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后途- 第2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青春。可悲的是,依然有无数女人愿意争先恐后地扑进这头怪兽的嘴里,哪怕遍体鳞伤也在所不惜。就像一句话形容的那样,“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

    不管有多少愁苦烦闷,日子还是得按部就班地继续下去。马秀英每天的日常生活就是去东宫看看太子妃,关心一下儿子的学习情况,再处理一些后宫的琐事。

    这一日,太监禀告,江南富商沈万三的妻子陆氏求见皇后。

    “快快召见。”马秀英闻言大喜,几年前陆小倩代表沈万三向朱元璋献礼两人曾经见过一面,可惜那次因为郭惠挑拨,陆小倩不敢多留,匆匆献了礼就火速离去。这一次郭惠被罚太子妃生产前不能出景阳宫,应该没人再来捣乱吧。

    “民妇陆氏参见皇后娘娘,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陆小倩俯身跪拜,一套礼仪完成得中规中矩。

    马秀英就要上前相扶,“陆姐姐,快起来。”

    逊影咳了一声,低语道:“主子,您如今身份不同往日……”

    “起来吧,赐坐。”马秀英笑容一僵,坐回椅子上。

    她现在贵为皇后,一举一动都有人侧目,稍有不慎就会被言官弹劾。上次她在宫中疾步如飞就被人指责仪态不端,若是这次扶陆小倩起来肯定又会被人说成没有君臣之礼。她倒无所谓,若是因此牵连到陆小倩就麻烦了。

    马秀英恨不得画个圈圈诅咒万恶的封建社会制度。唉,做个皇后真麻烦,不能大声说、大声笑,吃得有吃相,坐得有坐相,就连跟朱元璋说话也不能再自称“我”,得称“妾身”,称呼朱元璋的时候更是不能喊“八哥”,得喊“皇上”。整天在外人面前端着皇后的架子,也只有在逊影面前才能随意一点,本来以为和幼时的玩伴相处可以轻松自在,结果无数双眼前盯着这边……

    一套君臣之礼施完,马秀英挥退殿中宫人,挺直的脊背总算松懈下来,笑道:“陆姐姐近来可好?”

    陆小倩屁股还没坐热,立刻站起来恭敬地答道:“多谢皇后娘娘牵挂,民妇一切尚可。皇上登基的时候民妇和夫君就该来恭贺。不过那时苏州各地有些动荡,夫君安抚商户无法脱身,耽误了诸多时日,还请皇后娘娘恕罪。”

    苏州府动荡的事马秀英知道。

    江浙一带一直为张士诚控制,他踞苏十余年,保境安民,轻徭薄赋,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后来他建立的农民政权虽被朱元璋所灭,江浙一带也被朱元璋改为苏州府,但是当地百姓一直怀念他的恩德,自发捐款,修建张王祠、建张王殿、塑吴王像,永久供奉,年年祭祀。

    这件事触怒了朱元璋,百姓不敬他这个皇帝反而去敬一个死掉的盐贩子,真当他这个皇帝是摆设吗?敢跟他对着干,那就别怪他无情!

    于是他对苏州府百姓实行重税,其他地方的百姓每年每户需纳粮2。5石,苏州府的百姓则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0倍。

    为了保证政权稳固,他还在当地采取了三条措施:一是迁走富户,只让人带走钱,地得留下;二是直接籍没豪族、富户田产,作为国家财产;三是减少江浙地区科举入仕名额,尤其是取消那些曾经歌颂过张士诚的文人的科考资格。

    这些措施给苏州府百姓带来的弊端可想而知,人们叫苦不迭,纷纷背井离乡。民生经济一度停滞不前,店铺倒闭、商户破产的现象屡见不鲜。

    沈万三的生意也因为这些措施受到波及,好在他早早就对朱元璋投诚。朱元璋并没有让他迁走或是没收他的田产。看到局势闹得有些不可收拾,朱元璋还让他出面联络商贾,稳定当地经济。

    所以沈万三时至今日才腾出手来,赶到京城拜见朱元璋和马秀英。

第五百一十章 皇上狮子大张口

    “呵,小三也来了?一别经年,不知道这个小胖墩现在长成什么样了。”一想到初见沈万三的情形,马秀英就忍不住笑,见陆小倩还站着,急忙说道:“坐下,坐下,这里又没有外人,不用讲那么多规矩。”

    “托皇后娘娘的洪福,夫君一切安好。”陆小倩慢慢坐下,忐忑不安的心情渐渐平静。马秀英还是和从前一样,并没有因为成了皇后就看不起他们这些商户。

    马秀英亲切地说道:“这次来京城,你可得多待些时日,有时间了就进宫来陪我说说话。”

    ”皇后娘娘有旨,民妇不敢不从。夫君也在京城等候皇上召见。“陆小倩笑容满面,马秀英待她一如既往的亲切,沈万三安抚商贾有功,这次进京觐见朱元璋,想必沈家一个皇商资格跑不掉了。

