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三确认了消息的真实之后。李海顿下令,特混舰队立即派出军舰上的守备部队对德班实行占领,并要求已经完成组建的南非远征军立即派出先遣部队启程。
南印度洋的海水在不停拍打着舰船,略带寒意,充满了咸湿气息的海风扑面而来。已经是深秋季节。刚刚得到晋升的萨师俊少将又换上了一身崭新的深蓝色秋冬海军制服,百无聊赖地观看着在码头上列队举行仪式的奥匈水兵们。
每艘军舰上都配备有使用枪支的海军警备部队,人数从数十到一百三十多人不等。扬克尔上将东拼西凑,好不容易凑足了一支1000人的部队上岸,最少看起来还算“壮观”。
码头上,一些南非水手依然在忙碌着,该干什么还干什么,似乎奥地利人的到来对他们并没有多大的影响,在码头上有许多围观的市民,还有一些人居然打出了“欢迎解放者”的旗帜。在恶补了一番南非的历史知识之后,萨师俊现在才有些明白为什么德班人根本不进行抵抗,反而对奥匈海军的“入侵”持欢迎的态度,南非东北地区受布尔人的影响很深,在这一带,,白人中布尔人占据多数,反对英国统治的势力强大。
在此前,这些人就反对南非跟随参战,还有不少人趁机活动,想趁着英国陷入战争泥沼的时机,使南非脱离英国的统治。
很多布尔人把南非总理史末茨视为“叛徒”。
望着码头上欢呼的人群萨师俊感到有些可笑,前门驱虎,后门引狼,难道德国人和奥匈人来到这里之后,会轻易地再退出去吗
奥匈帝国的总体战略搅得他心烦意乱,对此颇有微辞。现在祖国处于水深火热的艰苦抗战中,而中国海军的主力却跟随着奥匈舰队万里迢迢,跑到遥远的南阿非利加来了。不少将领对于奥地利人的作法十分不满,纷纷找到舰队司令陈士英那里,不过都被陈上将一顿呵斥,乖乖又回到了自己的军舰上。
“局部利益要服从全局利益滚他妈的吧,奥地利人就是不想跟日本人打仗”萨师俊在心理骂道。未完待续。。
81、目标,阿非利加二
这时,通讯官从电报室走了出来,来到指挥室外面舰桥上的萨师俊身后:“长官,最新的战报”
“哦,国内又打了什么胜仗了吗”萨师俊看到通讯官激动得满脸通红,于是说道。
“不是,德奥联军已经突破了法军的马斯河防线,正在向巴黎推进。”
“那关我们屁事”萨师俊说道,话虽这样说,他还是从通讯官手里接过了电报纸,电文是用德文写的,不过,已经在奥地利呆了近三年的军官们都能看懂。电报的内容还是很令人感到吃惊,德奥联军仅仅用了四天的时间就全面突破了法军精心构筑的防线,推进速度之快完全颠覆了过去人们对于陆军进攻速度的认知。
“希望他们能快点腾出手来,好让我们尽快返回远东作战。”萨师俊默默地想道,中国在德奥两国订购的航母由于采用了责成的设计,仅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就已经下水,建造速度之愉超乎想象,相比较之下,意大利人所建造的两艘航空母舰船体建造工程才刚完成了一半多一点,与之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一个国家的造船速度最能显示出工业水平,比如德奥两国在战争爆发后,为给航空母舰护航而开始批量建造的排水量为12600吨级的防空巡洋舰,在过去人们的映象中,没有三年的时间根本无法完工,但实际上从战争开始到现在仅仅过了刚一年的时间,德国已经有8艘、奥匈已经有6艘同型巡洋舰已经下水,船体建造时间仅为11个月,如果算上舾装和测试时间,也仅仅会用大约19到20个月的时间。
这种在战争期间成批量快速建造战舰的强大工业能力才是德奥两国能够迅速成为海军强国的真正保证。
一个星期后,作为先遣中队的奥匈陆3师第6陆战旅被紧急从坦噶尼喀调往了南非。一直精神高度紧张。在担心遭到南非军反击的扬克尔上将终于松了一口气。准备进攻德班的一支南非陆军部队在遭受奥匈海军航空兵的打击后,又缩了回去,给奥匈军队的增援留下了充足的时间。
作为“皇帝的宠儿”,奥匈海军陆战队在战后的大栽军中一直保持着三个师10万人的规模,而且先进的装备优先供应,这让不少陆军将领们颇有不满。奥匈海军陆战队一直维持着两旅六团的超大编制。加上师属炮兵团、装甲团、工程营、工兵营、保障营等辅助部队,人员编制近25000人,都快赶上两个陆军步兵师的编制了。
