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古代前期文学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古代前期文学史- 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写人的好运是从他一生下来就注定了的。当他成年时,他就达到地方官的位 

  置。你看,没有一个书写人得不到王家的俸禄。” 

       这篇教谕所宣扬的实际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因为在 

  古埃及也同样遵循这样的法则,即“学而优则仕”。在古埃及与在古代美索 

  不达米亚一样,书吏是受人推崇的职业,享有很高的社会地位。 

        (4)新王国时期的教谕文学 

       新王国时期的教谕文学作品保存下来的为数不多,较著名有两篇,即《阿 

                                     ① 

  尼教谕》和《阿美涅莫佩教谕》。虽然保存下来的作品不算很多,但新王国 

  时期的教谕文学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和新特点,这一点我们将结合以上两部教 

  谕进行阐述。 

                                ② 

       阿尼是涅菲尔提里王后 的宫廷书吏,《阿尼教谕》编写于新王国时期第 

  十八王朝。与以前的教谕文学相比,《阿尼教谕》具有两方面的新特点。其 

  一,该教谕来自中产阶级,是为中间阶层服务的。作者以低级官吏的身份出 

  现,采取的是父教子的形式,其思想适合于一切享有中级教育和拥有中等物 

  质财产之人。因此,它所宣传的思想没有任何贵族倾向。这与新王国时期埃 

  及社会的演进及中间阶层的兴起及发展是相符合的。其二,教谕的结尾出现 

  了新变化。在早期的教谕文学中,结尾是被教育者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谕,而 

  在《阿尼教谕》中,结尾却是父与子的争执,儿子反对父亲的教导。这可能 

  表明,教谕文学开始丧失其教育意义了。 

       在内容方面,《阿尼教谕》与早期的教谕相比没有太大的差异,所涉及 

  的主题大多在以前的作品中都存在。例如,阿尼教育儿子要在年轻的时候娶 

  妻生子;未经允许不要擅自进入他人房屋;要警惕陌生女人,小心遭其暗算; 

  不要贪杯恋酒,免得酒后失言;不要过分依赖他人之物,要保护好自己所获 

  之物;不要依靠他人的财产,免得他成为你的主人;别人站立时自己不要坐 

  着,在比自己年长的人或地位比自己高的人面前,尤其不能如此;要长于书 

  写,用心记忆,这样人们便会为你做一切,你的话也便有威力;不要向陌生 

  人坦露心迹,免得被人利用,于己不利;要向神献祭,不要冒犯神灵,等等。 

  教谕中有一段教育儿子要孝敬母亲的文字,颇为发人深思: 



① 见J。B。普里查德 《古代近东文献》,第420—424 页;里希泰姆:《古埃及文学》第2 卷,第135—163 



页。 

② 法老亚赫摩斯 (Ahmose,公元前1570— 前1546 年在位)之妻。 


… Page 81…

      “对母亲赐予你的食物你要加倍奉还, 

     赡养她就像她养育你一样; 

     你给她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但她并未抛弃你。 

     当你经过几个月的孕育而降生后, 

     她仍然被你所束缚, 

     她以乳汁喂养你三年。 

     当你稍稍长大,粪便令人作呕, 

     但她并不厌烦,说: ‘我能做什么?’ 

     当她送你上学后, 

     你便开始学习书写, 

     她整天看护你, 

     在房子里存有面包和啤酒。 

     当你成为一位青年时便娶上妻子, 

     她为你安顿好住所; 

     要照顾好你的后代, 

     像你妈妈抚养你一样,使他长大成人。 

     不要让她有理由责备你, 

     免得她对着神举起双手, 

     让神听到她的哭泣。” 



