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哥马利》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蒙哥马利- 第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有女人。”尽管没有女人照顾,蒙哥马利的伤还是痊愈了,但他比战争期间虚弱了
许多。
    1945—1946年的冬季,蒙哥马利常患感冒,并于1946年1月并发胸膜炎,病得相
当厉害。他住了一段时间的院,出院后去瑞士休养了1个月。蒙哥马利深受瑞士人的
喜爱,尤其在伦科,因为就是在那里,他第一次遇见了贝蒂。从1937年起,那里就
一直为他保留着一间屋子,屋里放着准备好的滑雪板和滑雪靴,随时都能使用。
    这些仅是蒙哥马利在英占区生活的一个方面,而且是并非重要的一个方面。更
重要的是,他为重建德国作出了艰苦的努力。
    1945年5月底,蒙哥马利发现英占区的德国人普遍变得难以控制起来,于是决定
向他们发布一封公开信,以他在战时向部下发表告全体官兵书的方式,告诉他们应
该怎么办。蒙哥马利在5月30日发布的《告英占区德国人民书》中指出:“收割农作
物,必须积极进行,交通设施必须重建,邮电服务必须恢复。若干工业必须继续开
工。……德国人民应遵守本司令长官之命令,从事生产整个地区的生活必需品,恢
复国家的经济生活。”
    随着英战区秩序的恢复,蒙哥马利开始注意与德国人的友好往来问题。他认为,
要用英国人的自由标准和个人责任观念重新教育德国人,就必须同德国人友好交往。
于是,他于6月10日发表了《告英占区德国民众书》,告诉他们为什么在过去一段时
间里英国士兵不和他们交往。与此同时,蒙哥马利逐步放宽了严禁士兵与德国人交
往的规定。刚开始时,蒙哥马利严禁士兵随意同德国人交谈,不准出入他们的住所
或同女孩子们跳舞。6月12日,他把这一命令放宽到士兵可以和孩子们谈话、玩耍。
7月,他进一步放宽限制,允许士兵在街头和公共场所同德国人谈话,但仍禁止进入
德国人的住处。1945年9月,蒙哥马利在管制委员会上提出取消不准同德国人来往的
禁令,得到大家的一致赞同。但仍保留了两条规定,即武装部队成员不得和德国人
住在一起,不得和德国人通婚。
    6月5日,关于击败德国和德国无条件投降的宣言的正式签字仪式暨管制委员会
的第一次会议在柏林举行。蒙哥马利于下午1时从英占区飞抵滕普勒霍夫机场,受到
一批俄国高级官员的迎接。在检阅仪仗队之后,英国代表团驱车前往一组郊区小别
墅。到达之后,蒙哥马利要求会见朱可夫元帅,但被告诉说,他很忙。蒙哥马利坚
持要见,并说,若见不到朱可夫元帅,他马上就回英占区去。结果,他很快被引到
朱可夫元帅的官邸。
    蒙哥马利与朱可夫讨论了管制委员会机构建立的步骤以及展开工作的问题,并
提议,首先必须在柏林建立秘书处,各国副代表应立即开会研究许多迫切需要解决
的问题,为委员会的四国正式代表会议作好准备。但朱可夫不同意,他认为,在西
方盟国把目前仍然占领的部分俄占区交还俄国人之前,不可能开始做有益的工作。
    在战争的最后几个星期里,英美军队超越了雅尔塔会议商定的占领区边界线。
英国政府认为,英美军队占领俄占区大部分地区这一既成事实是重要的讨价还价资
本,足以使苏联政府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作出使英美两国满意的让步。丘吉尔对英
美军队坚守欧洲胜利日到达的疆界线极为重视。他认为,在即将召开的三国首脑
(波茨坦)会议之前,英美军队不应后撤,因为在首脑会议上将讨论这些问题,并
加以解决。
    但美国政府却持不同态度。他们不打算把波兰和巴尔干等问题和撤军联在一起,
也不坚持在三国政府首胸会议之前固守阵地。如果俄国人坚持立即执行分区占领协
定,他们会立即撤退。
    这种情况使蒙哥马利感到尴尬,但他又不能违背政府的指令。与艾森豪威尔商
量后他决定,如果朱可夫提出这个问题,他便回答这应留待双方政府解决。
    朱可夫曾提议,四大盟国宣言的签字仪式最好在下午4时举行。艾森豪威尔和蒙
哥马利焦急地等待着宣言的签署,对朱可夫拖延签署很是恼火。最后,他们俩联名
向朱可夫发出了最后通牒:如果四国司令长官不能立即会晤,他们将返回各自的占
领区。这一下立即见效,他们被请到附近的俱乐部去开会。会上,俄国人反对英文
本上的一个字,说和俄文本的意思有出入。蒙哥马利不知道这是个什么字,也不了