奥匈海军陆战队是帝国的精锐部队之一,每个陆战师装备有76辆轻型坦克、138辆两栖步战车、160多门各型火炮和130多具反坦克榴弹发射器,火力冠绝帝国
所有的步兵师级单位,仅比陆军的装甲师稍差。
德班港是个大港,陆战第6旅的重型装备虽然基本上与一个步兵师相当,但在这里,只用了一天多的时间就卸船完毕。现在扬克尔上将终于扬眉吐气。准备沿着当年英国人征服布尔人的路线,再一次征服这个国家。
奥匈最初的计划派出两个海军陆战师和一个装甲师和一个步兵军,另外加上两个陆军航空师到南非,后来德国人不甘让奥匈独占南非,先是从坦噶尼喀和桑给巴尔抽调了一个殖民地师到这里,随后又在法国战役进行的紧张时期,又从国家抽调了两个步兵师到南非与奥匈一起“并肩作战”,利益共沾。
美国人对于德奥出兵南非的行动极为敏感。罗斯福总统发表了一份措辞激烈的讲话,遣责德奥两国对于“一个独立国家”的侵略行径。并宣布美国对德奥实行物资禁运。这已经是一种很严重的威胁了,随着德奥联军在法国顺利进军,美国人已经有些坐不住了,开始寻找想借口参与到战争之中。
德皇通过外交部表达了对美国的强烈不满,而维也纳方面对此采取了不理睬的态度。反正美国早晚都会参战,李海顿当然希望美国参战越晚越好。虽然美国正在抓紧战争准备。在1940年同时开工建造了10艘同型的“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国内生产也开始全面转向军工,但他还是不希望美国过早地进入全国动员。
美国是个相当可怕的战争机器,如果整体导入战时经济,它的军工生产将会变得相当可怕。至少在美国参战之前。国会的美国舆论会给罗斯福的战备造成很大的困扰。维也纳的外交部发表了一份声明,表示如果南非政府选择退出这场战争,奥匈“可以考虑”在适当的时机从南非撤军。
美国的威胁也变得越来越直接,为了应对这一威胁,德国选择了也在1940年同时开工建造四艘与奥匈“罗马尼亚”级同型的重型航空母舰和四艘“格拉芙齐柏林”级中型航空母舰。
在挪威战役中已经显示出了航母作战的威力,仅一艘“约克”号航空母舰就远在200海里之外击退了一支战列舰队的进攻。但“斯佩海军上将”号和“马肯森”号联手击沉“光荣”号也让战列舰派扬眉吐气,德国皇帝在听取了海军将领们的意见后采取了一种折中的方案,继续完成两艘“沙恩霍斯特”级战列舰的建造工程,但其后两艘改装为航空母舰。
奥匈方面也继续追加了四艘“罗马尼亚”级重型航空母舰和四艘为中国建造的改进型“齐柏林”级航空母舰的预算。
与此同时,英国也计划在1940年开工四艘“光辉”级改进的“无畏”级航空母舰,而日本方面则准备开工建造三艘“大凤”级重型航空母舰,并又计划紧急追加建造15艘“云龙”级航空母舰。意大利人自然也不甘示弱,在按照为中国建造的改进型“齐柏林”航空母舰的设计已经开工建造了两艘的基础上,又追加了四艘航空母舰的建造订单。
各国都开始意识到了航空母舰的重要性,在战争爆发之后开始了一场争夺激烈的航母建造竞赛。
美英日三国都是海军强国,相对而言,轴心国集团在这方面意大利要弱很多,李海顿则期待中国海军能够挽回这一部分的劣势。未完待续。。
82、重返欧洲
一支支船队源源不断地把奥匈和德国的陆军从欧洲运往南非,然后开始毫无阻滞地向南非内陆推进。克里斯蒂安史末茨总理倒是很想抵抗,但他的手里只有一支仅有6000人,而且装备落后的轻步兵和2万人的民兵队伍。而他所要面对的是一支数量超过10万人,拥有飞机、坦克、大炮,武装到牙齿的军队,南非军根本无力抵挡敌人的进攻。
由于惧怕南非人的反叛,英国当局只允许南非保留了一支人数很少,而且缺少重型武器的轻步兵军队,现在。英国人终于为他们阴险的殖民地政策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仅仅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德奥联军就已经占领了比勒陀利亚、约翰内斯堡等地,史末资带着部分政府成员逃往了开普照敦。主张与英国分离的前总理赫尔佐格在比勒陀利亚组建了新的傀儡政府,到6月初,随着伊丽莎白港的陷落,整个南非只剩下英国人聚集的开普照敦还在顽抗。
法国人也眼看着要垮了,一百多万法军躲在马其诺防线的背后,眼看着德奥的装甲集团在法国腹地纵横驰骋,如入无人之境。