      《阿美涅莫佩教谕》是一部篇幅很长的作品,全文共三十章。在不列颠 

博物馆纸草文书第 10474号上保存完整,其他一些纸草上还保留下一些残 

片。《阿美涅莫佩教谕》理解起来较为困难,这有许多种原因,例如,原文 

使用了许多罕见、生僻之字,个别地方漏句及有些暗示性词句语焉不详等。 

      《阿美涅莫佩教谕》被认为是真正教谕文学的顶峰之作。其价值并不在 

于所涉及的主题丰富,实际上它的内容范围与古王国时期的《普塔霍特普教 

谕》相比,要狭窄得多。其主题总的说来可概括为两个方面:其一,描绘了 

理想的人,即“沉默、稳重之人”,及其对立面“爱激动之人”;其二,规 

劝人们要诚实,警告人们不要不诚实。该教谕的价值在于它所宣传的思想。 

以前,人们强调的是行动和成功,而这时已转向期望和耐力,这便导致了对 

总体价值观的重新估价及对理想人格概念的重新界定。早在《普塔霍特普教 

谕》中,理想中的人就一点也不具备尚武精神,他是一个爱好和平之人,寻 

求进步,在财富面前慷慨大方。而《阿美涅莫佩教谕》中的理想人物则满足 

于卑微的地位和低廉的财产,甚至贫穷再也不被认为是不幸。他的主要特征 

是质朴,有自控力,安静沉默,待人和善,在神面前谦恭。但理想中的人并 

非尽善尽美之人,因为只有神才被认为是完美无缺的。 



                       7。散文故事——小说的先驱 



     散文故事是古埃及文学最突出的成就之一。它们源于民间的口头创作, 

既透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又富有传奇色彩,具有较强的可读性。编撰成文后, 

文笔犀利,语言精炼,表现出较高的驾驭文字能力。古埃及的散文故事实际 


… Page 82…

  上已具备了短篇小说的雏形,可以称为小说的先驱。与所有古埃及的文字作 

  品一样,散文故事也是出自受过教育的书吏之手,并且出自宫廷。 

       关于古埃及散文故事的较早文字记载,出现在著名的韦斯特卡尔纸草(即 

                          ① 

  柏林第3033号纸草)上。该纸草以叙事的形式记载了至少五个小故事,但 

  纸草残缺不全,开头部分全部丢失。第一个故事只有最后几个字保存下来, 

  第二个故事有大段的空白,无法辨认,第三和第四个故事保存完整,第五个 

  故事也较为完整,只是结尾丢失一部分,使故事突然中断。现代学者把第三、 

                                                                 ② 

  四、五个故事合称为《三个神奇的故事》,译成现代文字,中译文译作《魔 

                 ③ 

  术师的故事》。这些故事成文于中王国时期,却是以古王国时期,尤其是第 

  四王朝为背景的。由于这三个故事是王子讲给国王听的,确切地说是法老胡 

  夫的三个儿子讲给他听的,所以学者们据此推测,那时的国王为了娱乐目的 

  经常请王公大臣讲些奇闻轶事,国王甚至可能拥有职业故事讲说员。 

       王子克哈福拉所讲故事的情节是这样的:第三王朝的法老涅布卡带着随 

  从前往首都孟斐斯的普塔赫神庙,当他进入大祭司乌巴阿奈尔住宅之时,乌 

  巴阿奈尔的妻子看上了法老的一位侍童,并派人收买了他。乌巴阿奈尔之妻 

  与侍童整日在花园中玩乐、饮酒,并共宿于花园的小屋中。花园的总管把这 

  事报告了乌巴阿奈尔,乌巴阿奈尔向总管口授秘计。于是,当黄昏时分侍童 

  与大祭司之妻享乐之后到池中洗澡时,总管便拿出大祭司给他的用蜡做的鳄 

  鱼,把它放入水池中。由于大祭司事先已对鳄鱼念了咒语,因此这条七指长 

  的鳄鱼一进入水中便变成了一只七肘长的真鳄鱼,并把侍童捉住,吞入腹中。 

  七天以后,法老要离开,乌巴阿奈尔便把法老带到池边,对鳄鱼说:“把侍 

  童带上来。”于是鳄鱼带着侍童从池中出来。乌巴阿奈尔把侍童与自己之妻 

  所行之事报告了法老,法老便让鳄鱼把侍童带走,鳄鱼跳进水池后就不见了。 

  法老命令把大祭司之妻处以火刑,尸灰投入河中。 

       王子鲍夫拉所讲的故事可称为《划船聚会》。其情节如下:一天,法老 

  斯涅弗鲁感到烦闷,想找件乐事,找遍宫殿也没找到,于是便把讲经师兼文 

  卷总管加加曼克赫找来。后者建议法老让宫女们到湖上划船以供观赏。于是, 

  加加曼克赫带领二十名身材匀称、相貌漂亮的处女,每位少女以网作衣,手 

  摇黑檀木桨,在湖面上纵情荡漾。法老见后,龙心大悦。但有位掌舵的少女 

  不小心手碰秀发,致使宝石耳环掉入湖中,因此停止欢歌荡桨。法老见状便 

