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飞我的航空时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腾飞我的航空时代- 第7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些资料原本无可否非,毕竟看过这份模拟资料片的又不止拉马努金一个,八十年代新德里与前苏联打得火热,去苏联担任访问学者的新德里专家没有八百也有一千,看到的人并不在少数,因此光有这些并不能让这些高高在上的国家天文台的专家们如此惊惧。
  关键是后面两个图片,一个是尼赫鲁天文台捕捉的模糊影像以及初步的状态说明;另一个则是大致的方位以及纵向、横向轨道的初步判断。
  喜马拉雅山以北,新德里国家天文台的专家们就算是脑袋坏掉了,也知道那是什么地方,在看看那飘忽不定的轨迹以及8马赫以上的速度,一个个顿觉头皮发麻。
  就这样,也不知过了多久,一位国家天文台的负责人抓起了一部桌上的红色电话,用不容置疑的口吻说道:“给我接政~~~府……”
  ……
  “欧盟委员会负责外交事务高级代表索拉纳表示,中欧关系是21世纪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加强与国内的经济合作和经贸往来符合欧盟的整体利益,因此欧盟会一如既往的支持国内的经济改革,并呼吁欧盟各成员国积极参加八月份在国内举办的奥运会……”
  “自由美丽间经贸委员会副主席索尔在接受有线电视新闻网的专访时说道,他将会一如既往的支持与国内的贸易往来,并以此为契机加深与国内的经济合作,至于前段时间美海军忽然中断在第一岛链外海的联合演习,索尔表示,那是美军的例行安排,并强调现阶段自由美丽间的重点依旧是中东和阿富汗……”
  “日本执政党干事长于今日率团来华访问,团队成员包括三菱、住友、松下、丰田、东芝、尼康等一大批日本产业巨头负责人,就规模而言算是历年来最大的一支来华的日本经贸代表团,期间国内相关企业与日方签订了一系列能源、化工、钢铁、半导体材料等高端产业经济框架协议,使得双方的经济合作又上了个新台阶……”
  “据新德里媒体报道,新德里军方消息人士透露,新德里将斥资30亿美元打造自己的反导拦截系统,整个系统将采用新德里自主研制的反导拦截弹和探测雷达,以此来带动新德里高端装备的国产化。
  与此同时根据新德里某些媒体的消息,新德里取消了6月份的东部边境演习,理由是新德里国内的自然灾害导致演习无法按时进行,只能无限期推迟……”
  ……
  FCNB—200-VIP高级公务机上,庄建业看着某卫视播放的国际简讯,脸上露出一抹似有若无的玩味笑容,旋即跟一旁的王和平说道:“都说打铁还需自身硬,看到没?这就是活生生的例子,要不是前些天超高音速亚轨道可返回式航天器飞得还算说得过去,能有如今和善的模样?”
  王和平十分赞同的点点头:“是呀,美中不足的就是落点误差大了些,不然就完美了!”
  庄建业叹了口气,靠到了身后舒服的飞机座椅上,脸上同样流露出颇为遗憾的神色。
  前些天的“超高音速亚轨道可返回式航天器”试飞试验,搭载ZTH—1F固体运载火箭升空后不久便进入距离海平面240公里的预定轨道,旋即在以10。2马赫的超高音速如天外流星般直坠而下,在距离海平面180公里的亚轨道空间与该处稀薄的大气产生高速摩擦,实现第一次“水漂”式跳跃,速度下降到8。25马赫,此时“超高音速亚轨道可返回式航天器”的发动机点火,将速度提高至9。2马赫,如此进行了第二次“水漂”式跳跃。
  与此同时“超高音速亚轨道可返回式航天器”进行亚轨道大过载机动……
  如此往复,“超高音速亚轨道可返回式航天器”的速度始终为此在8马赫上下,高度距离海平面120公里以上,经过反复六次的发动机点火、高过载机动、“水漂”式跳跃,在西北边疆区某戈壁滩靶场上空留下惊人的绚烂奇观,最后待“超高音速亚轨道可返回式航天器”携带的燃料耗尽,这才以6。5马赫的超高音速直坠而下。
  原本靶场给“超高音速亚轨道可返回式航天器”安排的是330米长,65米宽的长方形钢筋混凝土硬着陆“回收站”。
  就在这最后一哆嗦的时候,“超高音速亚轨道可返回式航天器”的末端毫米波雷达出现故障,导致开机时间相较于预定时间完了2秒钟,结果就是这最后2秒钟导致“超高音速亚轨道可返回式航天器”着陆距离相较于预定硬着陆“回收站”相差了87公里!
  可绕是如此,还是把史蒂夫·桥本,汉斯,拉瓦努金等人惊出一身的冷汗!