人们现在才终于明白过来,现在战争的结果取决于坦克、飞机的数量和性能,兵力的多寡已经不再是战争的决定性因素。当德国人和奥地利人的坦克集群在法国的纵深狂飙突进,数量超过5000架的作战飞机在法国上空任意横行之时,数量超过300万的英法联军只剩下被蹂躏的份了。
法国人呼吁他的盟友把国内的飞机都投入到这场保卫法国的战斗中,但英国人还是决定抛弃他们的盟友,把大部分的飞机都留在了本土,用来保卫自己的城市的海岸。
于是,法国的战败已经不可避免了。
萨师俊接到了新的任命。他需要去德国接收两艘中国海军订购的新式航空母舰,他被免去了“福建”号舰长的职务,升任新组建的中国第二航空舰队的司令官。海军部下达的任命书是用电报转达的,上面的文字枯燥而单调,与之前他被任命为“福建”号的舰长时的格式是一样的。尽管如此,这项任命还是令他十分高兴。在海军里混迹了近三十年,他终于有机会单独指挥一支强大的舰队了。
程耀恒少将才被任命为在奥匈新组建的第3航空舰队司令,不是谁都机会能够成为一支舰队的司令官的,这里面有很多运气的成份,当然,也是对他们两人在镇江血战日军的一种奖赏。
陈士英上将在德班举行了一场小型的宴会为两人及部分舰队参谋人员送行,程耀恒在奥地利接收军舰并在地中海完成训练后,将直接通过苏伊士运河,然后到东非海岸与陈士英上将会合。但摆在萨师俊面前的任务将会困难得多。他所率领的这么一支舰队,如何能突破英国人的层层封锁,从而到达非洲南部呢
他们搭乘一艘奥地利人的一艘执行护航任务的轻巡洋舰跟随一支返程的运输船队离开了德班,前往达累斯萨拉姆,然后将在那里转乘飞机先到维也纳,之后在前往德国。返航的运输船上装满了德奥两国从南非掠夺的各种矿石,吃水很深。这支运输船队从德班到达累斯萨拉姆用了七天的时间,当他们上岸之后。整个城市正在庆祝胜利,稍微打听了一下。原来法国人已经与德奥意三国签订了占领协议,法国投降了。
真是一个惊人的消息,在上一场大战中坚持了三年多的法国,竟然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就被打败,让整个世界都感到震惊。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德奥两国的陆军实力,不得不沮丧地承认。在陆军的装备和训练,以及军事思想方面,德奥两国已经远远地把世界甩在了身后。
意大利人在法国快要完蛋的时候掺和了进来,他们对法国边境的进攻却被打得头破血流,法国人打不过德奥两国。但对付意大利人还是绰绰有余。即便如此,意大利人还是以战胜者的姿态出现在了巴黎和会上。
在达累斯萨拉姆机场,一架维也纳帝国航空公司的“非洲之星”大型客机转动着螺旋桨,正在做着起飞前的准备。这个时候,整个德奥统治的地区都在欢庆胜利,“双皇组合”已经统一了欧洲,只有英国人还在继续顽抗。朱亚什维利也吓坏了,苏军也暂时停止了在高加索和乌克兰的进攻。
德皇向英国人抛出了橄榄枝,但代替辞职的张伯伦出任英国新首相的丘吉尔却在狂妄地宣称英国要继续战斗下去
飞机在长长的水泥跑道上快速地滑行,然后猛地一跃,缓慢地爬上了半空。在战争爆发后,非洲的航空运输曾经中断了长达半年的时间,但随着德奥军队所英国人清出北非和东非地区,航线又重新恢复。英国人失去闻北非的殖民地,却凭借着在大西洋上的海上优势,占领了德属西非和纳米比亚的殖民地,总算找回了一些心理平衡。
在第二天早晨,一行人总算抵达了维也纳机场。客机中途在西奈半岛的阿里什机场降落,进行加油,中间停了两个小时。几辆黑色的汽车开了过来,把他们接到了驻维也纳的中国大使馆。
萨师俊和程耀恒了解了一下情况,几艘航空母舰还需要两个月才能完成舾装。但为舰队建造的两艘护航的巡洋舰已经开始了试航,所以需要他们提前过来接手今后的工作。
向德奥意三国订购的中舰由海军部船船局的唐德炘和韩玉衡两位正副局长直接负责监造,这些舰船包括向德奥意三国各订购了一艘航空母舰,两艘巡洋舰,并向德奥两国订购了四艘远洋型驱逐舰和十艘潜艇,总造价超过了7亿马克。
随着德奥意法停战协议的签订,法国的战事结束了。一战时的法国英雄贝当元帅在法国南部城市维希成立了新的政府。根据停战协议,包括首都巴黎在内五分之三的法国领土以及法国在大西洋沿岸的所有港口在战争结束前将会由协约国占领。
协约国明显低估了英国人抵抗的决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