    两人闲话了几句家常,马秀英注意到陆小倩身上的穿着十分眼熟,仔细一瞧,这衣服是用各种零碎锦缎布料拼合缝制而成。咦,这不就是她参加陆小倩和沈万三订亲宴时穿的水田裙款式吗?不过陆小倩这件衣服可比她当时穿的裙子精致的多,各种锦缎布料都裁成匀称的长方形,然后再有规律地编排缝制成衣。

    陆小倩见马秀英的视线落在自己衣服上,莞尔一笑,“皇后娘娘可是看这裙子眼熟?民妇正是效仿皇后娘娘做的衣服。如今这种样式在民妇那儿深得女子喜爱,还请皇后娘娘赐个名字。”

    真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啊!马秀英啼笑皆非,当年大张氏苛待她不肯给她添置衣物,她才自己想办法找了些别人不要的碎布头做成裙子,想不到如今竟成了江南女子流行的服装,也不知道以后会不会风靡全中国。

    收回心思,马秀英说道:“既然这衣服色彩互相交错形如水田,就叫水田衣吧。”

    “多谢皇后娘娘赐名。”陆小倩喜笑颜开,心中飞快地计算,这是马秀英发明的衣服又有马秀英赐名,以皇后服饰的名义宣传出去一定能让家里的成衣铺子生意更好。不行,待会出了宫,就得跟沈万三商量,叫人加快人手缝制水田衣。

    想到沈万三,陆小倩蓦然想起进宫前沈万三交代自己一定要和马秀英搞好关系,争取做皇商的话,急忙说道:“皇后娘娘,民妇这次来还有一事相求,民妇的夫君斗胆祈求见皇上一面,求皇后娘娘通融。”

    沈万三在江浙是首屈一指的大富翁,到了京城却啥都不是,就算是朱元璋召见,依他商贾的身份也不知要排到猴年马月。然而家大业大的沈家生意经不起长时间的耽搁啊,如果马秀英这位皇后肯帮忙通融,提前觐见的日期就好了。

    马秀英笑着宽慰道:“你不说我也打算让皇上赏赐你们,这些年多亏小三提供的钱财相助,才让皇上能够南征北战。你放心吧,过两天皇上就会召见小三。”

    “民妇和夫君谢过皇后娘娘的提携。”陆小倩照例留下丰厚又贵重的礼物,行礼告辞。

    等朱元璋下朝,马秀英便去求见,禀明陆小倩的来意。

    朱元璋一向对商贾不喜,对江浙的商贾更是厌恶透顶,哪怕是沈万三这种给他诸多好处的商人他也同样不待见,盖因他璋憎恨为张士诚出过力的任何人。

    当年朱元璋派兵攻打平江,张士诚固守平江长达八个月之久,背后就是得到了江浙乡绅的大力支持。沈万三后来虽然资助过朱元璋的军队,可是之前他也资助过张士诚,所以朱元璋还是对他无甚好感,觉得这个商人见风使舵、唯利是图,若不是考虑还要用他安抚江浙商户,只怕早就对他下手了。

    此时听完马秀英的话,朱元璋不冷不热地讽刺道:“他急着见朕做甚?莫不是要给朕送银子?”

    “可不是给皇上送银子来了。”马秀英递上一沓银票,笑道:“沈万三心忧朝廷,知道国库空虚,特让其妻献上五十万银两让妾身转交皇上。”

    其实这些银票是沈万三给马秀英的个人分红,当然为了讨好马秀英,这次的分红比以前多出许多。马秀英借沈万三之名把分红捐了出来,一是知道朱元璋需要钱财,二是想在朱元璋面前为沈万三留些好印象。她却不知沈万三早就准备了大量钱财,打算在见朱元璋的时候表现一番。

    朱元璋态度果然有所缓和,“这奸商倒还有点良心,晓得替朕分忧。”

    马秀英试探道:“皇上可愿一见?”

    “见,见,既然有人主动送银子,朕为何不见?”朱元璋眼里闪过一道光芒,打定主意要对沈万三好好压榨一番,想方设法消耗他的家财。

    次日下了朝,朱元璋在谨身殿召见沈万三,他开口便说道:“你的心意朕已收到,这次你带头安抚江浙商贾,稳定民心,做得不错。多几个你这样忧国忧民的商人才是天下百姓的福气。”

    什么心意?难道是马秀英帮我在皇上面前做了什么?沈万三丈二和尚摸不着脑袋,但他不会主动说破,跪着说道:“草民惶恐,为皇上分忧是草民的本分。”

    “还是你们商贾好啊。”

    沈万三以为朱元璋是在夸奖他,刚刚露出一丝笑容,岂料朱元璋话锋一转,下一句话惊得他冷汗长淌。

    “百僚已睡朕未睡,百僚未起朕先起。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一丈犹拥被。”

    沈万三笑容僵硬,结结巴巴地说不出话,“皇上,皇上,草民……”

    “起来,起来,哈哈,不必紧张,你们有钱是好事,有钱才能为朕分忧嘛。”朱元璋笑容可掬地说道:“来人,赐坐。”

