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满足之门+堪忍法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打开满足之门+堪忍法师-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为了带给你自己和别人快乐,佛法一定要能对治烦恼。假如佛法助长烦恼,那么
不管我们修了多少,都看不出内心有任何改善;事实上,内心会愈来愈糟:更加
不调伏,更顽固。就算你经常闻法,谈法,读法,或者住在佛法中心,甚至一辈
子都围绕着佛法,假如你的烦恼增长,那么你的修行是在助长你的烦恼,而不是
摧伏烦恼。假如你的慢心、嗔心、贪欲等等增盛,你接受佛法教化的结果,是造
恶业,而非净除你已经造的恶业。

为了要从佛法中得到安宁,你的修行必须能够摧伏烦恼。好比只会助长感染及痛
苦的药,不是在扑灭疾病,而是在阻碍复元。药应该是用来治愈疾病,而不是使
它更加恶化。

“自净其意”只是一句话,却涵盖一切烦恼,从观上师的过失一直到白皎皎的明
相、红彤彤的增相、黑漆漆的近得相这三个景象的细微二现,乃至妨碍成就一切
种智的最微细的烦恼。“自净其意”涵盖这一切妄见。

“是佛所教”,因为降伏你自己的心,就是安乐的泉源。自净其意,是佛陀主要
的教法。佛陀所教的每一个字,都是为了调伏自心,没有别的目的。所有八万四
千法门的每一个字──声闻乘、波罗密多乘,秘密金刚乘的教法,都是为了调伏
自心。

要感念慈悲的教主─本师释迦牟尼佛的恩德,揭示经教和果乘这一切教法。佛陀
依众生不同的心量,传授这一切不同层次的教法,揭示完整的成佛之道。现在我
们有机会自由地闻、思、修这个圆满无瑕的菩提道,为了获得我们希求的快乐,
种下无误的正因。这一切都归功于释尊传授这个教法的恩德。

释迦牟尼佛揭示安乐之道,我们才有机缘了解并种下获得来世乐、解脱,乃至成
佛的正因。释尊帮助我们发展潜在的佛性,受持这些教法,使我们能够发展佛
性,乃至成佛。

禅修佛陀揭示的菩提道,我们便能够逐步发展佛性,圆满所有众生的愿望。我们
能够完成一切种智,圆满的大势力、大慈悲,利益一切众生,这都是拜佛陀的恩
赐。

包括苦与乐在内,一切法由心造。你不降伏自心,苦就会生起;苦是自心制造出
来的。降伏自心,你就会得到安乐。所以,众生的安乐,系于佛法住世。

因为一切法由心造,我们必须降伏自心。我们必须捐弃妄见。妄见是苦因,现在
乃至未来,世世会带给我们及其他无数的众生诸多问题。一旦去除了这些妄见,
问题的肇因和制造者即随之消失,就唯有乐而无苦。我们愈彻底地根除这些妄
见,就会享有更多的安乐。


守护自心

寂天菩萨在《入菩萨行》中解释:

系住这一颗心,就系住所有老虎、狮子、象、蛇、仇敌、地狱的守卫,巫魔,食
肉族。

系缚自心,不起恶念。不随逐贪、嗔、痴等等,你就不会再造恶业。一旦你防护
自心,不受烦恼宰制,就不会造恶业,因此你不会遭受其他众生伤害你,危害你
的生命的果报。

例如,提婆达多总是要和释尊竞争,并且陷害佛陀。有一天佛陀正在乞食,提婆
达多放了一只疯象去攻击佛。可是,大象到了佛的跟前,不但没有伤害佛,反而
变得十分驯服。我也听说,蚊子从不咬宋仁波切尊者。意大利阿西西的圣人──
圣弗兰西斯,当生成就的西藏大行者密勒日巴,生在同一时代,他也有类似的轶
事。

某座森林中住了一只狼,伤害了很多人。圣弗兰西斯听到这件事后说:“我去和
那只狼谈一谈。”有些人恐怕那只狼会伤害他,劝圣弗兰西斯不要去,不过他很
坚持。于是圣弗兰西斯就到森林里,和那只狼说话。当那只狼走近他时,变得十
分驯服,就像狗见到主人一样,十分温顺地躺下来,舔圣弗兰西斯的脚。圣弗兰
西斯告诉狼,他会给它食物,它不可以再伤害任何人了。从那之后,狼就不再攻
击人。

圣弗兰西斯的遗体保存在阿西西,离宗喀巴中心很近,耶喜喇嘛和我曾经去参观
过。喇嘛在圣弗兰西斯的坟场禅修了一会儿。在阿西西附近还有一个瀑布,听说
如果瀑布的水枯竭了,对意大利会是非常不祥之兆。圣弗兰西斯有一位尼师弟
子,她有三百位徒众。

圣弗兰西斯在世的时候,有一个洞穴屋顶漏水。他的一些弟子抱怨,嘈杂的水声
使他们无法禅修。圣弗兰西斯向来称大多数东西为“姊妹”或“兄弟”,就到那
个洞穴,对水说:“姊妹,请停下来,否则我的弟子没有办法禅修。”之后,水
果真停了。

