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还看不到列车的时候,警报器就开始发出了当、当、当的警报声,它可以传到很远的地方,而且一闪一闪的红灯是通知危险的信号。这时,作为遮断器的长竹竿已经放了下来,随着铁轨发出的低吟声,列车突然现出了身影。
这个场景勾起了人们对儿时故乡的怀念。孩子们也睁大了眼睛眺望着飞驰而过的火车。
“好,我们过去吧。”
和预想的一样,从铁路道口那边确实有一条通向高岗的坡路。这个不算太高的小山丘上草木繁盛,这一带隐没在一片微暗之中。在上坡的途中住宅区的灯光隐约可见。
第二部分高岗上的人家(3)
“那个坡上就是咱们家吧。”
“敏惠,你忘了关浴室的灯,是不是?”
“我关了呀。”
“但是你看,它亮着啊。”
“那是走廊灯的反光吧。”
“反光哪儿会有那么亮。”
卓二家所在的那幢公寓楼的住户还很少,只有三楼的一角发出微弱的亮光,其余的地方依然笼罩在一片寂静与漆黑之中。所以“家的灯光”让人觉得格外亲切。
“明天你们俩要坐电车上学……”
在第二学期结束之前,敏惠和阳一还要在原来的学校念书,因为搬了家,孩子们每天上学就得坐很长时间的电车了。
把欢蹦乱跳的孩子赶上床,夫妻两人终于可以舒一口气了。抬头一看表已经快十一点了。
“我们也早点休息吧。”
“嗯……我先去洗个澡。”
“你累了一天应该好好泡一泡,浴缸很舒服,可以缓解疲劳。”
听着浴室的水声,卓二感觉到了一丝困倦,不知不觉地打起盹儿来。当再次醒来时,床头的电视机还开着。
卓二下床上厕所,在临回来的时候他闻到了妻子肌肤发出的香味。浴缸中的春海闭着眼睛,舒展着身体,正享受着温暖的洗澡水对身体的抚慰。
——作为纪念,今晚我得和妻子……——
一种庄严的冲动涌上卓二的心头。
也许没有任何意义,只是一种愚蠢的仪式,为了这座靠贷款买的房子,作为人的住所并不足够宽敞的房子……如果发生地震的话,也许会在一瞬之间化为乌有。
——但是,不管什么说这也是我们现在的家啊。——
今晚,妻子的身体比以前任何时候都要润泽。也许春海还在被一种不知从何而来的兴奋包围着浸泡在浴缸中。因为这是他们的新家,一生只购买一次的高价商品。
卓二的手伸向了妻子那丰满、松软的乳峰,春海的身体像触电一样颤抖了一下。突然,一股犹如暖流般的喜悦像决堤的河水涌动在体内,全身变成了荡漾的海浪,细细的、长长的、游丝一般的气息从春海的嘴里荡出。
春海的体内深处在浪潮般的冲击下逐渐膨胀,然后再缓缓地绷紧,这样微妙的触动反复不停地袭来,春海把卓二紧紧地包围着,那是一种无法言喻的快感。
卓二一波紧似一波地抽送着,同时头脑中却不着边际地胡思乱想着。做爱时男人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如果埋头于此的话,很快就会结束。所以必须得让某个部位保持清醒。
——我和春海结婚已经十五年了。第十五个结婚年头叫什么婚来着?——
这十五年中,卓二也不是完全没有接触过别的女人。在公司曾经和某个女同事关系十分密切;在酒色场所也亲近过风尘女子;在外地出差时也发生过一夜情。对于这些春海完全不知道,也完全没有察觉到。如果有蛛丝马迹让她产生怀疑,她自己也会坚决地否定:“卓二不可能是那样的人。”
——我这是背信行为吗?嗯,确实如此。——
一种举旗造反的想法在卓二混乱的头脑深处蠢动着,每次和春海做爱他都会这么想。
——没有女人能赶得上春海。——
无论是快感的深度,还是身体内部那微妙的变化……
如果卓二没有和其他女性发生过关系,也许他无法正确评价妻子的好处。甚至有一段时期,卓二在抚摩其他女子身体的同时,头脑中会反复地想:我对春海的感情是真的吗?是真的吗?
