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飞我的航空时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腾飞我的航空时代- 第5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米—28N‘浩劫’武装直升机号称全装甲直升机,防护力可以说是同类产品中最强,但也没强到这种地步,能够直接抗住23mm炮弹直接攻击3次,最多也就能顶住两次,第三次也只有扑街。
  所以郑权礼说WZ—12NB武装直升机的防护力与米—28N‘浩劫’武装直升机处在同一水平线上根本不是啥谦虚的话,而是一种另类的指桑骂槐,别样的指着和尚骂秃驴。
  偏偏之前跳得最欢的亚美尼亚和摩尔多瓦军事观察员却半句反驳的话都说不出来。
  原因很简单,郑权礼手上的那块凯夫拉装甲板材可比米—28N‘浩劫’武装直升机所使用的装甲先进多了。
  不说别的,光重量凯夫拉装甲就要比传统的装甲要轻一半儿,更何况郑权礼手上的还不是一般的凯夫拉装甲,而是一种用凯夫拉纤维增强的金属基复合材料。
  属于凯夫拉装甲中最顶级的存在。
  毕竟在场的人都不是瞎子,被23mm炮弹破开的损伤部位那种层层叠叠的横截面是骗不了人的。
  而事实上,这种全新的轻型装甲材料可不仅仅是凯夫拉纤维与铝锂合金的结合,内部还加入了一种用特种编织法制成的碳纤维复合材料。
  这便是中国腾飞推出的H—ZB9527型金属基特种复合材料,其最大的特点便是重量轻,强度大,适用于轻型装甲车辆,坦克的顶部装甲和底部装甲,直升机和攻击机的飞行员座舱以及油箱部位的防护。
  当然了,作为特种材料,光有重量轻和强度大的特点显然还是不够的,特种材料之所以称之为特种材料,自然要有其独门的绝活儿,而H—ZB9527型金属基特种复合材料同样也不例外。
  只不过这个绝活儿郑权礼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跟在场的外军军事观察员们说,因为这个绝活儿实在太过惊世骇俗,那便是对厘米波和毫米波雷达的吸收作用。
  而现如今对付武装直升机的防空系统所使用的雷达波段绝大部分是毫米波,少部分是厘米波,H—ZB9527型金属基特种复合材料可以吸收这两个波段的雷达波,说明什么?
  H—ZB9527型金属基特种复合材料生产的产品具备极强的雷达隐身功能。
  事实也的确如此,不说别的,就刚才飞过去支援小满的巴托利尔独立战斗群进行突击的四架WZ—12NB武装直升机可都是开着功能应答机的,按正常情况下,这样的做法是不符合军事演练的规则的。
  毕竟军事训练要贴近实战,而实战当中武装直升机通常要实行无线电静默,从而化身沉默的低空杀手。
  打开功能应答机,不等于是暴露自己的方位,等着敌方攻击?
  可四架投入训练的WZ—12NB武装直升机还是开了,为何?原因很简单,如果不开功能应答机的话,西北某地域的空勤调度就找不到天上的目标,也就无法协调在周边空域训练的军用飞机和经过的民航客机。
  如果造成飞机空中相撞可怎么办?
  所以不是WZ—12NB武装直升机不想开功能应答机,而是迫不得已不得不开,谁让空勤的毫米波雷达上怎么也抓不到WZ—12NB武装直升机身影,只能靠着功能应答机来找寻目标!
  气得郑权礼不止一次的找西北某地域的空勤理论,本来好好的低空杀手硬是被这帮家伙弄得尽人皆知,杀手锏便棒槌,落谁身上谁不生气!
  于是空勤只能一边一边的向上级申请更新雷达系统,最起码能抓到WZ—12NB武装直升机,接到任务的某电科所气的是直骂娘,使出吃奶的劲儿做出的雷达没几年就被中国腾飞的材料给淘汰了,某电科所的研究员们差点儿没拎着电子元器件儿冲进到中国腾飞的总部来一场声势浩大的零元购。
  可心里想是一方面,能不能做又是另一方面,最终冷静下来的某电科所还是咬紧牙关,准备推出新一代雷达产品,让中国腾飞跳着脚感受下想要来他们这里零元购的冲动。


第1261章 对俄国的反超
  当然了,无论这对儿矛与盾究竟会碰出怎样的火花儿,郑权礼是不可能跟在场的这些外军观察员们说的,更何况也没有说的必要。
  因为就算这些国家有意向购买WZ—12NB武装直升机,所使用的材料也不可能是自用款的H—ZB9527型金属基特种复合材料原版,而是另一种H—ZB9527M的畅享版。
  轻便度和防护力这样的硬核指标两者根本没有区别,唯一不同的是碳纤维的编织方式存在着些许的诧异,正因为如此H—ZB9527具备极强的细微化的镜面反射功能,从而在宏观上做到“吸收”雷达波的功效。
  而H—ZB9527M的畅享版只是普普通通的防护装甲板材,雷达波几乎是怎么来的就怎么反射回去。
  至于价格嘛,两者的差别到不是很大,因为除了碳纤维的编制方式不同外,各项工艺和制造程度可谓是大差不差,所以中国腾飞给出的公开售价是H—ZB9527原版每公斤1800人民币;H—ZB9527M的畅享版则是1600美元。
  中国腾飞其实很想把H—ZB9527原版直接定位1800美元,以便统一标准,显示自己的国际范儿。
  奈何总部在测试完原版之后,直接给出了产品禁止出口的指令,无奈之下只能标注为人民币,成为中国腾飞诸多国内“特供”产品之一。
  所以此时此刻郑权礼手上的板材根本就不是H—ZB9527原版,而是更加国际向的H—ZB9527M的畅享版。
  可绕是如此其性能合作用也不是米—28N‘浩劫’武装直升机能够相比的,你让亚美尼亚和摩尔多瓦的军事观察员怎么反驳?
