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孙小五能渡过去,则一生无忧,甚至会得到泼天机缘,红尘先天,乃至晋升‘至强者’,都不是梦。
当时是明朝,巨城那边,战事还谈不上多吃紧。
但不论何时,‘至强者’,永远是古武家族梦寐以求的战力。
把孙小五接引走,孙小五按部就班,无非就是晋升先天而已。
守龙一族是最强的古武家族,族中适龄青年男女加班加点,随便生个孩子,只要不是废脉,长大了百分百先天。
一个普通先天,对守龙一族没有什么吸引力。
所以守龙一族决定,把孙小五留在红尘,让他渡劫。
若他真能渡劫,平添一个‘至强者’战力,那多好?
至于所谓推演……其实没有多玄幻。
守龙一族对龙脉的研究很透彻,他们的推演,也是以龙脉兴衰走势为依据。就比如说,这条龙脉,五百年后要蜕变为真龙大脉。
那这条龙脉附近,五百年后,出皇帝的概率会很大。
天下只有一个皇帝,五百年后,这儿出个皇帝,朝堂上的那个,自然要被推翻。这是很简单的逻辑,‘后知五百年、断朝代兴衰’正是此理。
推演皇帝,这红尘中顶尖奇人才能做到的事,对守龙一族而言,是最简单的。以此为基础,再进行更深层次的推演,守龙一族也做得到。
他们推演的,并非既定事实,而是‘大概率发生’的事件。
总之,经过推演,守龙一族决定等孙小五渡完劫,再接引。
殊不知……
一百四十岁却还黑发如瀑的姬乾叹了口气,摇头道:“这孩子,从他出生开始,我回来好几次,每次都对他加以指点,说是他半个师父也不为过。”
“可惜,他终究还是没能渡过杀劫。”
“我以为他参军上战场,会是杀劫。”
“哪成想,他退伍后,为了追一条从未见过的大鱼,便孤身扬帆,冲进了雷神岛,染上了那种物质。”
“那种物质,既是他的杀劫,亦是他的机缘。”
姬乾惆怅道:“终究还是差了半步。”
朱允炆听得满头雾水,不懂什么是雷神岛,什么是‘那种物质’。
朱允炆不可能猜到,几百年后,一个叫陈宇的年轻人,在他尸体旁,翻看他的日记本,激动到快要尿裤子了。
陈宇梭哈了雷神岛,却始终没搞明白雷神岛究竟有何秘密。
经历了一连串怪事后,他居然以这种方式,窥见了雷神岛的极密。
雷神岛上,存在着一种物质。
雷神岛上的生存与毁灭,恐怖的自愈能力,将臣,绿柳……
恐怕,都因那种物质的存在。
按照守龙一族成员姬乾所说,那种物质,是杀劫,亦是机缘。
误打误撞冲上雷神岛的孙小五,只得到了杀劫,没遇见机缘。
孙小五,是一个失败者。
而孙小五的状态,或是所有失败者注定的结局……
不容朱允炆多问,姬乾招了招手,只见孙小五早已离去的会动尸身又去而复返,僵硬地走到姬乾身边,一动不动。
“孩子,我这就送你解脱。”姬乾从怀中掏出一枚小玉瓶,拔开瓶塞,将空瓶塞进孙小五的嘴里。
紧接着,包括朱允炆在内,所有人眼前一花,便什么都看不清了。
等他们恢复视觉后,姬乾已经施展完了先天强者的手段。
姬乾将小瓶从孙小五口中取出,小瓶里已经多出了一滴无色液体。
失去了这滴无色液体后,孙小五那会移动、自愈能力极强的尸身,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腐烂。不光肉烂,连骨头都跟着烂。
不多时,孙小五便在浓重腥风中,化为一地尘埃。
姬乾收好玉瓶,告知村民,孙小五已然解脱,村民们不用再担惊受怕了。
只管将孙小五化为尘的遗骸收好,葬于村头即可。
