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不会做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真的不会做菜- 第2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味道和创意都很不错!”
  如果说味道不错这个评价其他人还能看懂,可是到创意这个层面,所有人都不知道该说什么。
  在他们眼里,这就是一盘依次摆放做了点小摆盘的生鱼片。
  啊,不,或者说生鱼片已经不合适,应该叫锦绣四海。
  可是归根结底,它也就是一盘生鱼片。
  要说创意,夸张了些!
  可是评委们显然不想这么直接揭穿秘密,只是笑一笑留下伏笔。
  “你们待会品尝的时候自己感觉。”
  苏子放:……
  要知道就连自己这道这么费劲心机的菜都是当场揭秘。
  一个普普通通的生鱼片能有什么秘密?
  可是他的视线落在保温箱后,顿时就不这么想了。
  【一盘构思精妙创意新奇的锦绣四海,等级S级。】
  系统官方认证的S级,和他做的那道竹林幽谭的等级一模一样。
  也就是说这道菜在细节设置和布置上绝对有独特的地方。
  再看解释,苏子放突然恍然大悟。
  看向陈鸿羽的眼神也多出几分敬佩,居然能想到这个方法处理生鱼片。
  异曲同工,异曲同工啊!
  这时候苍吾风的菜品也已经呈现出来。
  “豆腐、肉、烫”
  这个题目显现出来,不需要任何提示,所有人的脑海都自动浮现出一道菜品。
  麻婆豆腐!
  作为著名到在国际上都扬名立万的一道菜品,麻婆豆腐甚至以经典麻辣菜的身份名列老南方的必学菜品中。
  要知道整个麻辣菜系中有此殊荣的不过十道,而麻婆豆腐排名第一。
  可想而知麻婆豆腐的地位。
  苍吾风也没有令众人失望爆出菜名。
  “麻婆豆腐,请品尝。”
  评委的脸色也很普通,还有几分略微的失望。
  毕竟苍吾风端出这道菜,没有让他们有一点意外的地方。
  就像是出门散步,明明白白的知道路上会经过一个医院一个学校两个超市一座公园一样。
  等出门的时候,真的遇到了,就这个感觉。
  不过作为评委还是不能妄下结论,就算是麻婆豆腐,万一会有不一样的味道呢?
  几名评委的专业素养在这一刻体现的淋漓尽致。
  那点失望的情绪不到十秒就消散殆尽,重新换上微笑看着面前的麻婆豆腐,伸出勺子。
  这道菜不管怎么变化,关键还是在于:“麻、辣、烫!”
  一般人端菜的都会特意选用保温效果极好的砂锅。
  苍吾风这次却选用的铁板,让麻婆豆腐有了几分铁板豆腐的既视感。
  “想要用铁板增加温度,制造入口那一瞬间灼热吗?”
  柯朋义见过太多这种小技巧,也没有觉得任何出彩的地方。
  淡定的将一勺豆腐送入口中。


第535章 炽热如火山的豆腐
  如同岩浆一样的红油包裹着白嫩的豆腐,铁板里别说花椒和辣椒的影子,连花椒粉和辣椒粉都看不到。
  可是却有一股别样的豆瓣酱的香气。
  饶是柯朋义这样的老饕都不禁生出疑问:“这样的菜品真的能让自己满意吗?”
  可是等到一勺豆腐入口,柯朋义皱起的眉头猛地展开。
  整个人如同被烫到屁股一样瞬间站起!
  片刻后反应过来自己被烫到的不是屁股,而是嘴巴,这才张大嘴不停地扇着气。
  看着豆腐的眼神充满惊喜。
  其他评委也是一样,直到这时候才有几分满意的样子,看着苍吾风微笑着点点头。
  苍吾风也像是早已预料到一样微笑着回应几人。
  没有急着发问,几人继续舀起豆腐,不过这次却没有顾及旁边的汤汁,而是只舀起一块豆腐。
  另取一只勺子,压下。
  豆腐被分成两半,中间流淌出赤红的红油酱汁,如同一座雪山突然变成火山,流出汩汩的岩浆。
  “原来如此!”
  几名评委同时恍然大悟,对苍吾风伸出大拇指。
  “表现很好!”
  其他人远远看着,或多或少也明白发生了什么问题,眼中闪过几分佩服。
  苏子放对这个手法最为清楚,也是最佩服苍吾风的厨师。
  其实苍吾风的做法和他的做法很类似,都是用隐藏在食材中的第二种味道制造出出其不意的味觉体验。
  而且都是用的同样的方式。
  只不过苏子放选用的是山葵,苍吾风选用的是辣汤。
  将原本的豆腐中间的部分取出,再将炽热的汤汁灌入,重新封口。
  利用普通的麻婆豆腐的名字和铁板故意让食客认为这道菜的关键在于铁板,然后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一口咬开豆腐。
  让麻婆豆腐内蕴含的麻、辣、烫全部如同火山喷发一样瞬间炸裂开!