  答应补偿该少女宝石,但这位女舵手却偏要自己掉落的那颗,这便难住了法 

  老。法老又把加加曼克赫叫来,只见加加曼克赫口念咒语,用翻江倒海之术 

  找到了横在陶片上的耳环。法老又继续玩乐,在湖上游玩了一整天。加加曼 

  克赫也因此受到了法老的大大奖赏。 

       王子哈尔杰德夫所讲述的故事可称为《魔术师杰迪》。前两位王子讲述 

  的故事都是发生在法老胡夫之前的事,而哈尔杰德夫为了取信于父王讲述了 

  一个当代人的当代事,并把当事人杰迪引荐给法老,当场验证。杰迪是一位 

  魔术师,已有110岁了,可他饭量奇大,每日要吃五百张饼和半只牛,喝酒 

  五百提。他还能使砍掉的头重新长好;能使雄狮乖乖地跟他走;他还知道索 

  特神庙秘室的数量,而当时法老胡夫正在寻找这些秘室以便依样修建神庙。 



① 韦斯特卡尔纸草 (Papyrus Westcar ),因该纸草的收藏者亨利·韦斯特卡尔(1798—1868)得名。 

② 见里希泰姆《古埃及文学》第1 卷,第215—222 页。 

③ 参见倪罗译《埃及古代故事》,作家出版社1957 年版,第1—18 页。 


… Page 83…

王子哈尔杰德夫把魔术师杰迪带到法老胡夫面前,法老让杰迪把一名囚犯的 

头砍下,然后再使之复活。杰迪不同意以人作实验,后拿给他的是一只头被 

切掉的鹅,鹅头和鹅身分别置于大厅的两侧。杰迪口念咒语,鹅身和鹅头便 

从两边同时往一起走来,等到身首一合,这只鹅便站起身子叫起来。杰迪还 

以“长腿鸟”和公牛作实验,都很灵验。 

     于是,胡夫问道:“听说你知道索特神庙秘室的数量?”杰迪说:“我 

不知道,但我知道神庙的图样在哪里。”胡夫便问明了图样所在,并要杰迪 

立即取来。杰迪却说:“把图样带来的人不是我,而是鲁德迪代特腹中所怀 

三个孩子之中的长者”,“鲁德迪代特是萨克海布之主拉神的一位祭司的妻 

子,她所怀三个孩子乃拉神之子;拉神答应她,这三个男孩将来要担任统治 

这块土地的高级职务,其中的大哥要作大祭司。”在鲁德迪代特临产那天, 

萨克海布之主拉神派遣伊西斯等四位女神及男神克贺努木前往助产。在众神 

帮助下,鲁德迪代特顺利地生下三个男孩。为酬谢众神,拉乌赛尔送给她们 

一筐大麦,让其酿酒喝。女神们则商议为三个婴儿各做一顶王冠,并把做好 

的王冠放在大麦筐里,返回了拉乌赛尔之家。她们把大麦筐放在一间关闭的 

卧室里,封上了门。鲁德迪代特为了除秽,行了十四天洁礼。她对侍婢说: 

 “府里一切都准备好了吗?”侍婢说:“都准备好了,只差酿酒的大麦没拿 

到”,“大麦本来也早就准备好了,后来给了那几个跳舞的女人,而且她们 

把它放在一间卧室里,封上了门。”鲁德迪代特便吩咐侍婢把封门打开,把 

大麦拿出来用,等拉乌赛尔回来后再另行给她们一份。当侍婢把封门打开后, 

她听见屋里有谈笑声、歌舞声以及为国王所做事情的一切声音。侍婢把情形 

告诉了鲁德迪代特,鲁德迪代特到那间卧室里怎么也找不出声音的来源,最 

后才发现来自一只麻袋上。几天以后,鲁德迪代特与侍婢发生争吵,并用鞭 

子抽打了侍婢。侍婢对府里的人说:“怎么可以这样待我呢?她养了三位王 

了,我要把这件事报告给法老胡夫陛下!”但她的告密行为未得实现,因为 

她的舅父阻止了她,把她打了一通。当这位侍婢在河边打水时,一只鳄鱼把 

她捉走了。她的舅父来到鲁德迪代特府上时,发现她正在为侍婢逃走告密之 

事发愁,便把一切情况告诉了她。故事以下未能保存下来。 

      《遇难水手的故事》仅存的纸草发现于列宁格勒博物馆,被称为列宁格 

勒纸草第1115号,现存莫斯科博物馆。这部作品及其纸草抄本属于中王国时 

期。故事情节是这样的: 

     一位高级官员在一次航海远征中虽然平安归来,并且未损一兵一卒,但 

未能完成预期的任务。因此他十分沮丧,并且担心受到法庭的审讯。他的一 

名随从为了鼓励其主人,讲述了自己几年前亲身经历的奇异故事。原来这位 

水手几年前与一百二十名水手乘坐一艘大船前往国王的矿区,途中遇上暴 

风,船只遇难,船上的人只有这位水手幸免。他被波浪冲上一个海岛,躺在 

丛林中,岛上有各种各样的可吃的东西,有蔬菜、瓜果、鱼及禽鸟等,所以 

这位水手也活得有滋有味。但就在这时,一条巨蟒出现在他面前,蟒要他如 

实讲出自己来自何方,是谁派他来的,他是如何到这个岛上的。水手如实地 

把自己的经历告诉了巨蟒,巨蟒鼓励他说:“小家伙,你不用怕,不用怕, 

你脸上不必带愁容。既然你来到我这里,这就是神意要你活下去,因为能把 

你带到有福者所住的这个海岛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