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飞我的航空时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腾飞我的航空时代- 第4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结果一个猛子扎进去才发现,NM还是晚来了一步。
  没办法,这轮航空工业大爆发的主因是苏联解体,俄国经济衰退,导致大批航空工业技术人才和设备的流失。
  说白了,是前苏联航空技术的瓦解导致的扩散,让一些有幸承袭的国家具备了些许的航空工业基础,进而开始尝试在国际航空产品市场上寻求突破,造就了所谓的百家争鸣的大爆发而已。
  并不是那个国家真的靠着自己的技术实力取得了相应的突破,站稳了航空技术上的跟脚,至于挑战波音、洛马这样的传统巨头就更不可能了。
  中东和北非虽然知道里面的猫腻,但国内的掣肘太大,毕竟躺在油气田上赚钱的日子太爽,干嘛还要飞大力气搞啥制造业,操不操心,累不累?
  等着这些国内的有识之士毫不犹疑说服本国的保守派,却发现,前苏联的航空技术人才和设备该抢光的都被抢光了,一点儿毛都没他们剩下。
  怎么办?这要是两手空空回去,被保守派嘲笑是小,因此被那帮混吃等死的王八蛋一脚踹下台可就得不偿失了。
  为了面子,更为了位子,这些有识之士终于祭起了他们杀手锏——钞能力。
  没抢到苏联的遗产没关系,反正老子有钱,老子买就是了。
  于是这帮有识之士依托各个国家的油气田开始在世界航空制造业领域搅风搅雨,结果折腾了两三年,发现除了花大把冤枉钱弄来一地鸡毛,啥都东西都没捞到。
  直到这时这帮中东和北非的有识之士方才发现,他们的钞能力能让超跑公司连夜加班;能让巴黎的奢侈品店彻夜不眠;能让伦敦的房产中介永远热情;能让米兰的名模毫无保留的敞开胸怀……
  但在真正的航空核心技术上,他们的钱连人家的一个单词都买不到。
  问题是这种情况不止是在发达的美国和欧洲,就连元气大伤的俄国都是如此,因为回过神的俄国已经意识到技术流失的弊端,采取了行动关上了大门。
  最先进的买不到,次一级的总行了吧。
  还别说落后一代的航空技术和成套设备美欧有的是,也非常乐意出售,几个中东和北非的国家乐颠颠的买了回去拆开一用这才发现,居然水土不服,以至于不少设备没用几次就完犊子了。
  要维修,不好意思,欧美已经停产类似设备,没有配件儿,想要,就必须重建生产线,10亿美元的生产线启动费用,土豪先生您看是不是先帮着报一下。
  中东和北非国家虽然有钱,但也经不住这么折腾,于是咬着牙帮一堆高价买来的废铜烂铁塞进仓库里,权当是买了一堆开不上超级跑车了。
  可这么下去不行呀,位子和面子同样保不住不说,还要被人戳着脊梁骨骂败家子儿,于是这些有识之士就开始从发展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了,那就是怎样的技术路径适合他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
  找来找去,唉~~中国的技术路径很不错,从建国到现在半个世纪,航空工业建立也不过四十余年,居然能够生产出中型战斗机不说,还能将重型战斗机国产化。
  谁要知道虽然中国现如今的GDP排进前十,但人均GDP甚至还不如中东北非国家,民众的知识结构和素养更是相去甚远,就别说本科以上学历的占比了,就算是大专以上的占比还没有中东北非的本科占比高。
  结果就是这样的国家能够生产出让他们直流口水的航空工业产品。
  这让那些有识之士惊愕的同时,又特别的兴奋,觉得中国的技术路径应该能成为他们解决航空工业发展的他山之石,毕竟那么贫穷的中国都能行,我们这些土豪怎么就不行呢?


