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律风的笔尖划过,很快就在这些曲线上,拥有了最近最短的两点直线。
立项十年,耗时七年,当曲水湾大桥建成的消息传遍全世界,我跟你们一样,还是英国独立建筑学院的一个学生。
律风看向面前陌生的留学生,他和他们学习相同的知识,懂得相同的理论。
也许唯独不同的是,他在英国陌生的土地上,曾为一座桥梁激动得辗转反侧。
对我来说,曲水湾大桥的意义是不同的,它带给我的震撼和思索,远远超过了我曾经喜欢的任何一座建筑,也决定了我回国的选择。
律风笑着为黑板上的曲水湾大桥,画上精致的三角钢型支撑结构。
小小的三角穿插于它极长极轻的躯体,带着两岸居民走过这条曲水湾的期望。
我想建成这样的桥,我想感受这样的桥建成时候的喜悦,所以,我才会去桥梁院。
说着,他在这座气势如虹的曲水湾大桥旁,画出了巍峨的尖顶。
只需几笔勾勒,就能叫在座的所有人,见到终年不散的缭绕浓雾,知道它是一座海拔极高的山峰。
可他笔尖落在山峰之上,流畅地画出了一条盘旋的巨龙,几乎下一秒就能乘风而去。
也因此,我才有幸见证了这座即将腾飞的乌雀山巨龙。
乌雀山大桥,几乎成为在座留学生们惊诧的对象。
他们从未想过,那条弯弯曲曲的盘山桥,在律风笔下会是一条龙的模样。
律风笑着说:如果你们想知道回国的前途如何,我实在没有办法给你们更好的建议。
但是,如果你们想知道中国的桥梁如何,那我能够站在这里,跟你们说上七天七夜,都不愿停。
…
在英国举办的交流会,随时都吸引着国内媒体人的目光。
那些代表着世界建筑巅峰的大师,在交流会上畅所欲言,讲述着令人惊叹的艺术奇迹。
从建筑到桥梁,从桥梁到道路,人类建造的地标成为了新的关注点,也成为他们报道里重点关注的方向。
国内向来报喜不报忧。
哪怕克里姆在社交主页,炮轰乌雀山大桥不可能建成,在国内媒体的报道版面,依旧是
国际建筑师盛赞乌雀山大桥。
乌雀山大桥盘山设计方案备受赞誉。
然而,官方再怎么刻板赞美,都掩盖不住背后幸灾乐祸的声音。
不知道身处哪里的网友,上来就贴出了克里姆的发言。
这可是桥梁专家的点评,我们还是不要把一座没建成的大桥夸得那么好听了吧?
事实上,我完全没有觉得这座桥梁有什么了不起,看来我的观点和英国专家差不多。
网络上对乌雀山大桥的批评,并不比英国网络上少。
一部分人,更相信国际桥梁专家的观点,认为国家又在耗费精力,做一件毫无意义的事情。
甚至坚定不移的力挺克里姆,希望这位英国人,能够帮助中国认清现实。
伴随着国内渐渐冒头的莫名中伤,中国交流团没有官方发表任何的驳斥和抗议。
仍在参与着交流会行程,慢慢阐述着中国的代表作品。
可网络上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却实在是坐不住了。
你们根本不懂建筑,也不懂桥梁,只是听一个对中国有偏见的专家发言,就开始诋毁自己的国家了?
乌雀山大桥虽然没建成,但是中国的曲水湾大桥也是作为代表作品参加的交流。能够和曲水湾大桥并列的设计,一定能够顺利建成!
能够获得这么多媒体重视的大桥有几座?乌雀山大桥明年就要开工,你们是等不到明年了吗?
两方人马,各执一词,令乌雀山大桥成为了网络热词。
还没等他们深挖交流会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一段一段视频,就在网络上流传开来。
#设计师谈乌雀山大桥#
#中国最好的桥梁#
#克里姆会后悔的#
他们点开视频,就能见到一个身材颀长,西装革履的年轻人,拿着笔,站在小黑板前说道:乌雀山大桥的设计、建造已经通过了中国最权威的单位审批,只有不懂得中国的人,才会怀疑它能够建成的事实。
毫无疑问,这座大桥会成为曲水湾大桥之后,又一项世界奇迹,它也会是中国最好的桥梁。
不少人关于乌雀山大桥的疑问,都得到了年轻人笃定的回答。
忽然,有人提到了网友最为关心的克里姆。
那么,你有想过去劝说克里姆先生,放下偏见吗?