  这就是这道麻婆豆腐的神髓所在!
  柯朋义也瞬间洞悉这个奥秘,在台上将这道菜的制作要素全部说完。
  又看向后面几人。
  眼里的期待感越加明显。
  本来所有人都觉得任家华用厨奥赛的题目来进行考试会有一些难,可是没想到。
  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几人居然都完成了令自己满意的菜品,甚至每道都有超乎预料的地方。
  这让柯朋义和谷平平等人瞬间生出感慨。
  果然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
  感慨还没结束,后面的菜品继续端上来。
  正经的川菜厨师刘勤抽到的题目却是一个和川菜基本没什么关系的菜品。
  “鸭、虫、烤。”
  或者说唯一的联系就在于川菜也有鸭子,而且还有不少虫子菜品。
  只是……这道菜明显更适合滇菜。
  不过刘勤最后呈现出的菜品还是十分令人惊喜。
  将鸭子用烤鸭技术处理,鸭皮完整剥下切成条当做容器。
  鸭肉切片,虫草用汤汁煨干和鸭肉、鸭皮一起包裹着在烤箱中进行二次烘焙,
  拿出来后竟然呈现出面包一样金黄膨胀的造型。
  当然,这样的菜品名字也很直接。
  刘勤甚至没有怎么动脑,直接命名为烤鸭面包就摆盘端了上来。
  周安年看着这个造型略有几分喜欢。
  毕竟在钓鱼宾馆,每天都有不少接待任务点名要吃烤鸭。
  可是许多外宾并不习惯直接吃葱丝,面饼包裹的方法做多了也失去新奇,现在看到刘勤这个做法,反倒打开了新思路,可以回去试试看。
  不过由于这道菜只是为了呈现出造型和符合提议,对味道的把控略差,在苏子放系统中只得到了一个A…的评价。
  其实这也足够看出这些厨师的水准。
  哪怕是翻车的菜品都有A…等级。
  如果是正常情况下,苏子放没有任何BUFF,恐怕还真的不一定能赢得这么轻松。
  将刘勤这道菜的特点和创新点记好,下一道菜也端了上来。
  闽菜厨师林育的作品!
  题目是很难有所发挥的“菜、蛋、饼”。
  起码在苏子放的认知中,这道菜基本上已经算是告别了任何一种明确的菜系,而是进入到了白案领域。
  不过,林育爆出菜名后还是让苏子放愣神片刻。
  “葱油饼!”
  林育就这么直接的拿出了一个在早点摊子上也常见的名字!
  然而,就这样,评委们都还露出几分期待。
  苏子放:???
  这是发生了什么情况?
  为什么这些评委会对这么一个早餐料理有这么高的期待。
  没让他等太久,柯朋义的声音就响起帮他答疑。
  “是这个味道,闵省经典小吃葱油饼!”
  “和我之前吃过的一模一样!”
  任家华也满意的点点头:“外酥里嫩、葱香可口、整个饼的口感和味道都几乎无可挑剔。”
  “关键是还做到的膨而不硬、弹而不绵的口感,就算是在闵省经营几十年的老师傅都不一定有这个手艺。”
  苏子放听着话更加迷惑。
  葱油饼不是北方的小吃么?什么时候变成闵省特产了?
  而且葱油饼……怎么长得和铜锣烧似的?
  柯朋义这时候终于看到其他人的疑惑,继续解答起来。
  “这道菜和林育简直是绝配。”
  “你们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实葱油饼在闵省是很普遍的早餐,而且和北方的酥饼和软面饼不同。”
  “闵省葱油饼是混合了米浆和黄豆酱炸出来的,味道和口感别有一番风味。”
  “林育做的这份葱油饼,虽然没有什么创新,也没有什么改变,可是却做到了最难的家乡的味道!”
  “这个味道就值得……啊……一个不错的分数!”
  柯朋义在最后关头终于意识到这个分数不能这么早公布,急忙拉回话题。
  “下一个!”
  柯朋义声音嘹亮,台下去没有一人响应。
  这时候,场中还剩的厨师也只有萧云霄、孔白墨、方小江三人。
  依旧面色沉稳,没有一点压力。
  全都专注着自己的菜品。
  苏子放不禁感慨能到这一步的都有极强的抗压能力。
  要是换了普通的厨师,现在恐怕不是在思考别人的菜品怎么提升,就是在抱怨自己为什么还没做好。
  根本不会像几人一样这么专注。
  也许,这就是他们能够区别于普高厨师的最大的不同!
  苏子放淡定想着,就看到孔白墨举手。
  “我完成了!”


第536章 九转大肠
  孔白墨的菜品上桌,不用过多的介绍。
  开盖后,只要能看到的人都知道这道菜的名字。
  鲁菜料理的极致体现——九转大肠!
