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是在怀孕期间胎儿在子宫内如何形成各脉。如果你记住24脉,你所做的不错;如果你实在记不住24脉,请不要忘了三条主脉:中脉、右脉、左脉。
(三)主要、次要诸气的形成
气是轮回、涅槃的根本,就是藉着气而使行者或上成正觉、解脱,或下堕三途。比方说,要认识任何物体,就要连同气一起作用才能认识。心理的扭曲如执着、忿怒等也是连同气一起作用才现起的。
在其他的本续如大威德、密集、胜乐金刚等的文句中,有对五主气、五支气的描述,在时轮本续中,并没有用这种特别的名称来命名,但是仍然有十种气的解释。
1、在对气形成的解释中,首先说明的是“命气”。“命气”又分为细命气和粗命气。在死亡的过程中,各种气逐渐融入细命气。粗命气的作用是在维持作为身与心之间的联结关系。粗命气能维持你的生命。
在死亡过程中,粗命气既已消融,在经验到死亡光明的时候,剩下的只有细命气了,细命气一直跟着我们,和我们是不可分的。细命气前往投生到下一生。
在下一生的怀孕的第一个月,细命气放出了粗命气,在这个时候,胎儿的样子像一条鱼。
2、在第二个月时,出现了下除气,胎儿的样子就像乌龟,到目前为止,胎儿还没有成形,它只有一个小块肉的头,另外一些肉块开始凸出,形成四肢。
3、在第三个月时,胎儿的样子像野猪;这时候出现的气叫“火伴气”。
4、在第四个月时,出现了上行气;此时胎儿躯干的上半部较大,形状有些像狮子。
5、在第五个月时,出现了遍行气;胎儿已成了人形,就像一个非常矮的人。
6、在第六个月时,出现了特别和眼识、眼器官有关的气,这种气叫做“移动气”。此时地大现起。
7、在第七个月时,出现了一种特别和耳识、耳器官相关的气,这种气叫做“完全全移动气”。此时水大现起。
8、在第八个月时,出现了一种特别和嗅觉有关的“圆满移动气”。此时火大现起。
9、在第九个月时,出现了一种特别和尝觉(舌)有关的“强移动气”。此时风大现起。
10、在第十个月时,出现了“必定移动气”,它是和触觉、身体有关。此时空大现起。这不是说胎儿要十月怀胎;依据藏传佛教的说法是怀胎期共有九个月又十天,所以才有九个月之后,再加上第十个月。
以上是各种气逐渐现起的过程及其如何在怀孕期间逐渐显现样态。但在母体子宫时,这十种气中,没有一种气会通过鼻孔。只有在出生后,这些气才开始流通,才有真正的出入息。这种凡人的出生被称是“基本化身”。你务必清楚,这种基本化身和入胎、怀孕、出生的关系,简言之,即身体的形成,以便起修生起次第。
(四)明点的形成
为了要理解点形成的本质,行者必须记住关于心轮不坏明点的说明。不坏明点中有父方的白明点和母方的红明点,这两种明点在心轮综合,白明点在上,红明点在下,而成了不坏明点。它的大小就像芥子一般,不坏明点混合了最细心及最细气。
在怀孕期间,心轮不坏明点的白色方面的一部分,循中脉上升而到了顶轮,并安住于顶轮,在顶轮的白菩提叫做“空”,它是全身上下白菩提增长的来源;不坏明点的红色方面的一部分循中脉下降而在脐轮停住,它叫做“拙火”,能直接增长周身上下的红色元素。
在所有的轮中,都有这些明点,但是白明点扩大的主要地方是顶轮;红明点增长的主要地方是脐轮;不坏明点所在的心轮则由红白两种明点组成,平等地增长红白菩提。
(五)幻身
幻身分成两种:浊幻身、净幻身。
浊幻身是指这种幻身中,行者尚未舍弃妨碍解脱的障碍,或者更严格地定义是“心理扭曲的障碍”。
净幻身是指在这种幻身中,行者已经舍弃妨碍解脱的障碍。
这种幻身都是在这种密续修习中证到的。像我们这样的凡人是不会遇到或看到幻身的。幻身不同于我们这具有肉有骨的粗肉身,幻身是与肉身分开而生起的。高级的修行人能使具有相好庄严的幻身生起。这种有情能去各种净土、听法、供养等等。
因为对一般众生而言,这种幻身不可遇、不可见,为了利益众生的缘故,它就乘愿重回行者的粗肉身。在这种情况下,行者开示佛法,以各种方式利益众生。这是在圆满次第时修的,所以必须理解不仅入胎、胎儿成长的过程与生起次第的关系,以便能证到浊净两种幻身。
