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看见状态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能看见状态栏- 第4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从前年开始我就一直咳嗽,明明啥问题都没有,也没呛着也没闻什么东西……”她也露出了意思痛苦的表情,似乎这两年的咳嗽已经快成了她的梦魇,“我看了好多医院,那些医生都不知道我是什么问题……孙医生,您要救救我啊!”
    孙立恩一边安抚着这位大妈的情绪,一边在心里发出了感慨——我这是刚出了风湿免疫的坑,然后又掉进了呼吸内科的深渊?


第827章 又见结核
    作为有着“丰富应对传染病经验”的临床医生,孙立恩自己的警惕性在一般的临床医生里绝对是最高的那一档。在大致询问完了面前这位名叫魏爱华的患者情况之后,孙立恩脑子里的警铃声终于停了下来——她和计秀英并没有活动轨迹或者地点上的交集,而且她的症状表现也和计秀英不太一样。
    魏爱华的主要症状是咳嗽,但是并不伴有发烧。而真正让附属医院的医生们一筹莫展的,还是魏爱华的肺片表现。
    从CT上看,魏爱华从两年前开始的肺部就有了多发性斑片和结节状阴性。当时的接诊医生认为这个应该是肺炎,所以为她用了抗生素进行治疗。住院治疗的过程中,魏爱华觉得自己的症状是有好转的。但CT检查显示她的肺部病变并没有吸收的的的迹象。
    而最近一次的CT检查则是在半个月以前。附属医院的呼吸内科收治了魏爱华,并且按照肺炎再次进行诊断。但是这一次不光CT复查结果没有变化,甚至还出现了更严重的进展。而魏爱华自己也没有感觉到咳嗽变少——频率和次数似乎都和治疗前没有什么区别。
    这样的结果让附属医院的医生们也感到有些诧异。而进展的变化……则让医生们心里顿时一凉。
    魏爱华的两肺出现了多发性斑片状磨玻璃影,同时还伴有小叶间隔增厚的特征。而这些磨玻璃影还在边界上表现出了斑块状的“铺路石征”。
    铺路石征是一种非常有特点的影像学肺部病变结果。这可能也是对“密集恐惧症”最不友好的影像学特征之一。它是肺部小叶间隔增厚和小叶间隔线影叠加在磨玻璃不透明的背景上,而出现的一种类似不规则状铺路石的影像学特征。
    在很多年以前,铺路石征曾经是肺泡蛋白沉积症的经典病变。它也是最早被用于描述肺泡蛋白沉积症的影像学变化之一。但随着影像学逐渐发展,影像科对于这一特征的了解也越来越好事呢——除了肺泡蛋白沉积症以外,肺水肿、卡氏肺孢子虫感染、弥漫性肺泡出血和侵袭性粘液腺癌等等均有可能表现出这种特征。
    这也就是为什么附属医院呼吸内科的医生们在看到这一变化之后顿时心里凉了半截的原因——魏爱华入院的时候可没做过传染病五项检查。她可千万别是个HIV……
    好在后面紧急补加的传染病五项检查证明,魏爱华并非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患者。这同时也就帮助附属医院的医生们排除了她有卡氏肺孢子虫的嫌疑。
    但这种排除法并不能够帮助魏爱华解除病痛。她仍然在频繁的咳嗽着。随后的半个月里,除了最后一周没有继续进行抗菌治疗以外,魏爱华持续接受了包括血尿粪常规、血液生化、凝血功能、自身抗体、ESR和呼吸道病原学检查等在内的各项检查。所有结果都是阴性。
    因为担心可能是结核,附属医院还为魏爱华进行了三次痰涂片检查。血抗结核抗体、血清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也是阴形。就连痰液的普通菌和真菌培养也都是阴性。
    检查做到这一步,附属医院的医生实在是有些头疼了。而半个月的住院时间已到,继续住院检查下去……社保那边可能会认为这个病人属于过度医疗。因此,附属医院的医生们向魏爱华推荐了第四中心医院的周秀芳综合诊断中心。并且还特意点出了孙立恩的名字。
    已经被折磨了快三年的魏爱华怀着最后一丝希望来到了四院,并且非常“幸运”的碰到了孙立恩出诊的下午。她本来还以为自己需要为抢专家号而费上一番力气,结果却没想到自己一提孙立恩的名字,收费窗就给了下午第一个号出来。