    朱元璋一会软一会硬的语气弄得沈万三不知所措,半个屁股挨着椅子,战战兢兢地地说道:“草民能有今天,全托皇上的洪福,草民愿捐出家产为朝廷略尽微薄之力。”

    他早就明白树大招风的道理,听到朱元璋暗示他应该用钱分忧,立刻决定以退为进,主动提出来以保平安。

    “不用那么多,你们一家也要生活嘛。”朱元璋眼睛微眯,像一头发现猎物的狮子,张开血盆大口说道:“国祚刚立,国库空虚,修建皇宫已耗费国库八|九,朕本还欲在京城筑建城墙,苦于开支浩大啊……”

    沈万三急忙接口道:“草民愿替皇上分忧,草民愿意出资筑建城墙。”

    他心中苦叫连连,原本准备献给朱元璋百万银两,可是朱元璋的胃口更大,也不知一百万两银子够不够筑建城墙。可是此刻哪容他退却,硬着头皮也得答应啊,钱没了还可以再赚,命没了上哪找去?

第五百一十一章 筑建城墙麻烦多

    朱元璋心里乐开了花,这下筑建城墙的费用有着落了。不过转念一想,过犹不及,不能把沈万三吓跑了,听说江浙有些富商忍受不了他的苛刻政策就拖家带口外逃南洋,要是把沈万三也逼走那可得不偿失啊,他还要留着这头肥羊慢慢宰割呢。于是他假惺惺地说道:“沈翁心系朝廷,是为商贾中的楷模,朕心甚慰。朕便与你对半筑城,你筑建东南诸城,朕筑建西北诸城。到时候比一比是西北的城墙筑建的好,还是东南的城墙筑建的好。”

    剩下的一半城墙筑建费用从哪出?朱元璋已经想好了,有沈万三做带头表率,他再去和别的富绅“商量”,想必那些富绅不会不答应。就算这些富绅没有沈万三有钱,一个不够十个,十个不够一百个,他就不信召集天下的富绅还筹不出这笔费用。

    沈万三有苦难言,即使只筑建京城的一半城墙,那也是一笔不菲的资金,况且朱元璋还说了要比试谁筑建得好,他筑建的城墙要是没有朱元璋派人筑建的结实牢靠,到时朱元璋治他一个敷衍不敬的罪名,才真是吃不了兜着走。

    被朱元璋这样一敲打,沈万三哪敢偷工减料,出了宫就急忙募集工役,连夜赶造东南诸城。

    陆小倩听到朱元璋要求沈万三对半筑城,不由倒吸了口气,肉疼地喊道:“皇上好大的胃口,本该官府做的事情为何让我们平头老百姓来承担?”

    沈万三满嘴苦涩,“这天下都是他的,他要我筑建城墙,我能说个不字吗?还好他只让我筑建一半城墙,要是他让我把所有城墙都筑建了,我也不得不答应啊。”

    “不行,我要进宫去问问马秀英,究竟想要我们如何,就算皇上也不能不讲理!”陆小倩犹自不平,沈家有钱可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沈万三当年为了打通走私航线,几次差点葬身海洋,其中的艰辛无法言语。如今这用血汗换来的银子被朱元璋平白无故的要去,一刀就宰得沈家鲜血淋漓,还要不要人活了啊?

    沈万三想想,说道:“那你进宫去试探试探马秀英的口风,这些生意也有她的参与,问问她该怎么办?”

    修筑城墙的事情他只能认栽了,他害怕朱元璋以后会没完没了地找他要钱,这种事早点问清楚,将来才有个应对的章程。

    第二日一大早,陆小倩就去了皇宫。因为马秀英给侍卫打过招呼,所以她几乎没遇到什么阻拦就被带到马秀英跟前。

    她是个心直口快的女人,心里憋不住话,和马秀英聊了几句京城的风俗就把话题转到筑建城墙的事上,“皇后娘娘,民妇可能会在京城多停留一段时日了。昨日皇上让民妇夫君筑建东南城墙,如今民妇夫君彻夜不眠就忙着赶造城墙,以期早日完成皇上的旨意。”

    马秀英昨晚就听朱元璋说起沈万三要筑建城墙的事,但她没想到是朱元璋提出这么离谱的要求,她还以为是沈万三自愿掏腰包呢。看到陆小倩一改昨日的笑语盈盈,满脸憋屈,估计这两口子掏钱掏得并不痛快。想想也是,筑建城墙的费用动辄上百万两银子乃至更多,相当于国家一年的税收了,如此庞大的开支让一个家族承担,就算是富可敌国的沈家也吃不消啊。

    她一方面为朱元璋的贪心和咄咄逼人感到尴尬,一方面又对沈万三夫妇心怀歉意,略微愧疚地说道:“我朝无均输和采买之政,我会向皇上建议,以后的朝廷粮饷供应和宫廷所需还要借助你们这些商人的力量,希望你们到时候能够鼎力支持。”

    她没有权利改变朱元璋的旨意,只能从别的地方补偿沈万三。这算是变相的给了沈万三一个皇商的承诺。

    众所周知,皇商可不是普通的商人,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