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一级基建狂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一级基建狂魔-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十二年前青涩的殷以乔,是律风无法想象的陌生。

    他对殷以乔最初的记忆,源于一份送往C。E建筑事务所的文件。

    那份文件,是殷以乔签收的。

    律风忘了那份文件的内容,也忘了他们详细的交谈,却永远记得殷以乔穿着的浅白色毛衣,用温柔友好的腔调说道:祝你在英国生活愉快。

    师兄,我第一次见你,到现在,也不过才八年。

    律风笑着看向殷以乔,十二年前,你还没有成为建筑师,我也还没有去英国留学,但是那个时候,已经有人扛着仪器走进这片深山,像我们一样爬上顶峰,研究怎么建成一座乌雀山大桥。

    他修长的指尖,捏着笔,让笔成为他手指的延展。

    律风轻轻一划,虚空中就能连起一条从对岸到脚下的直线。

    他说:我想建成这座大桥。无论五年、十年、二十年,只有建成它,其他人十二年来为之付出的努力,才不算白费。

    不可能建成的桥梁,凝聚了太多人的期望。

    这些期望曾经令他沉重,此时,却成为了他面对殷以乔的勇气。

    律风合上速写本,勾起浅淡笑意,说道:师兄,你不是一直想知道,我为什么要回国吗?

    这个问题,殷以乔追问了许久。

    从他们分手开始,殷以乔尝试说服律风,至少留在英国,拥有更好的前程、更健康的工作方式、更舒适的生活环境。

    而不是回到中国,投入996、007的劳动剥削之中,成为一个理想主义者。

    然而,殷以乔见到律风坦然的表情,忽然就不想知道了。

    这个问题已经不重要了。他无奈的挑眉,只要你还能设计出《山水逍遥》,心思还在建筑设计上,你在英国还是在中国,都是一样的。

    不。律风摇了摇头,《山水逍遥》对我的意义,和桥梁对我的意义,从来都不一样。

    律风看得出殷以乔希望能够借着这次见面,将过去的矛盾分歧一笔勾销。

    可是,这次是他不想自欺欺人。

    即使殷以乔不想听,律风仍是开了口。

    他说:当时,我听说了一座中国桥的诞生,被它感动得彻夜未眠,激动得无以复加。

    我研究了关于它的所有资料,想要设计出像它一样能够使我灵魂震颤的作品。

    然而,我意识到它的存在,不是某一个人天才的奇思妙想,而是一群人为了相同的目标,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共同创造的奇迹。它无可复制,任何形式上的改动,都不能挑起我的创作欲望,因为,它是一座桥梁,也只能是一座桥梁。

    这是他们重逢以来,律风对殷以乔说过最长的话。

    律风语气平和,从容得不像之前刻意逃避的模样。

    却叫殷以乔感到无比陌生。

    他说:我选择了回国,是因为我已经无法从建筑设计里,找到我想要的东西。

    也永远不可能成为,你所期待的建筑师。

    第13章

    乌雀山的风,拂过律风的乱发。

    他说得很认真,那双漂亮的眼睛,执着地凝视着殷以乔。

    令殷以乔心绪颤动。

    这些话,殷以乔听说过。

    律风走了之后,殷知礼和他促膝长谈,告诉他:小风想要从事桥梁建设,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他有自己的想法,你这个做师兄的应该全力支持他,而不是阻拦他。

    爷爷不知道他们小辈的感情,以为他的心绪不定是因为师弟选择了不同的道路。

    只有他清楚,是他不能接受感情问题之外的分手,也不能接受律风放弃天赋转向毫无美感的桥梁。

    律风成为著名建筑师,以C。E的名义专注于国内的建筑项目,不也是一种为国奉献?

    明明律风的设计建筑物,透过陌生冰冷的网络,都能让远在英国的他感到温暖,仍旧固执的说着:我不能。

    小风,我不会逼迫你改变想法,来到国内也不是为了绑你回C。E。

    殷以乔勾起笑,眼神像是看待闹脾气的小孩。

    为什么要把我摆在你的对立面?

    律风后背紧绷,刚才那番话里,他不由自主抗拒殷以乔的情绪表露无遗。

    殷以乔说:你所说的中国桥,是你回到中国的理由,那么

    他压低声音,保证不会被身后闲聊休憩的同事听到,无奈苦笑道:你和我分手,是因为不想异地恋?

    不。律风否定得果断,不是。

    殷以乔诧异的收敛笑意,那是为什么?

