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一级基建狂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一级基建狂魔- 第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再加上立安港博物馆那座形似灯塔的地标,夜夜亮起引航灯光,照亮跨海大桥前行的道路,足够令网友们多愁善感。

    有你的地方必然有我的影子,哪怕深入南海也没有关系,反正有南海隧道总工程师亲自盖章谢谢帮忙。

    他们什么都不知道,也能从灯塔南海桥共赴金屿岛里脑补出凄美兄弟情。

    今天的网友也在为有志青年建设社会主义的绝美景象落泪。

    当晚的新闻,他们期待已久的航拍视频如约而至。

    灯塔亮起指引前方的光芒,照耀远方海面。

    铁灰色桥梁从繁华城市深入漆黑海域,高速公路特有的昏黄,温暖了冰冷的海洋。

    它站立于夜晚,在俯视的视野里一往无前。

    黑夜与白昼交替。

    朝阳跳出海面,穿透六方三角窗棱。

    阳光洒在人工岛烽火台上,点燃了南海将要破晓的辉煌。

    雄伟辉煌的跨海桥,瑰丽温润的人工岛,在航拍之中稳稳立于波涛汹涌的海面上,等候着全线贯通的那一天。

    哪怕所有人都清楚知道

    关键的海下隧道还在紧张建设,远远不到宣布南海隧道成功的时候。

    可他们仍旧止不住满怀激动的赞美。

    因为,跨海大桥迎着太阳升起,好像迎着新的希望,看得他们心绪激昂。

    这是只有中国能够建成的跨海大桥。

    它矗立在一望无际的海洋上,成为了中华民族留在祖国大地又一项波澜壮阔的印迹,将会陪伴中国迈步下一个百年。

    第68章

    整个世界都被跨海大桥奔向太阳的视频震撼。

    这样绝无仅有超级工程; 简直是国际视野无法想象的神迹。

    几乎全球的专家学者,都在重新测算中国大陆与宝岛的距离。

    他们甚至主动查找关于南海隧道的工程学术论文,认真思考如何在南海频繁台风下; 波涛汹涌狂浪中,站稳海底裂缝暗礁; 建造这么一座世界最长跨海桥。

    在桥梁建设上; 国际顶尖建筑公司再一次后知后觉地意识到了他们和中国的差距。

    135公里的长线桥隧; 不是单纯的花费时间就能建造的东西。

    前所未有的技术难度,建设思路; 都足够他们认真研究十几年。

    再来一个十几年先不提这座即将完工的南海隧道了。

    说不定中国人的超级工程; 已经快速进步到了跨洋阶段,甚至可以环绕地球一整圈。

    关于跨海大桥建成的消息; 始终会出现律风的名字。

    就算是南海以南的菲律宾,在停战期间都密切关注着一海之隔的南海隧道。

    如果有这样的设计师和建设团队; 我们也不用担心接下来的重建工作了。

    然而,中国怎么可能会把他们最优秀的设计师送过来。战争刚刚摧毁了中国援建的设施。

    哦; 除了瀑帕大桥。完美的战争掩体; 约马尔跟总统先生提议炸桥包围,结果变成了自投罗网; 真是有意思。

    坐在一起负责菲律宾战后重建工作的建筑师们,总是艳羡邻国的稳定; 和出色的建筑能力。

    他们在感慨中国新奇迹的同时; 还会坐在一起研讨战争都没法摧毁的瀑帕大桥。

    菲律宾一场内部战争; 摧毁了不少建筑。

    甚至有大量的建筑被炮火波及,都是因为议员的提议和背后势力的窜用。

    就像约马尔为了他背后数量众多的建筑资本重新控制菲律宾,他竟然游说总统向敌人空袭,并在军队的精准打击下; 如愿以偿地重击了中国留下来的援建工程。

    只不过,这场空袭根本是失败的决策。

    一场被政客影响的战争,最终导致了停火谈判,总统与匪首坐下来签署和平协议的闹剧。

    一个参会建筑师说道:所以,我始终不明白,总统为什么还让约马尔负责重建项目!

    他脸色凝重,语气愤怒,美国傲慢的设计,根本不符合我们国家的情况,他们总是要求进口建筑材料,建筑寿命不及中国,还造价昂贵!

