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什么时候已经穿好了衣服来到了他的身边,顺带还给他带了件保暖衣,一边递给他,一边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外面的景象,再次问道:“桥本,那是不是UFO?里面会不会有外星人?我可是听说这昆仑山自古以来就很神秘,中国的上古古神西王母的居住地,你说这些外星人是不是就是云顶天宫的真正主人……”
本来还很严肃的史蒂夫·松本直接被口椒暴江子的话给弄破防了,这NM都是哪儿跟哪儿呀?
早知道如此,就让口椒暴江子不去采访那些心眼儿活泛的锦官城市民了,有用的东西一个没弄到不说,反倒是收获了不少奇奇怪怪的东西。
而其中诸如摸金校尉,倒头黑驴蹄子的事儿最多。
事后史蒂夫·松本才搞明白,那不过是一位中国作家撰写的盗墓类小说里的情节,做不得真。
可从小就信奉神道教,笃信万物有灵,万物皆是神明的口椒暴江子却对这些坚信不疑,直言写盗墓小说的作家虽然有些夸张,但基本的脉络应该是真实存在的。
史蒂夫·松本也没心思跟史蒂夫·松本搞什么唯物、唯心的大讨论,反正动不动自己就要被爆浆,也没工夫寻思其他。
却不成想此时此地口椒暴江子将她脑袋瓜里的奇怪知识全都用上了,这要是放在以往,史蒂夫·松本说不得直接把口椒暴江子直接推到,就地法办喽。
可是现在,一道似有若无的念头告诉自己,天际尽头的异象非同小可,自己千万不能错过这个机会。
于是史蒂夫·松本根本就没搭理口椒暴江子脑洞大开的胡思乱想,而是沉声吩咐道:“把照相机拿来,还有三脚架……还有最好的三个镜头,我要赶紧把这个景象记录下来,因为我总觉得这种景象似曾相识……”
……
与此同时,国际空间站内。
来自卢森堡的航天员沃尔夫,正在设备舱内利用欧洲航天局研制的红外成像设备研究的确大气环流的运动情况。
就在他例行的利用设备,检测中亚地区的大气的参数时,设备的显示器忽然发出异常的数据信号,那是位于设备检测中心以东的某个区域。
沃尔夫有些诧异,要知道他已经在国际空间站内工作了一个半月,对中亚地区的大气活动监测已经超过了20天,整体来说这里的大气热辐射水平相较于东亚、欧洲甚至东南亚都要小得多。
以此,沃尔夫可以对全球二氧化碳情况作出大致精确的理论数学模型。
本来他对这个项目很有信心,甚至觉得未来的诺贝尔奖也不是不可能争取一下,可结果,靠近观测中心的那个热源扰动却让沃尔夫平静的心态忽然开始紧张不安起来。
“难道那些老专家的话没错,大气是天神创造了,真的无法预测?”
沃尔夫心里想着,赶紧看了下手腕儿上表,还好,距离国际空间站略过中亚地区还有几分钟的时间,足够他对那处大气异常区域进行初步的观测了,于是他把设备稍微调整了一下,将红外探测设备对准的哪个区域,旋即就被眼前的一幕给惊呆了。
只见设备的观测中心刚刚移到异常区域的一瞬间,数据显示屏上的所有参数就开始疯了般的往上窜,很快就突破了大气平均温度的最高临界值,呈现出难以想象的暗红色警报。
“哦,我的天神,我观测的还是地球嘛?”
沃尔夫艰难的咽了一口口水,旋即扯着脖子冲着旁边喊:“汉斯~~~汉斯~~~你快过来,看我发现了什么?”
来自德国的航天员正在不远处的试验舱里培养他的太空种子,听闻沃尔夫的话,赶紧放下手里的培育皿,从自己的试验舱里飘出来,来到沃尔夫身旁。
沃尔夫也没跟汉斯客套什么,指着监控屏幕和设备上显示的参数:“你看,地球的这个位置出现的现象,是我们人类能做出来的吗?”
汉斯虽然不是大气方面的专家,但这么长时间与沃尔夫在空间站内工作,彼此相互照应,多少也了解一些基础知识,一看之下也是吓了一跳,直接说道:“快~~快~~~快留下影像资料……”
……
同一时间,新德里北方邦,坐落在喜马拉雅山余脉上的尼赫鲁天文台。
天文学家拉瓦努金正趁着夜色,利用刚刚从美国进口的高倍率天文望运镜向喜马拉雅山北部辽阔的夜空,从而研究太阳系内小星星的运动轨迹和相关规律,配合着其他测量设备,拉瓦努金坚信不出一年绝对能拿出令人羡慕的亮眼成果。
有了这份成果,在去申请美国的访问学者应该不是难事,在借此机会彻底的留在美国,担任哪里的天文学教授或技术人员,他这辈子就算圆满了。
毕竟对于他这样的普通新德里知识分子而言,宇宙的尽头就是美国,只要能去哪里,就算死也值得。
可惜前几次申请,都卡在自己的学术成就上。
毕竟想去美国得有点儿真材实料才行,那可能像新德里,随便吹个牛逼就能过得舒舒服服。
所以这段时间,拉瓦努金勤奋的都快变~~~态了,没办法,美国梦就是这么让人如此上头。
今晚也是如此,趁着天气好,争取多抓几个小星星。
就在拉瓦努金准备调整望远镜,往西再看看时,一阵奇异的亮光透过镜头直入望远镜的显示屏上,差点儿没把拉瓦努金的眼睛晃瞎喽。
当时拉瓦努金就惊出了一身的冷汗,难道是小行星撞击地球?
