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日本做游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日本做游戏- 第2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因此,虽然林彦在千叶有希不怎么争取权力,但是他也有一批忠实的拥趸。不是因为林彦有什么人格魅力,长得多么的好看。只是因为他那几乎永远正确的决定而已。在这个世界的另外一个地方,也有这样一个人,因为他几乎永远正确的判断,建立的一个新的国家。哪怕有各种各样的人,尝试排斥他,挤压他,但是他终究让那个地方重新崛起。成为这个世界上,一个大国强国。

    林彦有时候也会怀疑那位是不是也是重生者,不然,那实在是太伟大了。因为,用已知永远不可能完全判断未知。

    就像是在一个国家进入末期之前,所有人都以为这个国家不会结束。毕竟,他已经存在了那么多年了,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事情,都没有结束不是么。

    大多数人,都是用已知的判断未知。但是已知的不一定正确,也不一定未知的发展就一定能按照未知的发展。

    而林彦所知道的,就已经是原先已知验证过的。所以,他才能显得“永远正确”。不然,林彦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没有什么特别的。因此,他也没有那种优越感,时常保持的平常心。其实,这也是林彦受到不少人喜欢的原因。

    毕竟,持才傲物的人不是一个两个,有能力的人,往往都有些怪异。有的脾气很大,有的很沉默寡言,有的有奇怪的癖好。

    但是,林彦看起来,不像是什么天才,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就像隔壁不同的上班族一样。

    兴许如果林彦姓王,会让人有所防备。但是,他姓林呀。如果林彦不说,他就算居住在一个特备平常的地方,也不会有人以为,他是一个行业的领航者。

    按理说,从九十年代,日本陷入经济泥潭后,日本的各行各业,都因为缺血,变得慢慢落后于世界了。

    电子游戏行业也是因为如此,逐渐的被欧美大成本大制作的游戏厂商,慢慢超过了。

    日本的游戏行业,有着自身的不足,那就是缺钱。就像动画行业一样,如果不是缺钱,就不会有制作委员会制度。就不会只有那一家公司,长期雇佣所有画师了。

    动画行业的画师们,就像是搬砖的工人一样,有活干活,没活就闲着。这是因为,日本的动画行业公司,支付不起没有项目时,员工空闲的工资。

    游戏行业之所以不这样,不是这种雇佣兵制度。大概也是因为游戏的制作是连续的。不会像是动画行业,需要一些特殊的素材。往往改编才能确定不亏本。

    当然了,雇佣军还是有,但是那是外包了。

    因为千叶游戏的关系,实际上现在有一部分不重要,不核心,但是又很繁琐费时费力的工作,就外包给中国公司了。

    虽然说给的工资,低于日本行业的平均水平。但是,中国那边的员工,素质还都不错。那些低廉的工资,在那边也算十分高了,所以往往还会有惊喜出现。

    他们完成的工作,有时候比自己人完成的还好。

    但是,因为饿死师傅的原理,所以,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不会交给这边的。

    没有人会背叛自己的阶…级,所以说,就算有人好心,也不会为了让别人吃饱,而砸掉自己的饭碗的。

    所以,许多歪脖啊公司的能人,遇到瓶颈了,很多时候就无法解决。

    林彦倒是比较看好中国游戏行业的发展的,毕竟,现在那边正版市场很繁荣。虽说,游戏的价格普遍偏低,但是庞大的市场,也可以缓解这个劣势。

    有了市场,有了需求,估计会发展起来的吧。

    这是他小小的私心,自己毕竟出自那个地方,希望那里发展的更好,没有错吧。

    或许是因为林彦出现的关系,由《血狮》作为代表的时代没有来临,垃圾游戏虽然有,但不是很多。

    许多制作人都怀揣着梦想,甚至,只要他们有想法,千叶游戏这边还会提供风向投资作为支持。

    这就是林彦能做的,也是他只能做的。毕竟他现在是千叶游戏的人,不能离开。只能做出一点点改变,知道做出量的改变。(未完待续。)

第五十五章 种瓜得瓜,厚积薄发

    最近有一股比较火热的狂潮,大概几十那种所谓的虚拟现实技术。各种各样的显示器做了一堆,也忽悠了足够多的玩家群体买单,但是最后,真的做出来的游戏,却没有几个真的具有可玩性的游戏推出。