第1037章 2000个亿……还是美元
  马哈茂德作为中东北非国家中有识之士中的典型代表,始终觉得,他们尽管比不上欧美和俄国,但跟中国相比还是有很大的优势的,也正因为如此,马哈茂德觉得复制中国的成功不但不是个难事儿,反而可能更容易取得成功。
  问题是如何跟中国有实力的航空企业取得联系,毕竟这些年包括马哈茂德在内,不少的中东北非的有识之士眼睛只盯着欧美和俄国,从没拿正眼瞧过中国,就更别提有什么人脉了。
  所以马哈茂德率团前往巴基斯坦参加所谓的卡拉奇防务展,与其说是给巴基斯坦兄弟捧场,还不说是去那里结交结交来自中国的航空制造商。
  因为谁都知道,以巴基斯坦的工业水平哪里能撑得起什么防务展,还不是后面的铁哥们儿中国过来撑着,所以与其说是巴基斯坦的防务展,还不如说是中国的防务展。
  如此,再加上扎里夫等巴基斯坦方面的引荐,届时一些中国航空制造商可谓轻而易举,等双方熟稔后,再寄出钞能力,就不信贫穷落后的中国人不就范。
  要知道在八十年中期,中国人不就在沙特的钞能力面前跪了,直接献上远程大杀器,连眉头都不成皱一下,有了这个前车之鉴,马哈茂德觉得他们的钞能力同样可以让中国的航空制造商跪了。
  结果……
  到了现场一看……
  所谓的卡拉奇防务展实际上的参展厂商、参展商品甚至的产品展示只有一家,那就是来自中国的腾飞集团,换句话说,这个由巴基斯坦主办的防务展,直接叫腾飞防务展半点儿毛病都没有。
  这也就罢了,关键是腾飞集团对他们的展现出来的钞能力半点儿纳头便拜的意思都没有,特别是那个叫顾景友的高级主管,总是用一种难道我们没见过钱的眼神来看他们,搞得马哈茂德等人自己都觉得自己脑袋有问题。
  好在后来庄建业比较变通,又通晓事理,关键是对他们的钞能力特别的认可,这才让马哈茂德没有空手而归,总算是搭上腾飞集团这条线。
  当然了,这些心理的所思所想马哈茂德是不会跟面前的几位他从国内招过来的航空专家们说的,毕竟他还要指望他们去腾飞集团偷师、学习呢,最好能够谈成一笔设备引进协议,把阿尔及利亚航空工业的基础给立起来。
  所以这思想上必须要保持统一,否则这些看管欧美先进设备,又受到欧美思潮影响的专家们瞧不上人家腾飞集团的技术,又觉得哪里的工人素质差,歪歪嘴说些有的没的可怎么办?
  因此马哈茂德从一位空乘服务人员手里拿了一瓶苏打水,亲自给面前的几位的杯子满上,然后又给自己倒上一杯,拿起来喝了一口这才缓缓的开口继续说道:“各位还是把你们从欧美媒体上看到的,听到的有关中国的报道完全忘掉吧,我们是去学习的,不是去找茬的,更何况我们也没资格找茬,如果有什么看不惯的听不惯的,就都放在心里,等我们跟腾飞集团下一阶段的交易落地,你们爱怎么说就怎么说,OK?”
  说着,马哈茂德举起了手中的苏打水,冲着对面的几位航空专家示意了一下,几位航空专家当然明白马哈茂德的意思,纷纷点头同意然后举起苏打水,与马哈茂德的杯子碰到了一起。
  ……
  类似的情况不止发生在马哈茂德的私人飞机上,在阿联酋国务资政阿卜杜拉的专机上同样在上演着,尽管阿卜杜拉说的话语马哈茂德说的不太一样,但表达的意思却不尽相同,阿联酋的钞能力,再加上比例占优的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以及周边其他中东国家作为配套支撑,足可以复制中国航空工业的技术路径。
  甚至培养个中航工业或是腾飞集团也不是没可能。
  正因为如此,阿卜杜拉在同意注资腾飞集团真龙MAX计划后,立刻乘专机回国,连夜跟国内的几个酋长会上出一个更为庞大航空工业产业计划,不但将他儿子马克西姆的直—12直升机组装线囊括其中,更是将其打造成具备包括支线客机、轻型运输机、高级教练机以及高性能战斗机在内的全系产业发展规划。
  以期将航空制造业打造成为即石油天然气、迪拜离岸金融以外的第三个经济支柱型产业,并以此为基础,跃升为中东、北非国家中第一个完成工业化的现代化国家。
  目标之宏伟,战略之深远,堪称中东国家雄心之典范。
  问题是不管马哈茂德算盘打得如何响,阿卜杜拉野心如何大,都比不上扎里夫这个老鸡贼来的实在,就在马哈茂德和阿卜杜拉回国的回国,摇人儿的摇人儿,扎里夫先一步乘巴基斯坦空军的TRJ—500B公务机来到了星洲机场。
  下了飞机,见到亲自迎接的庄建业毫不犹豫就把马哈茂德和阿卜杜拉的老底子卖了个干净。
  饶是庄建业这些年见过不少大世面,可听了扎里夫的消息后也是吃了个大惊:“玩儿的这么大?2000个亿……还是美元!我滴个乖乖,这是要下血本呀!”
  “下血本谈不上,但阿联酋和阿尔及利亚想要掌握航空工业技术的野心却没有半分虚假,甚至阿联酋都开始联系埃及、叙利亚、沙特这些稍微具备工业能力国家,希望他们参与进来,为阿联酋的航空工业做产业配套。”
  扎里夫毫不犹豫的点点头,十分认真的说道:“你也知道,中东自从奥斯曼解体后就分崩离析到现在,各国的首脑心里都有个一重新整合中东世界的梦想,埃及的纳赛尔用思想只成功了一半儿,沙特用石油只维持个松散的欧佩克。
  阿联酋别看国小力弱,但野心却是中东各国中最大的,他们希望利用航空工业的产业聚集效能达成他们整合中东的目的,所以,别说几千亿美元,就算上万亿都是值得的。”
  庄建业闻言,不禁哦~~了一声,难怪马哈茂德和阿卜杜拉跟二傻子一样,看到个模型就各自狂砸二十多亿美元,原来两人不是啥二傻子,反而精得很,因为他们关注的不是啥下一代作战飞机这样的小道,而是一统大中东这样的大道呀!