解它对全局有什么影响,但对俄国人如此地拖泥带水厌烦透了,于是建议干脆去掉
这个字。俄国人和其他人立即同意了。
    下午4时30分,在强烈的弧光灯下,在一大群记者和摄影人员的包围下,四大国
代表签署了宣言。
    签字仪式之后,管制委员会的四国委员及其顾问离开会场,到别处举行秘密会
谈。艾森豪威尔认为,建立管制委员会机构和西方部队从苏占区撤出可以同时进行,
因此建议参谋班子应立即开始研究管制委员会的问题。但朱可夫明确指出,在英美
军队撤回各自占领区之前,不能建立管制委员会,在这个先决条件完成之前,四国
副代表或其参谋班子甚至连共同的探讨性工作也不能进行。蒙哥马利说,英美军队
抵达目前阵地,完全是战争的结果,把他们后撤到各自的地区,需要一段时间。朱
可夫问,需要多长时间。蒙哥马利说,至少3个星期。朱可夫马上表示同意,并说,
到时候他将不反对管制委员会设在柏林。至此,艾森豪威尔和蒙哥马利除向自己的
政府报告这一情况和请求新指示外,已无事可做。
    下午6时散会后,大家到附近的大房间参加宴会。宴会上,大家纷纷致词,气氛
非常热烈。7时以后,艾森豪威尔与蒙哥马利先行离席,返回各自的总部。
    由于盟国司令长官第一次会议毫无结果,蒙哥马利便决定把英占区管制工作委
员会的主要机构(军事和民事部门)设在汉诺威和奥斯纳布吕克。此外,还决定和
美国人一起在法兰克福设立作战指挥所。蒙哥马利的决定得到了艾森豪威尔的支持。
这样,他便既能尽快地在英占区建立秩序井然的管理工作,又能与美国人保持步调
一致。
    6月19日,蒙哥马利得知斯大林同意在德国和奥地利同时把各自部队撤至业经同
意的占领区,同意英、美、法卫戍部队于7月1日前后开始进入柏林。各国政府同意
同时撤至各自占领区之后,管制工作委员会的英、美副代表威克斯将军和克莱将军
便于6月29日飞赴柏林,与朱可夫商谈撤军的具体细节。这次会议一致决定,7月1日
起开始撤军,英军应于一天内撤出维斯马“靠垫”地区,两天内撤出马格德堡“突
出地带”,美军应在6—9天内撤出他们所占领的俄占区。英美先遣分队应于7月1日
接管在柏林划给他们的地区,主力部队将于7月4日进驻柏林。此外,俄国人还同意
划出1条公路和1条铁路给英美以自由通过权,但俄国人负有维修和管制的责任;同
意在柏林上空建立竞20英里的空中走廊,允许西方飞机自由使用,但规定飞机在进
入俄占区前1小时,应通知俄占区当局。
    7月4日,蒙哥马利把维斯马和马格德堡移交给俄国人,同时,由第7装甲师组成
的部队开入柏林英管区。
    7月13日午夜,盟国远征军最高统帅部正式解散。这时,四个占领国早已接管了
各自在德国的占领区,并建立了军政府。西方盟国占领区之间均可自由来往,但仍
然不得进入俄占区。只有在柏林,盟国各管区之间才可自由进出。
    在西方盟国占领区内,在一切重大政策问题上,彼此有着密切的联系。管制工
作委员会的英国组向设在法兰克福的美国总部派出了一个精干的联络组,威克斯将
军经常去美国总部开会,协调英美法三国的政策,而同俄国人则没有这种联系。
    为了逐步恢复英占区的经济,蒙哥马利有计划有步骤地遣散了一批批德国战俘,
以确保有足够的劳力从事田间劳动和收获农作物。同时,还向矿工提供了更多的口
粮,使煤产量缓缓上升。此外,公路、铁路运输和沿海的渔业也逐步得到恢复。这
样,就为那年冬天避免出现饥荒和燃料短缺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7月15日,首相丘吉尔抵达柏林,出席将于17日在波茨坦举行的英、美、苏三国
首脑会议。蒙哥马利前往柏林迎接,并于第二天向丘吉尔、安东尼·艾登和布鲁克
汇报了德国英占区的管理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7月17日至8月2日的这次三国首脑会议的主要议题是:立即解决战败后的德国的
管理问题、波兰的西部边界问题、奥地利占领问题、俄国在东欧的作用问题、赔偿
问题以及对日作战问题。正当会议似乎快就这些问题作出某些决定时,英国代表团
为了要知道大选结果,不得不返回英国参加7月26日的开票仪式。会议是按照丘吉尔
及其代表团将于7月27日早上返回波茨坦而安排的,可是他们一行到时并没有回来,
因为丘吉尔政府在大选中遭到了决定性失败。
    新政府的组成使英国代表团抵达波茨坦的日期稍有推迟,但英国政府的更迭并
没有影响会议的进程。这次会议最后签订了《波茨坦公告》。该《公告》规定英美
