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飞我的航空时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腾飞我的航空时代- 第7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再加上近些年新德里在经济上取得的些许成绩,令整个国家上下充满了我老牛逼了的狂热心态。
  甚至新德里内部人士大言不惭的宣扬到就算给国内魔都二十年,也赶不上他们的孟买!
  如此狂热的蜜汁自信导致新德里的内外政策愈发的偏激且难以捉摸。
  就比如1999年在克什米尔争议地区爆发的卡吉尔冲突,本身本没有大动干戈的必要,可新德里依旧倾注全力,愣是力压巴基斯坦一头这才罢休。
  之后经过多轮的军备采购和基础设施建设,新德里在边境地区的活跃程度愈发明显,不但每年都会跟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地区进行几番你来我往的冲突较量,甚至对于北部高原地区也进行所谓的渗透侦察。
  原本这一切还只是小打小闹,可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不但变得愈演愈烈不说,新德里居然还开始在该区域进行军事演习。
  虽说新德里此举是做给国内看的,以便利用边境的紧张局势来安抚国内日益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从而转移因为金融危机而带来的经济与社会危机。
  但这种行为明显是不负责任,因为新德里军方可没有政治家那么多弯弯绕,始终叫嚣着越过北部边境,一雪当年那场从边境进攻打成首都保卫战的打败之耻。
  甚至某些边境高级军官甚至公开叫嚣,现在的新德里早已不是1962年的新德里!
  面对如此情况,国内不能不作出些反应,于是总部经过研究决定,对靠近雪区高原的两个战区实施全面的战备突击检查。
  ……
  “最近总部可能要有大动作,你这边的后勤工作可要保障好了……”
  昆仑山以北,祁连山以西的柴达木盆地沙漠深处,已经成为空军领导的薛卫东,身上披着制式军大衣,沿着一条明显与内陆铁路规格不同的两条铁轨中央边跟身边明显胖了一圈儿的庄建业说道:“年初的制定的年度计划中,明确要在年内实施一次战备突击检查,方向是雪区高原,明显是要检验战略投送力量的,铁路我不担心,毕竟06年青藏铁路贯通后,陆军已经实施了几次战略投送演练,怕就怕让战略空运力量来挑大梁。
  毕竟空军大规模装备你们出产的运—18NB没几年,多兵种组织起来还不是很协调,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后勤保障的问题,雪区高原环境太特殊,在哪里展开行动与其说是打仗没还不如说是打后勤,所以呀,老庄,你们今年担子还是很重的!”
  “你就说这几年我们那一年担子不重!”
  庄建业闻言不由得咧嘴一笑,旋即用手揉了揉高原烈风吹得干涉且黝黑的脸:“今年除了不知道何时进行的战备突击检查外,还有眼前这一摊子,我可是在上级领导的面儿立下了军令状,要是达不到实战效果,我庄建业的乌纱帽就彻底没了,所以呀,你老薛还是先别操心战备突击检查了,想想怎么构建你的防空网,来阻挡二炮的反舰弹道导弹吧!”
  薛卫东闻言同样苦笑着摇了摇头,眼前的这条明显能够并排走十几人的超宽距铁轨,实际上是总部近些年构建的“旱地行舟”计划的重要设施。
  全长352公里,几乎横贯了整个柴达木盆地沙漠地区,但整套铁轨并非只是单纯的直线,而是在两处地方形成了两个半径极大的转弯,从高空俯瞰就如同S型的蟒蛇,匍匐在茫茫的沙漠之中。
  看似平平无奇,但这两个弯道却是海军方面根据多年的大型航空母舰海上S型机动轨迹等比例复刻出来的。
  也就是说,大型航空母舰在海上进行紧急机动规避的弯道弧度、角度和距离是什么样,这条铁轨就修成什么样。
  既然如此,那在铁轨上行驶的装置也就不言而喻了,自然是是一款与大型航空母舰几乎等比例的靶标模型。
  不然整个计划也不可能称作为“旱地行舟”,就是因为在这片沙漠上走的东西真就是一条船,一天跟真事航母大小相差无几的大船。
  至于作用,也不用多说,就是为了试验反舰弹道导弹。
