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飞我的航空时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腾飞我的航空时代- 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两名美国工程师没想到研制金属毡的居然是个美丽的女士,当即十分绅士的跟陆茗握手,话题也很快从礼节上的寒暄,转到金属毡上面。
  于是考察变成了交流会,地点就是材料室对面的小会议室。
  这时通过交流和翻译的转述,周围的陪同人员已经了解到金属毡的价值,一起坐下交流的部委领导兴奋的脸色涨红,刚才脸被打到了太平洋里去了,现在不但回来了,还从太平洋里面捞了好几张。
  连西方国家制造都很困难,国内居然弄出来,这是什么?妥妥的世界先进水平,这脸长的,简直了……
  于是对待俞厂长等人的态度自然来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直说老俞不地道,有这么好的成果怎么不早说。
  俞厂长等人唯有苦笑,他们知道了跟部委领导差不多,想地道也地道不起来呀。


第68章 早就搞成了
  “老俞呀,等这次完事后,跟部里申请个专项,先把金属毡做起来,然后加大投入争取把其他先进材料也搞上去。”
  眼见两名美国工程师越谈越开心,甚至表示如果可能希望永宏厂的航空级金属毡能早日投产,他们普惠公司有可能作为重要原材料,从永宏厂进口,一位部委领导当即就激动了。
  此时的中国一直是先进工业品的进口国,每年好不容易积攒的外汇,几乎全部拿来进口材料和设备去了,有鉴于此,能向国外出口东西,创造外汇,那都是宝,要是能出口先进工业品就更不得了,简直称得上是国宝。
  于是那位部委领导二话不说,直接就大手一挥,给永宏厂极大的政策优惠,至于行不行,根本不在这位领导的考虑范围之内,反正能长脸面的事情,那就是好事情。
  俞厂长等人也很高兴,尽管到现在他们也不知道金属毡到底是怎么回事,陆茗这个经常乱报课题,却一直瞎忙活的疯丫头怎么就捣鼓出世界级的材料。
  但不妨碍他们对部委政策的拥护,所以就算两眼一抹黑,几个人也装的了然于胸,好似陆茗的成果是在他们关怀和领导下产生的,为此口才极好的俞厂长跟部委领导说得那叫一个热络,中心思想就一句话,请各位领导放心,永宏厂保证不辜负各级领导的期望,坚决把航空材料这块给搞上去。
  厂领导和上级领导聊得很开心。
  陆茗跟两个美国工程师交流的也很愉快,这要是放在以前,没两句话陆茗估计就露怯了,毕竟她的能力有限,哪怕她很努力,可还是弥补不了理论上的巨大差距。
  正因为如此,她拼死拼活的搞实验没少遭人笑话,都觉得她一个连大学都没上过的人,非要搞那些别人看不懂的高端东西,有点草鸡想当凤凰,太不自量力了。
  陆茗也很憋屈,好在她不是那种碰到困难就往回缩的姑娘,别人说不行,那就做个行的让人看看;别人说不自量力,自己就来个不自量力。
  不就是没上过大学嘛,那就找来课本自己学;理论欠缺?没问题,读着书本做着实验,理论联系实际咱们掌握的更快。
  就这样,陆茗这两年就跟蛮牛一样,在材料学科上跌跌撞撞,学的东西倒是不少,实验也做了一大堆,却依旧没啥长进,这时候她才发现,自己身上好像少了一种叫做经验的东西。
  没错,就是这东西,不然人家都上大学干嘛,自己在家自学不就行了,还不是冲着有经验的老师教授去的?
  找到了病根儿,但也有些苦涩,无他,只因为大学陆茗实在考不上,就在陆茗突然开始茫然,开始审视自己是不是真的如旁人所说的太不自量力了,自己好闺蜜宁晓惠找到了她,跟她说了庄建业,跟她讲了金属毡的课题。
  有些茫然的陆茗本来不想接的,可又有些不甘心,想着再努力一次,要是不成就按小舅说的那样,找个人嫁了,这辈子再不折腾材料了。
  所以陆茗根本就没细问庄建业金属毡是怎么回事,提了个单独发表论文的条件就接了,其实下意识里根本没觉得这事儿能成,自己那么努力都失败的连自己都茫然,这一次就能成?除非是见鬼了。
  结果,她真的见鬼了。
  因为庄建业就是个鬼才!
