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他的大脑急速思考了良久,也没在他的记忆中找到任何中国研制专用武装直升机的蛛丝马迹。
难道中国人就不用高性能的涡轮轴发动机?就不用轻便且高强度的新型材料?就不用综合的瞄准攻击系统……
一系列的疑问在巴洛托夫的脑海里翻江倒海,得亏这位俄国上校是个生物体,若是换做其他形态,如此多的无解疑问叠加在一起,估计早就宕机爆炸了。
“这是我们刚刚定型不久的WZ—12NB武装直升机!”
就在巴洛托夫不顾西北刺目的阳光,紧盯着飞远的四架WZ—12NB武装直升机,脑海中荡漾着无数问号之时,悠然走出指挥所的郑权礼忽然开口介绍起来:“他是在直—12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专用武装型。”
说着郑权礼如同变魔术一样,手里多出一个WZ—12NB武装直升机的缩比模型出来,托在手里神色从容的对着一众外国军事观察员们继续介绍道:“我们这款WZ—12NB武装直升机全机总长16米,总高4。35米,旋翼直径13。2米,尾桨直径2。8米,空重4500公斤,最大起飞重量7000公斤,内部最大载油量1080公斤,最大武器挂载量1200公斤。
发动机采用的WD—43Z型涡轮轴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280千瓦,相当于1740轴马力,由于采用出色的节能减排技术,WD—43Z型涡轮轴发动机不但功率大,而且有着极低的耗油量,正因为如此,WZ—12NB武装直升机的在满载的情况下实用升限达到7200米,最大航程达到850公里,战斗续航时间达到3小时……”
听着郑权礼的话,古巴、北韩、乌兹别克、白俄罗斯、伊朗等国的军事观察员起初还没觉得什么,毕竟这种新装备的投入按照惯例是要向观摩的外军观察员做例行介绍的。
可听着听着,这些个外国军事观察员们的神情就有些不一样了,甚至如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的军事观察员更是一脸的诧异与震惊,之所以如此原因很简单,实在是WZ—12NB武装直升机的性能有些出色的过分。
究竟有多过分,旁人不清楚,那些个被俄国军火制造商的专用武装直升机洗脑多年的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以及白俄罗斯等国却是最明白不过,中国的WZ—12NB武装直升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已经不亚于俄国下一代武装直升机的主力米—28N“浩劫”武装直升机。
甚至在某些指标上还超出许多。
不说别的,但就航程和续航时间而言,WZ—12NB武装直升机就按着米—28N“浩劫”武装直升机在地上各种摩擦。
因为米—28N“浩劫”武装直升机最大航程只有470公里,仅为WZ—12NB武装直升机的一半儿,至于续航时间,即便搭载副油箱也就2个小时,作战巡航只有不到一个小时。
而WZ—12NB武装直升机光靠内部载油的航程就达到了850公里,战斗巡航的续航时间达到3小时。
要知道航程远,续航时间长对武装直升机的战斗力和生存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航程远最起码能够将机场设置在更远的纵深,从而避免地方的骚扰和袭击;续航时间长就更不用说了,能够长时间在空中徘徊,随时对地面部队进行支援。
在这两个方面WZ—12NB武装直升机可谓是相当出色,以至于由此带来的载弹量只有1200公斤,远少于米—28N“浩劫”武装直升机2800公斤也就显得不那么重要的。
毕竟武装直升机的主要攻击目标是地方的坦克装甲车辆、坚固工事、通信中心、指挥中心和后勤节点等高价值目标。
所使用的武器也多为反坦克导弹这类精确制导武器。
正因为如此,武装直升机的载弹量少没问题,只要武备精良,攻击效率高就不是问题,在这方面WZ—12NB武装直升机有着完备的综合攻击航电系统。
除了机鼻下方设置了一个可270度自由旋转的综合光电探测系统外,还在桨毂上方安装了一部小型毫米波探测雷达。
配合着飞行员头上的“狙击手”Ⅴ型飞行射控系统,令WZ—12NB武装直升机成为一个灵活、稳定且高效的低空杀手。
相比之下,现如今的米—28N“浩劫”武装直升机在综合航电系统方面可谓是乏善可陈,除了一套源自法国的光电探头外,飞行员的头盔使用的还是八十年代苏联时期的老物件儿,虽然能够做到所谓的指哪打哪儿的效果,但整体的重量特别大不说,操作也十分复杂,即便经过专业训练也不免手忙脚乱。