第1038章 让脑袋眩晕的好东西
  不得不说,阿联酋和阿尔及利亚的眼光还是很独到的。
  欧共体为什么能够凝聚起来而不垮掉?并且还准备发展成欧盟,实行共同的欧元货币?
  是那些眼高于顶的欧洲国家总结了历史经验,良心发现,真的心向和平?
  不,不,不,嘴炮一流,崇尚自由的欧洲人才没有那么好心呢,之所以他们能够合在一起早年是因为煤钢联营组合出道,一起发财;后期便是将这种组合出道的方式进行了升级,由煤钢联营变成了空中客车公司。
  这个倾全欧洲之力打造的超级航空制造巨头才是欧洲在嘴炮不断,思潮泛滥下下依旧宁聚在一起的关键要素之一。
  毕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空中客车这个底层逻辑在,欧洲就算分那也是藕断丝连,当然了想要合就更难了,不分不和刚刚好。
  这状态要是在中国,绝对会让所有的仁人志士扼腕不已,各种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句子不但要刷屏,而却还要用命去刷,毕竟上前数千年统一永远是中华大地的基调,而这个基调更是成为一种基因深深的刻在每一个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的骨子里。
  问题是这种状态对中国是不客接受,但对中东、北非来说却是全所未有的巨大进步,要知道奥斯曼之后,中东和北非就碎成了一地渣滓,只有埃及的天降猛男纳赛尔凭借个人魅力和抵抗英法的苏伊士运河危机中赢得了声望,短暂的让该地区的国家沉浮。
  可随着纳赛尔的去世,该地区便上演了什么叫人亡政息的传统戏码,再加上能源价格飙升,各国都从中攫取大量财富,各个国家上到王公贵族,下到升斗小民都一门心思盯着脚底下的一亩三分地,每天想着怎么多挖几口油井,哪有闲工夫去思考如何重燃千年前穆罕默德的无上荣光。
  然而大部分人不想,不等于没有人不思考这些,这其中便以阿联酋和阿尔及利亚最为热心,毕竟一旦实现,一千零一夜中的故事可就不是通话,而是真的梦想照进现实。
  尤其是阿联酋的国务资政阿卜杜拉,甚至都形成了自己的一整套大战略,很明显这位资政除了逗狗戏鹰推妹子外还是干了些正事的,最起码他是把欧共体的底层逻辑,那个敢跟波音叫板的空中客车研究的非常透彻。
  所以赞一声阿卜杜拉是中东北非地区的战略家一点儿都不为过。
  因为他的这份大战略一旦实现,不但能够提高阿联酋的国际地位和财富价值,更重要的是通过航空制造业这个纽带真的能让中东和北非组建起一个远超纳赛尔时期的真正联盟,届时世界格局会不会因此改变还说不定,但地区局势绝对会发生极为深刻的变化。
  然而这雄心万丈的一切,可行性真的高吗?
  庄建业都不用去详细调查就知道可行性并不高,不说别的,以扎里夫这老鸡贼的尿性,要是觉得阿联酋和阿尔及利亚能成事儿,还巴巴的跑过来通报啥消息?早就喜滋滋跟阿卜杜拉和马哈茂德滚在一个床单里了,然后心甘情愿的当人家的配套小弟,毕竟有钱不赚王八蛋,巴基斯坦凭啥不参合进去?
  可问题是参合进去真能赚到钱嘛?
  “我是不看好他们的想法的,可人家被石油和天然气给惯坏了,觉得没有他们办不成的事儿,如果不行再砸一、两倍的钱就是了,反正他们脚下的石油比印钞厂还要赚钱,哪里向我们巴基斯坦,真的是在苦哈哈的寻求工业化,自然不清楚这里面的辛苦。”
  就在庄建业思考之际,扎里夫道出了实情,事实也的确如此,巴基斯坦资源禀赋并不好,气候条件也很一般,再加上国内的动荡,导致经济方面一直很不理想。
  没有天然的优势就必须走后天的努力,所以工业化便成为扎里夫这样巴基斯坦有识之士力推的战略。
  问题是工业化,尤其是高端的航空工业可不是靠两个糟钱儿和几个规划就能成的,要是这么简单,全世界这么大,真正实现工业化的为什么只有欧洲和北美?
  非洲、拉丁美洲怎么就没成?
  所以想要工业化,尤其是实现航空工业这类高端产品的工业化是需要多方面因素的,换句话说不豁出去两三代人的牺牲,根本连门儿都摸不到。
  对此扎里夫是深有体会,之前他也跟阿卜杜拉他们的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