苏庶母在母后生前,一直很尊敬母后,母后去世后,她每见到我,都会含泪告诉我一些母后生前的事迹,盛赞她的仁厚。”
“女人嘛!总是会以眼泪鼻涕来做假的,〃赵高故意叹了一口气:“其实她生长子却不能立后,早已恨死了后来居上的皇后,我就亲耳听过,她背后向一些妃姬辱骂皇后,说什么其一个二嫁女人,但生前僭居皇后位置,连死后也霸住不放。”
母亲是二嫁夫人,乃胡亥一直引以为奇耻大辱的事,只要宫中有人提起,他不将这个人置之死地绝不罢休。赵高这句话终于击中了他的要害,他气得满脸通红地说:
“苏庶……不,苏妃真的敢这样说母后?”
“唉,公子也不必生气了,她的儿子马上就是皇帝,你再生气也拿她没办法了。如今最要紧是如何防备她得权以后加害于公子。〃赵高看到这一招生效,忍不住在心里偷笑,但表面上依然装得诚恳。
“她真会加害我和家人?〃胡亥心动地问。
“女人的嫉忌心,使她们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