    他沉默的看律风,视线温柔纵容得没有一丝强迫,溢满了惊讶。

    于是,在师兄面前向来骄纵的律风,重新翻开速写本,声音低低地回复:我不想说。

    至少,现在不想。

    他们两人长久相处的默契,足够殷以乔清楚知道,律风不想说的事情,他怎么逼问都没有用。

    殷以乔双手插进口袋,远眺翠绿的乌雀山,心里也绿绿的。

    律风单身,他有机会。

    可惜他只剩下三天假期,排满的行程遍布欧美,实在不适合来一场不负责任的重新追求。

    因此,体贴的师兄没有再问。

    只是靠近律风,仔细端详着他的素描。

    嗯,我也带个速写本好了。

    钟珂觉得,C。E建筑事务所不愧是国际TOP,能在那儿工作的人都是魔鬼。

    钱旭阳疯狂点赞。

    他们两个人爬山累成狗子,律风扛单反画素描就算了,结果,他们换了一座山,殷以乔也拿出一个本子,和律风一起描绘乌雀山!

    乌雀山的风景万年不变,除了树树树、泥泥泥,就只剩下大峡谷和久聚不散的阴云。

    看一遍,还算新鲜。

    这来来去去、四面八方全是相同的风景,钱旭阳都看腻了,也不知道C。E大师们眼中是什么神奇世界。

    师姐,你说他们英国学建筑的,是不是就跟达芬奇画鸡蛋一样,把同一个东西画上千遍万遍,设计灵感就来了?

    钟珂眼前一亮,有道理,明天上山我也画!

    钱旭阳:

    只带了手机和充电宝的钱旭阳瞳孔巨震。

    本意只是逮着钟珂吐槽,怎么钟珂不仅认了真,还要跟风。

    他发现了,钟珂虽然在桥梁分院干了六七年,但本质是个没有出过外业的菜鸡,充满心血来潮的好奇心。

    怎么律风干什么,她就学什么啊!