这时,朱允炆终于忍不住了,急迫地问道:“前辈,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孙小五明明已经是个死人,他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姬乾没有藏着掖着,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朱允炆一行人,和小渔村的村民们,讲述孙小五生前死后,都经历了什么。
孙小五为了追那条大鱼,一路扬帆,上了雷神岛。
雷神岛上,存在着一种物质,可以制造将臣和绿柳。
传说中,将臣和绿柳,一体两面,相生相克,同时出现。
现实也是如此,将臣和绿柳,本为同根生。
雷神岛上那种物质,恶的一面,是将臣。善的一面,是绿柳。
第2374章 有常和无常
雷神岛上存在着一种物质,恶的一面,叫将臣,善的一面,叫绿柳。
当然,物质本身并没有善恶之分。
所谓善恶,无非是由人的主观意志来定夺。
神话传说里,将臣是僵尸始祖,能奴役生灵。绿柳是杨眉大仙,专克将臣。这则神话传说,其实并非空穴来风。
古代有人见识过那种物质,加以遐想,才会诞生这样的传说。
守龙一族的姬乾,没有告诉朱允炆太多,几百年后观看朱允炆日记的陈宇,自然也只能知晓个大概。
简单来说,即:如果有生物,染上那种物质,就会身死,丧失神智,变成‘将臣’,拥有近乎恐怖的自愈能力。
具体如何,视染上那种物质的多寡而定。
染上得多,神智就会彻底丧失,自愈能力也更加恐怖,并且咬了人后,还可以把自己体内多余的那种物质输送给对方,让对方也成为自愈的怪物,且沦为自己的奴仆。
染上得少,也还是会死,意识也还是会丧失,有嗜血本能,但程度更轻。
孙小五,便是典型的,染得少的例子。
孙小五染上那种物质死后,意识丧失,但仍有执念操控着躯体。凭借一口不散的执念,他驾驶小船,回到小渔村,想与村民们继续生活下去。
因为他染得少,他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自己,不伤害认识的人。
村长家刚过门不久的儿媳妇他不认识,于是乎……就悲剧了。
村长儿媳妇被孙小五咬死后,并没有起尸,化作孙小五的奴仆,原因还是孙小五染得少,不具备感染能力。
天罡有常,阴阳相生相克,有毒药,自然有解药。
绿柳,就是解药。
那种物质会把人变成将臣,但在那种物质的孕育下,也会诞生绿柳。
服食绿柳,可以化解将臣之毒。
染上那种物质的人,不管染多少,吃下绿柳,马上复原。被将臣咬过的人,沦为将臣奴仆的人,吃下绿柳,也会复原。
天罡无常,造化又弄人。
将臣,感知不到绿柳的存在。
染上那种物质,变成将臣或将臣奴仆的人,看不见绿柳,也感知不到绿柳的存在。他们无法在染上物质后,通过服食绿柳,自己让自己复原。
同理,他们变成将臣或将臣的奴仆后,也无法破坏绿柳。
听起来很玄乎,其实原理很简单:将臣或将臣的奴仆,会变成绿色色盲。
还不是一般的绿色色盲。
正常的绿色色盲看绿柳,会认为那是一截黑色、无色、亦或者其它颜色的柳枝。而在将臣或将臣奴仆看来,绿色,是虚妄。
一切绿色的物体,在它们眼里,不存在。
一旦直接或间接染上那种物质,一切绿色,对他们而言,都是不存在的。
这,便是姬乾所感慨的,机缘和杀劫同时出现,孙小五却被杀劫毁灭了。
在染上那种物质之前,孙小五可以看见绿柳,孙小五应该把绿柳拔下来,吃掉。之后再染上那种物质,孙小五不会死亡,不会丧失神智,反倒由于他身具返祖的守龙一族血脉,有概率保留下恐怖的自愈能力。
如此一来……一个意识清醒、活着的、拥有恐怖自愈能力的孙小五……
还不是机缘吗?