嗯?年轻人笑容没有丝毫变化,而是更加自信的说道:偏见是无法靠语言消除的。等我们乌雀山大桥建好了,他自己就会后悔。
之前还扛着克里姆观点作为冲锋旗帜的网友,差点被这个家伙的狂妄自负给气到脑溢血。
这谁啊这是!简直信口开河!
律风都不认识?他就是乌雀山大桥的设计者!
英国新闻仅仅拍摄了律风讲解桥梁的身影,而中国留学生则是录下了他说的每一句话,分享到社交网站上。
当国内网民还在争论这谁的时候,留学生圈子已经被这位年轻学长说的话,吓到直呼痛快。
他们看交流会的新闻报道,还觉得咱们中国人内敛谦虚,都是用事实举例。
结果看到本人才知道,律风这么年轻,竟然说话毫不客气!
他说到乌雀山大桥,浑身都是自信和骄傲,根本不是媒体的寥寥数语能够报道清楚的!
克里姆的狂轰乱炸,瞬间变成了无能狂怒。
看看这视频,看看这气度,人家淡定从容根本不在乎。
吴赢启看到这些视频的时候,已经是内销转出口再转内销了。
他知道律风在观景台上开小课,但他不知道这个小课,竟然在国内引发了激烈讨论。
随手一刷,就能看到年轻设计师怒怼克里姆中国桥梁挑战权威。
好吧,律风也不是针对谁,他只是阐述事实。
甚至他们国家设计院上上下下,连清洁大妈都知道
乌雀山大桥,肯定能建成!
律风解释道:因为那天留学生来了,我就多说了几句。下次我一定跟他们说不要录像。
吴赢启瞬间理解了殷知礼的心情,难怪殷大师对这位优秀学生念念不忘,因为他也太懂事、太乖巧、太有才华了。
我没有怪你的意思,也没有怪他们录像的意思。
吴赢启看到网络风向,已经因为律风的发言变得支持乌雀山大桥声讨克里姆了。
他说:我只是看完视频,只想赶紧回去叫人开工。
这律风放出来的狠话,总要让它全都实现才行!
短暂七天的交流会结束,国家设计院交流团直接谢绝了后面几天的欧洲游,选择迅速回国。
欧洲的风景和建筑确实有欣赏的必要,但是他们都没有欣赏的心情。
道路院得回去递报告,看看能不能和伦敦市达成交易狠赚一笔。
建筑院跟国际大师们搞好了关系,立刻就想回去申请几场交流讲座,让他们来跟国院设计师交流切磋。
桥梁院更直白了,想回去加班,想回去画图,想在乌雀山春暖花开的第一时间,冲进建筑工地,打响建桥第一枪。
当他们回国的飞机落地,交流团的人都没有什么休息,忙碌的开始整理交流会学到的经验,重新投入到工作之中。
律风和殷以乔的关系,好像从那一晚之后,重新回到了该有的距离。
殷以乔每天都会在固定的时间点,发来问候。
早点起床,记得吃早饭。
中午了,吃完饭休息一下再忙。
下班了吗?晚上早点休息。
有时候律风来不及回答,殷以乔就会在晚上接近11点的时候拨来视频电话,用温柔的声线和眼神,强迫他赶紧下班回家。
搞得律风不敢怠慢,有消息必回,免得被师兄发现自己又在偷偷加班。
乌雀山大桥动工时间越来越近,律风手上的工作也变得格外繁忙。
直到建设集团发来通知,告诉设计院可以去现场的时候,律风才算从紧张的期待里脱离出来。
他带着兴奋的情绪,给殷以乔发消息,乌雀山大桥项目要动工了,我会跟着吴院一起去现场,你不用担心我加班,因为我天天都会加班!
设计师不用天天住在现场,但是乌雀山大桥的建设复杂,他们国院都会派人全程参与这些重大工程项目。
住进乌雀山是必然的,跟着建设集团一起白加黑是肯定的。
换作任何人都会为这样的工作环境感到绝望,可律风却发自内心的感到兴奋。
因为,他能亲眼见证乌雀山大桥的诞生,能够亲自见到一座巨龙腾飞于这座大山。
即使是春天,乌雀山仍旧因为海拔太高显得寒冷。
乌雀山大桥项目动工的誓师大会,象征着这个预期三年的工程,即将开始。
乌雀山大桥的总工程师,是经验丰富的老桥梁工程师高卫胜。
这位从业二十五年的桥梁工程师,拿着图纸,似乎视线一瞥,就能知道图纸上那些线条应该在哪个地方铺设,然后对施工队下达建设指令。
律风觉得稀奇,他习惯了工程师谨慎的反复测算,还第一次见心算这么快的总工。
他问:高总工,您都不算一算吗?