第1638章 航天产业生态化反
  没办法不惊出一身的冷汗,如果史蒂夫·桥本,汉斯,拉瓦努金都跟口椒暴江子一样脑残也就罢了,关键他们一个个的可都是称得上业内人士。
  史蒂夫·桥本是兰德公司的研究员,兰德公司是干什么的?
  堪称自由美丽间军队的军师,哪怕史蒂夫·桥本是个混日子的西贝货,但也是没见过猪叫也见过猪跑的人。
  更重要的是史蒂夫·桥本凭借着娇小的身材,以及毛发并不旺盛且身体无异味儿的优势,得到某些强力部门领导们的特殊关爱,成为光环BUFF加身的少数特殊群体,因此能够经常能够接触到某些看上去重要,却又对未来发展无关紧要的“秘密”文件。
  就比如说自由美丽间从60年代末延续到80年代中期的亚轨道空间试验,史蒂夫·桥本就是从“关爱”他的一位兰德公司执行总裁的床上看到的。
  文件虽然列为保密级别,但整体的规划却已经被美军给否掉了,兰德公司拿过去只不过是总结一下此类项目的成败得失,以便为美军日后的项目规划做参考,从而在成本控制上做得更“完善”。
  当时史蒂夫·桥本也就是随手翻了翻,冗长的文字并没有让他留下多少印象,只有两副照片令他记忆犹新。
  一个是1982年,由“潘兴”Ⅱ中程弹道导弹进行了超高音速弹头坠落试验;另一个是1986年由“民兵”Ⅲ远程弹道导弹进行的超高音速弹头坠落试验。
  两次实验都在靶场上空形成了绚烂的气旋景观,以至于不明真相的人还以为是外星人的飞船,也因此相关的神秘学和UFO学在那段时间很是流行了一阵。
  不过史蒂夫·桥本对什么UFO到不感兴趣,他关注的是在昆仑山天际处的景象居然与自由美丽间空军八十年代进行的亚轨道超高音速试验一模一样,这就令他胸膛里的心狂跳不止。
  因为兰德公司的报告中指出,建议自由美丽间不要放弃此类项目的研发,因为相较于可重复使用航天器,这类亚轨道航天器同样是未来航天科技的一个重要路径。
  当然,更重要的是那句话,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当速度达到一定极致,那就是无敌的,既然自由美丽间要做太阳系的老大,自然就应该把这种无敌的存在牢牢握在手里。
  不得不说兰德的建议很中肯,问题是建议是一回事儿,能不能按照建议一步步的来就是另一回事儿了。
  自从2001年9月11号之后,自由美丽间先后发起两场局部战争,这一打可就是七、八年的时间,正所谓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海量的国帑往伊拉克和阿富汗这两个窟窿里添都还不够,动不动就得让手下的小弟分担点儿。
  如此情况下,哪有多余的钱去研发新的航天器?
  君不见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预算几年都没变过了,若是叠加通货膨胀因素,相关预算非但没涨,反而还在缩减。
  这也就罢了,最关键的还是美国内部关于航天技术路线的内部之争,令亚轨道航天器的地位是越来越尴尬。
  因为以马斯克、贝佐斯为首的互联网新贵涌入航天科技领域,立刻就掀起了一股源自互联网的成本控制风潮。
  正因为如此,可重复使用航天器便成为这帮子航天新贵们的趋之若鹜的技术。
  当然,这面少不了商业航天领域的引领者,航天新盈利模式的创始人,目标星辰大海的男人,号称最懂航天的王者,ZTM-NB太空探索公司的CEO,庄建业同志的表率作用个。
  就如同数年前庄建业开创性的开发“比翼鸟”项目,将商业航天的盈利模式推向一个新高~~~~潮一样,两年前,庄建业在ZTM-NB太空探索公司全球开发者大会上,用一身标志性的灰色体恤衫,蓝色牛仔裤和黑色帆布鞋,站在华丽的PPT面前发出了:“航天产业生态化反”的愿景规划。
  即将运载火箭各部分能回收的尽量回收,然后利用已经很成熟的航天可重复使用技术,实现二手、三手、乃至N手火箭的重复利用。
  而在重复利用的同时,每次的使用成本也会逐渐摊薄,最终达到达成航天运载火箭的价格等同于乘坐普通民用飞机的价格。
  而这种回收、利、在回收的模式,被庄建业称为“航天产业生态化反”。
  此概念已经发布,立刻就在全球航天业界造成巨大的轰动。
  因为自身的专家都觉得“比翼鸟”计划纯粹是赔钱赚吆喝,因为无论压缩成本,也无法填补单次发射的窟窿。
  结果,没想到庄建业不是想着如何提高售价,而是瞄准航天方面的根本技术下刀。
  这就好比是汽车,用一年和用十年的成本平摊比自然是不一样的,火箭也是一样,用一次可能需要10个亿,用10次的话,就算加上后期的维护,可能也就2个亿,那单次的成本不就降下来了?
