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不论,单就复合材料的使用量就能看出两家企业的野心不是一般的大,因为按照初步规划,TRJ—700支线客机项目将由之前的TRJ—500支线客机项目8%复合材料占比,提高到18%。
整整10个百分点的提升,对于一款民用飞机来说不可为不大。
也正因为如此,TRJ—700支线客机将成为35吨级同类支线客机中飞行高度最高,飞行速度最快,航程最远的机型。
初步计划是1997年年底完成设计工作;1998年年中出产第一架原型机,并展开地面测试;2000年左右首飞,争取到2002年前取得适航证并投入运营。
为此腾飞集团与巴西航空航天预计将推出3各型号:
基本型,68个座位,起飞重量32吨,最大航程2800公里。
增程型,74个座位,起飞重量35吨,最大航程4800公里。
加长型,86个座位,起飞重量40吨,最大航程4800公里。
以这三个型号为基础,将会推出各类豪华升级版公务机、政务机、海上巡逻机、小型预警机、电子侦察机以及空中加油机等衍生型号。
可以说,TRJ—700支线客机是腾飞集团和巴西航空航天两家公司面向21世纪至关重要的项目,一旦成功,不但会带给两家难以想象的利润,更有可能改写世界支线客机的产业格局。
正因为如此,两家可谓是全力以赴,这从巴西爽快掏10亿美元交给腾飞集团进行前期研发就能看得出来。
然而吊诡的是,巴西的10亿美元按道理应该计入研发投入,林光华给庄建业的传真上却标注为收入。
是林光华弄错了嘛?
当然是不是,而是因为腾飞集团过去几年早就把ERJ—140系列支线客机的后续型号搞得七七八八了,不然怎么会沿用TRJ—700这个名号?
说白了,就是当初“海东青”计划的延续!
要知道,按照腾飞集团当年制定的“海东青”计划,在21世纪初,要推出70座以上的支线客机,所以这些年腾飞集团一直没闲着,不管有没有巴西人,腾飞集团都在坚持自己的既定规划。
结果这个时候巴西人说,咱俩拿钱一起搞,这么好的事儿,不答应那就是傻子,毕竟拿别人的钱填平自己的研发费用,那感觉真的不要太爽!
第922章 战神心脏:WD—62ML型涡扇发动机
不过,话又说回来,腾飞集团的TRJ—700支线客机项目的投入的确不小,不说别的,但就为这款机型量身打造的航空发动机,就让腾飞集团厚实的家底儿缩水了的一半儿。
好在关键时刻国家的专项基金和中信集团给予大力支持,再加上腾飞集团控股的招商银行利用金融工具不断输血,腾飞集团这才把6。5吨级别的WD—56ML涡扇发动机和8。5吨级别的WD—58ML涡扇发动机给熬出来。
前者将用于TRJ—700支线客机项目的基本型和增程型。
后者则会配备给TRJ—700支线客机项目的加长型和其他有特殊用途的衍生型号上。
然而无论是WD—56ML还是WD—58ML,这两款航空发动机的意义并不在于解决了TRJ—700支线客机的动力问题,而是基于这两款机型,腾飞集团完成了第二代6兆瓦核心机的研发,并且确定了第三代11兆瓦核心机的总体架构。
以此为基础,腾飞集团第三代航空发动机的基础型号,WD—60ML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成功落地。
从此腾飞集团在航空发动机方面正式跨过10吨这个中小型与大型的分界线,进而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就比如说一直使用涡喷13作为主要动力的歼教7MAX教练攻击机,在WD—60ML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成熟之后,就可在其基础上推出小涵道比加力涡扇发动机,预计巡航推力将达到5。6吨,加力推8。7吨,推重比为7。8。
届时歼教7MAX教练攻击机将会实现质的飞越,若是配上先进的航电系统和武器系统,其性能不亚于早期的第三代战斗机。
如此不但丰富了歼教7MAX教练攻击机的产品线,实现用户的个性化定制,同时也可以进一步依托歼教7MAX教练攻击机这个平台,打造更加现代化的轻型作战飞机。
除了腾飞集团的歼教7MAX教练攻击机,成功集团跟巴基斯坦合作的轻型战斗机项目同样可以适配基于WD—60ML改进而来的小涵道比涡扇发动机。
当然,同为轻型作战飞机,歼教7MAX高配版与成功集团的轻型战斗机有诸多重合之处,未来的竞争在所难免。
不过无论是庄建业还是成功集团的当家人黄峰都不担心。
原因很简单,腾飞集团的歼教7MAX主攻的教练攻击机方向,走的是多用途的全能路线;而成功集团与巴基斯坦合作的轻型战斗机是真正的作战飞机,专门为战场而生。
