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巨星组球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用巨星组球队-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和他们的激动兴奋形成鲜明对比,「绿茵老炮儿」们则一个个面面相觑,一副不太相信的样子:
  我去,这是怎么回事,刚才球还在对方的半场慢悠悠的倒脚,只不过刚到中圈弧附近,看起来没有任何威胁的样子,可怎么突然之间节奏就快了起来,还没弄明白是怎么回事就进球了?
  他们和「780」以前踢过不少次,知道在这个队里李宁是绝对的大牌,也知道他能力很强。
  但是之前李宁踢球有个毛病,自视水平出众,所以特别粘球,虽然踢的是组织型后腰的位置,但其实一切都以自己为中心,自己踢爽了才是他最重视的,并不在乎有没有将全队捏成一个整体。
  可今天实在太反常了,这个家伙不知道吃了什么迷魂药,不仅第一个来到球场,而且踢球风格也完全不一样了,居然开始注意将全队串联起来了。
  几个「老炮儿」一边垂头丧气的往中圈里走,一边还耷拉着脑袋念念有词,也不知道是在念叨什么。
  “没事没事,才一个球的差距而已,大家别泄气,咱们加把劲儿,追回来就是了。”他们的队长使劲儿拍着手,给大家鼓劲儿。
  果然,气可鼓不可卸,他们的士气稍微振作了一些。
  可惜,他们自己的劣势实在太明显,已经被李宁牢牢抓住,那就是体能差,而这个缺点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突出。
  如果他们第一节能利用体能比较充沛的时候,仗着技术优势率先进球,那么之后打防守反击或许就好踢一些,可现在被「780」率先进球,那就陷入了战略被动。
  李宁给自己的队伍制订的战术原本就非常有针对性,就是利用体能和速度优势冲击对手,打对方的身后空挡。
  如今对手先丢一球,为了搬回比分只能选择将阵型往前提。这样一来,他们身后的空档就更多更大了。
  所以,「绿茵老炮儿」不仅没有搬回比分,反而被李宁抓住自己身后的纵深频频组织起有威胁的进攻,并且再进两球。
  其中一个球是李宁开出角球,由九号中锋头球得分,另一是十号带球突破造成对手在禁区前沿犯规,李宁一个非常漂亮的香蕉球直接得分。
    第二节结束,比分已经成了三比零。
  “哈哈,今天的球踢的实在是太爽了,完全是碾压呀……”
  “就是,对手第一节还假模假样的,第二节彻底现了原型了……”
  “大家发现了没有,今天大牌可是跟以前不太一样啊,在中场完全是一副巨星风范,把咱们的进攻串联的实在是太舒服了……”
  “就是呀,我们这些替补在场下都感觉到了,咱们今天可是有点巴萨的味道了,中场完全占据了主动,有传倒,有空切,还有直塞球,看着都舒服……”
  “没错,今天大牌踢出哈维的感觉了……”
  在场下休息的时候,大家开心的你一言我一语,比赛踢的舒服,大家自然心情也舒畅。
  而且他们今天都发现了李宁身上的变化,那个从前首先要自己踢嗨的大牌感觉今天脱胎换骨了,升华了。
  “咦,你们这是损我吗?怎么着,要不我还像以前那样,独着踢?”李宁故意说道。其实他心里比谁都高兴,因为他心里藏着一个大秘密。
  “千万别,你们这些主力踢舒服了,我们这些替补还没上呢。一会儿你也要给我们多传几脚好球,我们也想进球呢。”几个替补不答应的叫唤着。
  按照平时的安排,前两节主力球员上场,第三节会换上一些替补队员,让大家都有机会上场踢一踢。雨露均沾嘛。
  “行,那你们还按照我之前的布置,看到我在中场拿稳球就立刻反跑,死冲他们的身后空档。
  现在他们落后三个球,待会儿肯定更要压出来踢,所以身后的空档一定更多。只要你们跑到位,我就尽量把球给你们传出去。”李宁安排着。
  “行,没问题……”大家答应道。
  果然,一切都和李宁想象的一模一样。「绿茵老炮儿」第三节压的更靠上,几乎已经放弃了防守,死活都要进一个球,因此身后的空档更多,被李宁的直传球一打一个准。
  所以,第三节「780」又进了三个球。这还是替补队员们的脚法和主力还是有差距,好几个绝对机会没把握住,要不然恐怕就要把对手给踢花了。
  “我说哥们儿,你倒是也放放水,给你这几个老哥哥点面子,好歹也让我们进一个呀。”
    第三节休息的时候,「绿茵老炮儿」的队长和李宁开着玩笑。
  要说也是,好不容易盼到了周末,可以踢场球放松放松,可结果弄了一肚子火。
  “行行行,哥,第四节我不上了,你们玩儿。”李宁就坡下驴,赶紧表态。大家都是业余时间玩玩的,没必要搞得这么认真,以后还怎么见面?