    然而,他们再一次往新的方案选址出发之后,他们考察乌雀山的队伍,都变成了外出采风队。

    人手一个速写本。

    钱旭阳都拿了一个平板,装腔作势。

    方案三、方案四的地点,选在乌雀山峡谷两端,相距不过四公里,正是最适合建起乌雀山大桥的地方。

    它们紧邻平坦山路,只需要稍加修建,就能完美建起一条贯通南北,离藏区更近的高速公路。

    而且,还不用爬山。

    他们一路平稳的顺着山脊,走到了贴近峡谷的位置。

    站在山顶看起来深不可测的峡谷,真正走近之后,更像是一片溪水潺潺的浅滩。

    前面就是断层带,这两年石头滚下来,又长了野草,表面看不出来裂缝了。但是上个月刚测了数据,不适合建桥。

    周五一简单一句不适合,包含了地质勘测大量的测量分析。

    律风在院里查看的最新资料里,拥有详细的数据模型。

    强行架桥完成任务绝无问题,但是裂隙、危岩严重影响桥梁的使用寿命。

    乌雀山大桥项目迟迟没有开工,甚至搁置了起来,清晰的表明了工程师们对这座大桥的态度。

    他们不想敷衍了事,而是想建造出符合100年到120年使用标准、对得起国家名号的合格桥梁。

    也许是体会过攀登高山的辛苦,此时他们平地踩着坑坑洼洼的碎石河滩,都悠闲惬意得像在游玩。

    喜欢抱怨的钱旭阳,嘻嘻哈哈跟钟珂在后面聊天。

    周五一有一搭没一搭的跟他们搭话,气氛难得和谐,律风却格外沉默。

    走过了四个方案地点,他完全了解了乌雀山的状况。

    方案一属于挑战极限式选址,高度超过600米,必须建设盘山公路,可优势在于两岸岩体夯实,一旦建成,就能成为进藏最快高速路线上的桥梁。

    方案二则是方案一的备选,在接近的地方挑出了较低的山峰,绕了一些远路,然而,它的高低落差接近400米,仍是不小的建设挑战。

    方案三、方案四属于常规模式选址,桥梁横跨浅滩,十几公里外就是高速,稍稍绕道就能横穿乌雀山峡谷,虽然不是进藏最短距离,但是安全平稳、适合架桥。

    可惜,两年前出现的地震断层带,成为了这两个方案真正的技术难题。

    小风,干嘛愁眉苦脸。

    律风闻声转头,眉峰带着散不去的深痕。

    他见到殷以乔温柔神情,不禁勾起一丝自嘲的笑意。

    他说:因为,我来之前以为,实地看看乌雀山大桥的选址方案,一定会有新的想法。现在看来,是我太天真了。

    天真的以为,自己没办法通过资料给出的数据解决问题,仅仅是缺乏实地勘察。

    等到他实地勘察了,才发现

    经验丰富的桥梁工程师们无法攻克的难题,他一个半路转行的门外汉,恐怕得多花上几年时间,才能有想象中的进展。

    殷以乔对乌雀山大桥项目并不了然,这两天听了他们聊了不少内容。

    他说:不是还有一个建桥的地方吗?看完再失望也不迟。

    律风叹息一声,方案五更不可能建成大桥了。

    方案五的地点,比前面任何一个方案,都要偏远。

    它绕行山脉接近两百六十公里,在那里建桥,仅仅缩短了藏区到内地半小时的时间,说不上什么最佳建桥地点。

    自从地震之后,建设集团依照方案五的规划,又绕行了几十公里,以最少的成本,重新建出了新的高速通道。

    两年时间,那条新高速已经成为往来藏区的司机,惯常选择的通路。

    但是,并没有真正缩短什么距离。

    乌雀山,仍旧需要一座横贯两岸的桥梁。

    他们不用耗费多少体力,开着车,顺着宽敞平坦的高速路,很快就到达了乌雀山大桥方案五的选址。

    平缓坦荡的矮峰,简便易行的道路。

    只要桥梁分院愿意,不出半年,这里就能架起一座名为乌雀山的大桥,毫无技术难度,立刻完成任务。

    你看。律风叹息一声,高速路离得这么近,在这里建桥有什么意义。

    那些文件资料里写的距离,终于在他眼前有了实体。

    他们站在矮矮的山坡,视线稍瞥,都能见到盘山高速绕着峻岭蜿蜒,如同人造的河流,汇聚到自然的山川。

    近在咫尺的高速,完全可以自由通行。

    再在旁边建设一座桥梁,再缩短个十几分钟的行程,对乌雀山来说,才是真的可有可无的设计。

    即使这次的实地勘察将要宣布无功而返。

    律风依然认真的拍摄,准备作为参考资料,待会设计院继续研究。

    山坡插的小红旗迎风招展,在翠绿山脉和绵延公路衬托下,成为了最佳取景地点。

    律风往后退了几步,拍下来的画面,刚好装进了殷以乔恣意闲散的身影。

    镜头里的殷以乔,正拿着笔,专心致志地描绘眼前的景色。

    他身材颀长,随性站立的姿势透着惬意,好像正在享受笔绘山河带来的畅快。

    律风本该因为没有收获感到焦躁、烦恼,却因为他垂眸专注的模样,变得宁静平和。

    他随地坐下,屈起膝盖。

    正打算学着师兄,好好画一画祖国大好河山,眼前忽然递过来一张素描。

    你看,像不像?

    殷以乔笑着给他看自己速写成果

    速写本上简单勾勒出雄浑山体,盘旋缠绕之上的,不再是高速公路,而是一条气势雄浑的巨兽!

    龙?律风接过本子,诧异于殷以乔的不正经。

    好好的高速不画,直接把眼前世界跳脱地转入了神话频道。

    嗯。殷以乔坐在他身边,长腿撑起手肘,扬手指了指车辆穿梭的高速公路。

    你看这条公路,盘着山体,穿过云雾的样子,不就是一条龙么。

    律风看看高速,再看看手上随心所欲的素描。

    殷以乔的画功简洁有力,寥寥几笔,勾勒出昂扬的龙首,遒劲的四爪。

    它爪尖力透山体,仿佛被困在此处,不得离去,一旦得到机会,就能震碎山峦,冲上云霄!



    第17章

    师兄

    律风凝视着这张素描,有了一个惊人的想法。

    他问道:你说,乌雀山能不能设计一座桥梁,桥身像龙一样蜿蜒盘旋,桥墩像龙爪一样抓紧山体。

    殷以乔不知道他为什么忽然这么想。

    但他勾起笑意,从来都是纵容。

    他说:在设计师的世界,没有什么不可能。

    只要你想。

    乌雀山一行结束,律风没有和钱旭阳、钟珂一起原路返回,而是乘着殷以乔开来的越野,亲自感受12小时的长途跋涉。

    你说,桥身采用空管钢结构增加韧性,加强减震怎么样?

    你觉得,这座桥能不能实现沿山而建,以最小风险横跨峡谷?

    断裂层距离我设计的桥梁,大约有一百二十公里远,考虑到地震带的问题,我是不是应该再改改桥身落点?

    律风在路上,时不时出现新的念头,一边画图,一边跟殷以乔商量。

    殷以乔不懂桥,却享受着这样久违的探讨,尽可能的用建筑设计的知识,回答他的问题。

    其实,律风不需要提问。

    他和殷以乔的讨论,总是以问题开始,以自问自答结束。

    却开心的和身边人分享着他每一个想法的出现,并且一起用探讨的形式,完善它。

    殷以乔看着他不断完善着龙一样盘山而起的桥梁方案,心里欣慰又苦涩。

    也许,应该去看看桥梁论文,多了解一下国际前沿工程技术了。

    漫长的12小时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