    这样目的不就达到了吗?摧毁中国的建筑,又有大笔资金能够通过约马尔的集团

    咳。坐在会议室上位的负责人桑托斯打断了他们的议论,今天我们是为了敲定重建城市计划才聚集在这里。而不是聊背后没有凭据的流言。

    即使菲律宾上上下下都通过报社的猜测,认为这场战争是美国背后操控的阴谋,桑托斯这样为政府服务的建筑师,也不能妄加推断议员的是非。

    在枪火炮弹随时可能误伤的国度,政治更加诡秘莫测。

    他们能做的,也只是谨言慎行,做好手上的工作。

    重建城市计划,几乎确定了由美国建筑师、工程师主导的重建方案。

    约马尔为了这个方案,游走多年,终于在一场意外战争后得偿所愿。

    著名建筑师弗格、桥梁工程师戴维斯,成为了重建方案里重金聘请的人物。

    即使是青睐于中国的菲律宾建筑师们,面对这样的结果也无可奈何。

    那么,诸位还有什么建议吗?桑托斯为这次会议,抛出了最后的确认。

    坐在会议室末端,始终没有发言的冈萨,忽然长叹一声。

    桑托斯先生。他说,为什么不再试一试呢?

    他的问话,引得周围的人都纷纷投以视线。

    不需要冈萨直说试试什么,他们清楚的知道

    为什么不再试一试,将重建项目交给中国。

    桑托斯当然懂得他的意思,坐在上位的负责人道:中国会继续建设我们签订过合同的项目,但是重建计划交给美国是大多数人的选择。

    什么大多数人?冈萨一改沉默的状态,激动地追问道,大多数议员?大多数资本家?还是大多数政客?

    这话问得极其尖锐,在资本控制的国度,答案简单直白,却又是纷纷掩盖在冠冕堂皇为了民众利益之下的真相。

    会议室沉默得冷漠,可冈萨坚定得近乎祈求。

    他说:中国来到菲律宾仅仅五年,就建设出了美式导弹无法摧毁的瀑帕大桥。对,没错,这座桥是中国为了未来的国际通道,自己修建的桥梁,可它真实的站立在菲律宾的土地上,即使以后我们与中国关系变得恶劣,再也不相往来,也没有人可以带走它!

    中国和美国不一样,我去过每一个中国的建筑基地,我们的人民可以学到和中国人一样的建筑技术,更不用去进口什么造价昂贵的材料。您清楚美国给我们带来的一切,那些人让国家负债累累,买回来一些落伍过时的专利技术!我们虚有其表的繁华,填满的只是政客的腰包!

    但是我们人民,还是那么贫穷!

    会议室里的沉默气氛,出现了如同会议开场时的低沉骚动。

    冈萨所说的事情,对他们这些土生土长的菲律宾人来说,并不陌生。

    美国的慷慨援助,带着高昂的利息与附加要求。

    涌入菲律宾的资本主义,本质从未产生任何变化,反而加重了菲律宾光鲜亮丽背后掩盖的疮痍。

    冈萨在众人的沉默里,凝视着桑托斯。

    他说:桑托斯先生,我尊敬您为国家付出的一切。但是,我们为什么不再试一次呢?

    我们的人民有权知道中国,值得信任。

    律风度过了最为愉快的半个月。

    跨海大桥成功验收后,他待在立安港,白天陪师兄逛逛即将完工的商业街,夜晚作为超级VIP,登上还没正式开放的博物馆顶层。

    在远处航拍的灯塔光亮,走到了灯塔之上,视野更加开阔。

    引航灯火照出前方浓雾,海面的大桥,好像陆地延展出去的轨道。

    律风依靠在博物馆顶层栏杆,微眯着眼睛惬意道:我有些迫不及待想登上立安港的旅游大巴,一路穿海去宝岛了。

    殷以乔笑道:怎么回事?我带爷爷来看灯塔的时候,他也这么说。

    真正的爷孙没能心有灵犀,倒是师徒俩说出了一模一样的话。

    律风和殷以乔乘着船,沿着游轮开辟的跨海大桥南海游路线,一路观赏着南海隧道,前往宝岛。

    殷知礼见到他们第一句话,就是问:乘船看的南海隧道怎么样?是不是比坐飞机见到的清楚多了?