越轨的结果反而令卓二对春海的爱加深了。春海的内心深处不仅仅只有温柔,还有其他任何人都无法了解的长处,恐怕春海本人也不怎么了解这些长处……怎么夸奖她才好呢?由谁来夸奖她才好呢?这些无法用言语褒奖的长处,只有在不经意之间才会突然跃入卓二的脑海,让他脸颊上浮现出笑容。今晚的春海,在快感的浪尖上一次一次地感到眩晕。
——春海,辛苦了!搬家能够顺利完成,多亏了你呀。今后我们的日子会比以前慢慢好起来,你要加油啊!我也会努力的。——
寂静的夜晚,铁路道口的警钟声传得更远、更清晰。
——新房子。好妻子。孩子们梦见什么了?——
第二部分高岗上的人家(4)
卓二关掉台灯,黑暗在房间中蔓延着,闭上眼睛,在脑海深处却出现了刚才回来的路上看到的窗子中映射的灯光,那是多么温暖、柔和的灯光呀!
卓二的母亲体弱多病,在卓二十三岁的时候去世了,结果只剩下父亲和卓二两人相依为命。
父亲是一家塑料制品公司的业务员,由于要应酬客户,每周至少有三天晚上会回家很晚。父亲曾经考虑过再婚,但是由于卓二不喜欢新的母亲,于是父亲也就没有再娶。
不管晚上回来的多么晚,第二天早晨父亲都会早早起床准备两个人一天的饭菜,从早饭、中午的盒饭、一直到晚饭。
“放学不要出去乱跑,热饭的时候要小心用火,还有不要忘记带钥匙。”
当时卓二和父亲住在崎玉县与野市的公营公寓里。
目送父亲的背影出门后,卓二就开始一天一个人的生活。
卓二一边看着电视一边大口地吃早餐,看时间差不多就出门上学了。
放学后要参加篮球队的训练,所以一般下午回家都不算早。如果哪一天因为什么事情篮球队没有组织训练的话,卓二就会感到不知所措。
回家后一边吃着点心,一边把父亲早上做好的菜放在火上加热,再用蒸锅把冷饭蒸透。
骑自行车十几分钟就可以到达的浦和市住着姑母和堂姐一家。卓二偶尔也会去姑母家坐坐,但是堂姐比他大好几岁,不是合适的聊天对象,还不如自己呆在家里。
独自一个人在家,卓二并不感觉怎么寂寞。在上小学的时候,母亲就体弱多病,住院是常事。可以说卓二基本上是一个人长大的,这培养了他独自生活的能力,也磨练了他忍耐孤独的意志。
卓二家有浴缸,但是他嫌烧洗澡水麻烦,因为他并不缺少无聊的时间。在电视中没有好节目的晚上,卓二就会去街上的澡堂洗澡。从家到澡堂只有十分钟的步行路程,所以只要不下雨,去澡堂洗澡还是很方便的。
到了晚上,澡堂中会聚集各种各样的人,非常热闹。既有浑身刺青的男子,也有在饭店洗盘子的童工……虽然卓二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喜欢泡澡,但是如此喜欢去公共澡堂,也许是因为藏在内心深处的爱热闹的秉性在起作用吧。
浸泡在浴池里,卓二像玩耍一样消磨着时间。出了澡堂在路摊买上一串炖杂烩,一边慢慢地品味着手里的杂烩一边往家的方向走。
在回家的路上,右边的高岗上有一片住宅区,那里住着卓二的一个朋友。在夜里,朋友家的灯像一个标志似的亮着。这个朋友叫海野,上小学的时候和卓二两个人非常要好,但考上中学后,由于卓二要参加篮球队的训练,所以和海野一起玩的时间就变少了,而且两个人也不在同一个班级,于是就渐渐地疏远了。可是每当卓二夜晚走这条路回家时,都会想起这位老朋友。
——我还曾经去他家玩过一次呢。——
不对,说到去他家玩何止一次两次呀,十次、几十次也不止啊。但是在卓二心目中印象特别深刻的还是那次——小学毕业那年的寒假……
海野家的客厅中央有一个很大的暖炉,房间中的光亮简直有点耀眼。海野是四个孩子中
最小的一个,就在那次,卓二认识了海野读大学的大哥。他的两个姐姐和他年纪相仿,卓二只是见过她们,并不熟,在街上遇见时会装作没看见似的擦肩而过。
全家人围坐在暖炉旁时,最喜欢做的事就是打扑克牌。盆子中盛满了柑橘,在游戏的间歇,兄弟姐妹们会调皮地互相扔来扔去,然后高兴地大嚼起来。
“你也来玩吧。”
“嗯……”
说到扑克牌,卓二以前只玩过接龙和憋七两种简单的玩法,海野家的玩法好像和这两种相差甚远。
看到卓二犹豫不决的样子,上大学的大哥发出了邀请:“我来教你,咱们一起玩。”
那种玩法叫什么名字,卓二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好像有什么正十点、负五点之类的说法。
海野在全家人面前喜欢撒娇、装小孩,这时他的母亲就会说:“你看看人家卓二君多稳重,多像个大孩子。”