这类的轶事,在菩萨行者的生平事迹中相当普遍。在很多西藏和印度大行者的轶
事中提到,河流为了便于他们渡河而自动停止,等到他们安全渡过后,再开始流
水。在西藏,有一次洪水即将淹到菩萨行者蒋巴·孟兰的寺院,他在岩石上写着:
“如果我真的有菩提心,洪水会退走。”放在洪水流过的途中,而平息了洪水。
这些故事证实了菩提心,究竟善心之威力。

心系善法,防范烦恼生起,不造恶业,人生就没有险难。而且,由于菩提心,把
内心调伏了。心系善法,远离烦恼,好比系缚一切具有危险性的众生:老虎,
蛇,地狱守卫,仇敌。如果具有菩提心,即使是四大也伤害不了你。菩提心的力
量,足以使你主宰四大。把这颗心系在菩提心,你就系缚了那一切无数危险的动
物和仇敌。单单驯服你这颗心,其他一切跟着都驯服了。

就算你想要捆缚地球上所有危险的动物,也没有足够长的寿命。即使你不再投生
到这个世界,而转生另一个星球,只要你的业和烦恼还在,一定会遇到仇敌和危
险的动物。只要内心未降伏,总会有外在的危害。一旦降服了内心,心流中不再
有嗔恨,就不会有外在的仇敌。一旦嗔念不可能在你的内心生起,外在的仇敌就
无迹可寻。有外在的仇敌,是由于内在还存有嗔心。

没有烦恼,就不造恶业,也就没有人会伤害你。一旦修成忍辱心,即使有人非
难、打你杀你也不认为有外在的仇敌。圆满了忍辱波罗密,你会把其人都当做好
朋友,就是他们对你非难、打、杀,也一样。只要当下的心是忍辱心,就不会见
到有任何外在仇敌在伤害你,只见到有人在利益你。可是一旦你的心转成嗔心,
马上就把那个人看成是在伤害你。

《启开佛法之门》在此说:

护心以外的任何行为,有什么用?

这句话很值得你在日常生活中,牢记不忘。假使你忘了守护自心,任何传统的纪
律有什么用?没有守护内心,你就没有办法不遭受苦难、困境。

即使你做了其他千百种修行工作,却遗漏了这一项最重要的修行,就不可能消除
困境,获得安乐,尤其是究竟的安乐。这一点很值得谨记在心。如果忘了守护自
心,却整天做很多课诵,持几百万遍真言,那是在浪费时间。你的心是所有苦乐
的根源。假如你忽略了守护自心,就无从封闭受苦之门,启开安乐之门。

在西方有许许多多规定:你不能做这个,做那个。有时候我认为规定太多了。有
一次我住在雪黎,那个房子有游泳池和温泉。有几个人在池子里玩,从跳水板跳
下水。隔壁的邻居很生气,抱怨太吵闹,就去叫警察。

我那时在房间里,没有向外看,不过听到警察来。从他们开车的方式判断,他们
似乎很生气。邻居告诉警察,泳池里的人干扰他们。警察认为他们小题大作,掉
头就走,虽然他们是大老远从市区赶来的。当天下午邻居的小孩子也很吵闹。

无论订下多少规则,只要学校、大学或整个文化之中,不强调守护自心,问题就
会层出不穷。每个人都应该守护自己的心。我们不妨把西谚“每天一粒苹果,医
生就无用武之地”改成“每天守护内心,警察就无用武之地”!


七、忆念无常与死亡

──一个人如果不忆念死亡,就不会忆念佛法。

禅思:注视一切事物─自己、行为、对境;友人、仇敌、陌生人,这些你贪、
嗔、痴的对境,乃至所有缘起的现象,要认清真相,亦即这一切都稍纵即逝,随
时可能殒灭。这一切现象,不但随着各种因缘瞬息万变,而且随时会殒灭。

死亡随时会来临,你也不例外。死亡可能随时降临到友人、仇敌或陌生人身上。
财产也会朽坏,不仅每一秒钟都在变化,而且随时会离你而去。

所以,我们根本不应该对这些东西生起贪、嗔、痴的分别心。要认清,这些东西
本质上是短暂,而不是永恒的。

对治世俗法的妄念,主要的方法是禅思无常与死亡。一个人如果不忆念死亡,就
不会忆念佛法。即使忆念佛法,如果不禅思无常与死亡,就不会依法修行。

或许你相信自己可能随时死亡,不过在日常生活中,你总认为自己不会很快就
死,不会在今年,这星期,今天,现在。因此,你会耽搁自己的修行。就算你修
行,如果不禅思无常死亡,所修的不会是道地的佛法。

你不禅思无常与死亡,就不会修行。这是说,不曾舍弃不善法,修持善法,防非
止恶;反而会一直造恶业。那么,死的时候你会很困恼、害怕,这意谓,你已经
尝受往生恶趣的徵相。死的时候,许多恐怖的景象,会出现在眼前。