因此基于WD—60ML发展的小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对成功集团的轻型战斗机来说刚刚好,未来还需要推力达到9吨甚至是10吨,推重比达到9或10的先进中推,才能更好的发挥作战效能。
反观腾飞集团的歼教7MAX,那就花样太多了,一样的机体,里面的设备却完全不一样,顶配能用上WD—60ML发展的小涵道比涡扇发动机,使其性能不亚于早期第三代战斗机。
乞丐版的可能只用一台歼七早期使用的涡喷7发动机,内部的操纵系统和航电系统完全照搬歼7的架构复制过来。
至于舒适性或者豪华型,视情况选装涡喷13或者无加力的小型涡扇发动机,航电同样看碟下菜,是装先进的多普勒雷达还是放一个能跟塔台通话的配重铁块,那就看用户的能力了,能塞足钱的,当然用点儿好产品;差点儿意思的,也就别挑剔了,能飞上天不掉下来就行。
当然了,腾飞集团这么做会有人说太坑,那就太小看庄建业的胸襟了,事实上,根据不同需求,庄建业要求设计部门连机体重要部件的材料选择都不一样。
争取乞丐版一水的铝合金;中配的稍微上一些钛合金;到了顶配什么钛合金、复合材料可劲儿的往上招呼。
如此才能把飞机的三六九等彻底分开,让低价的性价比更突出,高价的买回去也会打心底里觉得值。
只可惜,以当下腾飞集团的技术能力,不同版本的个性化生产实在是玩不转,不然整个歼教7MAX就得崩,庄建业这才无奈的放弃,不然以庄建业的性子,绝对能让一款飞机在二代机与三代机之间切换到飞起。
小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就已经很有价值了,但在腾飞集团基于WD—60ML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的衍生谱系中,并不是最具战略意义的。
若非如此,小涵道比涡扇发动机也不会被庄建业放在第三发展序列,而让腾飞集团在WD—60ML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后全力攻关的衍生型号则是一款涵道比为4。5,具备两极高压涡轮和六级低压涡轮,双转子结构,推力为9。6吨的WD—62ML型涡扇发动机。
而这款涡扇发动机量产之后,将会替代涡喷8发动机,成为西北航空厂轰—6轰炸机最新改进型号,“战神”系列的全新心脏。
凭借着WD—62ML型涡扇发动机相较于涡喷8发动机不到70%的重量;48%的油耗;接近3倍的大修间隔时间,配合同样是腾飞集团出产的先进铝锂合金、先进复合材料等高端航材。
西北航空厂的“战神”系列轰—6改进型不但载弹量将会比老旧型号增加20%,航程更是达到7500公里,作战半径超过3500公里。
要是在配合腾飞集团提供的全复合材料弹体、小型激光陀螺仪以及WD—16型小型涡扇发动机,并由航天部门研发和总装生产的,射程在1000公里的第一代远程巡航导弹的话,轰—6改进型将具备极强的防区外远程打击能力。
届时在遇到半年多前那场大事件,总部手上便不会因为没有底牌而显得束手无策。
正因为如此,在得知腾飞集团成功完成第二代6兆瓦核心机的投产,并在此基础上研制成功WD—60ML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后,总部便向腾飞集团下达一份指标任务书,责成腾飞集团在世纪之交研制一款涵道比在4左右,推力不亚于涡喷8的涡扇发动机,用于轰—6轰炸机的改进型号。
对此,庄建业自然是全力以赴,这不单单是钱的问题,更是尊严的问题,要知道包括庄建业在内,整个腾飞集团同样因为半年多前的那场大事件憋着一口气。
技术先进就耀武扬威?
切~~知道啥叫非对称不?
第923章 “杀手锏”计划
所以当那场大事件结束之后,国内的部队开始加紧改革和转型,与此同时各军工单位和科研院所同样开始转变思路,开始思考如何用四两拨千斤的方式,反制在国家利益受到严重威胁的情况下,域外国家介入的技术手段。
正因为如此,庄建业这半年来,比横跨东西五千多公里,海岛、雪山到处演习的郑权礼还要忙,那是一个会接着一个会,更要命的是会议的级别一个比一个吓人。
至于各处的调研,考察以及评估更是数都数不过来。
按理说,作为一家人畜无害的民用航空、航天制造商,庄建业参加这些高级别会议似乎有些格格不入。
特别是国防科工委成立的高技术专家委员会,竟然将庄建业吸纳为该委员会的副主任。
虽说这个委员会说了算的只有主任和专职秘书长,其余的十五名副主任不过是挂个名头,但个顶个都是国内数得上数的军工领域的扛把子。
跟人一比,庄建业无论是资历还是级别都差了不是一个档次。
结果,当这个旨在制定未来反介入技术手段和有效装备发展规划的职能机构公布成员名单时,看到庄建业的名字赫然在列,那些个军工领域的扛把子们非但没有觉得混来一个资历浅,级别低的后辈丢面子,反而一个个长舒一口气:“这个小庄能进来就好,能进来就好!”
