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林的那双已然惊讶的双眸。
“这……这……这是董事长办公室吗?”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刘小林总算是问出了心底里的疑问,庄建业却意味深长的答道:“为什么不是呢?要知道他们才是我们中国腾飞能走到今天的核心和支柱,你看这边……”
说着,庄建业抬手指向门口的第一幅油画,上面是一位年过半百的老者,操弄着最为普通的铣床,加工着一个弯曲度极为复杂的片状零件。
虽然老迈,但眼神却出奇的专注,一双干枯而有力的手仅仅握着铣床的操纵台,稳稳的用刀具进行着极为精细的加工。
油画旁边是一行小字,鞠阔海(1924—1996),中国腾飞首位腾飞工匠,历任永宏飞机制造厂钳工班班长,永宏厂第二十三分厂机加工车间主任,腾飞集团航空发动机制造专家委员会高级顾问……
“鞠老爷子最厉害的地方在与能用最普通的机加工设备生产出极为复杂的弯曲曲面儿,当初我们刚从二十三分厂改组为腾飞制造厂,准备在无人机上一款小涡扇,需要涡扇叶片拥有极高的运转效率,从而保证推力的输出,这就要求风扇叶片要有一个复杂的弯曲曲面才能达到设计要求。
可惜当时我们腾飞制造厂是一穷二白,根本没有这类风扇叶片的专用加工设备,至于生产经验就更别提了,眼瞅着这个难点要将整个产品卡死,鞠老爷子主动请缨,接下这个艰巨的任务。”
说着庄建业看向墙上那幅展现鞠师傅加工风扇叶片的油画,仿佛回到了十几年前那个激情创业的年代,缓缓的再次开口:“鞠老爷子带着几个徒弟吃住车间连轴转,终于在三个月的时间内利用最普通的车床、铣床和磨床硬是做出了符合要求的风扇叶片,误差精度不超过0。02mm,奠定了我们腾飞系崛起的基础。”
顿了一下,庄建业忽然想到了什么,又补充了一句:“鞠师傅所加工的风扇叶片就是现如今普遍装备国内各领域的WD—20ML小型涡扇发动机。”
一听是WD—20ML小型涡扇发动机关键技术的突破者,刘小林顿时肃然起敬,没办法,要说现如今中国腾飞航发类产品哪个最知名,自然是奠定中国腾飞航发基础的WD—20系列小型航空发动机。
它不但被广泛用于巡航导弹、反舰导弹以及无人机上,更是作为当初麦道公司认证过的航空动力辅助装置,获得了美国以及欧洲的航空适航证,成为中国腾飞手中唯一一款能够推向国际市场的完整的机械类成品。
连国际上都认可,国内就更不用说了,从机场上为战机供电的移动式电力装置到化工领域驱动设备的小型燃气轮机,WD—20系列可谓无处不在。
不说别的,刘小林之前部队装备的S—300PMU2型防空导弹系统几乎清一色的俄国产品,但又一项国内却没有采购俄国货,那就是伴随导弹系统的移动式发电设备,因为俄国产品还使用老旧的柴油机作为发电动力,不但笨重而且油耗惊人,更关键的是噪音和红外辐射太大不利于部队隐蔽,远没有国内采用WD—20系列航空发动机研制的移动式地面站来的小巧且功率充足。
刘小林可能不懂风扇叶片是什么,但WD—20ML可是如雷贯耳,自然是对画中的鞠师傅万分崇敬。
而这时庄建业的话再次响起:“他是我们中国腾飞的第一位腾飞工匠,只可惜天不假年,前几年鞠老爷子体检时查出肝癌,当时已经晚期,不到两个月就走了……”
叹了口气,庄建业复又说道:“不过鞠师傅的技术我们并没有丢掉,特别是通过对鞠师傅在车床、铣床和磨床的高精度加工过程的研究,我们研制出NB—38XX系列高精度复合加工中心,将当初只能依靠鞠师傅手工才能完成的工作真正的实现自动化。
不仅如此,我们还以鞠师傅的名字命名了他生前所在的班组,如今担任鞠阔海班班长的不是别人,正是鞠师傅生前最后一个徒弟,同样也是我们中国腾飞腾飞工匠中的一员……”
说着庄建业指向了不远处的另一幅油画。
上面是一位头戴防尘帽,身着防尘服,手里拿着笔记本电脑,双眼紧盯着面前一块犹如妖娆女子身段儿的弯曲叶片。
油画旁边同样有着一行小字,刘磊(1973—)西北航空大学航空材料系毕业,研究生学历,历任腾飞集团航空发动制造厂一车间工艺员;航空发动制造厂一车间工艺室高级研究员;航空发动机制造厂鞠阔海班班长……