  按理说,这样重要的试验最好是放在海上,毕竟是反舰弹道导弹嘛,不打船终究名不正言不顺。
  可问题是海军根本就提供不了万吨以上的大型船舶来模拟航空母舰,没办法,过去许多年海军的家底儿实在太薄了,近些年到是逐渐好了起来,但长久以来的问题依旧影响至今,就比如说靶船的问题,海军自己训练都不够用,就别说提供给其他科研任务了。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海上试验的保密性并不好,毕竟海上往来的域外船舶和飞机很多,不少能力强大的平台隔着数百公里就能把导弹的各项数据调查的明明白白,这对反舰弹道导弹来说并不是啥好事儿。
  在叠加成本方面的因素,于是经过各类专家的多方面论证,最后提出这套“旱地行舟”方案,将整个靶场从海上移到内陆。
  当然开始的时候并不是移动的,而是一个类似航母甲板大小的长方形固定靶。
  光打这个长300米,宽70米的固定靶,中国腾飞就整整耗去了三年。
  因为最开始的反舰弹道导弹的精度实在是不够看,平均的命中精度只有区区的30%多一点儿,也就是说打上三枚能命中一枚就不错了。
  这还是固定靶,问题是航空母舰这东西不可能固定在海上让你揍吧,人家可是长了腿的,能够到处跑的,中国腾飞的反舰弹道导弹打个固定靶只有30%的命中率,大移动的,命中率几乎就是零蛋。
  没办法,中国腾飞只能寻找原因,最终发现影响命中精度的主要原因是弹头在超高速飞行时,弹头外层会出现一个电离层,从而削弱各类电子信号的发送和接受。
  为此中国腾飞组织公关团队开始专项攻关,一步步的从固定靶命中率30%提升到70%,再进一步提高到95%。
  随机进入移动靶试验,从最开始的20%命中率开始,一点点改进到现在单发89。7%,双发99。8%的命中率。


第1694章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为此,中国腾飞又整整耗时了12年,方才做到了这一步。
  当然,者不等于反舰道导弹没有正式战备值班,实际上从2007年年底,就有二炮部队试装了21号D型导弹,用于对海上大型战略目标的战备值班。
  所使用的是用于精确打击的常规弹头,攻击速度最高只有5马赫,且为了增加命中概率,21号D型导弹采用的是双弹头布置。
  虽说对海上大型水面舰艇目标的威慑是有了,但却不敢保障首战即摧毁。
  毕竟人家又不是没有反制手段。
  5马赫的速度看似很高,但也只不过是普通弹道导弹的一般攻击速度而已,在标准6等一系列舰空反导系统日益成熟,“宙斯盾”舰艇不断升级的当下,虽然会给航母舰队的防空带来一些麻烦,然而在总体上并不是不能应对。
  毕竟通过遍布太空的红外卫星预警系统,可以在21号D型导弹发射升空的第一时间做出判断,并未相关航母编队提供至少20分钟的预警时间。
  在此期间,航母编队不但能够完成防空网的布置和准备,航空母舰本身也会进行大范围的激动规避,更重要的是编队中的大型补给舰甚至护航主力舰都可以提前释放诱饵信号,干扰攻击弹头避开航空母舰。
  在一系列软硬杀伤手段的轮番招呼下,只有最好5马赫,实际上平均只有3马赫攻击速度的反舰弹道导弹弹头究竟能有几个落在航母的甲板上,说实话连老天爷都很难估计得到。
  正因为如此,这种第一代反舰弹道导弹说白了也就是解决个有无问题,威慑威慑对方心里,检验检验这条技术路线的可行性,至于实战价值,连国内相关单位都不怎么看好。
  所以在装备上也有完全铺开,只在华东和华南装备了两个导弹发射营,用于检验和培养部队骨干只用。
  这要是放在诸如新德里,乃至俄国这样的国家,估计早就宣扬的满世界都是了,威慑嘛,管他实战价值高不高,反正说出去又不上税,可劲儿的吹就是了。
  问题是部队要反舰弹道导弹可不是给自己长面子的,而是用来夯实自己的老底子的,是用来解决东南沿海某岛悬而未决的问题的。
  正因为如此,部队对海上航母编队的实力历来都是料敌从宽,但凡有任何无法满足毁伤或重创航母的条件,那都不是完美的打击体系。
  基于此,在第一代反舰弹道导弹似列装不久,部队便启动了第二代反舰弹道导弹的研制,即26号导弹、21号D型导弹的改进型以及基于21号D型导弹的改进型的空射反舰弹道导弹。
  而这三款导弹改进的重点只有两个第一,加大攻击速度;第二,提高攻击弹头的抗干扰能力。
  但归根到底还是加大攻击速度。
  究竟多大?
