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飞我的航空时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腾飞我的航空时代- 第5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要知道俄国对伊斯坎德尔导弹的珍视程度可不亚于美国人对战斧的钟情,正因为如此,伊斯坎德尔虽然被俄国早早的推向国际市场,可想要买到完整版的却十分困难,以至于外销版本的伊斯坎德尔导弹性能缩水严重。
  不但射程只有区区的290公里,而且还无法做M型的桑格尔弹道的机动动作,唯一的亮点就是精度相较于老旧的“飞毛腿”和“圆点”这类短程导弹要高出不少。
  当然,有人觉得290公里的射程也没啥,反正架构还是伊斯坎德尔的架构,买过来多添加燃料,把射程值充满就行了。
  国内曾经也是这么想的,结果一查资料才发现,人家老毛子可比你想得周到,想通过增加燃料提高射程?
  连门儿都没有。
  固体火箭发动机只够290公里射程,多了就报废不说导弹内的制导系统也只提供290公里最大射程的精确制导,过了就直接关机,导弹便成为另类的大号炮仗,能落到哪儿根本没人清楚。
  正因为如此,包括国内在内,起初对伊斯坎德尔有很大兴趣的国家,在俄国的一番骚操作下纷纷劝退。
  却没想到时隔多年,巴洛托夫竟然把俄国自用版伊斯坎德尔给拿出来,得亏是两人私下协商,这要是公开的话绝对优势一个震撼国际市场的惊雷。
  只是……
  郑权礼有些犹豫,不知道该怎么回复巴洛托夫,便在这时一位参谋匆匆过来,向郑权礼汇报道:“巴托利尔独立战斗群侦察分队,发现敌指挥所,需要远程火力支援。”
  “距离多少?”郑权礼问。
  “350公里!”参谋回答。
  “350公里……有点儿远呀!”郑权礼沉吟一下,旋即下定决心:“用刚刚列装的DZB—211吧,现在只有它够得上。”
  “是!”参谋应了一声,转身便传达命令去了。
  一旁的巴洛托夫有些疑惑:“350公里……这个距离可不近呀,DZB—211?这个型号很陌生,是你们最新的导弹系统吗?”
  “啊~~~系统是新系统,但却不是啥导弹,就是个大号的制导火箭!”郑权礼笑着摆摆手,语气极为的谦虚:“比不上贵国的伊斯坎德尔。”
  似乎为了证明郑权礼的话,很快蓝军旅旅部直属的营地内开出两辆军用卡车,每一辆上面搭载两枚约7米长的箱式发射装置,待车辆停稳,发射箱抬高到60度。
  眼见于此巴洛托夫不自觉的松了口气,一般高性能导弹都是垂直发射的,这种斜角发射的确与火箭弹很相似,哪怕是导弹,估计性能也一般。
  就在巴洛托夫放松身心,看着两枚DZB—211直飞冲天,静等着攻击效果是,他的手机忽然响了起来,接起来后只听了一句话,一双眼睛便差点儿裂开:“你说什么?做的是M型桑格尔弹道?”
  话音未落,巴洛托夫立马捂住电话听筒,神色紧张的看着郑权礼:“郑,请你告诉我,你们的DZB—211真的不是导弹?”
  “那是当然!”郑权礼带着人畜无害的笑容:“真的不是导弹,那就是个制导火箭!”


第1263章 DZB—221空射弹道导弹
  “制导火箭能做M型的桑格尔弹道?制导火箭具备伊斯坎德尔的突防性能?”巴洛托夫直接被郑权礼的解释给气笑了,发出了一连串的质问。
  要知道他刚才接到的电话可是从俄国航天局打过来的,以苏联时代遗留下来的太空监控网,巴洛托夫可谓信心十足,那个如伊斯坎德尔导弹那种在50公里的高空上做水漂式的跳跃式机动绝对不会错。
  要知道伊斯坎德尔之所以被外界忌惮,并不是极高的命中精度和多远的射程,正是源于水漂式的高空突防能力。
  可是现在,一款看着并不出彩的DZB—211竟然具备同样的能力,巴洛托夫想不震惊都不行。
  然而被DZB—211惊到的巴洛托夫似乎忘了,周围还有一群的小兄弟,那些个中亚、西亚、东欧的军事观察员们可都没离开呢,价值巴洛托夫失神之下也忘了压低声音,算是把该听的不该听的全都接收到了。
  旋即一个个看向不远处的两辆DZB—211发射车的目光,就如同看到了魂牵梦绕的初恋女神,恨不得直接冲过去抱着粗大的发射箱狂亲两口。
  就连之前跟郑权礼抬杠的亚美尼亚和摩尔多瓦的观察员也不例外。
  都不是傻子,尽管巴洛托夫和郑权礼的对话只是只言片语且没头没脑,但两个重要的关键点却是被这些观察员们给抓住了。
  一个就是巴洛托夫所说的M型桑格尔弹道;另一个则是郑权礼一直强调的不是导弹而是制导火箭弹。
  前者说明DZB—211性能出色,突防能力前;后者则预示着价格公道,能被绝大多数国家接受。
  性能出色,价格又公道,就具备着超高的性价比,而在场的这些观察员所属的国家基本上都不太富裕,自然更倾向于高性价比装备,至于DZB—211属于导弹还是制导火箭弹,这些观察员真就不在乎,管他是什么弹,只要能让打击目标完蛋就行。
  事实也跟这些观察员们预料的不差,就在巴洛托夫失控的质问,郑权礼便笑呵呵的解释道:“我们的DZB—211长6。7米,弹径不过0。7米,别说跟伊斯坎德尔7。3米长,弹径0。92米比了,就是海军使用的‘日炙’反舰导弹也有9。3米长,0。76米的弹径,我们的DZB—211连反舰导弹的尺寸都比不了,说是导弹也太牵强了。
  更何况,我们这款制导火箭弹的售价只有75万美元一枚,以现在的市场行情,超过300公里射程的导弹有低于100万美元的吗?正所谓一分钱,一分货,光看这售价就知道我们的DZB—211那就是如假包换的制导火箭弹……”
  郑权礼这一番介绍一出,那些外军观察员们算是彻底惊了,即便他们意识到DZB—211的价格会很亲民,没想到会亲民到这个程度。
  75万美元一枚,贵吗?
