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异世界当文豪的日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在异世界当文豪的日子- 第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蒋师成面目无光地和易清又再三检查了屋里屋外,喃喃:“特么怪事真多,这么个孩子能翻进屋,楼上楼下六个人守着都没发现,真该拜拜太上老君了。”
  清晨四点钟时,程朗把眼皮粘在一起,无论如何扯不开的程尘抱了起来,披上衣服。
  软软的毛巾把温水轻轻擦拭在脸上,程尘终于拼命地睁开了熊猫眼,有气无力地抬手撸把卷毛:“谢了,哈呼——”好大一个哈欠,眼泪都飙出来了。
  “实在想睡,就不去看日出了,反正不管我们去不去看,每天太阳都会升起,哪怕它在云后雨上。”
  程尘一楞,惊讶地看着阿郎,什么时候起,这个垃圾堆里捡来的汉子已经变得如此文青而哲学了?
  “程朗同学,你真是让我刮目相看,进化成文艺青年了蛤?”
  “我只是说实话。”程朗替少年抚平翘起的呆毛,看他瞪大眼睛惊讶的可爱模样,忍不住轻轻碰了碰还有些湿漉漉的鼻尖,真好摸。
  程尘闭上眼睛,笑着说:“我闭上眼睛,这个世界仍然存在,可它就不属于我了。这么美好的世界,这么有趣的人生,当然要多看一看,把这些美丽存在自己的脑海里,有空时就拿出来回味,多好。”
  程朗手一顿,静静地望着兴奋的少年。
  “快点,日出就是太阳跃出云层的那一瞬最美,简直瑰丽得让人想流泪……”
  “你看过吗?”
  “当然!……没看过。没吃过猪肉总看过猪跑吧?电视电影里那么多日出美景,总要去亲眼见识一下。走啦走啦!”差点说秃噜嘴的程尘,好容易拐过话头。
  当年他看过峨嵋金顶日出,也和驴友自驾跑去西藏纳木错湖看过日出,甚至在东海桃花岛上看过海上日出,每看一次都惊叹于自然和宇宙的神奇,每看一次都仿佛沐浴在金光之下得到一次灵魂的洗涤。
  深秋的山间有些清冷,林间草地都挂上了霜。
  程尘披着夹袄盘坐在悬崖边的观景石上,程朗紧紧地拥着他的腰,生怕他一不小心咕噜滚下山。此处离山顶不远,云层刚好在脚下,极目远望淡淡的金光在青灰的云层下影影绰绰。端坐石台,餐风饮露,身下不远是连绵的云海,整个人仿佛置身天庭,飘飘欲仙。
  太阳出来了,金光如利剑刺破厚厚的云层,一瞬间映亮了天际,浩瀚金光充塞于天地之间。
  程尘痴迷地望着绚烂的朝阳,低声感叹:“太壮丽了,百看不厌。”
  “我们以后慢慢走,可以看遍这个世界上每座高山的日出。”
  “你傻呀!正事不干天天爬山看日出,再说也不止山上可以看,湖边、高原、海上都能看,各有各的美。”程尘被阿郎的老实话逗得哈哈大笑。
  “那就都去,我总会陪着你看遍这些。”程朗没有笑,绿色的眼睛像是碧色的湖水,浅浅的荡漾着波光,让人忍不住想掬一捧饮。
  程尘的笑容渐渐收拢,他凝视着那双眼,叹息一声,栽就栽了吧!反正怎么都直不回去了,老子认。
  他凑上前,轻轻在绿色的湖水上方,印下清浅的一个吻,说:“说到要做到。”
  身旁远远近近的卫士们眼观鼻,鼻观心,坚决表示什么都没看到,什么都没听到。
  老蒋哼哼叽叽感慨万千:“老牛啃嫩芽,这都啃得下嘴。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啊!年轻人只看脸不懂事啊!”转头正瞧见易清目无表情地瞪着他,一脸正气凛然,脸书五个大字:“啥都没看到”。
  看完日出,程朗拉着程尘的手往回走。
  握着大狼厚实、略带凉意的大手,程尘不知怎么似乎觉得脚下的路都变得轻快许多,是终于可以肯定有人会陪着自己走下去的缘故吗?
  他悄悄动动手指,在大手的手心里挠了挠。程朗看了他一眼,还是那样面无表情的模样,眼中似有流光在闪,手悄悄地握得更紧了。
  小肉包如此喜爱这个世界,那么他也会学着去爱。
  回到二楼的屋子,程尘顿觉哈欠连天,强压下的困意又涌上来,让他恨不得趴在床上昏睡个够,向着亲爱的大床软枕就飞扑……
  程朗一进屋就眉头紧皱,看到少年的动作,手如闪电般疾伸而出,一下子拎住了程尘的后领,又赶紧换手搂住脖子被勒得直翻白眼的大师。
  他眼光飞速四下一扫,没发现什么多余的东西,俯下头在大师的耳边低语:“别过去,臭。”
  臭么?
