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母亲-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10岁的乔治·华盛顿个头比同龄人要矮小,也许是个头矮小又调皮的原因,华盛顿在学校里常被同学们欺负。这一点母亲早有所闻,因为华盛顿的调皮捣蛋在学校里是出了名的。有一次,受到欺负的华盛顿回到家向母亲控告同学们对他的不敬。母亲说:“没人愿意踢一只死狗。”    
         
      华盛顿怔了怔,明白了母亲话中的全部意思。    
      华盛顿的前四代祖先是英国人,因为反对英王查理一世的统治,于1655年移居北美洲大陆,来到弗吉尼亚落脚,垦殖农田,逐渐将产业发展为一个大庄园。华盛顿的父亲名叫奥古斯廷·华盛顿,是弗吉尼亚州威斯特摩兰县的一位农场主。1732年2月22日华盛顿在威斯特摩兰出生。华盛顿的童年是在美丽的威斯特摩兰度过的。后来父亲经营农庄铁矿,幼年的华盛顿随着父亲多次迁移。    
      华盛顿的生母玛丽是老华盛顿的续弦,也和丈夫生有四子一女,华盛顿是老大。老华盛顿的前妻生有三子一女,他们共同组成了一个大家庭。华盛顿作为一户缺地家庭的幼子,不得不努力工作以争取成为一名弗吉尼亚绅士。于是华盛顿从小学会了骑马打猎,养成了英勇刚毅的性格。    
      华盛顿的这种性格母亲是十分欣赏的,因为她知道一个人如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坚强和勇敢。但是母亲也知道华盛顿个性中的跋扈和内心莫名的浮躁。为了使华盛顿将来不至于只是一个头脑简单的人,母亲买了一大堆文学、修辞学和语言学方面的书,希望能增强他的文学修养和语言能力。可华盛顿对这些东西毫无兴趣。为此,母亲犯难了好几年,她还从英国请来家庭教师为儿子补习文学、地理和拉丁文。华盛顿直到11岁丧父后,才在母亲的循循善诱下读了一大批文学类书籍。    
      华盛顿后来回忆说,母亲当时并没有刻意要他读什么书,但她说文学的影响会伴随一个人的一生。如果套用母亲“没人愿意踢一只死狗”这句话,其哲学含义便是:如果一个人没有全面的知识,没有出击的资本,终将没人理会。这个道理直到多年后他才理解。    
      少年华盛顿的兴趣是在数学方面,他从小养成了随时记账、分毫不爽的习惯。他16岁时,参加了为弗尔法克斯领主托马斯测量谢南多亚土地的工作。他绘制的农田测绘图不但清晰规范而且毫无差错。母亲玛丽看到华盛顿做事认真很高兴,称他是做大事的人。    
      1753年,弗吉尼亚州遭到法国士兵的入侵,华盛顿被召去担任民兵中校。他22岁晋升为陆军上校,并在战争中统领弗吉尼亚的全部军队。    
      在华盛顿统帅军队的几年里,母亲玛丽既不为儿子的失利而灰心,也不为儿子的胜利而陶醉。有一天,华盛顿的部队打了胜仗,朋友们来向玛丽报喜。玛丽说:“朋友们,请不要恭维我的儿子。我只希望乔治能记住我的话:他不要忘记他是美国的普通公民,上帝只是使他比别人更幸运一些罢了。”    
      1758年华盛顿退役,经过三次竞选当选为弗吉尼亚州议员。1759年,他与寡居的同龄少妇玛莎·柯蒂斯结婚,随后就返回家园,开始经营他在芒特弗农的农场。他热爱农场,经营有方,芒特弗农山庄的产业蒸蒸日上,主人闻名遐迩,芒特弗农山庄成为弗吉尼亚名流往来聚会之所。    
      从1759年到1774年,华盛顿一直是弗吉尼亚议会议员。这段时期内,华盛顿的政治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日益反对英国殖民统治。1775年4月19日,在美国东北部的列克星顿,北美民兵打响了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第一枪。6月17日,北美大陆会议第二次会议一致推选华盛顿为大陆军总司令,抵抗英军。7月3日,华盛顿在波士顿附近剑桥的一棵山榆树下挥剑宣誓就职。华盛顿指挥部队从1775年7月起包围波士顿,将那里的英军整整困了八个月,使之在1776年3月撤退。胜利的消息传到费城,鼓舞了大陆会议争取自由独立的信念。7月4日,由杰斐逊执笔起草的《独立宣言》被大陆会议通过,美利坚合众国诞生了。    
      有人请教乔治·华盛顿的母亲,问她儿子何以能成为英勇的军事领袖,她回答说:“这是因为我教他服从的观念。”    
      闻听美国独立,英国从本土派遣军队进入北美大陆镇压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全面爆发。    
      华盛顿在战争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是世人公认的。他也有过指挥上的错误,但他总能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使大陆军越战越强。华盛顿的献身精神、杰出的战略思想、出色的组织能力和坚定得当的指挥才干,引导大陆军经历八年独立战争,最终走向胜利。1783年9月3日,英国和美国签署了巴黎协定,英国承认美国独立。华盛顿立即辞去总司令职务,解甲归田,于当年圣诞节前夜回到故乡芒特弗农山庄。    
      母亲看到儿子回来,紧紧地拥抱着儿子,但她没有像别人那样恭维儿子,而只是说了一句非常质朴但发自内心的话:“孩子,我为你很好地履行了自己的职责而高兴!”    
