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对比赛全情的投入显然影响到了小队员们。孩子嘛,原本就很外向,很活泼,情绪容易受到感染。
如今看到教练都这么热情澎湃,他们自然也变得格外积极和投入起来。一时间,大家的喊叫声呼应声响彻了整个球场。
四十分钟的对抗赛结束,比分定格在4:3。
比赛质量非常高,孩子们甚至还有些意犹未尽。
“怎么,没过瘾是吧?别着急,我还给你们准备了加餐。”看着孩子们的兴奋劲儿,李宁笑眯眯的大声喊道。
“加餐,什么好吃的?”孩子终究是孩子,什么都能联系到吃。
“每人十组25米冲刺跑,谁跑完谁才可以回家。”李宁说道。
「啊??教练,你让我去死吧……」……
以前,这个项目是没有的,因为在李宁的思路里,孩子们最重要的是对球性和球感的训练,没必要专门加入体能的训练。
可是现在不一样了,在他的计划里,体能变的比以为任何时候都重要,因为没有体能的保证,是赢不了比赛的。
第十四章 加赛
“喂,老七,在哪儿呢?”
“哟,老五呀。哎,我还能在哪儿呀,喝着呢。你在哪儿呢,没事儿过来凑一桌,咱哥俩可是有日子没喝了。”
“算了吧,我可不敢跟你递招。我问你个事儿。”
“什么事,说。”
“我记得你那个队以前不是每周三晚上租的市体育场灯光球场的夜场吗,现在还租吗?”
“租呀,一直租着呢,每周三晚上七点半到九点半,怎么了,你们队想和我们约一场呀?”
“不是球队的事儿,是我自己的事儿。”
“你自己什么事儿呀?”
“哎,我最近也不知道怎么了,瘾特别大,我们队每周六下午有一场球,可是我觉得不过瘾,所以就想问问你,你们队还能挤进去人不,要是能的话我就去你们队再踢一场。”
“没问题呀,别人不能你老五还不能呀。再说了,我们队的中后卫早就在考验我的忍耐能力了,我就快受不了他了,你来了正好踢你的老本行,中后卫,让他给你打替补。”
“你自己说了算吗,要不要跟你们队长商量一下?”
“哈哈哈,你看来还不知道,我们的老队长骨折了,彻底退役了,现在你哥哥我已经是队长了。”
“原来如此,恭喜恭喜。那你们的费用是怎么算的,是按年收还是按季度收。”
“靠,自己兄弟还说什么费用,你只管过来踢就是了。”
“那可不行,我知道,市体育场的租金可不低。这样吧,我一会儿先给你转五百块钱,先踢着再说。”
“行,随你。哦对了,你的个人问题是不是还没解决呀。”
“哎,是呀,你也知道,咱没权没势,工作一般还是二婚,可以说是既没面儿也没理儿,现在的姑娘多现实呀,谁愿意跟着咱呀,难哟……”
“看看,让我猜对了吧?你知道你最近为什么精力充沛,有用不完的劲儿?那就是有劲儿没地方使,憋的了,要不怎么会想起一周双赛了。这样吧,我给你扯一个,绝对水灵……”
“得得得,这事儿用不着你费心,我自己会找。”
“嗨,怎么着,你信不过我的眼光啊,我告诉你,干别的我不敢说,看姑娘那我可是一瞅一个准儿,这你应该是知道的呀……”……
老七的名字叫赵景瑜,是李宁当年在职业球队的预备队队友,因为当时身穿7号球衣,所以大家都喊他老七。他喊李宁老五也是这个原因。
当年在预备队的时候,老七可是大名鼎鼎,是公认的他们那一批队员里最有天赋的。
当年他的位置是左边锋,绝对速度极快,脚下的频率也很快,技术细腻,非常有灵气,大家都说,他一定会是最有希望被提拔到一线队的。
可惜,他的自律性太差,而且自视有点才华,沾沾自喜,沾染上了一些坏毛病。
特别是贪恋杯中之物,多次因为酗酒违反队规而受到队内处罚,要不是球队领导觉得他年轻,也确实有点才气,所以一直没有痛下重手。
无奈他不思悔改,依然我行我素。终于有一天,他又一次偷偷溜出训练基地和几个社会上的狐朋狗友喝酒,结果醉酒之后和人发生冲突,造成人员受伤,被派出所治安拘留。
经过这次的闹剧,球队领导对他彻底失去耐心,将其除名,他的职业生涯也就此画上了句号。
进入社会之后,由于没有一技之长,他不得已只能考取了驾照,靠家里资助买了一辆出租车,干起了「城市猎人」的营生。
白班他自己跑,夜班包给别人跑,所以每天晚上七点以后基本都没什么事。
人就是这样,拥有的时候不知道珍惜,失去了才后悔莫及。
当初大好的职业前景白白浪费,如今转回头突然发现,自己原来还是最喜欢踢球。
于是,他和一帮同样喜欢踢球的朋友组建了一支球队,和李宁他们一样,每周踢一场。
只不过,这支球队在景州市业余届实在是太出名了,就像他们那个响当当的名字一样:“人渣”。
要不是李宁急需比赛时间,从而保证自己的能力提升速度,他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来这支球队踢比赛的……
“哎,裁判,这家伙刚才背身护球的时候抓我蛋,你怎么不吹呀?”