禅思无常与死亡,人生就会过得非常有意义。你可以修行三士道,达成三大目
的:来世乐,解脱乐以及成佛的究竟乐。禅思无常与死亡,也是控制烦恼很简易
的方法,你可以因而克服烦恼。

禅思无常与死亡很有意义。在修行之初,禅思无常与死亡很重要,因为这促使你
真正起修,然后再接再励地修行,以实现成佛的愿望。大行者密勒日巴在这个浊
世,短短的一生内成佛。他说出自己在这方面的经验:

基于恐惧死亡,我躲在山中。现在,我已经证悟元在心的究竟本性,就是死亡来
临,我也不怕。


逼近死亡

死亡一定会来临。任何药物都阻止不了它,没有一个地方,可以躲过死亡。不管
身体多么健壮,生命不停地缩减。每念一遍“唵嘛呢叭咪哄”,拨一粒念珠,念
完一遍,生命就更接近死亡。当我们从这里回家,每一步都带我们趋近死亡,直
到回家,生命也随着消逝了那么多。当我们喝一杯茶,每喝一口,生命就更趋近
死亡。喝完一杯茶,生命也同样消磨了那许多。

你看钟表的时候,禅思一下:事实上,我们的生命随着每一秒钟过去,更趋近死
亡,但不是因为我们带着表!看表是禅思无常与死亡很有效的方法。每一秒钟你
都在逼近死亡。当我们吃一碗饭,每次把一口饭送入口中,生命也随着消逝了。
吃完一碗饭,就有那么长的人生逝去,而我们也更趋近死亡那么多的时间。当我
们看报,看完一页,同样就更接近死亡那么久。当我们和别人谈话,每讲出一个
字,都更接近死亡,讲完一句话,就有那么长的生命消失了。当我们闲谈好几小
时,那一段生命就被耗掉了。当我们站起来,走开,生命也更接近死亡那么久。

一旦人生的某一段消逝了,就不可能把它找回来,或加以改变。当拳击师或赛车
手身体受伤,通常可以治好,甚至重复发生好几次。可是一旦我们的生命逝去,
不管是否有意义或浪费掉,一去就不复返。逝去的任何一段生命,你无法加以弥
补;只能在目前和未来着力。设法使你目前的人生过得有意义,就要以弥补未来,
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菩提道次第提到,百年人生可分成两部份:一半花在睡觉上─这还不包括做白日
梦!另五十年的工作时间,大多在争吵、生病和其他很多无意义的活动上面耗掉。
如果我们把所有放在所谓“修行”上时间加起来,简直微乎其微。

然后你一定会死。即使有圆满的人身,一生中从没有抽出时间修行,你照样一定
得死。


死不定时

就在此时,有人在医院濒临死亡:得爱滋病或癌症的人,医生认为没有救了,只
能活一天、几小时、甚至几分钟。他们被视为垂死,因为濒临死亡;可是他们还
剩下一点时间可活,他们还没有死。想一想:“这和我一样,我也濒临死亡。”
并不是说,如果你得了爱滋病或癌症,你就会死;如果没有得这些病,你就不会
死,或不会很快就死。不是这么一回事。早上起床,要这样思惟。记住你也濒临
死亡,就像医院里被视为垂死的人。用同样的推理,你也没有多少时间可活。

在那些被视为垂死的癌症病患死之前,你可能就先死了。你可以推论说,因为他
们患了某种疾病,所以很快就会死了。可是事实上不一定如此,这不合逻辑。很
多健康的人并没有得爱滋病或癌症,却在今天死去。死的问题不一定和患病有
关,就是即将死亡也不一定是因为患病的关系。对健康的人来说,同样地,死亡
随时会来临。

你正濒临死亡,每一秒钟你都更接近死神,剩下没有多少时间了。生命极其短促!
罹患重症的人,被视为垂死;探望他们的人,被视为尚未濒临死亡,还活着。可
是事实上,两者没有什么差别,同样地一直走向死亡,剩下的时间不多了。

此外,死亡随时可能降临你身上,真正死亡的时间并不一定,原因有三:

首先,一般地说,这世上没有什么是确定的,尤其在这样的浊世,寿命更不确
定。其次,存活的因缘很少,致死的条件却很多,就是我们赖以存活的因缘,也
可能变成死因。

人生充满致死的因缘。在我们内心的一切烦恼─诸如世俗法的思想,会引生其他
恶念,带来重大障碍及恶业─这些都是致死的因缘。也许你到目前还没有遭遇生
命障碍。突然间,就在今天,因为不修行,不约束自己的心,你可能破戒或造下
与众生或诸如三宝的圣境有关的恶业。你可能顿然遭遇生命障碍,梦见死亡的徵
兆或发生其他事情。即使你有存活的业,也可能突然遭遇死亡的危险。你的内心
以及由心所造的外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