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朱棣高高兴兴地离开,李儿不禁有些吃醋,“这孩子总是不听小妹的话,还是姐姐有办法。”
马秀英劝道:“棣儿是个很聪明的孩子,就是性子有些犟,你不让他习武,他肯定不高兴,而且你越是逼他,他越是不乐意。其实你不必过于担心他的将来,他喜武厌文这点倒跟王爷一模一样,王爷都有大成就,他将来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承姐姐吉言。”李儿勉强笑笑,并不接这个话题,转而问道:“世子最近身体如何?小妹早就想去探望姐姐和世子,可惜身边几个丫鬟都不准小妹出海棠苑,还劳烦姐姐亲自过来。”
马秀英笑笑,“你现在是非常时期,万事谨慎一些是对的。不过你这是第二胎,应该会很顺利。”
“听说莲妃、惠妃分别生了个郡主,小妹还没来得及去恭贺呢。也不知小妹这一个是男是女。”李儿低头看着自己的肚子,这一次没有吴夫人诊断,她并不清楚胎儿的性别,虽说已经有了一个儿子,她还是希望能再有儿子。在王府,儿子永远比女儿金贵。
可惜吴夫人现在不在应天府,否则她就请吴夫人帮忙看看。吴夫人的夫君吴良被朱元璋派去镇守江阴,估计得待好几年,所以吴夫人就带着孩子一起去江阴了。
马秀英可不希望再出现一个对女儿冷漠的母亲,说道:”儿子有儿子的好处,女儿有女儿的好处,都说女儿才是娘的贴心小棉袄,你若生个女儿,刚好儿女双全。之前府里都是男孩子,把王爷烦的,所以王爷很喜欢两个郡主,刚出生就赐了封号。“
李儿隐隐不快,她想要儿子,马秀英却偏说生女儿,真是自己儿子多了就不在乎别人的感受。她心里不舒服,说话就有些敷衍。
马秀英不由想起李儿第一次怀孕紧张的模样,还来求自己庇护,月份再大都要天天报道。这一次郭惠也怀孕产女,没来折腾她,她也就没那么紧张了。瞧出她有些心不在焉,马秀英又随便聊了几句就起身告辞。
回到主院,逊影还没有回来,马秀英总觉得心里空荡荡。放眼望去,王府妻妾加上仆从起码有几百号人,竟然没有一个可以说得上话的,即便是关系还算亲近的李儿,马秀英也能从她说话的语气中察觉到淡淡的疏离。
偌大的王府,富丽堂皇,华衣锦食,却让马秀英感觉厌烦。现在朱元璋的女人越来越多,新进的几个妾侍个个年轻妖娆,正受朱元璋的宠爱。以至于朱元璋到她这里来就像例行公事报道一般,说完就走。这和前世那些男人在外面出轨,把妻子丢在家里冷落有什么区别,只不过别的男人出轨要偷偷摸摸,朱元璋是大大方方而已。
每每想到这些,马秀英那麻木的心还是被伤得血淋淋,一次次告诫自己不要再管朱元璋,只为三个孩子考虑。然而朱元璋真正有事的时候,她又不可能置之度外,毕竟他们多年相伴,就算爱情淡了还有亲情。况且他们的命运早就绑在一起,朱元璋好她才能好,这是一种离不了也断不掉的束缚,或许就是人们常说的宿命。
一夜无眠,第二天马秀英无精打采地起床。
同样憔悴的还有逊影,她半夜赶回应天府城门都关闭了,只好在城外等到城门开,所以大清早就出现在马秀英房间。
马秀英吓了一跳,看到是逊影才放心,想继续补觉又想知道逊影和木龙生的事情,最后好奇心战胜周公,她艰难地爬起来让逊影讲述事情经过。
“他走了。”逊影直愣愣地仰着头,泪水从眼角颗颗滑落,憋了一晚上的委屈终于在这个时候发泄。
“我不是让你跟他走吗?”马秀英的瞌睡虫被惊得不翼而飞。
“奴婢走了,您怎么办?”逊影气鼓鼓地瞪了她一眼,好似在埋怨她不识好人心。
马秀英叹气,“傻丫头,难道你走了就没人服侍我了,再说我有手有脚也不需要人服侍。”
逊影反驳道:“那不一样,除了奴婢,没人真心对您。”
马秀英哭笑不得,逊影说这话的表情非常有自信,可也不能因为这个原因就葬送她自己的幸福啊。
她刚要继续劝逊影,逊影就说道:“木大哥说他只有两个主子,你不要他了,他就去找姚大哥。奴婢劝他留下来,可是他说他更喜欢闲云野鹤的生活,后来奴婢就没勉强他,让他走了。”
马秀英觉得自己比窦娥还冤,她只是想给影卫谋个好前程,没有不要这些人啊,木龙生分明是被逊影伤了心,却把责任推到她的身上。这个家伙,有机会见到他,一定要狠狠揍他一顿。
第三百六十一章 情同姐妹的主仆
马秀英看着去而复返的逊影十分感慨,逊影能回来最高兴的莫过于她,但这傻丫头的选择太沉重了,让她心里充满了愧疚。
如果她是逊影,一定会选择痴心不渝的木龙生,就像如果她知道姚天僖后来会因为她出家的话,她当时就不会决然离开。
这年头想要拥有一份忠真的爱情简直太难了,至少马秀英没见到过。
外面人人盛传朱元璋对她敬爱有加,即使现在贵为王爷也对她不假辞色,其实个中滋味只有她自己清楚。两人成亲这么多年,真正开心的日子只有最初的那段岁月,那时候的她可以说是朱元璋的女王,想怎样就这样,眉头皱一下,朱元璋都会紧张关怀。
然而随着朱元璋一步步发迹,好色的本性渐渐流露,从李儿到郭宁莲再到郭惠,乃至后面的这些女人……从处处伏低做小到吵嘴再到训斥,乃至动手打她……
呵呵,马秀英自嘲,他们的感情早就因为这些事变得千疮百孔,还值得外人歌颂吗?那些拍朱元璋马屁的人无非自己也是这样的德行罢了。在这个男尊女卑的世界,似乎人人都认为只要给女人一点好脸色,让女人吃饱穿暖就是尽到了丈夫的义务,就是模范丈夫,有谁去考虑女人内心真正的需要和感受?
