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哪个小姑娘?”颜滟问鲍鲍。
“外面穿紫色裙子的那个。”鲍鲍说完,又继续去储藏室查看这次新店进的咖啡豆的品质。
“那你先忙着,我帮你出去看一看。”颜滟对咖啡并没有特别深入的了解。
对于咖啡,颜滟除了懂得喝,在其他方面的,基本上就属于那种一问三不知的。
颜滟打算找个时间,让鲍鲍好好给自己讲讲。
“那你接着忙,我出去帮你看看什么情况。”颜滟说完就到店里找鲍鲍刚刚说的小姑娘去了。
颜滟重新回到前厅的时候,一开始并没有看到有穿紫色裙子的人,就找了个美女问人家,怎么今天还没有开业,就过来了。
颜滟从美女口中得知,有人在墨尔本的华人les社群里面发了图文消息,说有个单身帅t的咖啡馆要开业,让大家去捧场。
刚好也是在这个时候,穿紫色裙子的小姑娘,出现在了颜滟的视野里面。
颜滟并不经常会厌弃一个人,但她着实不喜欢这个小姑娘。
一个中学还没有毕业的小孩子,之前一直吵着要沈汐认她做妹妹,颜滟在鲍鲍之前的咖啡馆,见过这个小姑娘一次,当时就觉得这个小姑娘的行为模式有点奇怪。
但沈汐对这个小姑娘倒是挺好的,当时鲍鲍手上的第一家咖啡馆开业不久,沈汐以为这个小姑娘是想要在咖啡馆找个兼职什么的。
虽然中国留学生要年满16岁才能拿到澳洲的工作许可,每周最多工作20个小时,但有澳洲身份的小中学生出来打工,是很正常的事情,从13岁开始就可以了。
颜滟记得沈汐还请过这个小姑娘吃饭。
后来这个小姑娘好像是因为搬家,去了比较远的中学念书,就没有再很经常地跑来鲍鲍之前的咖啡馆了。
原来并不是想做沈汐的妹妹,而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可这做得也太明显了。
完全都没有考虑过鲍鲍现在的感受。
鲍鲍并没有要开始一段新的感情的打算,这么上赶着过来的一群人,只会让鲍鲍想起她仍然不太愿意面对沈汐离去的事实。
颜滟在对这个小姑娘感到不满的同时,也惊讶于来到现场的美女的数量。
les现在真的有这么普遍吗?颜滟感觉自己有点不太能相信。
难道现在的小孩子,都把这当成了流行?
但反正,不管原因是什么,颜滟的决定都是一样的,她不喜欢这个小姑娘的行为凡事,她要赶人。
“咖啡馆今天还没有开业,不方便招待各位,欢迎明天开业之后再来捧场。”颜滟直接下了逐客令。
“人buster(鲍鲍的英文名)都没有说不方便,你一个老菜,凭什么说不方便啊?”紫色裙子的小姑娘原来离颜滟站的地方还有一点距离,听到颜滟发话,就直接怼了过去。
颜滟有点气结地看着这个小姑娘。有那么一秒钟,差一点就没有说出话来。
老菜?
虽然颜滟马上就要硕士毕业了,可说到底,她现在还不到22岁,这就要开始被人用“老菜”来称呼了?
(今天开始双倍月票了,可怜的颜小滟同学又被针对了,投张月票安慰一下吧~)
第一百二十八章 岩石烧
就算是以前被人针对的时候,也没有人是会当着颜滟的面,用这么夸张的措辞的,如今的小姑娘,真的是战斗力惊人。
“也不凭什么,就凭我和buster已经住在一起很久了,你记得要好好吃饭,这样才能多长点脑细胞,等你脑花长齐了,就知道像我这样的老菜会在什么时候下手了。”一秒钟的气结过后,颜滟用特别温柔的语气,非常和蔼可亲地和小姑娘说话。
不管是表情还是语气,完全都看不出来颜滟有什么不愉快的地方。
鲍鲍终于检查好明天要用的咖啡豆,从储藏室出来。
鲍鲍一到前厅,就看到紫色裙子的小姑娘一副剑拔弩张的样子。
“buster,我给你找了这么多人来捧场,这个老菜居然说不方便招待。”小姑娘看到鲍鲍出来,就觉得自己找到人撑腰了。
小姑娘已经打听地很清楚了,鲍鲍只有过沈汐一个女朋友,像“老菜”这么不知廉耻越俎代庖的的行为,绝对是需要直接揭穿的。
“开业之后过来,才叫捧场吧,你今天这是不去学校到我这儿看场子来了?我和“老菜”要去点菜了,等下经理出来关店门之前,你就随意吧。”鲍鲍说完,拉着颜滟就走了。
小女孩眼睁睁地看着鲍鲍带着颜滟从咖啡厅的大门走出去了,就骂了几句特别难听的话。
“鲍小鲍同学,你是怎么招惹上这么多小姑娘的?”颜滟从咖啡厅出来以后,觉得又好气又好笑。