可在看其他设备的情况又否定了自己的想法,但依旧还是十分的骇然,因为喜马拉雅山以北的天空上的那个物体竟然以8马赫的超高音速在距离地面120公里的区域进行着跳跃式的飞行。
那感觉就如同天神无异中投出石子,在苍穹之上打了个水瓢儿,那种神秘而又诡谲的感觉,着实让拉瓦努金汗毛倒竖!
第1636章 今天,我见证了历史……
当然,这还不算什么,下一刻才是让拉瓦努金毛骨悚然到直打寒颤。
因为天你问望远镜捕捉到的数据显示,喜马拉雅山北部的那个神秘的飞行物不仅仅是在120公里的苍穹之上打着“水漂”,还在做着大范围螺旋式的转向动作。
换句话说,那个神秘的飞行自身是存在动力的,能够实施大过载机动动作。
这要是换作以前,尼赫鲁天文台的所有设备集中在一起,也判断不了这类高速、高过载的机动动作。
即便是现在同样很吃力,好在那款刚刚更新的IBM计算机帮了大忙,这款计算机能够根据铺捉到的小行星运行轨迹,自动生成相关的轨迹运动数学模型,从而让相关科学家更加方便的了解小行星相关状态。
这套计算机处理程序在目前天体物理领域也属于顶级设备,至于缺点那便是延迟了,从铺捉到轨迹,到生成初步的运动数学模型,最少也要三个小时的时间,若是复杂一点儿的天体甚至需要三到四天才能完成。
不过这对天体物理学家来说已经足够用了,毕竟他们又不是搞天体防御的,没必要实时测算数据。
当然,就算能够实时跟踪,也未必真的能抓到喜马拉雅山北部那神秘飞行器的踪迹,因为拉马努金注意到他们那台IBM计算机显示的数据只是个最初步的数学评估,而不是真正的轨迹模型。
这种现象通常来说只有在比较复杂的天体上才能遇到,就算是想要结果,也得等三、四天的时间。
美国北美防空司令部的NMD导弹防御系统的计算机自然要比尼赫鲁天文台的要强的多得多。
可问题是不管再怎么强,计算机的架构却是相同的,毕竟都出自IBM之手,若说却别,那就是北美防空司令部的NMD导弹防御系统属于顶配版;尼赫鲁天文台的属于乞丐版罢了。
也就是说尼赫鲁天文台需要三、四天才能搞明白的事情,北美防空司令部的NMD导弹防御系统所属的计算机也就需要10到20分钟。
从时间上来看,北美防空司令部的NMD导弹防御系统已经足够强大,可问题是这10到20分钟的解算时间对于北美防空司令部的NMD导弹防御系统却是完全无效的,因为当北美防空司令部计算出一个轨道的逻辑点时,那款神秘的飞行器已经变换到另一个逻辑点,如此往复,等于是说北美防空司令部的NMD导弹防御系统总是要滞后10到20分钟。
这对北美防空司令部的NMD导弹防御系统无异于是致命的,抓不到目标也就谈不上拦截,无法拦截的后果就只有撅着屁股挨打。
没办法,谁让那款神秘的飞行器轨迹太过复杂,不但有纵向的“水漂”轨迹,还有横向的大过载机动轨迹。
整体飘飘忽忽,如同发散的意识流,根本就判断不出下一步这款飞行器朝那里飞,不然尼赫鲁天文台的IBM计算机也不可能将其列为极复杂天体进行计算,原因就在这儿呢。
但也正因为如此,拉马努金脑海中不由自主的蹦出三个字母UFO,但没过多久,又被他给否了,没办法,那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总让拉瓦努金觉得自己在哪儿里见过……
……
“似曾相识?你见过这样的异象?”
就在拉瓦努金盯着天王望远镜观测数据,凝眉沉思这似曾相识的景象时,昆仑山南麓某宿营地,口椒暴江子却很惊讶的问出了心里的疑问:“这么说,你见过外星人?”
史蒂夫·松本差点又被口椒暴江子给弄破防了,见过外星人?要见也是见这个小妖精!