  机动能力强悍、防护能力不俗,攻击能力就更不用说,30mm机炮,外加四个挂架,可以使用包括红箭8在内的各类型精确制导武器,这样的攻击力还不够?
  至于价格,以中国以往的军火销售的情况来看也不会高的特别离谱,所以郑权礼这边的话还没说完,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等国的军事观察员就有些安耐不住了,准备询问下具体细节和相关价格,如果合适的话等到回到京城就向国内汇报买上机架试试成色。
  然而还没等这些对WZ—12NB武装直升机产生兴趣的外军军事观察员开口,一阵魔音般爽朗的笑声便传入众人耳中,旋即巴洛托夫排众而出,来到郑权礼身边:“我亲爱的郑,你已经够辛苦了,接下来交给我吧!”
  正准备接受其他外军观察员询问的郑权礼直接被巴洛托夫这句话给搞懵了。
  啥情况?
  什么叫自己够辛苦,接下来交给他?
  啥时候要交给他?自己怎么不知道?
  就在郑权礼满脑子问号时,巴洛托夫已经与一脸诧异的郑权礼并肩而立,然后面对一众小兄弟,笑容温和的朗声说道:“大家看到了,这就是我们俄国合成纤维生产联合体与中国腾飞联合研制的新一代凯夫拉复合材料,他将在新世纪被用在米—28和卡—50这两款武装直升机的改进型上。
  从而令这两款武装直升机在防护力保持现有基准的情况下,进一步提升航程和载弹量,打造出适合21世纪作战需求的先进武装直升机……”
  此话一出,不止是郑权礼,就是在场的其他外军的军事观察员,几乎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懵了。
  凯夫拉材料是俄国和中国联合研制的?
  既然如此,你巴洛托夫为什么看到WZ—12NB武装直升机时怎么跟丢了魂儿似的?
  现在看到凯夫拉材料好,就准备巴巴的凑过来占为己有,你巴洛托夫还要不要脸!
  巴洛托夫的确是不要脸了,若是有其他办法他也不会出此下策,实在是没办法,难道眼睁睁的看着武装直升机的市场被中国给抢去?
  哪怕这个细分市场的盘子不大,却很可能产生多米诺效应,毕竟巴洛托夫在这方面也算是半个内行,由点及面,既然中国能在凯夫拉材料方面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在其他方面自然不会差,因为材料特别是纤维类特种材料可不是有一两个拳头产品就能包打天下的。
  而是需要整个门类的基础全面跃升、进步和跨越才能不断的孵化出一个又一个跨时代的新产品。
  这就好比是角色扮演和即时战略这两种不同类型的游戏一样,个人英雄主义在纤维类材料方面根本行不通,只有整个盘子起来,才能发挥出无与伦比的集团优势。
  在这方面巴洛托夫可谓是深有体会。
  俄国的纤维类材料强不强?