“我躲还来不及呢,哪敢招惹小姑娘。我完全都不知道这么多人是从哪里来的。”鲍鲍对于今天来的一帮人,也是心有余悸。
鲍鲍从来没有觉得,感情这件事情和什么流行有关,她也从来不会混什么社群。
如果说,从小在澳洲长大的沈汐还算是个半个“圈内人”的话,鲍鲍就完完全全彻彻底底是个圈外人。
鲍鲍在墨尔本的人际关系特别简单。
除了在工作上认识的人,就只剩下沈汐和颜滟。
除此之外,鲍鲍是话并不太多的那种人。
热情过度的小姑娘们找鲍鲍说话,人家说十句,她能回一句就算不错了。
沈汐以前提过要带鲍鲍去参加墨尔本les的聚会,鲍鲍直接就拒绝了。
“我今天算是大开眼界了,现在的小姑娘,火力也太猛了,这么想想,我小的时候被针对,都算是很文雅的了。”颜滟把话题扯到自己身上。
颜滟不想和鲍鲍继续谈论这群人的来历,也不打算告诉鲍鲍小姑娘在社群发消息的事情。
如果这么讨论下去的话,一定会不可避免地说起沈汐。
颜滟现在还不能确定,沈汐这两个字,对于鲍鲍来说,是不是禁忌。
鲍鲍如果不主动提起的话,颜滟肯定不会先开口。
“被针对还有文雅和不文雅之分的吗?”鲍鲍觉得,再文雅的针对也改变不了事情的本性。
“管它分不分呢,我现在比较想知道你要带我这颗'老菜'去哪里点菜。”颜滟比较关心吃什么的问题。
颜滟并没有很介意被小姑娘针对这件事情,无关紧要的人说的无关紧要的话,如果也要介意的话,那颜滟就没有办法在那么多年被针对的前提下,茁壮成长了。
“就到中国城的stonegrill吧。”鲍鲍说了一家离新的咖啡厅不远的餐厅。
“哇塞,我才走了几天,鲍鲍就要给我接风啊,stonegrill可是我的真爱啊。”吃货颜滟听到stonegrill,就开始两眼放光。
stonegrill的这家店的全名是ishiya stonegrill。(注1)
ishiya是日文音译过来的,意译的话多半会翻译成石屋、石谷之类的。
比如日本非常著名的白色恋人巧克力的制造公司,就是成立于1976年ishiya石屋制果。
店名里面的ishiya和stone这个单词差不多,都是石头的意思。
从这家店的名字,就可以一目了然地知道这家店的特色。
ishiya stonegrill算是一家老店,店面不大,在墨尔本的中国城已经开了十几年,店面不大,主打的wagyu(和牛)听起来也不算是日本餐厅里面太特别的。
但只要吃过的人,都会知道这是一家非常不一样的日本料理店。
这家餐厅的牛肉,上桌的时候,都一定是全生的,连rare(一层熟)那种表面稍微有一点点变色的处理都没有过。
和生牛肉一起上来的,还有一块可以长时间保温的温度高达400度的黑色石板。
想要吃什么样熟度的肉,配菜要不要和肉放在一起,完全都是由食客diy决定的。
这就相当于是现烤现吃。
食客们甚至可以同一块牛排,从一层熟到全熟的每一个成熟度都自己试一遍,然后再挑选出自己最满意的成熟度,切下更大块的肉,烤到合适的成熟度,用大块的和牛,来安慰自己跳动的味蕾。
ishiya stonegrill在最初开业的时候,肉都是需要一大块一大块地点的,每个组合里面都只有一种肉。
可能是因为开在中国城,这家店有特别多的中国客人。
对于那些第一次来,或者是只能来一次的游客,点单的时候也不知道哪种牛是哪种牛,哪个肉是哪个部位,每次都看着菜单上的一堆图片犹豫半天。
餐厅慢慢与时俱进,推出那种稍微小块一点的牛肉组合系列。后来又肉和龙虾之类的组合。
听说很多中国人的信仰里面是不能吃牛的,餐厅现在连生鸡肉都有在提供。
现在这家餐厅最受欢迎、而且性价比最高的是beef bination stonegrill(牛肉组合岩石烧)。
这个组合里面有三块牛肉,wagyu oyster blade(和牛牡蛎肉)+ angus porterhouse (安格斯红屋)+ yearling aged tenderlion(小牛菲力,一岁的牛)。(注2)
三块好肉,一个组合套餐下来,还不到五十澳元的价格。
如果是中午的话,这个价格还会送饺子和配菜什么的,晚餐的配菜则需要单点。
除了牛肉的做法独特之外,这里的每块肉上来的时候,都会配上四种不同的秘制蘸酱。
