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五千年事物由来总集--饮食分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五千年事物由来总集--饮食分册-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用酒药或麦曲为醣化发酵剂,以驰名中外的绍兴酒为代表。二是福建黄酒— 

—以糯米和粳米为原料,加入米曲为醣化发酵剂而酿成的黄酒,如福建福州 

老酒,沉缸酒等。三是北方老酒——泛指北方广大地区生产的黄酒,它以黍 

米为原料,以麦曲为醣化发酵剂酿制而成的,如山东即墨老酒、山东兰陵美 

酒等。 

     黄酒也可按照酒的味道或含糖量来分类,大致可分为干黄酒、半甜黄酒 

和甜黄酒三大类。例如,含糖份在 5%以下的称干黄酒或半干黄酒,如绍兴 

的元红酒、金华的寿生酒;含糖份在5%—10%的称半甜黄酒,如绍兴的善 

酿酒、福建老酒等;含糖份在10%以上的称甜黄酒,如绍兴的香雪酒、福建 

的沉缸酒等。 


… Page 68…

                                米酒的由来 



     不少西方人都以为米酒是日本人的创造,但岂知,它实际上是中国人首 

先酿造的含酒精的饮料。而日本酿造清酒的技术是从中国引进的。早在公元 

前  1500年,中国的甲骨文中就提到用酒祭祀之事,公元前8世纪,中国古 

代诗人也曾作诗描绘人喝醉酒的情景。至迟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中国就发 

明了发酵酿酒的技术,使酿出的酒中酒精浓度比普通啤酒至少高三倍。中国 

优越的造酒技术,在于最早使用曲来酿酒,并且还发现要提高酒中的酒精浓 

度,只要在发酵过程中不断加进熟的并经过浸泡的谷物即可。这是世界第一 

流的酿酒技术,它酿出了高浓度的饮料。这种技术只是在数世纪前才流传到 

日本以及世界各国。因此,可以讲最早发明米酒的是中国。 


… Page 69…

                             桂花酒的由来 



     桂花酒是采用桂林山上的桂花酿成的。你知道桂花酒由来的传说吗? 