  是的,就是那个给她的第一印象很不好,觉得又是个跟宁晓东一样不思进取的臭男人,当她第一次听金属毡基础性质时,就给了这个人“鬼才”的评价。
  没办法,实在是那次讲解令她困扰许久的东西得到了解惑,那种茅塞顿开,醍醐灌顶的爽快,简直难以形容。
  也就是从那天起,陆茗知道,她在经验这块即将补全。
  其实不止陆茗自己觉得发挥的很好,在场的其他永宏厂的陪同人都感觉到陆茗的变化,怎么说陆茗是厂子弟中比较出名的一个,肚子里有多少墨水,他们这些人比谁都清楚。
  别说跟美国的工程师谈论技术不露怯,平时见了稍微有点经验的老技术员,两三句话就能被顶的屁都没有。
  现在可好,跟人家老美说得那叫一个热络,各种专业术语更是满天飞,搞得一旁的翻译都有些手忙脚乱,实在是那些技术术语太难翻译,那架势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某顶级大学的教授驾临呢。
  “我说,你们材料室怎么培养的?有空到我那儿传授点经验。”
  坐在角落里的一名部门负责人低着头朝着材料室主任嘀咕着,类似的话从坐下到现在,材料室主任听了好几次了,弄得他到现在都有些见怪不怪了,哪怕他也很想知道陆茗怎么就这么厉害了,但不妨碍这位年近半百的老技术员与有荣焉的看着眼前的一切。
  ……
  “对不起,迈尔斯先生,金属毡中的铬、镍、碳、钢的比例并不方便透露,还请您谅解,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我们的金属毡可以承受820摄氏度到880摄氏度的高温,目前我们正准备测试900摄氏度下金属毡的状况,具体如何还要等到实验结束才能知晓。”
  “对不起,陆女士,我只是想了解基本情况,以便为我们接下来的评估做好依据,并不是真的想打探你们的材料的秘密。”听了陆茗的话,迈尔斯一如既往的客气。
  不过一旁的海森堡却要直接的多:“我肯定你们在金属毡上的成就,不过你们在这方面的加工工艺好像不尽如人意,我刚才看了金属毡跟金属环的连接,貌似用的是一种胶状物,而不是更加牢靠的焊接,而且我们在刚才参观厂房时也发现,你们并没有真空钎焊炉这样的装置,所以断定你们应该不具备这样工艺。”
  “这样就可惜了!”迈尔斯适时的接过话头,“如果你们有这项工艺,再加上金属毡的材料,我们会考虑将20%的生产比重交给你们,只可惜……”
  迈尔斯遗憾的耸耸肩:“你们没有!”
  “谁说的?”陆茗听罢一脸古怪,“真空钎焊,我们早就搞成了!”


第69章 Very Good
  迈尔斯和海森堡闻言相互看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里察觉到一种叫做不可思议的东西。
  不单单是这两个美国工程师如此,在场的其他人也都是一样,其实当迈尔斯和海森堡把话题往金属毡的性能上引的时候,小会议室就已经安静下来,随着翻译的转述,场内的众人开始变得凝重。
  特别是谈到工艺和生产比重,俞厂长等人更是脸色难看,那感觉就好像陷在沙坑里的人面对近在咫尺的财宝,看得到,却不知道该怎么拿得到,那心情只能说是煎熬。
  不成想就在他们觉得这次的机会又白白流失时,陆茗却说真空钎焊工艺已经搞成了,听到这个消息,哪怕稳重如俞厂长,也激动的脸色涨红,20%的生产比重,那可是20%的生产比重,他去美国普惠公司劳心劳力的忙活了半个月也就谈个15%的初步协议。
  如今只要真空钎焊工艺在手,20%的生产比重就可能拿到手,俞厂长如何不兴奋,连忙把目光看向身旁的主管技术的何总工,轻声问:“小陆说的是真的吗?”
  何总工脸色有些古怪,更确切的说,还有那么点儿精彩,俞厂长跟何总工也算是老搭档,就没见过一向稳重的何明有这样的表情,心里顿时咯噔一下:“怎么?有问题?”
  “不!小陆说的应该没错!”何明苦笑着摇摇头,“有问题的是我,把一个好好的苗子给放弃了。”
  俞厂长听了这话有些懵,什么情况?谁是好苗子?
  “其实参与金属毡材料研发的还有两个人,他们除了在材料上提供最重要的理论和数据的支持外,还在工艺上取得决定性突破……”
  便在这时,陆茗的声音又在会场清幽的回荡起来,坐在对面的迈尔斯和海森堡一听还有两个参与者,都不禁好奇的睁大眼睛,至于其他在场的众人,包括两位部委也都伸长了脖子,都想知道这两个人是谁。
  “他们就是我们厂的技术员庄建业和林光华。”
  陆茗并没有让人等太久,顿了一下就把这两个人的名字给说了出来,只不过话音渐落之际,对面的老外还没什么,周围一种永宏厂的陪同人员却一个个或惊叹、或诧异,或不可思议,或难以置信,更有甚者睁着眼睛,张着嘴巴,如果不是因为场合不对,绝对会大叫怎么可能。
  没办法实在是这两人在厂里太有名了,庄建业,老宁家的乘龙快婿,有点小本事,可这点本事照比攀上宁家的高枝儿就显得什么也不是了,至于表现嘛,有个掌管厂里人事的老丈人,还用得着表现嘛?