  中国腾飞给出的参数是最高可以达到12马赫,平均攻击速度为10马赫,达到真正的超高音速,而之前的5马赫弹头则被降格为高超音速。
  超高音速与高超音速尽管只是词组组合的变化,但意思却大不相同,至于在中国腾飞内部更是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鄙视链。
  那就是10马赫的才是真正的超高音速,至于5马赫左右的只能被叫做伪超高音速,既然是假的超高音速,那么再叫超高音速就不合适,于是就把高超音速这个名头扣在5马赫攻击弹头的头上。
  毕竟未来这种配备5马赫弹头的防务装备是要出口的,跟客户介绍时,说这种防务武器是伪超高音速多不好听,搞得客户好像买了假货似的,叫做高超音速不但能跟真正的超高音速区别开来,还能让客户有种买了超高音速防务装备的错觉。
  这也是没办法,除了中国腾飞嚼文嚼字的把两者分得清清楚楚,实际上包括美国内在的其他国家,依旧是超高、高超傻傻分不清楚呢。
  问题是人分不清楚,但雷达却晓得那个厉害。
  5马赫一下的攻击弹头,因为速度不快不慢,雷达的连续波还是可以勉强跟得上弹头的行进轨迹,这也就能为标准6之类的海上反导武器系统提供很好的攻击参数,确保能够精准的把弹头给揍下来。
  可速度达到10马赫以上,无论多先进的雷达,波束一来一回确定的参数,准备再次确认时弹头早就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也就无法进行轨迹的连续跟踪,自然无法算出攻击的角度、速度、高度和时间等具体参数。
  除非能够在弹头飞行的航线上每隔3公里就部署一座大型的相控雷达,形成雷达阵列才有可能抓住这么快的弹头轨迹,否则想都没想。
  可这么做一来没那么多地盘儿让你来建,二来成本也吃不消,所以面对10马赫以上的攻击弹头,无论是陆基防空系统还是海基防空系统统统无效。
  航母硬杀伤手段算是废掉了,那软杀伤呢?
  就比如电子干扰和假目标能不能诱骗攻击弹头?
  答案依旧是不可能。
  先说电子干扰,超过8马赫的攻击弹头表层就会附着一层电离物质,不但可以屏蔽接收信号,连内部的正常信号同样发射不出去。
  需要一种及其特殊的体制和频段,才能突破这层电离层的阻隔,实现弹头内外的联系。
  基于此,电子干扰基本无用,因为其波段连外层的电离层都突破不了,怎么干扰内部的电子设备?
  既然干扰不了里面的电子设备,那设置在其内部的雷达制导+图像匹配+卫星制导+光电制导的复合制导模式就可以准确的锁定航母这个独一无二的大家伙。
  这就跟玩儿转夜场的海王渣男一样,补给舰和护航主力舰再怎么用诱导性好给扑来的超高音速攻击弹头搔首弄姿的抛媚眼儿,大叫要我~~~要我~~~超高音速攻击弹头也会一眼看穿对方庸脂俗粉的渣女属性。
  自然是理都不会理,一头撞向航空母舰这种良家小少妇的怀里,尝尝味道,正所谓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这种良家小娘子下手要是晚了,可就再没机会了……


第1695章 战备突击检查
  基于这个原因,部队在柴达木盆地建造了这个大型水面舰艇机动试验靶场,就是为了对第二代反舰弹道导弹进行全要素测试和实战化演练,最终将这套手里的杀手锏,磨出能够灭敌的风刃。
  当然这么大的工程也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前前后后花了三年半的功夫才出具规模,建成伊始便开始承担第二代反舰弹道导弹的测试任务。
  而随着各项系统的稳定,以及东南沿海局势的变换,总部要求在今年晚些时候能够进行一到两次第二代反舰弹道导弹的全要素实战化演练。
  庄建业和薛卫东,一个生产方,一个协调方,这段时间就围着这个核心工作打转转呢,不然也不可能并排走在这条特殊的铁轨中间。
  然而就在两人边走边聊之际,一位高级参谋急匆匆的跑过来,立在薛卫东面前就打了个立正,朗声说道:“总部急电……”
  ……
  B军区,蓝军旅驻地,已经是该部队主官的小满拍了拍一位身体崩的笔直的年轻少尉,欣慰的点点头,问了一句:“郑超林,怎么样?怕不怕!”
  一身迷彩服加战斗装具的郑超林毫不犹豫的说出两个字:“不怕!”
  “好样的!”
  小满笑了笑,然后退后几步,看向已经全员全装集结完毕的蓝军旅,朗声说道:“这次战备突击检查,点到我们部队,那是上级对我们的信任,我们将在陌生地域展开为期三天的实战化训练,你们有没有信心完成这次任务?”
  “有~~有~~有~~”蓝军旅的回应整齐划一。
  小满闻言也不犹豫,大手一挥,出发!
  ……
  与此同时,G军区某军用机场作战指挥室内,空军某部运输机大队大队长王凯对着任务图说道:“这次战备突击检查,我们部队所属的12架运—18NB大型运输机将全部出动,与兄弟部队一道,在今天下午17点45分抵达B军区X机场,在哪里搭载集结完毕的陆军部队,然后在起飞,长途奔袭3574公里,抵达青藏高原的阿里地区,在哪里完整陆军部队的整建制的战略投送任务……额……林晓晓,你有什么问题?”
  “陆军部队的规模有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