  于是,最后一节李宁坐在场边当起了观众,而这一节单节双方踢成了二比二平,总比分「780」以八比二大获全胜。
  比赛结束之后,李宁没有任何停留,开车径直回到家里。他想赶紧看看自己脑海中的那个神秘系统是不是有什么变化。
  他也觉得自己今天在场上好像和以前不太一样了,思路更清晰,大局观也比以前强了。
  他刚刚进门,连澡都还没洗,就觉得眼前一花,那个系统界面已经出现在他的面前,上面写着两行大字:比赛时间九十分钟,由于比赛专注度超过九十分,所以时间加倍计算。目前能力转移百分之一。
  李宁心里一阵狂喜:我去,还能加倍赚积分呀,买一送一,实在太好了。
  看到这个神秘的系统居然真的有用,他的心情如同坐上了宇宙飞船,荡漾的不行。
  因为他的真实目的可不是让自己练级,他的心里有一个更大更宏伟的计划……


第十二章 计划开始
  入夜。
  李宁早已经洗完澡,又简单吃了点晚饭。
  此时他正坐在书桌前,打开了平板电脑,熟练的找到一个文件夹,双击打开。
  原来,这个文件夹里储存的是他目前任教的小学球队里所有小队员的资料,姓名、年龄、身高、体重、技术特点、场上位置……一应俱全。
  这二十多个孩子都是他一手挑选出来的,如同花园中娇嫩的花朵,而他就是那个辛勤的园丁,给每一棵幼苗浇水、施肥。
  而此刻,李宁看着这一个个鲜活的名字、一张张稚嫩的小脸,却以手托腮,陷入了沉思……
  不知道过了多久,他猛的从沉思中用力的醒转过来。苦笑了一下,然后又打开了另外一个文件夹。
  这里面保存的都是一张张照片,照片中的人都穿着球衣,看起来好像是某只球队的定妆照。他一张张的翻看着,嘴角情不自禁的荡漾起一丝微笑。
  突然,他停住了鼠标,定格在一张照片上。照片中的人英姿勃发,精神抖擞,浑身上下洋溢着青春的气息。这正是李宁本人,只不过是十几年前的他。
  原来,这张照片正是十几年前他效力的那家职业球队给他拍的入队定妆照,其他的那些都是他当时的队友。
  拍这张照片的时候,他刚刚从二线队被选拔进入一线队,从照片上就能看得出来,正是春风得意意气风发的时候。
  在他的思想里,今后他只要认真训练比赛,就能沿着康庄大道开启自己绚丽多彩的职业生涯。
  谁能想到,他之后的职业道路会如此崎岖坎坷,始终无法摆脱伤病的纠缠,不得不早早结束自己的职业生涯。
  想到这里,李宁不禁又唏嘘一番。
  不过他没有让这种消极的情绪停留太久,就又开始移动鼠标继续翻看那些旧照片。终于,他的手在另外一张照片上再次停了下来。这才是他要找的。
  这是一张合影,正是当时球队预备队的全家福。李宁出神的看着这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在心里默念着他们的名字。时光仿佛又回到了当年绿茵厮杀的青春岁月。
  只是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些分开多年的老队友,今天居然还会派上别的用处。
  他反复将自己当年的那批老队友们和如今的这批小队员们做着比对,还拿出纸笔认真的圈划着,在不同的姓名中间划着连线……
  终于,他长出了一口气,似乎做了最后的决定。
  他调动意念,将脑海中的那个神秘程序调了出来……
  「能力输出球员姓名:周洋」,「能力输入人姓名:王欢」……
  「能力输出球员姓名:李小军」,「能力输入人姓名:刘旭」……
  「能力输出球员姓名:马帅」,「能力输入人姓名:曹阳」……
  一个半小时之后,李宁终于将所有的小队员全部和自己曾经的老队友们建立了一一对应的能力转移关系。
  他放下电脑,从书桌旁站了起来,一边伸着懒腰,一边缓缓走到窗前。
  窗外是繁华的夜景,霓虹闪烁,车水马龙。而李宁心中的那个宏伟的计划,也如同夜色中的那绚烂光芒,正在将他心中曾经的冷却的梦想点燃……


第十三章 训练
  “李林,你是队长,跑在最前面,要注意压一下速度,别跑的太快……”
  “全体注意,慢跑热身的时候要注意呼吸,不要让心率升的太高,摆臂幅度小一点……”
  “徐乐天,别左顾右盼,认真点……”
  “马小军,刘畅,你们俩要是再交头接耳,我就罚你们俩单独跑圈,不许合练……”……
  周一下午四点半,城南路小学的足球队开始了例行训练。
  国家现在积极提倡给学生减负,小学是最明显的受益者,每天下午四点都是准时放学,而足球队的训练都是四点半准时开始。