     传说很久以前,桂林山上有个年轻人,整天在山上种菜,有时也到漓江 

去捕鱼。这个青年叫象棋,他从小喜欢桂花,于是,就在菜地里种了一棵桂 

花树,每天给它浇水、施肥。桂花树在象棋的培植下长大了,象棋经常跟它 

说话,倾诉自己心中之苦。 

     有一天,正是八月十五,人们都摆上月饼等供品赏月,象棋又对桂花树 

说起话来。忽然,象棋说一句,桂花树说一句,一会儿从桂花树上下来一位 

美女。她凑近象棋说:“象棋,你别怕,我是桂花仙女,你一直陪我好几年, 

我该报答你了。如果你不嫌弃,我就作你的妻。”象棋家中贫穷,不敢答应。 

桂花仙女又说,“你不要多虑,我不嫌你穷。”象棋看姑娘一片真心,就答 

应了,随后两人对月参拜天地,成了恩爱夫妻。 

     到了捕鱼季节,他们一家去漓江捕鱼,结果被漓江龟王知道了,非要抢 

走桂花女,这次因龟王兵少没能抢走。又有一次,桂花仙女和象棋正在种菜, 

龟王带着龟兵虾将来到菜地,抢走了桂花仙女。桂花仙女念念不忘象棋和老 

乡亲。每年采摘好多桂花,撒在漓江之滨,让乡亲们用桂花造出香甜可口的 

桂花酒。 


… Page 70…

                              菊花酒的由来 



     菊花遍布我国各地,不仅种类多,花瓣均匀美观,是世界的名花,而且 

是很重要的药用植物。用它冲水,可以清热除风,平肝明目,可以利气血, 

强身体。 

     据说,很久以前,在河南有条菊花河在河水上游的山谷中,生长着很大 

的菊花,河水经常从这里流过,浸透了菊花的汁液,河水甘甜。河两岸的人 

每天喝这里的水,都活得年纪很大,有的活到100多岁。当时朝内有个叫胡 

广的太尉,得了一种痢疾,久治不好,后来有人给他喝了点菊花水便好了。 

从这些事中,有一个叫戴宝的医生受到了启发。有一天,他带领他的儿子来 

到菊花河,弄走了不少菊花水,他俩就用菊花水酿酒。据说,一个双目失明 

的老人,什么药也治不好他,但喝了这种“菊花酒”,过了三个月,眼睛突 

然什么都看见了。从此,这种“菊花酒”有了市场,用菊花酿酒的人越来越 

多。 


… Page 71…

                             茅台酒的由来 



     名甲天下,誉满全球的茅台酒,是以其产地茅台村命名的。茅台村现为 

茅台镇,位于贵州省仁怀县城西北近15公里的赤水河畔。三四百年前,这里 

还是一个小小的渔村,因为到处长满莽莽苍苍的茅草,人们就叫它茅草村, 

简称茅村。公元1745年(乾隆十年),清政府组织开修河道,舟楫畅通茅村。 

茅村成为川盐入黔水陆交接的要冲,日趋繁盛,一度成为拥有6条大街的集 

镇,茅草也随之消灭,只有寒婆岭下的一个土台上,尚长着茅草,于是人们 

又改称茅村为茅台村。从清朝末年起,因茅台酒声名日震,人口大增,遂改 

茅台村为茅台镇,一直沿用至今。 


… Page 72…

                             五粮液的由来 



     饮誉中外的名酒“五粮液”,产于四川省宜宾市,有着悠久的历史。 

     明初,位于宜宾城北且最负盛名的“温德丰”酿酒糟坊有一位陈师傅, 

他在总结唐、宋时期名酒“荔枝绿”和“姚子雪曲”的酿造方法的基础上, 

摸索出一套用大米、糯米、荞麦、高梁和发米等五种粮食为原料,以小麦制 

成的曲药为糖化玉酵剂、采用老窖发酵、天锅蒸馏等工艺的“陈氏秘方”, 

酿造出了醇和甘香的“杂粮酒”。经过几代相传,秘方传到了一个名叫邓子 

均的手里。邓子均富有革新精神,不满足现状,他将“杂粮酒”的配方作了 

调整,几经摸索,才在  1928年将“杂粮酒”的配方确定下来,酿出了更加 

理想玉液琼浆。 

     1929年,邓子均在宜宾名人的一次聚会上,将自己用新配方酿制的“杂 

粮酒”请众人品尝,博得了交口称赞。晚清举人杨惠泉说:“如此佳酿,名 

为‘杂粮酒’似嫌凡俗。此酒集五粮之精华而成玉液,干脆叫‘五粮液’吧。” 