  对于普通人来说当然贵得离谱,可对于那些有需求的国家来说简直划算到姥姥家去了。
  要知道俄制的伊斯坎德尔最低配的也要112。5万美元一枚,DZB—211只有伊斯坎德尔三分之二的价钱,却拥有不亚于俄国自用版伊斯坎德尔的突防能力不说,射程还超越300公里这个国际公约线。
  更关键的是即便是超越,外人也无法指责什么,因为DZB—211是制导火箭弹,属于火箭炮类别,火箭炮大多远那都是战术性武器,没有特殊限制,别说超过300公里,就是超过1000公里也是合理合法,正当的一塌糊涂。
  能轻松绕开限制不说,价钱还这么亲民,这些个外军观察员看向DZB—211就已经不是初恋女神了,而是失散多年的大宝贝儿,恨不得这就抢回家去胡天胡地的乱搞一器。
  同样被惊到的还有巴洛托夫,与其他观察员相比他惊讶的倒不是价格,而是DZB—211的尺寸,实在是太纤细了,以至于从某种角度上来说真的很难归类为导弹之列。
  要知道伊斯坎德尔可是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和论证才确定现在的尺寸数据,真真是多一分太重,少一分太轻,绝对的将将好。
  可是DZB—211却从弹体到弹径比伊斯坎德尔小了两圈儿,但性能和作战效能上却并不比入门级的伊斯坎德尔差多少,这说明什么?
  很简单,中国在短程弹道导弹方面已经蹚出了一条康庄大道。
  但也正因为如此,巴洛托夫更加不解,明明是很不错的导弹,为什么偏要冠以制导火箭弹?难道是为了低调?
  说实话,这个问题郑权礼也很难回答,因为他也困惑,中国腾飞为什么将这么一款不亚于任何一款短程导弹的武器命名为远程指导火箭弹。
  当然,这个问题如果是庄建业在此的话,那就很简单了,只一句话就能解释,真正投入现役的DZB—211并不在陆军和第二炮兵,而是放在空军。
  型号的名称也不是蓝军旅装备的DZB—211远程制导火箭弹,正式的名称是DZB—221空射弹道导弹。
  这也就可以解释DZB—211为什么整体为什么这么纤细的原因所在,其主要作战平台并不在陆基而是空基平台。
  同时也只有空基平台才能赋予DZB—211最为最大的作战效能。
  毕竟DZB—211在陆基发射车的最大射程只有350公里,最大飞行速度2300米秒,还不到7马赫,随着在高空做桑格尔弹道机动,最终的攻击速度只有4。5马赫,连高超的边儿都没摸到,只能算是普通的火箭弹或导弹的传统打击。
  可搭载到飞机上就不同了。
  以空军某部装备的改进型轰—6这款DZB—221空射弹道导弹的挂在平台来说,在10000米的高空以0。9马赫的速度投放DZB—221空射弹道导弹,可以赋予该导弹517米秒的速度增量,把这一部分的速度增量与2300米秒的最大速度相加,DZB—221空射弹道导弹的最大速度就是2817米秒,超过了8马赫。
  即便是做桑格尔弹道式的水漂机动,速度会降低,但攻击速度也能保持在6马赫左右,妥妥的高超音速打击。
  而这还不是DZB—221空射弹道导弹全部性能释放的关键,更重要的是利用空基平台高空投放加初始速度可以极大的提升导弹的射程,在叠加桑格尔弹道的增效作用,DZB—221空射弹道导弹的最大射程可以达到1500公里,若是再算上改进型轰—6接近2000公里的作战半径,一个能打击3500公里外的高超声速利器,想想都令人恐惧!