朱元璋不仅自己广纳妾侍,还动辄就给手下赏赐美人。上行下效,几乎每个官员府中都是妻妾成群,最少的也有三个以上的女人。
就拿吴夫人来说,别人都以为吴夫人贤惠不远千里去江阴陪伴夫君,只有马秀英清楚吴夫人是不放心吴良在江阴纳的几个美妾,才急急忙忙地赶过去。
她自己比起吴夫人也好不到哪里去,一个月三十天,起码有二十天都是独守空房。她都忍不住佩服自己居然能够忍受这样的生活。
可是不忍受又能怎么样?
跟朱元璋合离?那是想都不要想的事,堂堂吴王爷绝不会容忍被妻子合离的羞辱,再说她清楚朱元璋太多秘密,朱元璋就算杀了她也不会让她带着秘密离开。况且还有三个孩子维系着两人的关系,难道她离开后让别的女人占据她的位置,享受本该属于她的一切,再悄悄背着朱元璋欺负她的娃?
为了孩子,马秀英无论如何都要守住正妻这个名分,只有这样才能保住孩子们的地位,才能让他们不被别的妻妾欺负。别看府里表面平和,其实暗地里争宠攀比的事层出不穷。几乎每天都有发生旧人踩新人、新人挤兑旧人的现象,若不是马秀英掌控着管家权,发现这些行为就严厉喝止,只怕王府能被这些女人搅翻天。
一个如此乱七八糟的环境,她都恨不得能够离开,逊影何苦还回来呢。为了报答主子,可以放弃自己的一生幸福,这种只有在小说中才出现的忠义之仆竟然能被她遇上,上天总算待她不薄。
“傻丫头,如果有一天你想离开了随时可以离开。”马秀英给了逊影一个永久有效的承诺,她已经深陷泥潭无法自拔,但她希望逊影还有机会获得自己的幸福,不要因为她蹉跎一生。
“主子……”逊影放声大哭,这世上没有人能像马秀英一样关怀她、呵护她,即使木龙生都做不到,那个木头人虽然嘴上没有责怪她的决定,她还是能从对方的语气中听出不满。她承认自己辜负了木龙生的情义,可是谁想过她的为难呢?她和马秀英明为主仆,其实情同姐妹,做妹妹的怎么能看着姐姐一个人黯然神伤,一个人面对风雨。
特别是马秀英把影卫都交出去,身边几乎没什么人了,以后万一出点事,谁来帮她?她悲伤难过的时候谁来安慰她?
想到这里,逊影欲言又止,不知道该不该劝马秀英多长个心眼,给自己留条后路。
“想说什么就说吧,说错了也不打紧。”马秀英递过去一根帕子,示意她把眼泪擦掉。
逊影不好意思地摁摁鼻子,“木大哥说您永远都是他的主子,如果有一天您需要他了,他原意回来。可是您真的要把影卫都交出去?以后外面的局势我们就无法知晓了。”
马秀英心灰意冷地说道:“不能知晓就不知晓,我累了,不想再为王爷操心外面的事,王爷也不需要我的辅助,以后关起门过我们的小日子,还能轻松些。”
“好吧,以后我们就只过自己小日子,谁也不管!”逊影破涕为笑,马秀英总算知道不再为朱元璋一味的付出了。
自从,马秀英果然不再过问外面的局势,安心在府中教导三个孩子,连妻妾争宠的事都不在乎了。朱元璋来,她就依礼相待;朱元璋走,她就平静相送;朱元璋说话,她就洗耳恭听;朱元璋不提的事,她就不多嘴。
朱元璋最近在忙征战的事,也没察觉出马秀英的冷淡。他接管影卫组织后,往里面又添了许多人,各方势力的一举一动都被他监视着。这一次他命朱门离间其他势力,拖住这些势力的进攻,他准备和张士诚大干一场,决一胜负了。
出征的前几天,李儿产下一个儿子,李桂花生下一个女儿。
人人都说这两个孩子来得真及时,凑成一个好字,朱元璋此战一定能旗开得胜。
朱元璋十分高兴,赐五王子名,意喻兴旺茂盛,赐小郡主名崇宁,也有高贵兴盛的意思,可见他对自己强盛的军队很有自信心。
然而就在他打算全心全意对付张士诚的时候,变故突起,诸全守将谢再兴竟然突然叛降了张士诚,并倒戈相向一再领兵来犯。
这一消息把朱元璋震蒙了。前阵子谢再兴还递上军情,说张士诚派遣司徒李伯升领兵十六万攻打诸全,然而在诸全守将的齐心协力下,李伯升久攻不下只好撤退。怎么才短短几个月,守城的自己人就变成了攻城的敌人?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让谢再兴叛变?
