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皇子娶了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十九皇子娶了谁- 第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觉。”

    明路更是以为自己瞎了,他转头对观言道:“这个事,我有机会一定要告诉小娘子和二郎。”

    观言提醒他:“你还是不要说,现在小娘子正为晋王的昏迷忧思难解,你说这些岂不是更让她伤怀?”

    “……也是。”

    两人在外头可怜兮兮地等了不知多久,才等到温若笙有些离魂地从里头出来。明路送她出去,观言则进去跟颜雪臻说了魏姝的事。

    颜雪臻听完后先是愤怒,随后冷静下来,又陷入了沉思。他左思右想,觉得这事他们知道得晚了。若是知道得早,敕旨还没下,没准还可以求求沈非,让他在清河长公主身边说几句,打消长公主和魏姝的念头。但如今敕旨已下,眼下最重要的,便是稳住颜雪柔的情绪。

    这事没准很快就会传到柔儿耳朵里去。颜雪臻想起前两天太子说过,颜府可以派人去大理寺监牢探望,于是他去正堂找到太子和颜渊,请他们安排明路去一趟大理寺监牢——将魏姝即将嫁入晋王府的事告诉颜雪柔,并且安慰她,稳住她的情绪。

    这个任务就这样交到了明路的身上。

    第二日,明路去大理寺之前,颜雪臻将观言喊来,指着桌案边地上的一个大布袋道:“这是我昨夜整理的一些书,你拿给明路,让他一并给阑弟带去。”

    左右牢中无事,看书打发时间最好,柔儿看着阑弟读书,心思也会平和安定一些的。

    观言离开后,颜雪臻进了屋,取过一卷书,安安静静地看。看了一会儿,始终觉得看不进去,便又将书放下,认认真真思索起温若笙说他“刻板”这件事来。

    过了小半个时辰观言才进来,见颜雪臻一副思索模样,低声道:“大郎,书已经给明路了。”

    “嗯。”颜雪臻点头。

    “还有,童家的人又来了。”观言道。

    “童家倒是重情重义,”颜雪臻微微一笑,“来的是童世伯还是童夫人?”

    “童公和童夫人昨日才来过,今日来的是童家的小娘子熙儿,”观言也笑了,“她昨日听说明路要去大理寺监牢,亲手给小娘子和二郎做了些扬州的特色小吃,拿来府上让明路带过去。”

    颜雪臻一愣,才道:“童家人真是太好了。”

    随后又感叹:“柔儿和阑儿从小在扬州长大,一直无忧无虑的。来京城不过几年,便饱尝了这许多心酸,真是世事难料。”

    但愿,柔儿能想得开吧……

    ……

    温府。

    温夫人得知女儿昨日扮作小厮去了颜府,也没斥责她,只是问了她几句颜雪臻的情况,温若笙一边答,一边红了脸。

    温夫人道:“也不知你和臻儿能不能顺利成亲。”

    温若笙抿了抿唇,道:“大不了就延期,左右我是一定要嫁给颜大哥的。”

    温夫人摸了摸她的头发,叹息一声,想说她傻。可转念一想,温若笙这些日子总是茶饭不思,定是为了颜雪臻,若真如她所说,她已经喜欢了颜雪臻好些年,那这般根深蒂固的感情,确实不是一场突来的家变能够摧毁的。

    矢志不渝,本就是这世上最难能可贵的东西。

    那句“傻”她终究没说出口,只笑着打趣道:“阿娘问你,你最喜欢颜大郎什么?喜欢他俊俏?还是喜欢他沉稳?”

    温若笙苦想半天,不知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似乎那人的一切她都喜欢,唯独一样,让她恨得牙痒痒。

    不知为何,她竟脱口而出:“或许是喜欢他的刻板吧。”

    温夫人愣了。

    温若笙看着似乎被她吓到的阿娘,笑着安慰她:“没有没有,他就这个缺点,我开玩笑的,其他的我都喜欢啊,又俊俏,又沉稳,舞剑又舞得好看。”

    然后用类似自嘲的口气道:“只是,唯有刻板这一点,最深得我心了。”

    她说出这句话时,心中忽然有了一种预感。或许有一日,颜雪臻会变老、变胖、变傻,所有优点都不复存在,但刻板这一条,大概是永不会改变的。她心中暗笑,若真是这样,到了那一日,她大概还是一样喜欢他。

    那这么说,喜欢他“刻板”,这个答案,才是最没错的。

    呃……难道她,真的是喜欢他的“刻板”么?

    这时的温若笙没有想到的是,在她嫁给颜雪臻很多很多年后,颜雪臻身上清俊、聪慧、沉稳等等优点一样都没少,没有变胖也没有变傻,偏偏“刻板”这一项,是娶她进门那日便改变了的。

    严格说来,他在外头仍旧刻板,跟从前一模一样。唯独在她面前,他的刻板几乎荡然无存,总变着法地哄她开心讨她喜欢。

    而且,外头的人绝对想不到,刻板的颜雪臻在房中单独面对夫人时,是怎样“洒脱随性”的。

    作者有话要说:

    看!番外我也有认认真真写!!