      为了庆祝华盛顿的凯旋,家乡的群众还举行了盛大的舞会。华盛顿年迈的母亲玛丽也被请到场。    
      当她与儿子手挽着手走进会场时,所有的人都鼓掌致意,深深地敬佩这位温和而无私的母亲。    
      玛丽说:“我老了,跳舞的日子早过了。但是我今天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欢乐。”说完便和人们一起跳起舞来。    
      1789年2月4日,美国举行了建国以来第一次选举,十个州(因当时北卡罗来纳州和罗得岛州还没有批准宪法,纽约州还没有选出选举人)的一百三十八个选举人进行投票,一致选举57岁的华盛顿为美国首任总统。1789年4月30日,华盛顿在纽约市华尔街联邦大厦宣誓就职,他是美国总统中惟一没有在华盛顿白宫居住的总统。    
      在走上宝座之前,华盛顿特地回到弗吉尼亚向母亲道别。    
      “母亲,只要有空闲,我会回来陪伴你的。”    
      母亲说:“你别再看我了,去吧,我的好儿子,记住,你要永远做好事!”    
      华盛顿点点头。他紧紧拥抱着母亲,久久不忍离去。    
      华盛顿赴任后不久,他的母亲玛丽就离开了人世。在弥留之际,母亲喃喃地说:“上帝啊,我把祖国和儿子托付给你了!”    
      在华盛顿任内,他尽力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对外贸易;设立合众国银行,成立联邦最高法院,加速了美国的社会发展。1792年年底,他在总统选举中被全体代表一致地再度推选为总统。    
      1797年他任期届满,退居弗吉尼亚的芒特弗农山庄。1799年12月14日因患喉头炎逝世。    
      独立战争中华盛顿的部将亨利·李在悼词中对华盛顿一生作出了高度的评价,说华盛顿是“战争中的第一人,和平中的第一人,美国同胞心中的第一人”。    
    


第一部分爱迪生之母(南希):我骄傲,我有一个好奇的儿子

    母亲的爱,就像一盏明灯,它在群星之间闪耀着纯洁永恒的光芒,在上帝的桂冠面前燃烧着熊熊不息的火焰。 ——威利斯    
      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的祖先是荷兰人,1728年先辈从阿姆斯特丹移居到美洲。    
      爱迪生的父亲塞缪尔是在伊利湖畔的维恩那城开旅馆时爱上女教师南希的,两人于18      
    28年结婚。    
      南希是苏格兰裔的加拿大人,婚后共育有七个孩子,爱迪生是最小的一个。按照祖先长者的名字,小爱迪生取名为托马斯,由于他父亲塞缪尔·爱迪生与阿尔瓦·布雷德利船长私交甚好,便又借了这位船长的名叫阿尔瓦。周围的人都叫他阿尔瓦,母亲南希则喜欢叫他阿尔。    
      阿尔瓦小时一直住在米兰。关于他在米兰的轶事传说很多。有人说他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孩子。因为阿尔瓦出世以后几乎从来不哭,总是笑眯眯的,两只灰色的眼睛亮晶晶的,头显得特别大,一看就知道这孩子聪明。也有人说阿尔瓦小时候长得很难看,尤其头发十分稀少,总是立着,一点也不服帖,父亲看了不舒服,就替他理了发,结果反而更难看,母亲也为此常常眉头不展。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阿尔瓦的身子很瘦小,看上去有些弱不禁风。    
      几乎所有看着阿尔瓦长大的乡邻都能证实,阿尔瓦小时对所有的物体都感兴趣,常常试图用手去抓这抓那。在他3岁时你会看到他静下来像大人一样思考,并学着大人用手指理他的头发。    
      阿尔瓦开始张嘴说话的时候总是问这问那。他提出的一些问题虽然不重要,但都不容易回答。由于他问的问题太多,他家的大多数成员甚至都不想回答,他的母亲是个例外。    
      一次阿尔瓦问父亲:“为什么刮风?”    
      父亲回答:“阿尔瓦,我不知道。”    
      阿尔瓦又问:“你为什么不知道?”    
      父亲说:“你问你母亲吧。”    
      阿尔瓦便找母亲问去了。后来南希对丈夫说,你不能总对孩子说不知道。    
      阿尔瓦不但好奇爱问,而且什么事都想亲自试一试。有一次,到了吃饭的时候,母亲不见阿尔瓦回来,很焦急,便四下寻找,直到傍晚才在场院边的草棚里发现了阿尔瓦。    
      母亲见他一动不动地趴在放了好些鸡蛋的草堆里,就非常奇怪地问:“你这是干什么?”    