高卫胜笑得自豪又骄傲,律工你放心,我绝对不会算错精度。你们画的图比我们搞工程的好看,但是我们做工程的,比你们更熟悉哪里该落点,哪里该插桩。
不是有英国专家说我们造不出这样的桥?
他抬手拍了拍图纸,等我们乌雀山大桥建成的时候,就请他来看看,这世上又快又好的中国桥,让他后悔。
作者有话要说: 我得说,曲水湾大桥没有原型但是故事参考的港珠澳大桥
第23章
高卫胜的脾气; 比吴赢启更加外放。
习惯了严肃严格的吴院长,律风跟高总工搭档,竟然有些不适应这位是乌雀山大桥项目的领导。
高卫胜白天下命令快狠准; 晚上吃饭聊天; 却是截然不同的絮絮叨叨。
他说:律工,斗公山大桥知道吧; 我的项目!虽然不是你们国院画的图,但是我们的工程做得特别漂亮,不比乌雀山大桥差!
他说:前些年; 我们还经常去英法美学习别人的工程项目,后来都不去了; 外国人的技术太烂; 我们都发展几十年了,他们还跟几百年前似的,不思进取!
他说:本来我是要接国外工程的; 去当副总。可上面一问我愿不愿意进山,去搞乌雀山大桥; 我一听,我就来了!
他说:还是干咱们国内自己的项目舒服; 好山好水好风光!
乌雀山夜晚寒冷,根本谈不上什么舒服不舒服。
条件艰苦; 只有最简单的工棚作为宿舍,还会随时依照工程进度,往山里迁移。
竒 書 網 ω ω w 。 q i δ h μ 9 ㈨ 。 c ó M
可高卫胜说得真心实意,脸上笑出深深皱纹。
连律风都觉得心里温暖起来。
做工程的人,在荒无人烟的建设工地,看着一根一根立柱落地; 一条一条钢筋上桥,总是会抑制不住心里的骄傲和成就感。
乌雀山大桥的工期长,两端同时施工,注定了律风和高卫胜团队必须两头跑。
他们常常绕行上百公里,去确定每一个分段的施工进程。
偶尔熬到夜晚,也会在高速公路上亮起长灯,前往目的地。
于是,律风能够发给殷以乔的消息,总是离不开这座乌雀山。
工程进度比我想象的还要快,建设集团的技术已经远远超过我的想象。
他们组成了三班倒队伍,24小时连续施工,我和高总工会一直跟着项目进度,看着它建到山腰。
山确实又高又险,但是他们施工时候的每一个动作,都十分熟练,像是建了这座桥几十年。
可它很快就能完成了,也许用不了三年。
律风用感慨,回复了殷以乔的全部担心、关怀。
第30章
即使乌雀山寒冷陡峭,在律风发送的消息之中,都像是即将被征服的山脉,不足人类畏惧。
因为,建设乌雀山大桥的集团,拥有中国最好的施工队伍。
高卫胜的全部指令,律风的所有设计,都可以经由他们亲手实现,不差分毫。
以至于殷以乔最初的担心,都变成了:注意休息,小心行驶。
毕竟,律风是个工作狂。
他的眼里只有桥梁,就算殷以乔告诉他天冷记得保暖,律风也会好的好的,然后出门还是之前穿的那套。
他们有一搭没一搭的聊天,消息互动终于慢慢变少。
律风本能的感觉到殷以乔忙碌起来,即使对方回复毫无异常,他也能若有若无的察觉到。
是出了什么事吗?律风认真问。
然而,殷以乔那边没有回答。
反而是远在澳大利亚的佐特尔,发来了一段语音。
律风点开那条长长的音频消息,手机立刻传来了一段悠闲惬意的古琴声音。
佐特尔似乎爱上了这种中国传统乐器,隔三差五就会在他的交响乐里,加上这弦音独特的旋律。
好听吗?佐特尔说,希望古琴能够帮助你找到《山水逍遥》的灵感。
他的目的总是这么直白简单。
律风站在乌雀山繁忙的建筑工地,耳边全是打桩搅拌和卡车轰鸣。
他根本不缺《山水逍遥》的灵感,只要给他一台电脑,他甚至可以马上做出一套飞虹贯日的建筑模型。
他缺的只是时间而已。
最近忙,所以暂时没空做《山水逍遥》,不是没有灵感。
律风解释得认真,立刻勾起了佐特尔的兴趣。
大神到底在忙什么?
这个问题,律风完全可以不回答。
深山之中的桥梁项目,听起来枯燥乏味,他却忙碌得格外开心。
但是,出于对佐特尔古琴音的感谢,他还是拍摄了远处翠绿深幽的乌雀山,回复道:我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