  这道菜是清朝光绪初年,泉城九华楼酒店创制的菜品。
  开始名为红烧大肠,后经过多次改进味道提高后,受到众多文人雅士喜欢,为了将这道菜的逼格拔高,于是取九转金丹的典故,将这道菜改名为九转大肠,流传至今。
  是鲁菜最为著名也是最为经典的菜品。
  这道菜的做法不易,工序也十分繁复,极少人会在家里做,所以一直也是鲁菜饭馆的当家菜色。
  不管是红白喜宴还是聚餐,这道菜几乎都是必点菜品。
  在鲁菜中的具体地位,堪比淮扬餐厅的大煮干丝,属于极吃厨师基本功的菜色。
  孔白墨端上来这一盘九转大肠,从外形来看没有一点问题。
  不过……众人现在更好奇的是他究竟抽到了什么题目,居然能够这么好运气的直接端上来一道改都不用改的菜品。
  要知道就连麻婆豆腐都用了不一样的创意。
  要是孔白墨能够抽到一个连创意都不用更新的,绝对会遭人妒忌。
  这时,孔白墨交上题纸,众人也终于看得清楚。
  “内脏、豆、味道丰富。”
  这个题目一出,所有人都感慨孔白墨的运气。
  不知道上辈子得扶多少老奶奶过马路才能换回这个题目。
  要知道苏子放他们几个为了构思差不多的场景和菜品融合的画面,几乎是要绞尽脑汁,终于才算合格。
  要是有孔白墨这么简单,只怕他们做菜的时候都能笑出声来。
  不过还有一点疑问困扰着他们。
  “豆?”
  九转大肠这道菜可没有哪里是会用到豆子的,可是看孔白墨做的菜品,也不像是放了豆子在其中。
  几个念头闪过脑海,又被苏子放赶出脑海。
  连他都不可能在九转大肠里直接加入豆子,孔白墨肯定不会这么干。
  可是能想到的豆子就这么多种,如果不是直接将豆子加进去,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融入这道菜?
  愣了一下,苏子放眼神瞥过孔白墨的料理台,上面有一台豆浆机引起他的注意。
  要知道对苏子放来说,豆浆几乎是陪伴了他大半个厨师生涯的厨具。
  现在光是看着那台豆浆机,苏子放都能清晰地说出它的型号、厂家、价格、打豆浆时的原料比例和用时……
  当然,最重要的是,他知道豆浆之后可以做什么!
  脑筋一转,瞬间有明白孔白墨是怎么将豆子融入到九转大肠中的。
  而且这个方法,赵晓曼在做九转福肠的时候也用过!
  边上,马经纶看了一眼,低声道:“素鸡!”
  其他几名厨师也恍然大悟。
  “原来如此!”
  素鸡是经典的传统豆制食品,可以上溯到梁武帝时代。
  当时梁武帝信佛,便以素鸡替代肉食,此后在民间流传,在华夏各地都有分布,是著名的素仿荤的食材。
  直到现在,许多素食餐厅都是用素鸡来制作仿荤菜。
  几人看着孔白墨端上去的盘子中,有几个的确长相和别的不一样的,应该就是用掏空的素鸡制作的仿大肠。
  评委们看了一眼,点点头表示赞许,却没有先动筷子,反而是看向任家华。
  “任老,这道菜您先说说?”
  台下几人一看这个情况,这个明显就是有瓜能吃的节奏,顿时关注起来。
  任家华浅笑着,也没推辞,夹起一筷子送入口中。
  是正经的大肠!
  肠衣带着些酥脆,有焦糖的味道,一口咬下,外焦里嫩,肠壁内部吸足了汤汁,口感绵软却不是入口即化的绵烂。
  而是带着些许回弹的那种筋道,在唇齿撕咬间有一点若有若无的不舍,可是又不会过韧。
  属于那种多一分则烂,少一分则韧的恰到好处的口味。
  光是看着任家华品尝,苏子放几人的口水都分泌加快数分。
  加上九转大肠本身就是一道重口味的菜品,里面蚝油、生抽、汤色、胡椒粉、肉桂粉、砂仁粉全都在内。
  厨师们的嗅觉又比较灵敏,现在一呼吸全都是九转大肠的芬芳。
  竟是让他们也有些忍不住想吃一口。
  任家华不紧不慢吃了一口,又换了一块素鸡做的仿大肠咬下。
  同样的多汁爽弹,筋道的口感保持的完美,而且用了雕刻手法让内里也和肠头的口感一致。
  几乎可以以假乱真!
  “不错!”
  听到任家华点评完,其他评委才赶紧动筷子,品尝着这难得的美味。
  任家华这才笑眯眯地看向孔白墨。
  “你觉得你师父这道菜你学到了几分?”
  苏子放回忆着麻姜说的关系。
  孔白墨是孔宴的堂兄,师父是孔逸仙。孔逸仙是孔正明的师弟,成名菜品是九转大肠。
  突然有一种在看孔家传人厨房斗争的《百年孤独》版本的既视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