    大哥和笙儿的故事就是这样了,你们喜欢吗?

    下一更,还是万字大章噢(嘘)

    感谢每一个看完的小天使,爱你萌~

    第118章

    春日的淮阴侯府,百花盛开,一片花香。淮阴侯夫人靠在软塌上,由着婢女们为自己揉肩捏腿,松乏累了半日的身子。

    窗外鸟儿轻啼,淮阴侯夫人睁开眼,问:“柔儿和阑儿呢?”

    “回娘子,二郎方才出府玩去了,”婢女恭敬地回道,“小娘子在自己院子里头呢。”

    淮阴侯夫人闻言皱眉,阑儿都出去玩去了,柔儿为什么不跟着?难道……

    这一年,颜雪柔十岁,颜雪阑八岁。春日里,金氏从京城回扬州省亲,颜渊忙于公务没有同来,颜雪臻尚在国子监念书,亦没有跟来。

    金氏在淮阴侯府住了一月,今日启程回京了。淮阴侯夫人心中猜测,颜雪柔是因为阿娘离开,心中伤感,所以才没有跟弟弟一起出去玩。

    果不其然,等淮阴侯夫人来到颜雪柔院中时,见她那宝贝外孙女正趴在床榻上,肩膀抽动,大概是在哭。一旁颜雪柔的贴身小婢女紫裳正耐心地哄着她。淮阴侯夫人见状心疼极了,也上前去哄,但颜雪柔依旧抽抽噎噎,可怜得不行。

    女儿离了娘,大抵都是这样子的。

    这时外头传来一片叽叽喳喳的孩童喧闹声,淮阴侯夫人往外头张望,见是颜雪阑带着童家的几个孩子往这头来了。她登时失笑——男孩子与女孩子就是不同,这头他亲娘刚走,他忧伤了没两下子,就跑出去与伙伴玩上了。

    颜雪阑兴冲冲唤了句“阿婆”,还没等淮阴侯夫人开口,他就跑到了颜雪柔身边,喊道:“阿姐!阿姐!我们去游湖吧!”

    游湖?颜雪柔停了哭,转过身子,颜雪阑见她哭了,有些手足无措:“阿姐?”

    “你阿姐是想阿娘了。”淮阴侯夫人道,“你这小子,又要闹什么了?”

    颜雪阑将目光从颜雪柔脸上移开,看着外祖母道:“童家阿姐他们听说咱们府上又制了一艘画舫,说想要去游湖,我来问问阿姐要不要一起去。”

    说罢转头劝:“阿姐,你别哭了!你看外头天气多好啊!去游湖嘛!去嘛!”

    他边说边扭,颜雪柔眼角一抽,泪也不流了。半个月前,那艘漂亮的新画舫刚制好时,颜雪柔曾与金氏一同坐着游过湖,那日她很开心,还告诉金氏,她要约上伙伴们再去坐一次,但回来一想,阿娘难得来扬州,她不愿将时间花在别的事情上,只想要日日陪着阿娘,便把约伙伴游湖的事给耽搁了。

    淮阴侯夫人也道:“柔儿啊,左右你阿娘也是回去了,你今日若是一直在屋子里伤心,不跟他们去玩,再等些日子天气便要热了,你又怕晒,那岂不是又要等上一年半载才能去游湖了?”

    颜雪柔听罢有些心动,但此时她哭得眼睛红红,不愿就这样去见朋友,所以有些迟疑。颜雪阑以为她还是不愿去,一个转身又跑出去了。

    淮阴侯夫人叹道:“柔儿,你阿娘总会再来的,再说,日后你长大了,也是要回京城的啊。到那时,你们就能和阿耶、阿娘还有大哥一直在一起了。”

    颜雪柔一愣,虽说之前阿翁和阿婆也跟她说过将来要回京城的话,但她依旧很难想象,自己有一日会离开扬州,离开阿翁阿婆,住到那从没去过的京城去。

    正不知所措间,跑出去的颜雪阑又回来了,这次他身后还跟了三个人,分别是童婉儿和她的堂弟堂妹,四个人八只水灵灵的眼睛,同时向她看过来。

    童婉儿见颜雪柔哭,立即忧心地跑过来,问:“柔儿,你怎么了?”

    淮阴侯夫人在旁解释,颜雪柔是舍不得阿娘走,童婉儿听罢也不知该说什么了,只拉了拉她的手。童熙儿与她兄长童小郎君年纪更小,从没见过颜雪柔哭的,只能愕然地眨巴着大眼睛看着她。

    颜雪柔架不住他们的目光,只得举手投降,跟着他们一道去游湖了。那画舫当真漂亮,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湖上风光格外美,阳光下波光粼粼,满眼碧蓝,微风徐徐吹过,颜雪柔的烦恼很快就烟消云散了。

    几个孩子都是金贵的宝贝,出门有许多丫鬟婆子跟着,因此他们胆子也格外大,笑闹着将那画舫开到了临近河口的位置。颜雪阑眼尖,指着远处岸上道:“阿姐,那里怎么那么多人啊?”