“这个刘磊别看实在车间工作,但却是如假包换的大学高材生,本来他可以进研究所的,可这小子不干,非要来一线,我们之前都以为他一个大学生吃不了一线的苦,没想到刘磊不但熬下来,而且还在他的主导下攻克了大涵道比涡扇叶片复合材料铺丝加工技术,直接将我们中国腾飞的涡轮风扇技术硬生生提高了30年,跻身世界先进水平。”
刘小林闻言不禁点点头,难怪他看着刘磊的油画与其说是个工人师傅,还不如说是个技术人员,原来人家做的是真正的高科技。
接下来庄建业又向刘小林介绍了几位腾飞工匠,有能在瓶盖大小的集成电路上焊接上千个柱状线路的高级技工;有能利用普通刀具将固体导弹发射药精度控制在0。02mm的工人专家;还有能用普通钻头打出误差不少过0。003mm的铆接能手;还有能用一面镜子找到航空发动机焊接死角并通过卯焊工艺保证变形精度不大于0。002mm的巾帼英杰……
这一位位腾飞工匠看下来,刘小林可谓是感慨万千,世人只看到中国腾飞技术先进,产品优良,可却没人去探寻这背后究竟是如何创造了,如今刘小林有幸见到这一切,那种莫名的震撼和感动简直无法用语言去形容。
便在这时,庄建业长长的叹了口气:“有人说我太拼了,可老刘你看看这些个油画上的人物,他们默默的奉献着自己的青春,贡献着自己的血汗,凝结出的那么一丁点儿的成果,如果没有人去拼、去争,任谁的良心都不会安稳,所以你也别怪我在反导上那么执着,我不是为了我自己如何如何,我所为的是他们……”
说着伸手指着墙上那一幅幅腾飞工匠的油画:“为他们辛辛苦苦的劳动成果要个归属,得个名分,老刘,你觉得我不应该嘛?”
第1323章 下不为例
“这个……”
刘小林听了庄建业的话张张嘴,却终究不知道该说什么是好。
在刚才的介绍中,刘小林这才知道中国腾飞给这腾飞工匠们不止是极高的声誉,更是给予特别高的待遇,高工资那只是毛毛雨,分车、分房更是正常操作,最让刘小林感到吃惊的是,中国腾飞竟然会将手上的原始股权作为奖励派发给这些腾飞工匠。
要知道中国腾飞的原始股可不是用金钱能衡量的好东西,随着中国腾飞的发展,未来这些原始股必将迎来爆炸式的增长。
正因为如此,不少商业大佬争着抢着向弄些中国腾飞的原始股,以便日后狠赚一笔。
奈何中国腾飞对自己的原始股管控极为严格,根本就不是你想要就能要的。
如此珍贵的东西,庄建业却对腾飞工匠十分大方的派送,这让谁看了不心动?不眼红?不甩开膀子拼命干?
之前刘小林那纳闷儿,他来秦岭南麓厂区接受培训时看到这里的中国腾飞干部职工的精气神朝气的不行,每天加班那都是寻常操作。
刚开始刘小林还以为这是中国腾飞学习东南沿海血汗工厂的照搬,结果一打听才知道根本就不是那回事儿,中国腾飞是严格按照正常的八小时工作时安排生产的,之所以有加班是干部职工自主自愿的,甚至有些人连报酬都不要,完全出的是义务工。
对此,不少人的解释是中国腾飞的员工福利待遇好,普遍比同行业高出1。5—3倍的工资,再加上其他福利,那点儿加班费真的不算什么。
但刘小林却不这么认为,中国腾飞的工资待遇是不错,可充其量也不过是东南沿海合资大厂的平均水准,并没有额外突出的地方,但中国腾飞干部职工的拼劲儿、韧劲儿以及凝聚力却是东南沿海那些合资大厂根本没法比的。
以至于置身在秦岭南麓厂区的刘小林有种回到三十多年前的三线职工大院儿,一样的激情澎湃,一样的热血燃烧。
问题是那个年代的人是真讲奉献,真有激情。
可如今几十年过去了,什么奉献,什么激情都敌不过票子、房子和女子然而偏偏中国腾飞就能复刻建国初期那种齐头并进搞建设的劲头儿,刘小林觉得只是单纯的高工资、高福利绝对达不到这种程度。
如今参观完此处董事长办公室的刘小林总算是明白,中国腾飞上上下下为什么会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了。
当国内其他企业负责人的办公室里挂着自己与各级领导和首长的照片或是收藏的古董名画时,庄建业的办公室里挂着的是一个个腾飞工匠的油画。
这就是尊重!
当国内其他企业负责人高谈阔论自己是如何带领企业发展,拼命往自己的脸上贴金,生怕外界不知道他的才能和贡献时,庄建业却能够不厌其烦的介绍他的腾飞工匠,并不厌其烦的重复着一句话:“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的中国腾飞。”
这就是感恩!