  毋庸置疑,苏联时代的纤维类材料当然是强的一塌糊涂,不然又如何跟美国在冷战时期打得有来有往,要知道远程洲际导弹上的弹头、弹体可都是使用纤维类材料制造的,如果没有这东西,导弹的性能至少落后两代。
  冷战时期的远程导弹别说落后两代,就算落后半代都会被对方按着脑袋在地上来回摩擦,苏联能在这个时期能让美国人不敢轻举妄动甚至是忌惮和惧怕,不是导弹和核弹头的数量如何如何,而是在这背后强大而不断创新的工业制造基础。
  然而这一切随着苏联解体,瞬间烟消云散,尤其是近几年俄国的经济跳水一样下滑,导致整个纤维类材料的基础遭到严重的破坏。
  产业链因为解体而支离破碎,技术人员因为困苦的生活而纷纷流失,配套厂因为寡头们的贪婪而大批倒闭。
  没了基础,俄国的纤维类材料自然是难以为继,除了能保证几个重点的远程导弹的生产外,其他方面几乎停顿。
  若非如此米—28和卡—50也不会用普通的铝合金装甲,导致两款机型严重超重。
  问题是基础破坏不可怕,可怕的是这种破坏造成了不可逆的严重后果,那就是俄国在纤维类材料方面被世界先进水平甩开一大截不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差距还在逐年扩大。
  刚解体时还不怎么看得出来,如今七、八年过去了,这种差距早已肉眼可见。
  俄国的有识之士不是不想振作,包括巴洛托夫同样在俄国国内呼吁扩大纤维类材料的投入,问题是现如今的俄国一没资金,二没有相关的配套厂,最最重要的是相关的专家和技术人员流失的七七八八,失去了研发基础。
  于是乎这种所谓的呼吁通常就成为流于形式的口号,喊得是震天响,实际上根本就落不到实处。
  而如今连中国都在这方面实现了对俄国的反超,巴洛托夫若是在无动于衷那他就不配穿这身俄军的军装了。


第1262章 不是导弹,那叫制导火箭
  所以巴洛托夫的思想转变的特别快,既然在纤维材料方面被中国反超,俄国又在短时间内无法取得新的优势,那就干脆打得赢咱俩单挑,打不赢咱俩一伙。
  毕竟包括米—28武装直升机在内的一众俄式武器装备还是很有优势的,唯一欠缺的就是材料,特别是先进航空材料方面的不足,只要能补齐这个短板,俄制装备的竞争力还是很强。
  当然了,真要这么做的话,有可能令中国取得不少俄国原有的市场份额,但巴洛托夫也想得很明白,现在不做出些让步,未来也会被中国一点点蚕食。
  不说别的,WZ—12NB武装直升机之前一点儿风声都没有,就这么平白无故的出来了。
  是国内保密做的好,让外人不得而知?
  拜托,一款复杂的航空产品,涉及到的东西数以万计,总有些蛛丝马迹让人看出端倪,可WZ—12NB武装直升机竟然毫无征兆,这说明什么?
  作为该机型的主要制造商的中国腾飞已经在上下游配套上掌握了及其成熟的技术,平时分散在其他产品上,一旦需要立即整合起来就是另一件划时代的产品。
  而翻开中国腾飞的产品线,军工产品的占比并不大,绝大多数都是航空航天领域的民用产品,最多也只是军民两用。
  然而以此就能说明中国腾飞在军工领域技术不行?
  恰恰相反,人家中国腾飞不但行,而且还相当强悍,要知道军民用两用的东西有很多,而最大的门类就集中在航空航天。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卫星,实际上无论是光学卫星还是雷达卫星亦或是通信卫星,真的很难界定它们到底是军用和民用。
  因为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它们的性质也在发生变化,就拿海湾战争来说,美军雇佣六家卫星运行公司的在轨卫星支援海湾地区的美军行动,你能说此时的卫星是民用卫星?
  航空领域同样如此,美国通用动力用一款核心机衍生出数款航空发动机,几乎涵盖了所有军、民领域,这又如何界定?
  这便是寓军于民的优势所在。
  俄国人从苏联时代就玩不转,到了俄国时期同样搞得不伦不类,没成想中国腾飞竟然在不到二十年的时光里就搭建出这样一套理念极为先进的架构。
  俄国或许可以凭借苏联时代遗留的遗产,暂时拥有相关的优势,可五年之后呢?十年之后呢?又会怎样?
  巴洛托夫心里很清楚,时间在中国腾飞这边,既然挡不住了,那就合作共同赚其他国家的小钱钱不是更好?
  至于代价……
  俄国手里又不是没有好货,拿出几样交换交换还是没问题的。
  所以巴洛托夫一番不要脸的长篇大论后,趁着现场的一众小兄弟被自己给弄的五迷三道,一时缓不过劲儿之际,赶紧俯下身子,对着郑权礼语速飞快的说:“只要能答应我们双方在凯夫拉复合材料上的合作,一切条件咱们都好商量。”
  此时郑权礼也从刚才的震惊中回过味来,这巴洛托夫是要拿好货了,问题是……
  眼见郑权礼的眼睛滴溜溜的转,就是不说话,巴洛托夫甘心把心一横:“我可以游说俄国国内,向你们提供我们刚刚列装不久的伊斯坎德尔导弹,而且还是技术指标最高的自用版本,射程500公里,当今世界上任何防空系统在它面前都跟纸糊的一样……”
  郑权礼再次被巴洛托夫的话给惊到了,没想到连俄国视为支柱般的伊斯坎德尔导弹都给搬出来了,可见巴洛托夫对手上的凯夫拉复合材料是志在必得。
  要知道俄国对伊斯坎德尔导弹的珍视程度可不亚于美国人对战斧的钟情,正因为如此,伊斯坎德尔虽然被俄国早早的推向国际市场,可想要买到完整版的却十分困难,以至于外销版本的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