  孩子们先是在队长李林的带领下围着球场进行慢跑热身,李宁则站在场地中央进行监督指导。
  他的身体随着孩子们的跑动不断变换着位置,眼睛一刻也不离开队伍,随时纠正出现的不规范动作。
  跑圈结束之后,孩子们两人一组,开始了局部拉伸。大腿、小腿、膝关节、踝关节、腹股沟、腰腹……
  足球运动对抗性很强,也非常激烈,如果拉伸活动不到位,一旦进入激烈对抗阶段很容易出现伤病。
  热身结束之后是有球练习。
  大家先是进行传接训练。孩子们分成两人一组,面对面相隔十五米站着,互相进行皮球的传接练习。
  但是李宁把这种练习划分的非常具体,有右传右的练习,就是传球人用右脚传,接球人也用右脚接;
  有左传左练习,就是传球人用左脚传,接球人也用左脚接;
  还有右传左以及左传右的练习。总之,目的就是要让孩子们从开始接触足球训练就树立左右脚均衡发展的理念。
  同时,李宁在进行传接训练的时候还非常注意孩子们脚法的练习。
  除了常规的脚弓推球和正脚背传球之外,他还特意加入了外脚背传球的训练。
  之前他在观看成年队比赛的时候就不止一次的感慨,我们的队员传球脚法实在太单调了:短传就是脚弓推,长传就是正脚背,别的什么也不会了。
  他记得克鲁伊夫曾经说过,他能用一只脚的八个不同的部位传出弧线旋转完全不同的球。
  李宁认为,八种要求太高了,人家毕竟是克圣,凡人没法比,但是至少应该学会外脚背的传球,因为这种脚法在正式比赛当中经常可以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传接球训练持续了三十分钟,然后是带球过障碍的训练。
  球场上摆放了十个大小和形状类似海碗的塑料障碍物,孩子们依次用脚控球绕过这些隔离,要求有两个。
  第一,一去一回为一组,时间越短越好,李宁负责掐表;
  第二,去的时候用右脚控球,回的时候用左脚控球。
  很显然,李宁在所有的有球练习中都加入了左右脚均衡发展的思路。
  他曾经多次说过,看国家队的比赛自己经常扼腕叹息,明明是好不容易出现了很好的传球或者射门机会,可就是因为我们的球员逆足太差,只能再多调整一步,将球倒到顺足上,可就是这多出来的一个调整,就贻误了战机,错过了稍纵即逝的机会。
  所以,他才会要求自己的小队员,要两只脚均衡发展,包括必须掌握外脚背传球的脚法也是一个意思。
  有时候,传球线路就那么一闪而过,瞬间就会被对手封堵住,如果你只会脚弓推球,有时候身体的姿态不允许,如果还要调整,那机会早就没有了。
  所有的有球训练全部结束之后,大家坐在球场上稍微休息了一会儿,接下来就是大家最喜欢的环节:对抗赛。
  人往往都是这样,如果是单纯的训练,就会觉得枯燥,索然无味,而一旦加入了对抗、竞争的涵义,那感觉就会立刻不一样了。
  孩子们被分成两组,没有主力和替补的区别,完全按照场上位置混编。
  输球的一方会受到惩罚,不过不是罚款,是罚他们收拾球场,将各种训练器材、球包放回仓库。
  “嘟……”随着裁判员李宁的一声哨响,比赛开始。
  “徐乐天,你是后腰,接球别等,迎上去接,注意观察……”
  “何冲,我怎么要求的,传球宁大勿小,你没听见吗……”
  “纪传林,边路防守的时候多封内切的线路……”
  “赵寰宇,你还犹豫什么,怎么不直接打门……”
  “李林,你是中后卫,组织防线要喊起来……”
  李宁这样的裁判员恐怕也不多见,不听他吹哨,只听见他不停的吆喝着指导队员的错误动作。
  李宁原本对训练赛的要求就非常高,以赛代练一直就是他的思路。
  他认为,小队员们只有平时的比赛踢的多,才能真正积累比赛经验提高实战能力。
  为了让这种对抗赛质量更高,他还鼓励大家在比赛中增进身体对抗,不要怕受伤。毕竟,到了正式比赛的时候,对手是绝对不会对你手下留情的。
  “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就是这个意思。
  而从今天开始,他对队内对抗赛的要求就更高了。因为他已经知道,比赛质量和比赛当中的投入度,是会影响到能力传送和球员升级的快慢的。
  李宁对比赛全情的投入显然影响到了小队员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