    律风一听,就知道老师已经对比过了。

    当然。他笑着走上去扶着老人,飞机云雾层层又隔得远,怎么会有乘船沿途看桥来得清楚。

    他们一路聊着海上看桥、空中看桥的不同体验,慢慢乘车前往富云县沿海。

    名为《舰归航》的大型商业楼栋,站在海岸边,守卫着完工的南海隧道。

    阳光下熠熠生辉的深蓝色窗户,折射出温柔光亮。

    光线在白天看起来,好像一艘艘舰艇并肩激荡出了一层层白色浪花。

    宝岛一直以外强中干的印象闻名于大陆。



    第78章

    有了这座强军舰艇的商业大楼驻守,好像忽然获得了中国人该有的骨气,连大楼附近的破败楼房,都带上了即将大变模样的气势。

    立安港灯塔是温柔,宝岛舰归航是威慑。

    特别是最近的新闻,播出了菲律宾战火平息,开始了停战谈判。

    身在安稳国度的人,才能更深的感受到和平的不易。

    殷知礼站在《舰归航》面前,满意打量着入口处高挑的风帆。

    早些年菲律宾受到美国把持,还有力气跟我们争南海,现在

    他欣慰地仰望自己的作品,还是得有军舰保障,我们才能掌握话语权。

    作为心胸广博的建筑师,殷知礼不会在菲律宾刚刚结束战争,急需重建的时候,去嘲笑他们曾经的不自量力。

    国家之间没有什么友谊,不过是为了各自利益,各取所需。

    但是他作为中国人,想起过去与现在,对国家的决策和武力值感到骄傲。

    并且对邻国处境感到遗憾。

    他道:我听建筑师协会的朋友说,这次菲律宾要邀请美国来协助重建?

    嗯。律风也见过类似的新闻,身边还有易兴邦这样渴望重返菲律宾的内幕人士,自然知道得更清楚。

    好像是菲律宾政府横向对比了各国提供的竞标方案,最终选择了美国建筑公司承接重建项目。

    在公平竞争之下,这样的抉择无可厚非。

    即使易兴邦冷着脸讽刺菲律宾政客鼠目寸光,一定是不懂中国方案的精妙,律风也完全没有因为国家错失菲律宾重建项目感到生气。

    不是自己国家的事情,律风的情绪都会弱许多。

    中国援菲队伍依然可以回去继续工程,并且得到菲律宾政府的补偿承诺。

    易兴邦也可以重返菲律宾,继续中菲国际通道上两座大桥的建设。

    那么,他懒得去关心,中国建筑旁边的居民楼、政府厅究竟是哪国制造,更没空感慨,菲律宾人会因为美国的援建发生什么变化。

    悠闲的律风,享受完假期,回到了久违的今澄市。

    国院朝九晚五的准时上下班,使他这样习惯了高强度工作的人觉得无比轻松。

    返岗第一天,律风带着愉快的心情,跟吴赢启做了汇报,顺便筹谋起下一个工作项目。

    负责国内各大桥梁设计的国院,总有赶不完的工程。

    然而,吴赢启对律风如春风般温暖,还能拿出好几个项目方案,让他慢慢挑。

    毕竟,南海隧道跨海大桥项目持续时间太久,国院其他项目的设计进度,都步入了中期或者进入尾声。

    不缺人,更不缺帮手。

    律风这么一个经历过乌雀山大桥、南海隧道的优秀设计师,完全可以轻轻松松等着职称评审,一跃成为新晋高级工程师。

    于是,律风闲得发慌,坐在桥梁分院属于自己的位置上,一边翻设计图,一边查看自己错过的桥梁项目信息。

    不到三天,他便收到了翁承先的联络电话。

    隧道建设阶段,翁承先作为监督,比当初直接负责跨海大桥要轻松许多。

    专业的沉管施工团队,经验丰富的工程师,能够帮他分担无数工作。

    也使得他需要肩负起更多的责任。

    翁承先声音温和,状似随意地问道:你想不想去菲律宾看看?

    这话说得随意,好像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可是律风清楚记得,瞿飞偷偷报了援菲项目,还被老先生提拎去加班,让他努力为国奉献。

    翁承先绝对不是心系菲律宾的国际主义善人,更不会突发奇想,问人去不去菲律宾。

    律风心里升起困惑,认真问道:是发生了什么事吗?

    电话那段沉默片刻,回答道:菲律宾搞了个中菲建筑交流会,特地邀请了我们南海隧道项目组

    翁承先补充道:国家批示了。

    经过国家批示的邀请,意义不同凡响,绝对不只是交流一下那么简单。

    律风身在国院多年,懂得每一项批示背后深藏的意义。

    那些写在文件报告上的简短文字,不是商量,更不是建议。

    而是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作者有话要说: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王进喜。

    第69章

    中菲建筑交流会; 不是翁承先一个人得到的消息。

    当天下午,国院就召开了紧急会议,共同研究这项经过特殊批示的任务。

    菲律宾重建城市项目涉及近十个受损城市; 按照菲方活动迹象,已经确定了这个项目由美国建筑集团承接。

    他们要讨论的; 则是中菲建筑交流会背后; 隐隐透露出来的复苏计划。

    菲律宾复苏计划; 以大面积振兴国民经济为核心,全国范围开展基础建设。

    几乎效仿中国一般; 想要通过总统直接领导; 确定菲境内三大岛组未来二十年建设方案,并且尽可能的; 在海洋割裂开的三大岛上寻找适合的架桥、埋隧区域,将整个国家连成一体。

    宏伟的复苏计划; 只需要看一眼菲律宾散落在海洋上的地形,就能知道它有多么冒险。

    可对于中国来说; 菲律宾的每一次冒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