      阿尔瓦不慌不忙地回答:“我在孵小鸡呀!”    
      原来,他看到母鸡会孵小鸡,觉得很奇怪,总想自己也试一试,便自己孵起了小鸡。    
      母亲一看大笑起来,告诉他,人是孵不出小鸡来的。    
      “为什么母鸡能孵小鸡,我就不能呢?”    
      母亲便把人不能孵小鸡的原因讲给他听。阿尔瓦很佩服母亲的学问。    
      由于阿尔瓦对许多事情感兴趣,他经常会遇到危险。一次,他到储藏麦子的房子里玩,不小心一头栽到麦囤里,麦子埋住了脑袋,动也不能动了,差一点窒息而死,幸亏被人及时发现,才幸免于难。还有一次,他掉进水里,结果像落汤鸡一样被人拉了上来。他自己也受惊不小。4岁那年,他想看看篱笆上野蜂窝里有什么奥秘,就用一根树枝去捅,脸被野蜂蜇得红肿,几乎连眼睛都睁不开了。    
      后来阿尔瓦的父亲塞缪尔·爱迪生做屋瓦生意。阿尔瓦经常到塞缪尔·温切斯特的碾坊去玩。一天,他到温切斯特的碾坊,看见温切斯特正在用一个气球做一种飞行装置实验,这个实验使阿尔瓦入了迷。他想,要是人的肚子里充满了气,一定会升上天,那该多美啊!几天以后,他把几个化学制品放在一起,叫他父亲的一个佣工迈克尔·奥茨吃化学制品后飞行。奥茨吃了阿尔瓦配制的化学制品后几乎昏厥过去。阿尔瓦还认为奥茨飞不起来是奥茨的失败,不是他阿尔瓦的失败。    
      这次事件不仅使阿尔瓦的父母感到头痛,同时也震惊了附近孩子的父母,他们纷纷警告自己的小孩说:“不要和阿尔瓦玩!”    
      小孩子们听了父母的告诫,都不敢再和阿尔瓦在一起,即使阿尔瓦邀请他们,他们也只是以畏惧的眼光看着他,一步也不敢接近,有时几个比较大胆的小孩,甚至会唱着歌来侮辱阿尔瓦,他们唱着:阿尔瓦、阿尔瓦,奇怪的小孩;阿尔瓦、阿尔瓦,他是个呆子;我们再也不和阿尔瓦玩了。    
      爱迪生7岁的时候,出现了一件对他的发展有较大影响的事。1854年,伊利湖南岸沿湖铁路通车,使得米兰运河的商船生意大减,并使生意的内容也开始发生变化。父亲塞缪尔的屋瓦生意已没有办法再维持下去,因此他们的生活日渐困苦。为了另谋发展,爱迪生一家又再度迁居了。    
      这次他们并不用帆船牛车,而是乘火车到底特律后于第二天早晨上了鲁比号航船。他们沿圣克莱尔湖岸绕行了一日,而后便溯着圣克莱尔河一直向上驶去,最后他们在密歇根州休伦北郊的格拉蒂奥特堡定居下来。    
      搬到这里不久,阿尔瓦就患了猩红热,病了很长时间。因此,他的母亲在那一年没有送他上学。他只好留在母亲身边,独自一人玩耍。由于这一场猩红热,阿尔瓦的一只耳朵聋了。    
      塞缪尔在休伦新买的房子建在松林中的高地上,能看到从休伦湖流出的圣克莱尔河。这幢房屋有十几个房间,后面有马房,单只建筑用地就有四公顷,另外有40公顷的果园。塞缪尔在这里经营制材和小麦买卖,也种植蔬菜。他把蔬菜和果园里生产的水果一起卖到市场,生意做得很大。虽然不再是米兰的富商,但维持一家三口的生活是绰绰有余。    
      由于这里山明水秀,风景优美,塞缪尔后来在一个高地上造了一座约三十米高的塔,供人们饱览湖光山色,每人收费两角五分。这座塔建好以后,参观的人络绎不绝。阿尔瓦成为这个塔的小管理员,向每位参观的人收费。过了一些日子,参观的人数一天一天地减少,阿尔瓦觉得无聊,就对父亲说:“爸爸,两角五分太贵了,如果减价也许又会有人来参观。”塞缪尔采纳阿尔瓦的建议,将收费减到一角,可是参观的人还是不多。阿尔瓦又想出了一个办法。他说:“爸爸,在塔顶上装个望远镜怎么样?”爸爸说:“想得好!”这座塔很快就装置了望远镜,可是参观的人数仍然没有增加。这样,这座塔的生意也就无法再做下去了。阿尔瓦“失业”了。    
      在管理这座塔的过程中,阿尔瓦对工作发生了兴趣。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