幻身是从身体出来的,它从粗肉身出来,又回到进入粗肉身,就像粗肉身在入胎、成长一般。
四、连同死亡、中阴、出胎等三时
持佛的法、报、化三身为道
你现在必须非常清楚死亡、中阴、出生三种阶段的例子:在死亡时,会有各种元素的消融,经验到光明;再来是中阴期;然后是出生或入胎。
这些阶段和下列禅修有关:
(一)在修行时,行者顺序地消融不同的元素,然后经验到空性,和法身融为一体。法身有三种特质,前面已经提到过了。
(二)然后,认知到在法身境界中,只能佛佛相知,而不为一般有情所看到,所以就起心要显现成报身,就现起了一个八瓣莲花,上有月轮,然后法身(佛心)就显现成一条长约一尺的蓝色光柱(长度约为从肘到中指尖),它的本质是佛心,它象征报身。
(三)然而,由于认知到许多有情还是看不到报身,行者就发愿要生起一种较粗的色身。在转化报身成化身的过程中,这个仍然立在八瓣莲花月轮上的蓝色光柱,融入莲花、月轮之座,行者现出时轮金刚本尊身,即化身。你必须了解这个例子。
总而言之,在这修习中,要净化的对象是基本死亡、中阴、出生,能净化这三者的是顺序以连同死亡持佛的法身为道,连同中阴持佛的报身为道,连同出生持佛的化身为道。这些净化的内容是藉着所修与所对治是相似的方式达到。
在另外的修法中,行者所用的被修和所修是对立的。比方说,为了驱除我执,用一种与无明不一致的智慧,能洞察无明,否定无明,驱除无明。然而在密法的修习中,不是用这种对立的修法,而是用和净化的密体相似的消毒剂来净化客体。这种净化者所净,有相似的外貌,所以在净化凡人的死亡、中阴、出生时,行者证到了佛的三种身。
以上三种为道的修法,就是消毒剂,它们是生起次第中的净化者它们在抑制凡俗的死亡、中阴、出生。然而它们不能完全地排除死亡、中阴、出生这三种。
真正能完全清净、消除死亡、中阴、出生等的补救方法是圆满次第的“复本光明”和“真正光明”。
所谓复本光明是一种对空性的概念式的体悟。概念式是指混合了一般或概念影象的体悟。
所谓真正的光明是一种对空性言语道断的直观的体悟。这种体悟是直接的、没有概念思维的。
从显教中举个例子:行者修无常、苦等观,能抑制或减少执着,诸如对我的误解。然而这些修法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只能压抑而已。就是这种了悟并非同一性的智慧,它能真正的驱除或根除无明。
为了要能在未来能修这种法,你必须清楚地理解气、脉、明点生起的过程。此外,这种理解就是修习圆满次第的基础,所以它是不可或缺的。
无名小卒 2004…10…20 13:38
附录七 《宝鬘集》选
编者按:《宝鬘集》为白教祖师刚波巴的重要著作之一。它对密宗修持者从实修、生活、功德、学养、戒律等各方面,提出了应当身体力行和不应实行的方法和口诀,十分详尽,供教诵弟子之用。刚波巴大师在《宝鬘集》一开首便说:“深心爱护于我及诸宿善弟子故,诸噶举上师所传如宝之心要口诀,或由亲授或自远承,经余长时之推敲及研讨,现笔之于书;题名曰:《成就胜道宝鬘集》。”这里选刊该集部分内容,供读者参考。
十项应当努力之事
一、初学佛的人,应该在闻思上努力。
二、在觉受和效验生起以后,就应当在定慧专修上努力。
三、在没有获得坚固的定慧证悟时,要在寂静的处所勤修努力。
四、当妄念势强,乱心纷起时,应当力持正念,观照降伏之。
五、当昏沉炽盛时,应当奋力使自己清醒,以无服睡魔。
六、自己的心志尚未坚固之前,应当在禅定上努力。
七、心依根本定要在后得位之行住动用中努力。
八、如果遭遇到许多的违缘,正好在三种忍(即怨毒忍、安受众苦忍、法思胜解忍)上努力。
九、当欲念、念心、执着非常旺炽之时,必须努力用种种严厉的方法,予以克服对治。
十、当慈悲心微弱时,应当努力修观菩提心。
十项应当谨记之事
一、外显诸境皆属迷幻无有真实,应当谨记。
二、内之心性无有吾我,空空如也,应当谨记。
三、心中的妄念皆应缘而生,率应无体,应当谨记。