当然,听说卡莫夫设计局在最新款的卡—50武装直升机上改进了综合航电系统,可问题是卡—50直升机整体过于复杂,维护成本高不说作战效能未必有米—28N“浩劫”武装直升机高,若非如此苏联时代也不会将米—28N“浩劫”武装直升机定位下一代武装直升机的主力机型,让卡—50靠边站了。
正因为如此,没等郑权礼话说完,就有不少国家的军事观察员对刚刚出现的WZ—12NB武装直升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巴洛托夫又不是笨蛋,此时此刻他那里看不出来,郑权礼这哪里是在搞什么火力演练,分明是拿着个做噱头,弄出的一场武器装备的大展台,更郁闷的是,本来中国还愁着怎么拉人过来参观,结果他这个愣头青急吼吼的把这个最关键的问题给解决了,一下子拉来二十多个国家的军事观察员,二十多个呀……
第1259章 请各位先了解下什么是凯夫拉材料
巴洛托夫早知道国内某些人是按着这样的心思,宁肯在京城里被俄国国内的军火制造商骂成狗,也会躲在武官处里一声不吭的苟下去。
要知道在当今的国际军火市场上,中国和俄国的武器装备的市场重合率是最高的,正因为如此,俄国的有识之士对中国的装备研发是很警惕的。
并在数年前就开始呼吁俄国国内的军火制造商不要把最先进的武器装备卖给中国,就算是为了钱,迫不得已,也要背后留一手,免得被中国人学去了,富了徒弟饿死师傅。
基于此俄国近些年对华武器销售的政策的确有了很大的变化,开始强调所谓的知识产权,并积极的在正式合约上增加所谓的附加条款。
就比如说成功集团为巴基斯坦打造的“枭龙”轻型战斗机,就被俄国禁止销售给出中国和巴基斯坦以外的第三国,原因是该机所使用的RD—93型涡扇发动机的俄国生产厂家没有出售给第三国的许可。
中国和巴基斯坦当然可以销售“枭龙”战斗机,前提是不带俄国的航空发动机。
问题是缺了心脏的战斗机还能叫战斗机吗?
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就比如说进口俄国的S—300防空导弹系统的最新改进型S—300PMU2系列防空导弹系统,按道理是国内最先订货的,但俄国出于种种原因迟迟不给交付。
不给交付就不给交付吧,说什么产能不足也算理由充足。
可转过年,俄国却将同类型防空导弹系统优先交付给新德里,说好的产能不足呢?
这也就罢了,关键是俄国根据新德里实际使用情况,在对话出售的版本上做了一系列的修改,使其性能远远不如俄国自用版,甚至在某些指标上连新德里使用的版本都比不上。
还有苏—27战斗机的组装生产线,相关协议九十年代初就已经敲定了,结果俄国人觉得亏了,竟然拿着所谓的知识产权想在敲一笔技术转让费,不给就断掉后续的苏—27零配件。
……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这些年俄国对华销售是波折不断,即想赚钱,又不想掏空老本儿,又要放着国内反超,可谓是纠结的要命。
在这样的纠结中还要保持自身的技术优势,如果是苏联时代也就罢了,毕竟那是数一数二的超级大国,使使劲儿也就保持了,可是现在,一场休克疗法几乎让俄国直接休克了,几乎国将不国,得亏苏联老底子厚实,不然俄国别国二流强国,三流强国能不能保得住都不知道的。
正是知道这些主客观因素,巴洛托夫才会后悔不已,恨不得自己给自己来两耳光,哪怕他很清楚以国内的发展势头,超越俄国是迟早的事儿,然而巴洛托夫跟其他俄国有识之士一样,希望这个过程晚点儿,迟点儿。
最起码不要在自己的任内出现。
结果……
人家拿着战略空运演练当做诱饵,用蓝军旅火力突击演练当做平台,就把中国造的武器装备就这么大模大样的亮出来,而他巴洛托夫就这么稀里糊涂的带着一众小兄弟冲进来,不等于是把他们俄国固有的军火市场合盘端到中国竞争对手的面前?
这举动与战场资敌有什么区别?
不说别的,瞧瞧白俄罗斯和哈斯克斯坦这两国军事观察员那灼灼的目光就知道,他们真的是很欣赏WZ—12NB武装直升机。
毕竟航程和续航时间摆在那儿呢,毕竟两国最多也就是打一打国内的叛军,米—28N“浩劫”武装直升机显然有些大炮打蚊子,多余的很。
更何况苏联时代留下的老项目,怎么个尿性两个曾经的加盟共和国心里比谁都清楚,当年都在苏联这个大家庭里没得选,现在分家了还不能让他们自己做做主?
俄国你敢管?信不信老子跟你拼命!
若是其他国家,敢拼命,俄国就敢下狠手,可这两个国家俄国却很顾忌,一个是俄国的西大门,另一个是中亚腹地的支柱,真要跟俄国闹起来,俄国的损失可是巨大的。
正因为如此,俄国不但不敢闹,在无伤大雅的问题上不但睁一只闭一只眼不说,还得主动贴过去热络的询问要不要资金或财政上的支持。
换句话说,如果白俄罗斯和哈斯克斯坦正的看上WZ—12NB武装直升机,买单的很可能是俄国。
这就好比是两个熊孩子看上了一款限量版的乐高拼装玩具,死活要买,最后家长无奈买单是一个道理。
熊孩子是高兴了,家长的钱包掏空了不说,屁的好处都没得到。
你说巴洛托夫郁不郁闷,窝不窝火!