在一块牛肉里面,吃出五种不同的成熟度和四种不同的口味,这样的体验,是很难在别的餐厅里面找到的。
更为关键的是,每一种蘸酱的味道都非常独特。
ishiya stonegrill是那种可以仅仅用一顿饭的时间,就让你对牛肉从陌生走向了解的的餐厅。
…………………………
注1 :
ishiya stonegrill地址:152 little bourke st, melbourne。
注2:
澳洲的和牛,是从日本引进的。
澳洲也是牛肉大国,澳洲牛肉的分级标准从m1…m12,和日本和牛的分类标准完全不同。
一样是数字越大肉质越好,澳洲在没有引进日本和牛的时候,牛肉的分级标准只达到m9级。
1988年澳洲著名的养牛家族,引进顶级的日本和牛之后,使得澳洲的牛肉又多增加了m10…m12的级别。
澳洲的m12的和牛,和日本最顶级a5和牛,从品质上来说,不分伯仲。
第一百二十九章 鲍咖
作为一家澳洲的日本餐厅,这家店也经过很多改良,比如餐前的饮品单里面,有很多的特调鸡尾酒,颜滟最喜欢的是蓝色的aqua(海洋)主题鸡尾酒。
酒单的话也是澳洲红酒和日本清酒等等一应俱全,这家店的甜品也做得日澳合璧非常有特色。
有不明真相的食客,是把这家店当成是一家单纯的日本料理店来看待,就来吃生鱼片天妇罗之类的,这就纯属进对餐厅点错菜的。
当然了,像颜滟这样的资深吃货,绝对是要点最适合“岩石烧”的wagyu rump steak(和牛臀肉)和lobster tail(去头的澳洲龙虾)的组合。
肉的品质不一样,价格自然也不一样,颜滟点的这个石板,是之前提到过的,餐厅最受欢迎的“牛肉组合岩石烧”两倍的价格不说,还是什么配菜都不会送的。
wagyu rump steak从酱料上来说,也会从之前组合烧里面的四种变成五种。
虽然颜滟整天把别人请吃饭,“好不好吃不重要,关键是要贵”这句话挂嘴上,但真的别人请她请她吃饭的时候,颜滟都会挑便宜的点。
只是这个别人里面,并不包括生在巨贾之家,而且已经非常成功地经营自己的连锁咖啡品牌的鲍鲍。
颜滟和鲍鲍两个人出去,不管是谁请客,都是不问价格,只看什么东西好吃的。
如果真要说贵的话,一百澳币的和牛加龙虾的组合,也只能算是比较中等的价格。
“鲍咖,你今年打算开几家店?”颜滟现在对鲍鲍的称谓又多了一个,叫咖啡大师鲍鲍,简称鲍咖。
“没有再开其他店的打算了。
现在的这家,要不是之前已经准备很久了,我都不想开了。
先沉淀几年再慢慢开。
我最开始买的咖啡厅,都是已经非常成熟的品牌。
现在要自己做的话,只能是老老实实在一家店里面,先把品牌做好了,再看要不要扩张。
不过,这样也好,在中国城开店的话,你以后下课没事就可以顺便过来了。”鲍鲍之前买的咖啡厅都在离市中心比较远的地方。
鲍鲍最开始买的咖啡厅,是澳洲本地的成熟品牌,gloria jean's coffee,这个品牌的咖啡厅,现在国内也有,主要的经营权掌握在天津狗不理包子手上。
投资移民的话,选择投资这样的一家咖啡厅,从来都是连店带员工一起买的,这样的话,买店的人,可以只出钱,日常的打理完全就还是可以交给原来的经理。
比自己亲自管理要赚得稍微少一点,但投资这样的项目,本来也就是图个清闲,就和很多新移民买7/11这样的小型超市是一样的道理。
买这样的店,赚钱只是次要目的,主要是让自己达到投资移民里面雇佣当地员工的人数要求。
鲍鲍是在买完咖啡厅之后,才开始爱上咖啡的。
墨尔本是世界上咖啡文化最盛行的地方之一,本地的咖啡文化强大到国外的大品牌连锁咖啡厅,在墨尔本的生存空间极其之小。
比如全球第一咖啡厅品牌星巴克,从2000年进军墨尔本之后,就基本上是处于亏损的状态,2008年,星巴克铩羽而归,只在墨尔本留下了零星而又可怜的三家店。
星巴克在澳洲的店都是直营的,不是加盟的性质,和中国的店是一样的。
星巴克的咖啡豆和服务也都属于“工业化复制的”,墨尔本人基本上很少会有星巴克情节,也很难被星巴克自己的文化感染。
星巴克在墨尔本开不下去这件事情,本地人一点都不会让人感到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