四、四大所成之身体及语业,皆是有为法,无常无住,应当谨记。
五、众生之一切苦乐,皆由业生,业果昭然,决定无爽,应当谨记。
六、痛苦能激发出离心,放为吾人之良友,应当谨记。
七、享乐乃轮回之根,常召贪魔及欲鬼,应当谨记。
八、扰扰红尘乃学佛之魔障,福极亦会成为法障,应当谨记。
九、障碍能激发奋斗向上之志,违缘能作吾人之良师益友,应当谨记。
十、从究竟之观点来看,一切法皆无自性,一切之一切皆平等平等,应当谨记。
十项不应舍之法
一、不要舍弃慈悲,因为慈悲是利他之根本。
二、不要舍弃外境之现象,因为一切外境之显现,皆是心性自显之光明。
三、不要舍弃一切妄念,因为它们都是法性之显现游戏。
四、不要一意舍弃烦恼,因为烦恼能令行者忆起智慧。
五、不要一意舍弃欲乐,因为欲乐能灌溉和增益行者之证悟及觉受。
六、不要舍弃疾病和痛苦,因为疾病和痛苦皆可成为自己的善知识。
七、不要舍弃仇敌与障碍,因为它们能唤起吾人对法性之想往。
八、不要舍弃任运产生的证悟,因为它即是真正的成就。
九、不要舍弃方便道,因为它能作智慧道之助基。
十、虽然自己的能力薄弱,也不应舍弃利他之心愿。
十项误认之法
一、“欲望”常被误认作“信心”。
二、“贪爱”常被误认作“慈悲”。
三、心意造作所显之空,常被误认作本体如是之空。
四、“断见”常被误认作“法性”。
五、“觉受”常被误认作“证悟”。
六、伪装的持戒常被误认作真正的持戒。
七、天魔常被误认作是扫荡迷执的法行。
八、骗子常被误认作成就者。
九、自利常被误认作利他。
十、欺骗愚昧常被误认成是善巧方便。
十项愚不可及之事
一、不如法依止成就的上师,却跟随那鼓舌如簧的伪诈上师,实是愚不可及。
二、不寻求口传派成就者的口诀,却追求那无意义的外道世间诸学,实愚不可及。
三、外显诸法,瞬息变灭,人寿几何,随愚而安;若精细算作广大周祥之永久计划,实愚不可及。
四、不独自思维佛法的问题,却在众人丛中去讲说佛法,实愚不可及。
五、不以食粮财物作为布施及供养,却吝啬地积聚那诳人的钱财,实愚不可及。
六、不如法的持守显密戒律,却恣意地放荡身口意诸行,实愚不可及。
七、不在证悟本元自心之大事上习练修持,却把生命消耗在各种世法之小事上,实愚不可及。
八、不对治自己心中的迷茫,却要去调伏那野性难驯的众人,实愚不可及。
九、身心上已经生起的善妙觉受,不予以培护增长,却一心为了今生此世的事务呕心费力,实愚不可及。
十、在因缘已经会合的今天,不发奋精进,却懒散懈怠,陷入逸乐之中,实愚不可及。
十项任何皆好之法
一、心已入法之人,舍弃事务也好,不舍弃事务也好。
二、已经完全断了惑的人,修行也好,不修行也好。
三、已经斩断贪执欲乐之人,修持无贪法也好,不修也好。
四、现量证悟法性之人,独自在山洞中睡觉也好,在众人丛中作管带也好。
五、现证诸法如幻之人,独自住山也好,十方去游历也好。
六、于身心已得自在之人,舍弃欲乐也好,依伴欲乐也好。
七、具足真正菩提心之人,在寂静处修行也好,在众人丛中作利他之事也好。
八、具足真挚坚固的信心无变化动摇之人,和上师住在一起也好,不住在一起也好。
九、见闻广博、深知佛法精进之人,得到成就也好,碰到魔障也好。
十、见得最胜证悟之瑜伽士,具有一般的神通也好,没有神通也好。
十项任运成就之大乐
一、一切众生心之自性常住法身,因此大乐任运成就。
二、本元法性离一切诸相之戏论,因此大乐任运成就。
三、离边越意之悟境,离一切宗派偏见之戏论,因此大乐任运成就。
四、心离作为之觉受,无一切缘想之戏论,因此大乐任运成就。
五、无为无作之行,离一切取舍之戏论,因此大乐任运成就。
六、与法性及智慧无有分别之佛陀法身,离一切能所之戏论,因此大乐任运成就。
七、法性、智慧、法身三无差别,离一切能所之戏论,因此大乐任运成就。
八、自然之悲心流出报身佛,离一切生死变动,因此大乐任运成就。
九、转法轮者,离一切我见诸戏论相,因此大乐任运成就。
十、不可限量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