  至于另一个林光华,早前名不见经传,但最近这段日子却闻名全厂,原因很简单,这家伙竟然被总装第二车间给开除了,建厂也有小三十年了,就从没听过铜头铁尾开除过人,结果这个倒霉蛋儿就拔了头筹,这得差到什么程度才能荣获这等殊荣。
  结果就是这么两个负面评价多如牛毛的人,不但在金属毡的研发中起到重要作用,还是相关工艺突破的核心。
  这就不是吃惊了,而是震惊。
  于是乎无数道目光犹如探照灯一般齐齐的投向紧挨在一起的宁志山和崔文,眼神羡慕而又玩味。
  羡慕自然是给宁志山,而玩味只能属于崔文。
  两人的表现也各不相同,虽然肩并肩坐在一起,却如同分隔两个世界一样,宁志山尽管惊讶,可一张老脸白里透红,嘴角的笑容也不在是职业似的微笑,畅快的都快咧到耳后根去了。
  看似平静无波的眼眸里骄傲的像只刚从斗鸡场上下来的大公鸡,威风的一塌糊涂,伏在膝盖上的两个手掌早已攥成拳头,显然实在极力的克制,不然下一刻,就有可能激动的叫出声。
  长脸啊,自己的女婿长脸,什么叫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自己女婿就是,让你们天天在背后嚼舌根,有本事你们也找个能在美国工程师面前长脸的女婿!
  相比宁志山激动的像个要喷发的火山,崔文就如同置身南极的冰山下,一张老脸羞愧的直抽抽,他杀鸡儆猴没错,他是搞涡轮叶片判断一项课题前景也没错。
  可偏偏他的没错放在林光华身上就变成了大错特错。
  在陆茗说出林光华这个名字之前,他的决定无人敢质疑,可当林光华这三个字在这间不大的简陋会议室被叫响时,他把林光华开除出总装第二车间就成了永宏厂最大的笑话。
  林光华没按照他的指示上班怎么了?人家参与的是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项目,是能够给厂里挣得20%生产比重的重点课题,在人家课题进行到关键时刻你把人家开除了,你崔文是何居心?
  崔文一想到事后厂里滔天的舆论以及厂领导严厉的质疑,再加上自己在领导班子会上的已成笑话的“豪言壮语”,就恨不得找个地缝直接钻进去躲一辈子再也不出来。
  “老崔,走啦!”
  就在崔文痛苦的闭上眼睛,不知道该怎么面对,詹永庆把他从座位上拉起来,崔文睁开眼镜这才发现会议室的人已经走的七七八八了。
  “厂办已经联系上庄建业和林光华,两位美国工程师要去看成果,咱们也赶快去吧,其他的等以后再说。”
  崔文听罢,长叹一声,就跟着詹永庆颓然的走出会议室。
  ……
  “Good!Good!Very Good!”
  当迈尔斯拿着利用真空钎焊工艺将金属毡和迷宫顶盖毛坯牢牢连接在一起的部件儿时,便发出由衷的称赞。
  一项严格的海森堡虽然没有迈尔斯的称赞的那么夸张,但一句:“就加工工艺上看,这件样品已经不比美国同类厂商的品质差。”
  就差点儿没让两位部委领导激动的晕过去,当即也不顾应有的谦逊,当着两位美国工程师对庄建业和林光华好一通夸赞,连带着对俞厂长和何总工也是赞扬有加,说他们在年轻骨干的培养上做得很不错,有时间要在全系统作报告推广。


第70章 加担子
  俞厂长等人也很高兴,部委领导都觉得长脸,就更别说他们了,虽说当下还没办法跟庄建业他们好好接触,可厂里的事知情的人多了,这种锦上添花的事情根本就不缺,所以俞厂长他们很快就了解了庄建业他们的详情。
  顿时就觉得庄建业他们三个不容易,二话不说,当即就要求厂办,等美国工程师考察结束后立即对庄建业三人嘉奖。
  当然俞厂长这么干脆也不是拍着脑袋就决定的,长脸自然是个原因,但脸面这东西不能当饭吃,关键还是两位美国工程师的改观,就在刚才从翻译的转述中得知,20%的生产比重应该有把握拿下,如果再努努力,25%的比重也不是不可能。
  当初在领导班子会上,崔文喊出争取25%的比重,大家伙儿都没当回事儿,喊口号谁不会,可当25%这个数字真的可以触碰时,俞厂长等人激动就别提,要知道这不单单是政绩,更是永宏厂转型发展的决定性一步,光凭这,给庄建业他们三个什么嘉奖都不为过。
  庄建业也很高兴,成果得到认可,自然要高兴,但却没有在场领导们那么兴奋,反倒有些意外,没办法如今的阵仗实在是出乎他的预料。
  做这个课题的初衷就是为了评职称,然后升职,如果可能,顺带帮林光华找回场子,毕竟无论是金属毡还是真空钎焊工艺,在航空发动机上的应用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