无语的连头都没抬,眼睛透过照相机的镜头始终盯着那团似乎永远都不会消失的气旋涡流,另一之手快速的按下快门,这才缓缓的开口:“我要是见过外星人就好了,早就厌倦地球上的生活,跟着外星人去他们的星球上转转当然再好不过……只是……”
说着史蒂夫·松本抬起头看着似乎有些减弱的漩涡气团:“我总觉得在哪里看到过类似的资料,或书籍……可就是一时想不起来!”
“想不起来也很正常,毕竟兰德公司跟美军关系密切,每年需要借阅大量的资料,说不定你是从哪个秘密基地看的,没准儿就是美国空军秘密存放外星人尸体的51区,据说那里隶属于美国空军……”
起初口椒暴江子说得还有鼻子有眼儿的,不知道的还以为她是史蒂夫·松本好帮手和贤内助,都能说些兰德公司、借阅内部资料的话,跟之前张口就云顶天宫,黑驴蹄子显然要精干的多。
然而这话一长,才发现,不是口椒暴江子真的便精干了,而是脑袋里好莱坞大片儿装多,没办法实在是51区这个名词从口椒暴江子嘴里蹦出来后,整个画风就突变的面目全非,什么外星人,什么神秘黑科技,什么秘密组织,可以说好莱坞的脑洞有多大,口椒暴江子直接加倍就完事儿了。
只不过这一次,史蒂夫·松本并没有如往常一样破防,而是整个人就跟受到西王母的诅咒一样,整个人就那么傻傻的呆愣在那里,一动不动的盯着远处已然开始消散的漩涡,嘴里如着了魔一样的念叨着:“美国空军……美国空军……黑科技……黑科技……”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史蒂夫·松本突然吼了一声:“我知道了……我知道了……我知道了……那不是外星飞船,那是地球人造的可怕武器!”
这一声吼着实力度有些大,直接把絮絮叨叨的口椒暴江子吓了一跳,可还没等口椒暴江子反应过来,史蒂夫·松本则风风火火的冲进帐篷,拿起正在充电的卫星电话,双手颤抖着拨通了一个号码。
许久之后,里面传来一个慵懒且明显不悦的女声:“摩西摩西?”
史蒂夫·松本这来不及解释,直接嘶吼道:“我找安田副社长,快……十万火急……快!”
……
与此同时,国际空间站上,来自德国的宇航员汉斯,就要比史蒂夫·松本记性好得多,通过实际观测,汉斯很快就跟多年前在部队服役时,在北大西洋组织内看到的一份秘密资料所描述的场景重合到了一起,于是也顾不得跟身旁的沃尔夫解释什么,拿起空间站上一台专门与欧洲航天局联络的天地专线就打了过去:“我是汉斯,我有重要事务通报……”
……
同一时间,尼赫鲁天文台,拉马努金同样拿起通往新德里国家天文台的电话,颤巍巍的说:“今天,我见证了历史……”
第1637章 美中不足
新德里国家天文台那边被拉马努金这么一句没头没脑的话弄的是一头雾水,见证历史?见证什么历史?
是外星人入侵地球?还是喜马拉雅山就此崩塌?
拉马努金也知道自己的这番话有些没头没脑,于是便补充了一句:“具体的我已经通过电子邮件发到国家天文台的保密邮箱里去了,具体的我真的无法用语言去形容,你们看了就明白了!”
说完就把电话给挂掉了。
新德里国家天文台彻底的一脑门子问号儿,这都哪儿跟哪儿呀,什么叫我们看了就明白了?
新德里国家天文台这边虽然心里满是疑惑,可拉马努金终究是指了条明路,既然让看那就看吧。
于是赶紧找来相关人员打开国家天文台的保密邮箱,结果一众专家不看还好,一看之下集体陷入了无法适从的惊惧与恐慌之中。
没办法,实在是邮件的内容过于震撼。
整个内容非常简单,就三个图片以及一些文字说明,第一张是拉马努金早年前往苏联担任访问学者时,在苏联航天工业部看到了一批半公开的机密文件说明。
内容是以日记的形势记录的,讲述的是一次苏联60年代秘密研发的一款亚轨道机动弹头的模拟资料片。
本来这份资料片是严格保密的,但八十年代美苏签订了相关限制条约,此类武器被列入限制名单,禁止发展,于是苏联就将这类资料片当做震慑盟友,展现自己强大的手段,有意无意的“泄露”给拉马努金这样的人,以便让这些人始终对苏联心怀敬畏。
这些资料原本无可否非,毕竟看过这份模拟资料片的又不止拉马努金一个,八十年代新德里与前苏联打得火热,去苏联担任访问学者的新德里专家没有八百也有一千,看到的人并不在少数,因此光有这些并不能让这些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