邓子均高兴地接受了这一建议,从此,“五粮液”之名始见于世。 


… Page 73…

                               汾酒的由来 



     汾酒是我国名酒之一。在南北朝的北齐(公元550—577年)时,汾酒就 

以名酒为世人所珍爱。据《北齐书》记载:帝在晋阳,手敕之曰:“吾饮汾 

清杯,劝汝于邺酌两杯。”“汾清”是当时汾酒的名称。帝王特意写信向人 

推荐的汾清,当然不是一般的酒。这就说明,在公元565年以前,汾酒已经 

享有盛名。汾酒产于汾阳杏花村。唐杜牧有“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 

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名诗。诗中的“杏花村”即汾 

阳的杏花村,并说明汾酒在唐代的盛名。 

     汾酒起源于唐代以前的黄酒,是后来发展成为白酒的。1915年,杏花村 

汾酒以其独特的品质风格,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一等金质奖章,其声 

名传播于世界。解放后,在全国第一届评酒会议上被评为我国八大名酒之一, 

在全国第二、第三届两届评酒会议上都被评为全国名酒。 


… Page 74…

                             西凤酒的由来 



     西凤酒为我国八大名酒之一。其特点是;酒液清澈透明,香气清芬、馥 

郁;酒味醇厚,清冽、甘润。西凤酒原产于陕西省的凤翔、宝鸡、岐山、眉 

县一带,而以凤翔城西柳林镇所产最出名。凤翔古名雏城,是春秋时代 (公 

元前770—476年)五霸之一的秦穆公建都的所在地。这一带地方从周初以来 

是民间传说出产凤凰的地区。如“凤鸣岐山”和秦穆公的女儿弄玉吹箫引凤 

的故事都出自这儿。自唐朝以来,是“西府”台所在地,人们称为“西府凤 

翔”。西凤酒即由它的产地而得名。 

     唐时,西凤酒就以“甘泉佳酿,清冽醇馥”被列为当时珍品而闻名于世。 

北宋时,大文学家苏东坡任职凤翔,喜爱此酒,他在词中曾写道:“柳林酒, 

东湖柳,妇人手。”这里“妇人手”系指妇女精巧的手工艺,柳林酒即是赞 

誉柳林出产的西凤美酒了。明代文献记载,万历年间柳林酒发展到县城以及 

凤翔附近的各县。从此,西凤酒泛指凤翔地区所产的酒,但酒质仍以柳林酒 

为最佳。清朝宣统元年(公元 1909年),西凤酒参加南洋赛会,获二等奖, 

遂蜚声于海外。据考证:西凤酒的前身是柳林酒,柳林酒的前身是秦酒。秦 

酒始于殷代晚期。殷王在征服“井方”时获秦酒,成为王室御酒。因此,西 

凤酒的历史也就很自然地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殷商晚期。 


… Page 75…

                            洋河大曲的由来 



     洋河大曲是江苏省泗阳县洋河镇洋河酒厂的产品。以产地得名。其特点 

是:酒液透明无色,清澈,醇香浓郁,口感鲜而浓,质厚而醇,绵软,甜润, 

余味爽净,回香悠长,是浓香型大曲酒。 

     洋河镇地处白洋河和废黄河之间,距京杭大运河也很近,水陆交通都很 

畅达,是一个古老的商业繁荣的市镇。相传最盛时期,洋河镇上糟房(酿酒 

作坊)曾达15家之多。各地有名的酿酒师云集于此,竞酿好酒,相互比美。 

清代初期,洋河大曲已闻名于世,康熙年间编的 《康熙字典》已有“洋河大 

曲产于江苏白洋河”的记载。《宿迁县志》记载:“清乾隆帝(弘历)在第 

二次下江南时,在宿迁建有临宫,留住7天,喝了洋河大曲后,提笔留下了 

 “洋河大曲酒味香醇,真佳酒也”。皇帝是喝遍人间美酒的,经这一品题赞 

扬,洋河大曲酒的声誉更高了。20世纪初,洋河大曲酒的生产有了进一步发 

展。1915年,在全国名酒展览会上获得一等奖。同年参加巴拿马国际博览会, 

获得金质奖章。1923年,在南洋国际名酒赛会上,又获“国际名酒”之称, 

遂蜚声于世界。 


… Page 76…

                         泸州老窖大曲的由来 



     四川古城泸州酿造大曲酒,始于明末清初,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据 

 “舒聚源”酒坊在清朝嘉庆十一年(公元1870年)重修“龙泉井”碑文记载, 

明朝末年,泸州有一个姓舒的武举,任职驻节陕西洛阳,喜饮酒,对当地所 

产洛阳大曲,十分欣赏,多方探求酿制大曲酒的技术。清顺治十三年 (公元 

1656年),舒解甲返泸时,把当地的酒母、曲药、泥样,同酿造技师一起带 

回四川。泸州南城中云沟一带,土质柔软,黄泥有少量夹沙。附近有“龙泉 

井”,井水清澈见底,清冽回甜,适宜酿酒,他就在这里创办了第一个曲酒 

坊,取名“舒聚源”。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又开建四个窖,这 

时酒已驰誉川境。清咸丰末年(约公元1860年),舒姓因人力所限,乃将所 

创办的“舒聚源”酒坊让给杜天生经营。后来杜天生又转让与温姓,招牌名 

 “温永胜”。从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起,泸州大曲即远销省外,成为我 

国名酒之一。 


… Page 77…

                              剑南春的由来 



     四川省绵竹县早在2400多年前就已经能酿造好酒了。绵竹所产“剑南之 

烧春”,在唐朝已被列为皇室专享的贡品。到清康熙年间,绵竹人借鉴各地 

酿酒的良方秘诀,在原有白酒的传统工艺基础上,通过新的改革,酿制出了 

 “剑南春”的前身——绵竹大曲。到20世纪初,绵竹大曲就已经名扬重庆、 

南京、上海等地。 

     到了50年代,执教于四川大学的蜀中名诗人庞石帚先生,有一次在宅第 

留几位忘年交朋友饮酒,主人拿出一瓶绵竹大曲,请客人们品尝。那状若清 

露、味醇香馨的佳酿,赢得交口称赞。这些人酣饮之余觉得美中不足的是美 

酒应该换个更富诗意的名字。庞先生闻言虽未启口,但此事已打动了诗人心。 

不多天,绵竹酒厂恰巧来请庞先生为该厂生产的第一好酒题名,庞先生挥笔 

写下了“剑南春”三个字。 

      “剑南春”三字,点出美酒产自剑门雄关之南的绵竹,令人联想起活水 

畅流、沃野阡陌的天府平原;一个“春”字,更是古为今用(苏东坡曾说过 

 “唐人酒多以春名”),催人领略美酒的魅力,给人以春天的启示。 


… Page 78…

                             国家名酒的由来 



     我国有酒成千上万种,可是荣获“国家名酒”标号的并不多。拿白酒来 

说不过13种;别的酒就更少了。“国家名酒”是通过全国酒的评比会上评比 

出来的。 

     参加评酒的,是全国评酒委员。他们具有较强的感官判断力和丰富的关 

于酒的理论知识。评比时,各种类型的酒是分开评的。所有评委每人一张桌 

子,上有清水一杯,有时也备有新鲜黄瓜或淡味面包。工作人员端来的样品 

酒,都编有号码,评委只知道评的是一号酒,二号酒……评完一种,再评另 

一种。其间可用清水漱口,必要时也可咬一口黄瓜或面包,清除口中某一种 

酒的余味。评酒过程不许商讨交谈,要求各入集中精力。一轮评完不许互看 

评语和分数,不许吸烟,不许将化妆品带入评酒室。最后,根据总分多少, 

参看评语,国家名酒就评比出来了。 


… Page 79…

                               龙井的由来 



     杭州的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