“你瞎叫唤什么,我又不是故意的,刚才你故意肘了我一下,我还没说呢?”……
“我操,你他妈可是第二次踩我的脚了,你要是敢再猜我,我非把你腿铲折了不可!”……
“我操,你他妈拉我短裤干吗?你是不是个同性恋啊?”
“你他妈才是同性恋呢,你没看我是摔了一跤顺手抓了一把吗?再说了,你有什么好看的,还值得我看?”
“靠,不服气呀,走咱俩到厕所比比,看我不吓死你!”
「比就比,我还怕你」……
这就是李宁在「人渣」踢的第一场球的所见所闻。看着场上的队员们和对手既斗脚又斗嘴的样子,他立刻想起了星爷《少林足球》里的那支以打架而出名的业余球队。
虽然不至于像他们那样把扳手、锤子都带到场上,但是「人渣」们的凶悍球风还是名不虚传的。
不过这种情况对于李宁来说还不至于不能应付。他踢的是中后卫,对方和他对位的球员是一个大黑胖子,看起来让他想起了二十年前德甲不莱梅队的巴西前锋「球形闪电」艾尔顿,让他好生紧张了一阵。
只是一踢起来他才发现,原来这家伙不仅长的像个球,踢球的水平也是个球。
可以说要速度没速度,要技术没技术,就是仗着有一膀子蛮力,每一个球都憋足了劲儿,想和李宁拼身体。
对付这种球员李宁是有心得的,他尽量采取绕前防守的办法,利用自己启动速度快,对落点判断准确,争取断他的脚下球。
如果不能第一时间断球,就卡住身位不让他转身。有一次,大黑胖子背身拿球,屁股一撅一撅的想挤开李宁,结果李宁往后撤了半步,让大黑胖子一下子挤了个空,而李宁就趁他重心不稳的瞬间,立刻将他的球断走,气的大黑胖子在后面直喘粗气。
不过李宁自己也是踢的小心翼翼,倒不是双方的攻防水平有多高,只是怕受伤。所以九十分钟踢下来,他觉得一点也不轻松。
比赛踢完回到家,已经快十点半了。李宁迫不及待的打开头脑中的系统,立刻弹出一行字幕:有效比赛时间九十分钟。
因为比赛专注度达到百分之九十,时间加倍,目前能力转换进程:百分之二。
李宁心里暗想:看来这套系统还真是识货,别看今天这场球踢起来不累,可心累呀。
第十五章 变化
“小刘,最近怎么觉得你的白马王子有点不太对劲呀。”
“怎么不对劲?”
“感觉天天喜气洋洋的,也比以前更有精神了,走路都带着风。”
“是吗,我怎么觉得他一直都是这样的。”
“切,你那是情人眼里出西施,看着他哪儿都好。”
“你别瞎说,什么情人不情人,我们就是普通同事而已。”
“小刘,你可别怪大姐没提醒你,我看他这段时间神采奕奕的样子,说不定有人抢在你前头了,你可要抓紧呀。”
“你别取笑我了大姐,我只是挺欣赏他罢了。再说了,这种事情,哪有女孩子主动的。”
「哎,傻姑娘」……
李宁可不像他跟赵景瑜谦虚的时候说的那样没人要,是个砸在手里的烂苹果,其实他是很讨女人喜欢的。
身材挺拔,相貌英俊,虽然不是大富大贵,但是小学老师毕竟也是体制内,又没什么压力,还是比较受人尊敬的,年龄也不算大,三十六岁,正是一个男人成熟的岁数,虽然离过婚,有孩子,但孩子跟着女方,也没什么压力。
还有一个好处,他是运动员出身,而且是体育老师,经常锻炼,这就意味着不但身材好,身体也棒。成熟的女人都懂的……
只不过李宁自己对再婚的事一直没什么兴趣,所以离婚两年,一直也没再谈对象。
但是最近一个月他的变化确实是很明显的,不仅对他一直芳心暗许的姑娘们有感觉,连校长都看出来了。
“小李呀,你最近好像心情特别好呀,有什么高兴事儿吗?”