  程尘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耸耸鼻子闻了下,空气中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异味。
  程朗按住少年,自己走入房间,里里外外上上下下又仔细查看了一番,也没发现什么异样,他抿起唇,说:“我们换个房间。”
  “好。”看着阿郎警惕慎重的样子,程尘也没多问。
  不知是吸多了灵性还是他给养得太好,他家大狼的“灵感”和敏锐程度最近急剧上升,就像是那个夜闯的“小图章”,护卫们都一点没察觉,阿郎第一时间就给逮到了。
  老蒋也没多问,难得地默默去办事,很快让徐娘子给换了个套房。
  好好补眠了几个小时,程尘在才一室暖暖的阳光中悠然醒来,欣欣然尝了老板娘密制的八草粥,又填了好几只鲜美的麂肉馅大肉包,这才拍拍弯不下去的肚子,满足地抹嘴开路。
  程朗默不作声地干掉了整整十只大肉包,又灌下两大碗薄粥,看上去似乎仍然一点都不影响行动力。
  大师摸着腰包默默庆幸,还好这腰包够鼓,不然怕是都养不起这么个大肚能干的汉子。
  武功山的道观并不在山顶,而是在半山腰再往上些,从山庄斜着穿过小路,走二十几分钟就到了。
  正门迎面是庞大的群殿,东西钟鼓楼,灰瓦白墙,古朴典雅,有一种森然气势。
  虽然没有明仗旗鼓,镇国大师来了道观,监院俞道长笑眯眯地接待欢迎。大约是处理俗务较多,这位道长说起话来春风化雨,十分地妥帖,让人顺心。
  “这位就是徐娘子的那位。”老蒋这位那位地和程尘咬耳朵。
  寒喧了几句,俞监院就兼职导游,带领几位贵客参观众殿,把武功山道观的来龙去脉婉转生动地介绍了一番,语意之中暗夸几分也是难免。武功山是华国符箓三山之一,本观是天师道的一个支派,主持姓张。明初张氏支脉一位道长在游方天下,寻真问道之时,见武功山林深崖险,不染俗尘,飘渺如仙,遂建观于此。
  说说笑笑转到玉皇殿时,一位须白皆白的道长迎面走来,他面似婴童,眼中精光湛然。他侧身避开众人,深深地望了一眼程尘,一言不发地走开,背影飘飘欲仙,不似俗人。
  “这位是?”程尘有些好奇。
  俞监院难得露出几分尴尬,道:“失礼了,这位是还真道长。”再多的,一个字也没有了。
  还真?程尘蹙眉,想起了越峻的那通电话。


第92章 掠
  对于这位高冷的还真道长; 俞监院不太愿意多谈,程尘也不是喜欢刨根问底的性子; 反正也不打算请还真道长“修补”灵性,警醒一些也就是了。
  中午的道观菜极有特色; 又不是纯素斋; 上好的新鲜原材料加上极为特殊的烹制手法,让爱好美食的大师差点化身饕餮,连汤汁都不想剩下。昨日倚月山庄里的饭菜虽然好吃,今日尝到正宗的,才知道徐娘子不过学了俞监院六七成的手艺——对了; 这一桌佳肴都是俞监院亲自领衔主制的。
  老蒋神神秘秘地转述听来的小道消息; 据说当年徐娘子就是在观上吃了一口俞家菜; 这才死活要把人追到手。而这俞监院之所以能烹饪出如此美食; 不止是手艺出众,天生灵赋,更有密制的符箓能让灵性融入菜肴饭食之中,这就是武功山道观菜最大的特色和众人皆知的“秘密”。
  这个说法让程尘眼界大开,遐想联翩; 这个奇妙的异世界,灵性还能融入美食,莫非真的有会发光、让人感动流泪的饭菜?想想都让人向往啊!
  席间闲谈,程尘也趁机请教道教专家关于《崂山道士》的问题。
  蒲公这篇遗作其实残缺相当多,主要情节的前半部分大致能看出剧情走向,说的是【一位梦想当神仙的书生; 幻觉中到崂山三清观拜道长为师,吃不得苦想偷溜,却正巧看到两位道长穿墙而入的神仙术……】但背景资料,后续情节,深刻寓意等等,都需要后来人填补。
  这个极有名的故事,又与道教相关,俞监院谈起来也是兴致勃勃。
  他认为如今兖府的崂山上虽然有三清观,却是全真道的天下,可这从这故事的背景和情节来看,描述的应是我正一道。毕竟全真道的出家人重内丹修炼,不尚符箓,以修真养性为正道;画符念咒,驱阴灵降妖魔、祈福禳灾那正是我正一派的拿手绝招啊!
  俞监院侃侃而谈,对全真教、正一派的区别说得条理分明,让安大师这彻头彻尾的门外汉听君一席话也略知了一二。他又将茅山、灵宝、清微、净明等正一诸派的特点一一分派,说起各类道术、符咒更是如数家珍。
  从故事里所说的传说中的“穿墙术”说起,斋、醮、符咒、禁咒、隐遁……一直说到房中术、兵法、辟谷,说者说得红光满面,口干舌燥;听者听得目眩神迷,张口结舌,没想到异世的道教如此之牛。
  难得有这么位高身贵的客人喜欢听这些道教传说,俞监院也是谈兴大发。
  趁着监院口渴,程尘恭敬地递上一杯香茗,连声问道:“俞监院,我道教如此神通广大,到现在这些神通都传承下来了吗?普通人入门修习之后都能使出神通吗?”