    颜雪柔望过去,河口处正是扬州的码头,此时岸上站着一大群身穿官服的官员,似乎在迎接什么人。童婉儿胆子大,道:“什么人这么大派头呀?咱们把船开过去,看看。”

    一旁的婆子们倒是懂事的,忙拦住道:“小娘子,万万不可。那些官员们定是在迎接从京城来的按察使呢!”

    “按察使?”颜雪阑惊讶,然后想到,阿翁在吃饭时曾跟阿婆提起过的,确实有按察使要来,好像是京城的卫国公。

    “按察使官职很高的,”一名跟着颜雪柔的婆子道,“你们是孩子,若是打扰到了他们,即便他们因你们的身份不好怪罪,但传出去到底会丢了淮阴侯府和童家的颜面。”

    几个小一些的孩子不以为然,特别是童熙儿,她咬着手指头,根本不管婆子们说什么,只指着官员们笑。颜雪柔见了她这可爱样子,一把将她抱起来,道:“那咱们就在远一些的地方靠岸,然后装作是散步,走过去看看。”

    婆子和丫鬟们一愣,也不敢反驳,只能跟着上,颜雪阑和童小郎君是男孩子,等船靠岸一下子就跑上去了。

    一行人眼见前方有不少侍卫将码头围着,寻常人等不能靠近,便也没有继续往前走,只寻了一处凉亭坐下,望着那边。过了不久,果然有一艘大船靠近,官员们立刻列好队,为首的地方官迎上前,殷切地站在岸边等候。

    下船的按察使,是一名四十岁左右的男子,眉目清雅,气质温润,蓄着干净整齐的长须,一身官服穿在身上,生生显得比其他官员好看了不止一两分。他不似颜雪柔以往见过的大官那样不怒自威,看上去很是从容,却令人油然而生一股敬重之情。她眼看着官员们围上去,好一番作揖行礼、自我介绍,大家客套一番,官员们便簇拥着那按察使离去了。

    等到他们走远,颜雪柔他们也过足了眼瘾,准备起身走人。这时颜雪阑忽然“嗯?”了一声,那艘停在岸边的大船上,竟走下来一个十几岁的少年。那少年一袭白衣,身板挺得笔直,黑发如墨,又清又雅,令人无端生出一股神往。似乎是感觉到有人在看他,少年转过脸来,乌黑的眼珠极为清澈,面容明朗,仿若一朵盛开白莲,风华绝代。

    不仅是小孩子们,就连伺候的丫鬟和婆子,都看愣了。

    小孩子们的反应总是很快的,童小郎君回过神来后,调皮地跑出亭子,停在那少年面前,大声问:“你是谁?”

    少年停住脚步,看罢童小郎君,又抬眼看向亭中的几人。他见这几个孩子虽然年纪小,却仆妇成群,一看便知道不是寻常人家的小孩。亭中两个年纪略大些的女孩子,虽然看上去只有十岁左右,却已生得婷婷袅袅,气质出众,容貌动人。她们衣饰并不十分华美,却一看就知品质不凡,想来家中富裕,身份高贵,但她们似乎又跟京中的贵女们不太一样,给人一种并不为世俗规矩所左右、活泼空灵、无忧无虑的感觉。

    再看其他几个年龄小些的孩子,也都是玉雪可爱的模样,只是见了他有些呆呆的。他温润一笑,报上名字:“在下姓柳,名元澈,元始的元,清澈的澈,从京城来。众位,幸会。”

    一听他从京城来,童小郎君有些惊讶,咬着口中一块糖,含含糊糊道:“京城?我还从没去过京城呢……”

    柳元澈笑道:“哦?”

    童小郎君奇怪地瞪眼:“你一个人,怎么来的?”

    还没等柳元澈说话,童婉儿已经走上前来,拍拍堂弟的肩,道:“柳郎是随他父亲一起来的。”

    “小娘子怎么知道?”柳元澈微笑着问。

    听了他这句,童婉儿不知为何,忽然眉开眼笑起来。颜雪柔也随着她走了过来,见她这般模样,无奈地用肩顶了顶她。柳元澈看得稀奇,却不好意思问。童婉儿兴高采烈道:“京城来的郎君,到底是知礼。”

    颜雪柔十分不好意思,对柳元澈笑道:“你不要见怪啊,这丫头一直希望被人唤作‘小娘子’,偏偏本地人都以‘丫头’、‘小丫头’来称呼她,家里人也只唤她‘婉儿’。”

    柳元澈不自觉地挑眉,露出个惊讶的神色,这表情他做来十分好看,几个孩子又愣住了。

    京城来的哥哥,都这么好看的吗……

    颜雪柔犹豫了一会儿,还是开口问:“那个,柳……柳郎君,请问……方才那位按察使,可是你的父亲?”

    柳元澈愣住,颜雪柔忙摆摆手解释:“啊,是这样,我方才看到你从按察使的船上下来,又见你长得与他有几分相似,还有……你似乎不愿随身跟着他,所以我猜,你是偷偷跟过来玩的?”

    “偷偷跟过来玩”几个字又引得孩子们一阵惊呼,全都好奇又羡慕地打量着柳元澈。白团子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