在卓二的内心中,也评论着这位朋友:
——这家伙怎么搞的,这么大了还撒娇。——
一家人和和乐乐的景象反映出某种软弱。
——还是篮球更像男人的游戏。——
后来想起来,这种想法也许只是自己嘴硬而已。
从夜路上看到的高岗上的灯光,应该就是从那间有大暖炉的客厅中射出来的吧。每次从澡堂回家的路上,卓二总是要抬头看看那灯光。
虽然如此,但是几乎所有的夜晚卓二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当看到灯光时头脑中的想法非常简单:
——灯亮着。——
仅此而已,然后就走过去了。卓二甚至对灯光的存在并没有特别的意识。
但是,……当秋天的气息悄悄接近的时候,某一天,灯光的颜色也不知不觉地感染了卓二的心。
——海野那家伙,是不是还和以前一样爱撒娇!——
好像海野最近开始学弹吉他了,都是中学生了可还是迟迟不见他长个子,总是一副小孩子的样子。
第二部分高岗上的人家(5)
——我和那家伙就不同喽!——
虽然卓二经常瞧不起海野,但是他家那眩目的灯光以及全家人围坐客厅的气氛在卓二心中产生了微妙的震撼。
对于卓二来说……完全没有体验过像样的家庭生活。但是,他能感受到父亲那恰如其分的爱,从没奢求过什么东西。在少年那单纯而且有点固执的心中,一直认为父亲迎娶新的妻子是对不起死去的母亲的。因此硬着头皮也要对自己说,不能对现在的生活有什么不满足,不过,对于那扇散发着温暖灯光的窗口,他总是忍不住要常常挂记在心中。在卓二看来,也许那是通向一个未知的美好世界的窗口。
在这样的夜里,卓二只能拼命地在路上走着。
走远之后,卓二会像遇到什么可怕的东西一样猛然回头向窗口的方向望去。窗口的灯光已经变得很小很小,但依然温暖,而且更加锐利地照射出来。
卓二考上大学后,就离开了与野市。大学毕业在一家炼铁工厂工作,两年后父亲在一次意外事故中离开了人世,在这个世界上,卓二失去了最后一位亲人。
卓二是通过朋友的介绍认识春海的,她的家庭也不是有很多亲戚的大家族。
“很多人住在一起的大家族真好啊!”
“很麻烦的,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一来大家都得上班,没有那么多人手照顾家,二来孩子的教育费用也很成问题呀。”
对于上班族来说,对于热闹的大家庭并不抱过多的希望。“一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已经非常知足了,而且还得为之拼命努力才行。
卓二离开与野市的家之后,偶尔也会在黑暗之中呆呆地望着远处窗口射出的灯光。每当这样的时候,虽然谈不上伤感,但非要说有什么感触的话,卓二便会觉得喉咙有些胀,一种喘不上气来的感觉。
十几年之后,卓二和春海开始寻找适合自己家四口人住的房子,这也许将是他们一生的住所。
“还不错啊。”
“我很喜欢这里的房子。”
选择高岗上的房子,还能远远地听到铁路道口警报器的声音,恐怕这和卓二少年时某一天晚上的感慨有非常大的关系吧。
搬过来之后,如果夜里在铁路沿线的小路上向高岗上眺望的话,能够看见三楼一角的窗口射出温暖明亮的光芒。
在通向车站的路上有三家能喝酒的小饭馆:烤鸡店、杂烩店和拉面馆。说它们是饭馆实在有点抬举它们,其实不过是搭棚子做生意的路边摊。拉面馆的棚子是布的,上面有些油污,但是由于四周围得很严实,里面倒是挺暖和的。坐在长椅子上喝酒的客人还真不少。
搬进新家已经一个多月了,卓二偶尔也会在这些小饭馆中露面。附近街上的饭店本来就少,而且到了晚上开门营业的就更少了。麦当劳和肯德基又不合东方人的口味……而这边路上的几家小饭馆,虽然店面不太干净,但是味道却很正宗,特别是那家烤鸡店,虽然连店名都没有,但是烤出的鸡肉却是在任何高级饭店也品尝不到的美味。
烤鸡肝味道十分鲜美,一个一个的细胞似乎还活着;烤鸡胗口感筋道,嚼起来咯吱咯吱很带劲;盐烧鸡皮进嘴里不用嚼就像上等黄油一样溶化开来……傍晚六点到七点这段时间,店外甚至有客人排队等候品尝。
“那家烤鸡店真不错。”
“没兴趣!那么脏的店。”春海皱起了眉头。
为了买房子,卓二一家向银行借了很多钱,所以卓二现在的身份并不适合喝高级酒。所以每次加班回来后,就在家附近的小饭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