  正因为如此,庄建业的所谓“航天产业生态化反”令业内资深人士出乎意料的同时,立刻就受到马斯克、贝佐斯等一众航天新贵的追捧。
  没办法,他们比任何人更看重成本,因为如同互联网一样,只有压缩成本才能获得更广泛的受众,也就能攫取更大的利润空间。
  而与此同时,已经成为美国主流社会资深的航空、航天产业专家,华裔美国人凯尔特·珀尔·史德瑞,即庄建业的石军同志,在《纽约时报》发表专栏文章,向哪些马斯克、贝佐斯等一众航天新贵们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文章从美国立国开始,回顾了莱特兄弟发明飞机,爱迪生发明电灯,弗莱明发现青霉素,直言这么多年美国能够持续发展正是得益于不断的技术创新。
  旋即笔锋一转,说起了庄建业,只不过这次石军没有把庄建业批成狗,而是肯定了其“航天产业生态化反”概念的重要意义,直言这是庄建业少有的在技术领域具有开创性的高光时刻。
  借着便发出灵魂拷问:“为什么这么重要的技术概念会出自一个在航天技术明显不如我们的国家?”
  石军给出的结论是因为马斯克和贝佐斯他们太懒惰,太安逸、太奢靡,以至于聪明的大脑都想着怎么泡妞、怎么享受去了,根本就没往技术创新上去想。
  这么好的技术概念,足以影响世界未来100年的科技发展,天生就应该是自由美丽间的,所以马斯克和贝佐斯这帮航天新贵该从美女的肚皮上爬起来了,好好想想怎么征服星辰大海吧!
  文章言辞犀利,振聋发聩,已经发表就被美国各大媒体争相转载,马斯克和贝佐斯正想着怎么入手,石军的这篇报道等于是帮了他们大忙,于是纷纷公布自己的“航天产业生态化反”计划。
  与此同时两位大佬开始疯狂在在欧美狂挖航天领域的技术人才,集中起来开发可重复使用航天技术。
  华尔街大佬们对此也是鼎力支持,是要钱给钱,要政策给政策,如此可重复航天技术开发的如火如荼,至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超高音速项目,谁知道那玩意是啥?直接就当成臭狗屎给扔进了垃圾堆……


第1639章 勇敢的张开双臂扑过去
  不当臭狗屎扔垃圾堆也不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都已经被马斯克和贝佐斯当成羊毛薅的快秃噜皮了。
  等于是说除了那种醉心于研究的老头子和技术怪才外,但凡有点儿世俗牵绊的人几乎都被这些航天新贵们给挖走了。
  这还不算,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积累了半个多世纪的航空、航天技术,同样被马斯克和贝佐斯薅的是所剩无几。
  最好的人,最深厚的技术积累全都没了也就罢了,最最关键的是政府方面的年度拨款还不给力,没人,没钱,就算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在如何支棱,也免不了显出老迈的颓势,也就没那个心力去做什么超高音速方面的事情。
  完全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状态。
  问题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还不服老,在史蒂夫·桥本将见到的东西通过共同社的副社长,通报给美国方面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第一个站出来表示,老子体格子完全没问题,不就是超高音速航天器嘛,只要给钱,给资源,老子三年内就能拿出来。
  结果不但人和钱没弄到,反倒是被石军写文章批得一无是处。
  没办法,在当下的自由美丽间,石军的观点简直正确到没边儿了,中国腾飞的超高音速亚轨道可返回式航天器就算飞的快又怎样?核心的问题是它打得准吗?
  很明显以如今中国腾飞的技术根本就驾驭不了这类超过自身水平过多的技术,既然如此哪还有什么好怕的?
  就让中国腾飞去折腾,折腾的越厉害越好,反正那就是个超级无底洞,连美国都玩不明白的事儿,中国腾飞就行了?
  拜托,各位,好好动动脑子吧!
  于是在自由美丽间的主流媒体对此事的关注度可以说低的可怜,都认为石军分析的很有道理,最好让超高音速航天器成为中国腾飞无限流血的伤口,直到把这个怪胎耗成人干儿才好呢。
  相比之下,他们的大中东计划那才是重中之重,一刻都不能耽搁。
  所以自由美丽间依旧是接着奏乐,接着舞,歌舞升平的不要不要的。
  在其带动下,日本、新德里和欧洲的反应同样不是很大,毕竟老大都没当个事儿,他们这些小弟又能说什么?
  然而在主流之外,还是有些人间清醒的人士,觉得超高音速亚轨道可返回式航天器这东西非同小可。
  不可否认,最后超高音速亚轨道可返回式航天器距离预定的硬着陆点差了87公里,很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