好在俄国除了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这样养不熟的二五仔外,还有一些铁杆的死忠粉,就比如说亚美尼亚和摩尔多瓦,就是俄国多年的忠实小跟班儿。
眼见大哥棋差一招,便是一步错,步步错,尴尬的不行,自然是该他们小老弟儿出头的时候,于是乎亚美尼亚的军事观察员第一个跳出来,皮笑肉不笑的冲着郑权礼询问道:“将军,您说了这么多,我却没有听到一句关于防护力方面的介绍。
反倒是您不厌其烦的说着WZ—12NB武装直升机如何如何的轻便,续航如何如何的长,航程如何如何的远,可对于整机的防护却只字不提,不会是WZ—12NB武装直升机为了其他性能牺牲了防护性吧?”
“若是如此可要不得呀!”亚美尼亚的军事观察员话音未落,来自摩尔多瓦的军事观察员连忙将话头接了过去:“我当年曾在驻阿富汗的苏军部队中服役,很清楚直升机,尤其是武装直升机防护力不足会带来怎样的后果,绝对的机毁人亡,正是有着阿富汗这样血的教训,米—28N‘浩劫’武装直升机才会在全身设置装甲,这样的配置在全球也是独一无二的,所以米—28N‘浩劫’武装直升机虽然重,虽然航程少,但却有这他自洽的内在逻辑,毕竟对于飞行员来说安全更加重要。”
“这么说,二位是觉得我们的WZ—12NB武装直升机不安全了?”郑权礼眉头一挑,笑着问道。
首先发难的亚美尼亚军事观察员则一脸无所谓的摇了摇头:“我可没这么说,而是从您的话里分析出来的。”
“既然如此……”郑权礼也不争辩,而是从身旁的参谋长手里拿来一块像是金属却并不是金属的板子,用手敲了两下:“那就请各位先了解下什么是凯夫拉材料……”
第1260章 H—ZB9527型金属基特种复合材料
说着,郑权礼把手里的凯夫拉板材交给身边的士官:“大两发实弹让各位军事观察员瞧瞧。”
“12。7还是23?”士官不置可否的问了一句。
郑权礼闻言一瞪眼:“12。7的像话吗?当然是23的,不然我拿这么贵的板子干嘛?留着下崽儿嘛?”
“是!”士官应了一声,连忙拿着手里的凯夫拉板材跑到一边的空地上,找两个士兵将其竖起,与此同时一门85式双联装23mm高炮便被蓝军旅直属的防空部队的官兵给拉了过来,并迅速展开,装弹,随着指挥军官的一声令下,现场瞬间响起短促而又激烈的“咚咚~~咚咚~~”声。
待炮火停歇,硝烟散尽,郑权礼冲着不远处的那个立在正中央的凯夫拉板材靶标示意了一下:“各位,我们还是过去看看吧!”
话音未落便迈步朝着前走去。
亚美尼亚的军事观察员与摩尔多瓦的军事观察员互视一眼,旋即赶紧跟上;白俄罗斯等国的军事观察员到是一副大感兴趣的模样,紧随其后;只有巴洛托夫一脸阴郁的坠在后面。
等众人来到中央的标靶处时,郑权礼已经从士官的手里接过了那个已经被打得絮状物凌乱不堪的凯夫拉板材,颇为遗憾的摇着头:“本以为能多挨几下,结果才四发就完犊子了……”
说着,转向亚美尼亚和摩尔多瓦军事观察员:“着实的让二位见笑了,目前我们开发的这种凯夫拉板材最多只能抗住3次23mm炮弹的直接攻击,再多就不行了,从这方面来讲,基本上跟米—28N‘浩劫’武装直升机基本处在同一条水平线上,想要超越,估计要等到下一代凯夫拉材料投入使用才能实现了……”
亚美尼亚和摩尔多瓦军事观察员刚开始听着郑权礼的话还像那么回事儿,觉得虽然郑权礼的态度咄咄逼人,可中国人那种含蓄内敛的性格多少还能顾忌下外人的颜面,结果听着听着,两人的脸就彻底绿了。
啥叫跟米—28N‘浩劫’武装直升机基本处在同一条水平线上?
这NM叫含蓄和内敛?分明就是另一种方式的炫耀好不好!
更何况,能够抗住23mm炮弹直接攻击3次的凯夫拉你已经不能叫做材料了好不好,而应该乘坐装甲。
米—28N‘浩劫’武装直升机号称全装甲直升机,防护力可以说是同类产品中最强,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