俄法四国共同对战败后的德国进行管理。但由于西方盟国同俄国人不和,再加上西
方盟国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存在分歧,四国共管德国的目标根本无法实现。
    为了使德国人沿着正确的道路重新振作起来,蒙哥马利于7月底拟订了一份计划
纲要:
    “一、允许人们自由地讨论他们本身的问题,并普遍地开始采取一些自助措施。
    二、根除纳粹主义的流毒,如游手好闲、百无聊赖和恐惧未来等,树立正确的
思想,使人们充满希望。
    三、特别加强对德国青年一代的工作。”
    接着,他便根据这个计划纲要起草了第三封《告英占区德国人民书》,并于8月
6日正式发表。
    然后,蒙哥马利着手研究德国人的教育问题,打算尽早开办中小学和大学,但
必须使用没有纳粹意识形态的课本,必须在教育机构中清除纳粹的一切教义和思想。
他当时所遇到的最大困难是没有合格的师资。
    1945年10月初的伦敦外长会议不欢而散。与此同时,柏林管制委员会的工作也
面临严重障碍,几乎陷于停顿状态。其直接原因是法国反对成立德国中央政府。由
于外长们无法就德国问题达成协议,蒙哥马利只好飞往伦敦直接晋见首相艾德礼。
他对艾德礼说:“我曾经认为四国共管德国是可能的,但我现在认为根本办不到。
在管制委员会内无法达成协议,美国人尤其觉得不耐烦。他们已提出动议,说既然
委员会不能全体一致达成协议,各占领区可按自己认为最适当的办法行事。这是第
一次出现的不和现象。”
    蒙哥马利还坦率地向首相陈明,阻碍四国共管的直接原因是法国反对成立德国
中央政府,而俄国的“铁幕”政策将成为以后的真正障碍。德国经济正濒于崩溃,
必须迅速在货币、税收、贷款等方面作出重大决定,并为此目的建立中央财政机构
或地区机构。
    因此,蒙哥马利在英占区开始按照自己认为是最合适的办法行事。首先,他决
定把军政府变成由文职人员控制的政府。为了实现这种过渡,他采取了两大步骤:
管制工作委员会和军政府合并,从英国派来文职官员。这种过渡是逐步的、缓慢的,
直到最后彻底完成为止。它将先从基层开始,逐步向上发展,最后军长们撤出行政
机构,成为专职的部队司令员。
    为了使这个变革能顺利而平稳地进行,蒙哥马利制定了一项分阶段计划。第一
阶段,军区司令长官通过其军政府班子已负起了管理军政府的各项责任。第二阶段,
应训练一批地区行政委员来替代作为军政府首长的军区司令长官。第三阶段,军区
司令长官停止执行军政府首长的职务。第四阶段,军政府派出的人员将逐步让位于
文职人员,其人数应大大削减。第四阶段结束时,将由德国人来自行管理,除接受
英国人的一般监督外,其行政机关的首脑将是文职官员而不是军人。在这四个阶段
中,最重要的是第三和第四个阶段,蒙哥马利希望第三阶段能在1946年4月开始实施。
    11月间,正当蒙哥马利准备使英占区的工作走上正轨时,朱可夫递交了一份备
忘录,请管制委员会传阅。该备忘录指责英占区存在着从集团军群一级直到陆军和
空军军区一级编成的德军司令部,并拥有“作战”参谋部。备忘录还声称,英占区
留着两个军群,各10万人,配有坦克部队,而且还在编成单位里保留着相当数量的
波罗的海诸国人和匈牙利人。备忘录最后说,管制委员会有必要组织一个委员会去
英占区实地调查。
    这是管制委员会上一个盟国指责另一盟国的行动的第一个例子。蒙哥马利觉得
有必要狠狠回击一下俄国人的挑战。因此,他除了将自己的看法电告伦敦外,还在
11月30日的管制委员会会议上宣读了一项声明,对朱可夫元帅直接攻击英国政策的
做法表示惊讶。蒙哥马利在声明中对俄国人的指责一一进行了驳斥,并且最后表示:
“同意派一个委员会前来视察的建议,但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委员会一定要视
察所有占领区;第二,它应该是调查管制委员会其他事项的先驱。”
    朱可夫元帅表示同意委员会应视察所有占领区,但反对第二个条件。最后,大
家一致同意把这个问题交协调委员会研究,英国将向协调委员会提供详细情况和数
字。
    从12月10日起,蒙哥马利开始实施“狠揍”行动,该行动的目的是在1月30日前
解散德军各级司令部和遣散德国军事人员。此后,英军保留的德国人将只是三军所
需要的人员和未经审判不得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