当国内其他企业负责人利用手中的权力,内外勾结,倒买倒卖,拼命积累自己的财富,脑满肠肥的成为所谓那批先富起来的人时,庄建业却自豪的说,中国腾飞的原始股指派发给腾飞工匠,并且已经形成了制度固定下来,哪怕是他这个中国腾飞党委常委、副书记、董事长兼总经理也无权拥有半个中国腾飞的原始股,除非他也能在某个领域达到腾飞工匠的要求。
这就是厚利!
受人尊重,并得到整个中国腾飞上下的感恩,再辅以厚利,不说能让人士为知己者死这么夸张,但挽起袖子玩儿命干的劲头儿确是能100%保证的。
“哦,对了,我有个问题想问一下。”忽然刘小林想起一个事,开口问向庄建业。
庄建业点头:“你说。”
“刚才听你说,你的工资还没有一线车间的师傅高……这是不是……”刘小林话并没有说完,但想要表达的意思却已经显而易见,这也是刚才参观时庄建业无意间透露的信息,只是刘小林不知道该怎么表达才好。
毕竟庄建业可不是一般的企业负责人,还是以为如假包换的央管干部,这要是放在地方也是省级的主要领导。
这样的人,在其他企业中工资待遇必然是超一流的,不然也太不把央管干部当人物了。
可庄建业却说他的工资待遇别说跟腾飞工匠们比了,就是稍有能力的技术工人都比不上,这让刘小林很不解,一把手待遇比不上一线工人简直闻所未闻。
庄建业却没有任何扭捏,坦然的点点头:“我的基本工资加综合补助合在一起一个月是5843块,而一线的骨干技术工人的基本工资都在6200块左右,若是算上补助和加班费用,随随便便都能拿到8000以上,真的是比我高出一大截的。”
“你可是中国腾飞的一把手,不觉得……”
“这有什么的?”没等刘小林把话说完,庄建业便一摆手,语气淡然的说道:“如果一家企业的负责人的工资待遇全厂最高,那只能说明这位负责人很无能,因为真正的待遇是要给真正有本的人,没有这种胸襟和魄力也就没必要干企业了。”
顿了一下,庄建业又补充了一句:“说实话,我原本连这点工资都不准备要,只要一个象征性的1块钱年薪,可惜上级不同意,好说歹说算是把配备的专职护理和厨师给退回去了,说真的,我对这些钱啊、待遇啊真的一点兴趣都没有,并不觉得这些东西才是一个人价值的体现,相比之下,我更希望我的员工,特别是那些挂在我办公室里的那些腾飞工匠们拥有更大的上升空间,因为他们不但是我们中国腾飞的脊梁,更是这个国家的脊梁。”
说着,庄建业抬眼看向刘小林:“我听老郑说过,老刘以前是三线职工大院出来的,所以也应该清楚我们这些一心一意做工业的不易,正因为如此,我也不求你什么,就看在我们这股不亚于建国初期的工人朝气,将提交给总部的LYJ—15超远程防空导系统的报告写得客观公正些就行了。”
刘小林闻言,目光有些挣扎,可当他抬头看向办公室里的那一幅幅腾飞工匠的油画后,却又不由自主的心里一软,旋即点头:“好的,我尽量客观公正,但仅此一次,下不为例!”
第1324章 2500万人民币一枚
看着头顶上的那片星空,刘小林很想弄明白当时究竟是怎么想的,居然就答应了庄建业的要求,真的在LYJ—15超远程防空导系统培训期间在上交给总部的报告中详细阐述了LYJ—15超远程防空导系统进一步改进的可行性,以及自己对反导作战的一些看法。
可以说是私货满满。
结果不出所料,这份报告递上去之后就彻底的石沉大海,总部既没说赞同他的观点,同样也没有旗帜鲜明的反对,好似根本没发生过这件事一样,就这么不了了之的揭过去了。
原本刘小林还很庆幸,自己的报告没被总部重视挺好,毕竟当时他是受到震撼后,下意识答应的庄建业。
不过就算事后刘小林复盘当时的举动,他也不可能不答应,没办法实在是庄建业对一线职工的重视和优待绝对是让人根本就没法拒绝。
尤其是刘小林这样从小在三线职工大院儿长大的孩子,天生对这方面有着异乎寻常的亲近感,就更是没办法不答应。
至于事后的担忧那就是另一码事儿了。
好在总部跟没发生一样,如此让刘小林安了不少心。
可就在刘小林静等着风头过去,安安稳稳完成LYJ—15超远程防空导系统的接收工作,然后按部就班的训练部队,早日达到战备值班状态时,他的那篇并不被总部重视的报告不知怎的被人给捅出来,然后便有风声传出刘小林作为近些年成长起来的优秀防空指挥员,有可能成为国内第一支反导部队的指挥官。
听到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