    而且挂号费居然才收十块钱。魏爱华已经快记不清自己上一次用十块钱挂到专家门诊是什么时候了——二十年前?结果一进门诊室,魏爱华才惊讶的发现,这位“专家”居然是个和自己儿子差不多大的小伙子。要不是因为对方确实看病看的认真,而且附属医院给自己看病的副主任推荐过,她可真有扭头就走的打算。
    ·
    ·
    ·
    “唔……”尽管心里在抱怨自己最近陷入了呼吸内科陷阱,但孙立恩隐约觉得……面前这位大妈还真未必就是呼吸内科的毛病。
    虽然病变确实是在肺部,但状态栏给的提示却让他看到了一个有意思的地方。
    “脂质性肉芽肿20865。39。57”以及“肺结核 12436。21。45”。
    肺结核这个非常容易理解,这意味着状态栏已经明确了一个诊断——魏爱华感染有结核分枝杆菌。如果结合上她没有发热,且各项检查都不支持。这也就意味着,她很有可能是一名隐匿性感染者。
    结核分枝杆菌是一种非常难以捉摸的病原体,它所表现出的症状种类多种多样,而会对患者造成的影响也有很多类型。其中,最让人头大的的就是“隐匿性结核感染”。
    这种患者没有结核病人常有的发热、盗汗、晨起咳嗽等等症状。经常会在人体内隐蔽潜伏多年,最后发展成骨结核之类的需要长期治疗的疾病。
    至于相关检查阴性嘛……反正是结核,孙立恩自己一点都不意外。结核的诊断方案他已经不想再看一遍了——总而言之就是“无法排除结核”。什么病都有可能和结核有关系,结核能表现出几乎所有类型的症状。
    不过……这个脂质性肉芽肿又是怎么回事?孙立恩处理过的呼吸内科病人不算太多,他以前也从来没见过这种诊断描述。就连吴友谦那边收集到的各路诊断资料里,也没有这样的描述。
    如果单纯以字面意义进行分析,这可能是一种由油脂导致的病变,但也有可能是异常的免疫结果。
    肉芽肿的本质,是一种迟发超敏反应所导致的炎症。它是巨噬细胞及其衍生细胞的聚集,可能会伴随有其他炎症细胞出现。当巨噬细胞以及其演化的细胞局限性浸润和增生后,这些细胞会形成边界清晰的结节状病灶——这就是肉芽肿。
    巨噬细胞是人体内专门用于处理大型异物和细胞残片的吞噬细胞。它们由“固定细胞”和“游离细胞”两种组织形态。除了存在于血液中以外,它们也存在于疏松的结缔组织中——比如肺泡里。
    如果再结合“脂质性”三个字,那么似乎引起病症的罪魁祸首就已经被刻画出了精确的画像——这应该是一种被患者长时间吸入到肺部内的油脂。
    孙立恩对自己的推论非常满意,他似乎已经看到了门诊内解决诊断的希望。但是,他马上就迎来了一次失望。
    “我平时不做饭啊……”魏爱华有些惊讶于孙立恩会向自己询问这个问题,不过她还是带着一些不好意思答道,“我不太会做饭,平时都是我老公下厨的。”
    不是炒菜所导致的油烟……那又有什么油脂是一个不会做饭的中年妇女经常吸入的呢?孙立恩皱起了眉头,这个来源不明的油脂,以及无法通过免疫学确诊的肺结核……加在一起实在是有点麻烦。


第828章 用法有误
    首先,通过患者的症状以及状态栏,孙立恩可以明确的有一条——她所吸入的油脂类物质总量不会太大,而且一定是长期缓慢吸入的。原因也很简单,一次性吸入大量的油脂,会导致患者出现吸入性肺炎。
    吸入性肺炎这一疾病的表现主要为后反射痉挛、喘鸣剧咳、痉挛性咳嗽、高热、严重低血氧症甚至呼吸紧迫综合征等等。总的来说,这是一种发病很急且后果非常严重的化学性肺炎疾病。
    没有引发急性肺炎,也就意味着魏爱华每次吸入肺部中的油脂总量并不大。而长达两万多小时,也就是差不多两年之久的脂质性肉芽肿,则提示了这种吸入油脂的行为可能持续了很久。
    除了在消化道和血液系统内,人体还能比较容易的转运、吸收和使用脂质以外,作为一个富含水分的结构集合,人类并不善于使用脂肪。除了消化系统和血液系统,其他的组织器官对于脂肪几乎无能为力。而呼吸道也属于“无能为力”的那一类。
    没有引起吸入性肺炎,而是转为了慢性病变……也就是说,魏爱华的每一次吸入量都很小。而且……她应该也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吸入的脂质物体习惯有问题。要不然看病看了两年多,她怎么也该跟医生提过才对。孙立恩继续发散着思维,但是最后却头疼的发现,这个病例不太像是能够在门诊里就解决的。
    “这样吧,您和家属沟通一下,准备准备个人物品,然后来综合诊断中心住院。”
    “要住院呀?”一听到这个处理方案,魏爱华就显得有些犹豫,“我家就住在附近,门诊不能看么?”