第1264章 真·改变游戏规则的存在
  更重要的是DZB—221空射弹道导弹在作战平台的选择上并不仅限于改进型轰—6,毕竟改进型轰—6对于DZB—221空射弹道导弹这种灵活度极高的高超声速武器来说还是显得有些笨重。
  毕竟DZB—221空射弹道导弹的重量才4吨,改进型轰—6最多也就能挂在3枚,在这样的情况下介于轰—6自身的气动特点和内部结构,很难做到在0。9马赫的速度下发射DZB—221空射弹道导弹,因此作战效能上有所下降。
  所以利用战术飞机搭载的效能会比速度慢的轰炸机搭载更具杀伤力。
  而数遍国内空军的机型,能够挂在DZB—221空射弹道导弹的战术飞机只有苏—27系列可以承担,因为这型飞机的机腹串联挂架足够长,也足够宽,更重要的是俄国人利用苏—27系列做过搭载“日炙”反舰导弹的试验。
  要知道这款专为“现代”级导弹驱逐舰打造的超音速反舰导弹的重量达到了4。5吨。
  这样的大家伙苏—27系列都能轻松搭载,只有4吨且尺寸更小的DZB—221空射弹道导弹自然是没问题。
  当然了,苏—27的早期型号是无法搭载DZB—221空射弹道导弹的,毕竟作为一款空忧战斗机,不但缺乏对地攻击模块,机身的结构强度也无法适应4吨重的大家伙摧残。
  只有苏—27的改进型方能胜任。
  这也是为什么空军在获得苏—27空优战机,有了FBC—1A这样的优异的战斗轰炸机以及强—5改进型近距支援类飞机后,依旧花费重金采购俄制苏—30MKK的原因所在。
  增强空军的对地打击能力是一方面,但更为重要的是DZB—221空射弹道导弹的存在,正因为如此空军没有如新德里一样在苏—30上加入一系列的所谓“高新技术”,而是很务实的强调三点:
  第一机体结构要满足大挂载状态下的正常使用。
  第二载弹量要有保证。
  第三对地攻击模块的冗余度要高。
  而这三点要求恰恰是为了满足DZB—221空射弹道导弹需要,有针对性提出的,结果反倒是被新德里媒体大肆贬低为保守,没有他们新德里的技术先进,殊不知国内的苏—30MKK是有DZB—221空射弹道导弹的。
  以苏—30MKK1500公里的作战半径配合DZB—221空射弹道导弹1500公里的射程,再加上其超强的高空变轨以及高超声速的突防能力,一架苏—30MKK足以抵得上一个中程弹道导弹发射营。
  更为重要的是苏—30MKK作为战术飞机机动灵活,即可在纵深的二线机场发起远程奔袭,又可以在一线机场直接突击,偏偏DZB—221空射弹道导弹的射程摆在那儿,如假包换的防区外攻击,绝对的我想打你就打你,你想打我也打不着的无赖做法。
  这是什么?
  真·改变游戏规则的存在。
  而DZB—221空射弹道导弹改变的何止是周边形势,航空航天产业界内部也因为DZB—221空射弹道导弹的横空出世,临着一波大洗牌。
  而这也是让庄建业最郁闷的,原因很简单,这款从“杀手锏”计划中衍生出来的第一款获得部队认可并列装的力作,的确是让中国腾飞在高超声速领域和航天方面立住了脚。
  可转过头忽然发现DZB—221空射弹道导弹颠覆性简直超乎想象。
  因为只有苏—27系列能够搭载DZB—221空射弹道导弹,介于未来的军事斗争的实际情况,空军和海军迅速调整了既定的机型发展规划。
  于是乎,从永宏厂开始,历经腾飞集团,中国腾飞坚持到现在的舰载机项目再次面临着下马。
  原因不言而喻,中国腾飞的舰载机属于轻型机系列,撑破天也就是个中型机,而如今DZB—221空射弹道导弹的入列促使海军航空兵,尤其是其未来的舰载机需要重型机才能搭载DZB—221空射弹道导弹。
  正因为如此,海军方面更倾向于拥有一款类似俄制苏—33重型舰载机一样的重型飞机。
  空军航空兵同样如此,FBC—1A是不错,但在几轮的改进中潜力基本被掏空,更重要的是FBC—1A无法适配DZB—221空射弹道导弹,因此空军航空兵便终止了FBC—1A后续的改进计划,转而寻求一款与苏—30MKK战斗机能力相当的重型机作为未来对地攻击的主力。
  庄建业无论如何也没想到DZB—221空射弹道导弹会成为一把双刃剑,为中国腾飞奠定相关领域权威的同时,也一刀砍掉了为数不多的几个武器装备业务。
  可谓是成也萧何败萧何。
  好在庄建业转变的非常快,一方面积极争取保留一部分旧型号的改进计划,另一方面放下成见跟东北航空集团达成战略合作。
  没办法,无论是重型舰载机还是重型战斗轰炸机,基准型号都是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