之所以这些军工领域扛把子会如此在意庄建业的去留,原因很简单,因为腾飞集团是绝大部分军工企业高端生产设备、先进材料以及高附加值零部件的主要供应商,甚至是唯一供应商。
别看腾飞集团一直践行着世界和平,人类发展的企业文化,且主营产品也全面转向支线客机等民用平台。
即便是涉及军用,也不过是提供民用飞机的衍生型号,顶了老天也不过是生产运—15或运—17这类非战斗类的支援装备。
可以说腾飞集团从里到外干净的不像话。
以至于不少境外媒体在参观腾飞集团的生产基地,调阅几年来的财务报表后都不得不发出这样的感慨:“腾飞集团是他们这辈子见到的最具人文气息的航空航天制造企业,哪怕他们有能力生产各种威力巨大的武器系统,但他的创始人庄建业先生却是个纯粹的和平主义者,所以在腾飞集团创办的哪一天起,庄先生就立下过誓言,腾飞集团不赚一分带血的钱,或许这便是庄建业敢在媒体面前霸道的原因所在,因为他问心无愧,他的腾飞集团更是纯真干净!”
能够得到眼高于顶的境外媒体如此夸赞,可见庄建业和腾飞集团的产品线经营的是多么的出色。
然而这些外表的光鲜亮丽,却掩盖不了腾飞集团私下里的巧取豪夺……呸,是独特的经营模式。
这一点其他人不知道,但国内的那些军工领域扛把子却却十分清楚,腾飞集团出产的主流产品的确不沾一滴血,婉如娇滴滴的富家大小姐,那叫一个十指不沾阳春水,高大上到不行。
问题是,腾飞集团的产品除了主流的产品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是非主流。
比如说各类航空发动机。
装在民用飞机上可以运载乘客和货物,妥妥的民用产品;要是装在军用飞机上又是什么?
从航空发动机基础上衍生出来的燃气轮机同样如此,放在石油钻井平台、发电厂、化工厂那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利器。
装进军舰的肚子里,就是妥妥的一颗红心朝大海,人民海军向前进!
还有T—800级别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放在ERJ—140系列支线客机上,当然是民用产品;可要是放在十号工程的量产机型或是苏—27国产化改进型又是什么?
再比如腾飞集团研制生产NB—255型3D打印设备,民用产品不在话下,军用产品难道就不能生产?要知道腾飞集团在这款设备的最新升级的软件上可是增加了一种叫做马鞍式双面曲面加工的小型部件加工程序。
放在车辆制造领域,用铝合金制造,这个部件可以当做减震避震的重要部件,可一旦放在航天领域,使用高性能钛合金就是导弹或是运载火箭设备舱敏感电子设备的支撑结构。
特别是远程导弹上,确保导弹命中精度的激光陀螺仪,就必须使用这种部件固定。
试问这类设备或软件又是军用还是民用?
对了,还有激光陀螺仪,这东西更是跟军用就姓军,上了民用立马改换门厅的变色龙,咋界定?
没法界定。
他们这些军工领域扛把子们说,我们买过来的腾飞集团的材料和设备是用于军备生产的,可腾飞集团偏偏就不承认,硬说卖出去的东西是给汽车厂或是高端运动制造商提供的专业化定制。
搞得这帮子军工领域的扛把子们根本就无力吐槽。
就比如说航天部门下属的一个颇具实力的军工厂,向腾飞集团定制的产品名称便是高级铝锂合金制冲浪板坯料;T—300碳纤维制成滑雪板坯料;专用运动类航空模型一次性发动机。
看着人畜无害吧。
可谁见过海边冲浪板是400mm粗的圆筒的?
谁又见过滑雪板是圆锥状的不说,还配了四个固定翼的?
至于航空模型一次性发动机,能够一次点火持续300秒的?
好在这家航天部门旗下的实力军工厂也没不是啥挑剔的人,拿着腾飞集团的运动产品材料和航模零部件,捣鼓捣鼓就捣鼓出来一款射程超过300公里的远程打击系统,名字起的也很运动,叫做“卫士”。
或许是从腾飞集团的另类销售方式获取了灵感,该实力军工厂并没有将这种远程打击武器当成导弹来卖,而是冠以火箭炮的名头去横行世界。
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西北航空厂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