    “您这个病,最好还是住院检查一下比较好。”孙立恩劝道,“而且,最好带您的家里人也来医院检查一下。”
    结核病虽然是个慢性传染病,但归根结底还是有传染性的。身体健康的成年人大部分不会被结核感染,但这种细菌仍然有可能潜伏在患者身体里。并且在患者免疫力下降后重新爆发出来。因此,结核病患者的家属大部分也需要经过检查才能放心。
    “你知道我是啥病了?”魏爱华顿时大喜过望,她连连点头道,“没问题没问题,我马上就跟他们说……”说到这里,她的兴奋感才稍微减弱了一点,“医生,我这……是个啥毛病啊?”
    “目前来看吧,肺结核的可能还是有的。”孙立恩想了想,决定先说上一部分的真话。“您这个咳嗽是不是早上会稍微严重一点,到了中午和下午就好一些?”
    “最近这段时间是的。”魏爱华点了点头,但是眼里的神情还是怀疑居多。
    孙立恩敢往这个方面去猜,主要原因还是看之前的接诊医院太执着于结核而做出的判断。结核病很难获得切实的确诊证据。而他们反反复复的查结核,肯定是因为魏爱华曾经表现出了一项或者几项高度符合结核病特征的症状。
    临床上这样的症状不算少,但魏爱华的不适反应却只有咳嗽——那就应该是晨咳加重了。
    虽然看得出来,魏爱华对于孙立恩仍然缺乏足够的信任感,但这个年轻的医生确实也表现出了一些和其他医生不一样的地方。她想了想,决定同意了住院的建议。“那我老公和我儿子怎么搞?”
    “他们也一起来住院就可以了——也来综合诊断中心。”孙立恩在桌上写了一张纸条,然后递了过去,“这是诊断中心的联系电话,你过来住院前一天打这个电话就好。”
    “这就行了?”接过了纸条之后,魏爱华有些困惑的看着停下手里动作,准备用眼神“送客”的孙立恩问道,“不用给我开点药啥的?”
    “不用啊。给您用药得等到正式确诊了才行。”孙立恩笑着说道,“难不成还得我开点药您才放心?”
    “你们医生不是喜欢有用没用多少开点药么。”魏爱华也跟着笑了起来,“我之前犯鼻炎,好几家医院的医生也没啥好办法。结果我在附属医院看病,人家一个副主任说让我试试复方薄荷脑滴鼻液,结果一试就灵。”
    孙立恩眨了眨眼,正准备继续客套,但他忽然抓住了什么重点,“人家是什么时候给你开的这个药?”
    “哎呦……得……有个三四年了吧?”魏爱华有些不确定的回答道,“挺早的了。”
    “您最近没有再犯过鼻炎?”鼻炎是一种非常难彻底根治的“小毛病”。但是魏爱华现在只有咳嗽却没有抱怨过鼻炎,这个就有点让孙立恩想不通了。
    “哪儿能不犯呢,不用药就天天难受。”魏爱华有些无奈道,“不过用着药就能舒服很多。”
    孙立恩瞪大了眼睛,“您……这个药平时用多少?”
    “就两滴啊。”魏爱华有些奇怪的看着孙立恩,“不过我这鼻炎比较顽固,所以差不多每天都得滴个三四次才能管用。”
    “那您这三四年里……用了多少滴鼻液?”孙立恩好像终于发现了关键所在,“这个滴鼻液您现在身上带着没有?能不能给我看看?”
    “我差不多一个月得用掉一瓶吧……”魏爱华从自己的包里摸出了一个小瓶子朝着孙立恩递了过去,“就是这个药。”
    孙立恩接过瓶子,直接开始看起了瓶身标签上面针尖大小的字,“本品为复方制剂,主要成分:薄荷脑、樟脑、液状石蜡,本品溶媒为液状石蜡。”
    三四年里一个月就得用掉一瓶,也就是说,过去的三年里,魏爱华最少一共用掉了三十六瓶这种滴鼻液。按照10ml一支计算,这就是360毫升的液状石蜡……
    孙立恩抬起头,看着魏爱华道,“我想……我知道您这个咳嗽是怎么回事了。”
    “因为……这个药?”看着孙立恩的一系列动作,魏爱华马上就猜到了答案,“不会吧?!这不是部队总院研究的药么?”
    “药物本身是安全的,但是您这个用法就有问题……”孙立恩苦笑着说道,“这种药物就是用来短暂缓解鼻炎带来的不适感的。人家研发这种药的时候,也没把它当成能够彻底治愈疾病的东西呀!”


第829章 最终确定
    虽然还无法100%的确定这就是病因,但孙立恩已经有了九成把握——这360毫升以液状石蜡为溶媒的滴鼻剂,就是导致魏爱华出现脂质性肉芽肿的根本原因。
    既然已经找到了可能的致病因素,那接下来的事情就很好办了。孙立恩仍然没有给魏爱国开什么药,“您回去之后绝对不能再用这种滴鼻剂了,然后尽快过来住院。”
    “我不用这个药,是不是就好了啊?”魏爱华似乎还是有点不愿意来住院,她犹犹豫豫的问道,“如果一定要住院……咱们这儿有单间么?我晚上睡觉轻,和别人住一起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