“没有呀校长,我不是一直都这样吗?”
“不一样不一样,最近你看着好像特别精神,走路都带风,是不是有女朋友了,让老哥哥也替你高兴高兴。”
“哎呦校长,哪儿有的事儿,你就别取笑我了……”……
李宁最近是很开心,但绝对不是校长他们想的那件事。
刚刚过去的一个月,他连续踢了八场比赛,能力已经转移了百分之八。而和自己的能力增长比起来,他那些小队员们的变化更加让他欣喜。
这些孩子们每天都有训练,每次训练他都会安排队内的对抗赛,所以他们的比赛时间比李宁还要多。
每次对抗赛,李宁都会把气氛调动的非常好,孩子们踢的也都非常投入,所以不仅比赛效果极佳,大家的能力转移也都提升的很快。
只不过由于孩子们的基础能力值很低,所以能力转移需要的总时间比较长,到目前为止,差不多都转移了百分之三左右。
即便如此也已经非常可观了。想想看,一帮十岁左右的小学生,已经拥有了职业球员百分之三的能力,在同龄的孩子们当中已经是鹤立鸡群了。
孩子们的变化他们自己还不太清楚,但是除了李宁之外,很多家长也都看出来了。
由于球队每天训练结束之后天都已经黑了,所以家长们每天都是会来接孩子回家的。
但凡是同意孩子报名学踢球的,家长本身肯定都是球迷,所以只要时间许可,家长们都会早早来到学校看自己孩子的训练。看球嘛,一个人看多没意思,当然要凑到一起边看边聊了。
“老兄,你有没有觉得,最近这段时间孩子们可是涨球了。”
“怎么不觉得,昨天晚上接孩子回家的路上我还表扬他,说最近训练很认真,球也踢的越来越好了,还答应他这个星期天带他吃牛排,奖励奖励。”
“我跟你们俩的看法一样,觉得孩子们最近好像突然开窍了,踢的有模有样的。”
“可不是吗,你看你看,这脚直塞球,时机和力量多好,这孩子的视野多宽。”
“这脚射门也好呀,脚法和力量俱佳,这样的射门在以前可是很少见呀。”
“就是呀,你看这次卡位,这个踢边后卫的孩子脑子多清楚,一点也不慌,守着内线,把对手往边线逼,踢的多老练。”
“你们看,现在带球的那个是我儿子,以前他就知道闷头自己带,我和教练不知道说过他多少回了,就是改不了,你看现在,看,和队友们的小配合打的多熟。”
“就是呀,我儿子以前最差的就是无球跑动,跑位总找不到好位置,你看现在,这个跑位跑的多聪明,一下就把对手的中后卫给拉出来了。”……
这些家长们都很懂球,看着自己的孩子进步这么大,一个个喜形于色,似乎正在看着雨后春笋变成郁郁绿竹……
家长们都看出来的事,李宁当然看的更加清楚。事实上,他本人就是这出好戏的总导演。
看着自己的作品正在将剧情朝着他的构思顺利发展,他喜悦的心情比家长们更热烈。
不过他还有一些隐隐的担心:孩子们的水平会不会提高的太快了如果突然之间进步这么明显,会不会引起别人的怀疑。
不过,在认真分析了一下之后他觉得应该不至于。
他现在有些暗自庆幸于自己的明智:当初他把自己预备队的队友们的能力转移到这些小球员的身上是非常明智的。
那些预备队的队员们水平还是比较低的,有些甚至从来都没有在一线队出过场。
当初他就是怕小队员们涨球太过迅速引起怀疑,所以才会让他们接收那些水平一般的球员们的能力。
现在,他们其实也就转移了这些球员百分之三左右的能力,还是提高很有限的。
之所以让家长们觉得进步非常大,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大家作为一个整体出现的时候,把能力的提升给放大了。
试想,二十多个孩子,每人都转移了职业球员百分之三的能力,那合成一支球队,作战能力能提高多少?
再加上大家天天在一起训练,已经逐渐形成了默契,所以反应到比赛场上就会让人觉得进步非常大,场面赏心悦目。
李宁知道,经过这一个月的训练,是时候让大家找一个对手测试一下了。
而这个对手其实是现成的。
第十六章 试金石
“同学们都过来集中,我有事要安排。”对抗赛结束之后,李宁站在场地中央大声吆喝着。
小队员们快速集中到了一起。按照之前的训练安排,下面就是他们最发怵的二十五米冲刺跑了,现在集中或许就意味着这个训练环节可能取消,他们当然集合的很快了。
“大家听着,本周五,也就是后天下午,我们学校会和健康路一小踢一场正式比赛。所以,今天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