    哪怕就是千叶有希,也没能从这股大潮中独善其身。林彦虽然觉得这个年代发展这个东西,不是特备靠谱。

    但是,他也不能一人就否决了整个上百人团队努力了几年才拿出来的成果。再说了,在他的记忆里,就没有看到过这种眼镜真正的有实用性时候。

    总是概念产品,几十年流行一遭,几十年流行一遭。总是概念风行起来。玩家们和从业者也都像疯了一样。

    但是,到最后还是没有什么太好的结果。

    无非就是,所有人都是去了信心,等着下一波的卷土重来。

    林彦自己也没有去制作相关的游戏,因为,这次的游戏机虽然是视觉观感还不错。但是由于技术原因,这款机器更容易使眼疲劳,换句话说,就更容易降低人的视力。而众所周知,玩家用游戏机的孩子占了很大一部分,他们的视力还没有发展成熟,要是他们的视力因为玩游戏而发生了眼中的衰退现象,可以想象一家公司,要花多大的力气,进行相关的公关工作,才能避免造成的各种恶劣影响。

    所以,林彦在这款机器上,添加了一句话,就是不建议十三岁以下儿童青少年玩耍。

    经过了一些协商。最后千叶游戏负责这个项目的人,确实觉得这是有风险的。所以也同意了林彦的这个提议。

    于是,这款游戏机就上市了。由于只是跟风作品。千叶游戏本身以林彦为首,包括千叶有希都不是很看好,所以宣发费用也没有多少。

    但是,凭借着千叶游戏多年以来积累下来的人气,以及上面的游戏,的确比同类产品好玩。

    特别是马里奥打网球那个游戏,球就真的像打在了玩家的脸上一样。那种立体感特别强。

    所以,在所有类似的游戏设备中,而已暂居第二。与第一相比,并没有太大的差距。当然了,这样说起来很好听,但是事实情况是,这款机器,实际上用了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销售数量还不到十万台。

    所以,可想而知,尽管这个概念很热。但是真的掏钱购买的人却不多。

    事实上,这也是这个行业里较为普遍的事情,不花钱的时候,永远有很多人起哄。说到时候出了一定会买云云。

    但是。新的机器真的出了,这帮人也就化身为口水当了。不会真的购买了。

    用一个不太好的比喻,就是会咬人的狗不叫。会买游戏机的人,其实叫的声音。往往不是最欢的。

    就像是那些对于军…事…武…器很痴迷的爱好者,尽管从性能到参数谈得头头是道。看到了真东西,也会兴奋的不得了。

    但是,让他们真的买一个,他们是不会买的。

    事实上,千叶游戏每代新主机推出的时候,林彦虽然也有听玩家的想法,但是绝对不会被玩家的想法左右。

    还是那句话,玩家不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谈任何概念,他们都不会觉得怎么样。只有看到实物,他才会判断,这个东西自己会不会买。

    而游戏机,其实他们对于性能不是最关注的,最关注的早就去几万美元组装一台个人电脑玩耍了。

    更多的主机玩家,只关注这个平台有多少游戏,这个平台多少钱。

    其实,那些口口声声说一辈子支持一家公司的人,是最靠不住,一有风吹草动,他们跑的最快。

    千叶游戏最引以为豪的一点,不是掌控了这一部分人。而是家长,尤其是母亲,在买游戏机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千叶游戏机。

    做的专业,做的只服务于少数小众用户,的确听起来很厉害,也显得很高大上。但是,那些豪华车品牌,很多不都是被大众的汽车公司收购了么。

    所以,千叶游戏与其说关注于那些核心玩家,他们最在乎的还是那些甚至连什么是电子游戏都不懂的人。

    而且,千叶游戏的主机上,如今加了那么多和游戏没有太大关系的功能,不也是为了招揽更多的用户么。

    核心玩家算是千叶游戏的基础,那种核心向的游戏不会少推出。但是,对于这些可能已经人道中年,不是那么有接受新事物能力的人,对于他们要做的,就是推出一些轻度的游戏。

    画面不用多好,也不用多么追求真实。事实上,不管现在的三维游戏,是多么的想要真实,看上去还是很假。

    甚至,一个没玩过电子游戏的人,都分不清到底哪个画面好,哪个画面不好。不要以为这是在胡说八道。

    这可是有许多活生生例子摆在眼前的。所以,千叶游戏的新主机上,有许多可以轻度娱乐游戏。游戏的美术风格,一般都是偏向于卡通的风格。

    比较可惜的就是,林彦原本想要搞的体感游戏,因为技术和成本的问题没有解决。希望下一代主机,能把体感问题解决了。

    让许多人对着电视屏幕,就可以做运动。

    当然了,跳舞毯游戏确实还是有的。并且,作为外设的跳舞毯买的还不错。这也是千叶游戏在舞蹈游戏上,有着比较长时间积累的缘故。整个游戏从手感到可玩性,都十分让人满意。

    甚至,还要比电子游戏联盟推出的跳舞机,还要更让人觉得舒服。

    当然了,电子游戏联盟这多年来,再不成事。也有人才涌现出来。他们制作了一款音乐游戏,一款非常有日本特色的音乐游戏。还是只有在街机厅,比较方便玩的音乐游戏。就是《太鼓达人》。