第三百六十二章 谢再兴怨愤叛变
其实谢再兴投靠张士诚并非没有缘由,从以下几点就能看出他反叛的原因。
早些年青楼的一次偶遇让朱元璋察觉到谢再兴贪墨的行为,为了惩戒谢再兴他把谢再兴调到诸全守大门,并将谢再兴的大女儿谢翠英许配给朱文正。
谢再兴当时就已心生不满,但抱怨归抱怨,他那时还未想过当叛徒。
后来朱元璋念他是跟随自己的老将,也曾立下大功,而且双方成了亲家,就把他重新提拔成为诸全的守将,等于是诸全的最高行政官。
谢再兴守卫诸全的时候确实尽心尽力,立功许多。敌军来犯,他每每身先士卒,奋勇作战。特别是张士诚为了攻下诸全,在上游修筑了一座水坝,洪水一发必定会淹及其城。谢再兴为了保护全城百姓,冒着危险偷偷潜入敌军范围掘开水坝,事后被敌军发现全力追击,破坏水坝的将士们伤亡惨重,连他都差点回不来了。
然而诸全之围解除后,朱元璋大力夸奖朱文忠和朱文正,只在表彰信中草草提了一下谢再兴的名字
谢再兴十分不服气,他认为面对十万敌军,他这个守城将军最是辛苦,可是朱元璋却把大部分功劳分给了自己的两个侄儿,这行为太过偏颇。
还有朱文正见了他这个岳丈也没有一点尊敬的意思,让他在众将士面前挂不住脸面。想到这个女婿根本就不是他认可的,是被朱元璋硬塞的,他就气不打一处来。
这时候他依然没有想过背叛朱元璋。
听到朱元璋要选秀,他专门托关系上下打点才把自己二女儿谢翠娥的画像弄进名册里。谁曾想,朱元璋居然连招呼都不打一声就自作主张又把他的二女儿许给了徐达。
虽然徐达是朱元璋的心腹大将,官至丞相,但是徐达已有妻室,在纳谢翠娥的时候就说过,自己不会休掉糟糠之妻,如此一来,谢翠娥只能算个妾侍。
尽管后来徐达的妻子病故,谢翠娥被扶正,但当时的谢再兴不知道后面的情况啊。他当即就气得破口大骂朱元璋专横霸道,看不上他女儿就算了,凭什么不知会他一声,也不管他同意不同意,硬将他的女儿嫁掉,还一而再再而三。
这两次嫁女已经让谢再兴成了军中的笑柄,大女儿嫁了个目中无人的小子,二女儿只能给人当妾。谢再兴羞愧难当,偷鸡不成蚀把米,气得在床上足足躺了三天,心中对朱元璋的怨愤日益积深。
李梦庚的到来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促使谢再兴真正下决心背叛朱元璋。
朱元璋掌握影卫组织后,不仅继续在敌营安排间者,还派人悄悄监视自己的官员。他发现谢再兴的心腹部下左总管和糜万户曾经把军营的违禁物品私自带到扬州去进行交易买卖,担心他们会泄露军国大事,就叫影卫拘拿左、糜二人审问。
心腹部将私自交易军中违禁物品,作为他们长官的谢再兴不可能不知道内情,说不定还是同流合污。朱元璋念他守卫诸全有功,依然没有处罚他,只是将左总管和糜万户一杀了之,还把他们的头颅悬挂于谢再兴的议事厅上作为警告,同时派了参军李梦庚前往诸全节制其军马。
谢再兴不仅不感激朱元璋的饶恕,反而觉得朱元璋派李梦庚来是打算对付自己,要撸掉自己的官职。身为诸全主将,却要事事听从李梦庚的调遗,让他如何甘心?
他羞愧自己已经无权无势,对心腹部将口出怨言,“连自己的女儿出嫁都不让我知道,有同于货物的供给分配,又让我身为主将却听从他人节制,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