  俞监院含在嘴里的一口茶差点喷了安大师满头,他狼狈地转过身咳了半天,连连抱歉,哭笑不得地看着少年大师,哎呀,果然年纪还小,做梦都想有些个神通呢!
  他斟酌再三,为了不伤害大师幼小天真的心灵和自尊,婉转地开口道:“我道教的这些神通法门口诀呢,自是有部分流传至今,但是‘道’不轻传,即便传了,这个修行在个人。天地灵性,古与今大不同,今日之道,重‘道’重‘性’更甚于术。”
  意思就是说,古时候或许有这么神通的道术,现如今嘛,就呵呵了,能画个符咒弄点美食出来已经是禁咒级别了好吗?!少年,我道要是真如术法所言这么牛,这水蓝星早就道统天下,还有普通人什么事?更别提还得看着那些秃头几千年来碍眼,争东又争西。
  无上天尊,这些腹诽自是不能与外人言。
  程尘听了失望几秒,自己也好笑。也是,要是这世上只是有了灵性,就各种法门都能用,那就真是玄幻世界,根本不用发展科技了。
  就像是他写的灵书这么不“科学”的存在,特异的灵效也只是在首次启灵或抚灵时产生,还有自然的力量界限,以后再用这些灵文时,就不会再有特异灵效。
  而被人体吸收的灵性,也自然而然地化为身体的一部分,或是修整肉体基因,带来某种特殊能力,比如小卷变出的翅膀;或是补充人的灵性(灵魂力量),成为灵魂能量的组成部分,影响人的思维和性格。
  从无数的例子来看,异世界的人们吸收灵性相当有限,一般就是启灵时的一次,运气好的话,能遇到鸣府以上的高等级灵文,抚灵时会再次吸收一部份,这已经是绝大多数人的极致。
  然而,程尘与他们都不同,他自己写的灵文,很多个文灵都被自己吸收了,小王子、观音、哪咤……以后还不知会有多少。这个叠加的数量如果让大众知道,绝对会让人羡慕嫉妒恨啊!
  他自己也能感觉到,除了小王子,其他的文灵在吸收入体内后,大部分都化作了星空的光芒,成了某种灵魂力量,并不能给自己带来什么特异的超能力。但与此世界的人们相比,还是太不相同了。
  不,还有一个人并不是只能吸收一两次文灵的。
  程尘望向阿郎,后者微微一笑。
  程朗的文灵有极为特殊的性质,他抚灵时吸收的是小绿狼,贪吃的小绿狼结合了崖自当年的灵赋特性,竟然能吞噬其他的文灵补充自己,这也是一个奇葩。
  吃饱喝足,俞监院陪着程尘他们消食散步,往后山走。后山有一个武功山的名景,古银杏林,据说有连片48株千年以上的古银杏,其他上百年的银杏树更是数不胜数,连绵几里。如今时值金秋,正是观赏银杏林最好的时节。
  翻过后殿山坡,一片灿烂至极的金黄色映入眼帘,前方的山谷谷地中参天高木连株而起,地面铺洒了厚厚的一层同样是金黄色的落叶,林间黄叶飞舞,美得令人心颤。
  丘陵地貌的银杏林两侧是陡峭反凹的悬崖,远处的小山包微微隆起,形状有些怪异,竟然像是一只土狗的脑袋。越是靠近那处山丘,古老参天的银杏树越是多,看起来就像是一排卫兵后面跟了只趴在地上的赖皮土狗,尤其好笑。
  程尘看得忍不住笑,想起自己家以前养的二哈,可不就是死皮赖脸扒着人不放。
  “这种树的古人也不知是怎么想的,种成这么个搞笑的格局。”
  远远眺望可见树木排布有一定的秩序,明显是人工栽种的,可惜其中有一棵最为高大的古树已经枯萎,只剩下棕黑色的枝桠,无声地伸向苍穹。
  “那棵树长得最高怎么就枯死了,是雷劈的吗?可惜了。”
  程尘叹息着,想走近些观赏,俞监院忙拦住了他,笑道:“那树枯死很多年了,也没什么好看的,最佳的观景之处,却是在这一片天然银杏林。请,林中漫步与山上远眺可谓各有风味,诸位可随我一赏。”
  他带着众人拐了一个弯,朝着离那山包最远的一片银杏林走去,一路介绍这景致的来由:“……据说是当年我教张祖师行至此间,种下七七四十九株银杏林,而后山林吸日月之精,又听道长们讼经千年,这才成了灵性,长出这一片美景。”
  程尘听了,心中微动,咦这年份好像不怎么对,不是说张天师分枝明初才来此处建观,满打满算也就600来年,哪来的千年?或许是吹嘘?可看这银杏参天虬节的模样,确实是非常古远年代种植的。
  虽有些疑问,一点小事也没放在心上,程尘放开心怀,尽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