    这算是对于千叶游戏的一种反击吧。在短短的时间内。这样一个相比较于跳舞机,门开更低,只需要两只手,而不是全身动起来的游戏,迅速风靡了全日本。

    而已经有了深厚经验的电子游戏联盟,也适时的开始推广《太鼓达人》比赛。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历练,大家也都知道了,举办比赛,是花钱最少。宣传效果最正面的形式了。

    只要你的游戏确实有你的优点,有玩家喜欢,奖金又足够高。就会引来足够多的媒体和玩家的关注。

    再加上《太鼓达人》的海选赛模式,都是在各个街机厅举行,实际上也刺激的对于游戏币的消费。

    游戏很有魔性,会让人上…瘾,而观赏性也比较强,简单易懂。所以,这个游戏活动。还真办的不错。

    电子游戏联盟,也算是取得了一个小小的胜利。相对于千叶游戏来说。

    而最近林彦在想方设法让千叶游戏的新掌机卖的更多,但是实际上销量已经到了一个瓶颈期了。

    所以,这时候需要一款特别有感染力游戏。让更多人购买这个机器。

    像是《千叶狗》,《节奏天国》,这样具有创意。又确实好玩的游戏,吸引了许多人。但是。还不够,还有一个群体没有被吸引到。就是家庭主妇。和上班的白领。

    他们一般都会有自己的脑袋昏昏沉沉的感觉。

    所以,林彦在阅读了某大学教书的论文之后,找到了这个教授,一起开发了一款《脑锻炼》的游戏。

    这款游戏之所以找这个教授冠名,其实,就是有利用普通人相信权威的心理。权威说这个游戏可以锻炼脑力,让自己的脑子活动起来,那自己就玩好了。

    在整个过程中,林彦充分的使用了铺天盖地的病毒式营销的手段,就是满天满地全是广告。

    另外一个,就是让第一批玩家,认为这种游戏,确实有利于人的大脑。然后,让他们形成口碑宣传。

    因为,相较于一个厂家说我们的游戏很好玩,和一个玩家说,我们的游戏很好玩。大多数人,还是更相信后者。

    因为,后者利益相关更小一些。而且,还都是一些和他们朝夕相处的人。他们只是因为这款游戏很好玩才推荐。

    最关键的,千叶游戏新的主机,其实采用了无线通信技术。又融合了自家的聊天软件。也就是说,《脑锻炼》这款游戏,在通讯软件里会有一个排名,别人排多少,你排多少。都是能够清清楚楚的看到的。

    这样做的意思,就是想让这些玩家们产生一种竞争意识。别人都能做到,我为什么做不到。从而在游戏中花更多的精力。

    另外一方面,是增加用户对于游戏机的粘度。当他们发现,诶哟,这个东西用来聊天还真不错。他们就会长时间玩这个机器了,就有更多的机会购买新的游戏了。

    而不是因为一款游戏卖了机器,就只玩这款游戏。玩够了,游戏机就去吃灰了。

    这样做的效果很明显,尽管一个无线路由器,在现在看来价钱还比较贵。当然了,为了配套千叶游戏的做法。

    钛光科技自己研发的无线路由器,采用了自己的标准,而且售价也是很便宜,最关键的是性能也过得去。

    钛光科技这么做,虽然说短期内赚不了多少钱。但是,如果能真的用自己的标准,在无线路由器这个领域,成为了说话算数的人。想赚多少钱还不容易。

    别的不说,就像是千叶游戏的掌机,其实每一台,可都要向钛光科技付专利费的哦。

    所以说,如果使用的这个技术的足够多,这个标准覆盖的范围足够大。那么,后来者就不得不按照这个标准来走。

    因为,他们走一条新的路,要付出更大的代价,要付出更多的钱。

    但就是说推广起来,都非常不容易。

    所以,钛光科技,就做出了这样的事情。而钛光科技不光为家庭用户提供一台傻瓜式操作的无线路由器,为家庭提供解决方案。

    他们还为企业级用户提供解决方案。

    从企业级无线路由器,到每一台机器的改造,整套方案,可以说非常便宜。要知道,有时候铺设线路,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