关于雷神岛上的那种物质,关于孙小五的变化,姬乾只跟朱允炆说了这么多。陈宇了解到的,也只有这么多。
“不对啊!”陈宇皱眉,喃喃自语道:“我被奴役灵魂的情况,跟‘那种物质’极其相似,但又有所不同。我吃了绿柳,却没完全解除奴役。”
“这又是什么情况?”
陈宇急不可耐,跳着翻了几页朱允炆的日记,总算找到了答案。
那种物质,可以提炼,可以改造,可以入药。
姬乾此番前来南海,一是为了了结孙小五这桩因果,二,便是去雷神岛上,提取那种物质,并把绿柳带走。
姬乾含糊地跟朱允炆讲过几句,说他们守龙一族,可以用那种物质与绿柳,进一步调配出别的药物,主要作用是给因为把守巨城,血战受创的族人们疗伤。以守龙一族的手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自然不难。
至此,陈宇明白了。
稍加猜测,可以得出结论。
奴役乐洋和小爱,奴役他,使乐洋、小爱、他具有恐怖自愈能力的能量,应该是‘那种物质’被调配与改造后的‘升级版’。
绿柳作为解药,只能克制基础版的那种物质。
奴役陈宇的,是那种物质的升级版,绿柳虽然也能解,但却不能彻底。
这样一想,就全明白了。
乃至乐洋、小爱,包括世界各国的特战小分队,冒死也要登陆雷神岛,至少原因之一,绝对跟那种物质有关。
那种物质,拥有近乎奇幻般的能量,且还能调配、改造、升级。
试问,谁不想得到?
明朝那株绿柳,那批那种物质,都被守龙一族的姬乾取走了。
不过几百年后,雷神岛上,又诞生了那种物质和绿柳。
那种物质和绿柳,都是各国想要得到的目标之一。
最近几十年,几座巨城镇压的敌人冲击愈发厉害,巨城苦战,危在旦夕,守龙一族倾族前去守城,连魔都入海小龙脉都顾不上,更无暇来取。
然而,陈宇手底下的曹连城立下血马天功,用命,帮陈宇把绿柳拿下了。
陈宇一口把绿柳给生吞了。
照这么看,那种物质和绿柳,陈宇已然二者得其一,起点无限高。
陈宇叹了口气,内心五味杂陈,想笑,又笑不出来。
因为他知道,仅此而已,距离他赢,还差十万八千里呢。
把朱允炆的日记翻回正常的时间顺序,继续往下看。
了结了小渔村的孙小五事件后,朱允炆一行人,以及守龙一族的姬乾,都在小渔村住了一段时日。
朱允炆他们是没地方可去。
姬乾则是通过推演,觉得时机不到,等那种物质再孕育一段时日,数量更充足,且绿柳经过生长,也更成熟后,再上雷神岛。
一段时间后,姬乾想等的时机到了,准备出海。
朱允炆一行人叫住他,请求姬乾带他们一行人,一起上雷神岛。
姬乾诧异,问这是为何?
明明知道雷神岛是绝地、死地,朱允炆一行人为啥还跟他上岛?
朱允炆仰天长叹,回答了姬乾五个字。
郑和下西洋。
第2375章 守龙守到底
朱允炆明知道雷神岛是绝地、死地,连孙小五那等天下少有的力士上了雷神岛,都没能活着回来,可他还是要去。
原因是郑和下西洋,他不得不逃亡。
郑和下西洋,从朱棣荣登大宝的第一年就开始筹备,朱棣永乐三年,郑和第一次下西洋。
二百四十多艘海船,二万七千四百名士兵和船员组成的远航船队,访问了许多个在西太平洋和三哥洋的国家和地区,加深华夏同东南亚、东非的联系。
郑和下西洋,每次都由苏杭刘家港出发,一次又一次,终朱棣一生。
甚至朱棣死后,朱棣他儿子宣德皇帝,仍旧安排郑和下西洋。最后一次,宣德八年,郑和第七次下西洋,返程时,在船上因劳累过度而死。
郑和下西洋,耗资巨大,说纯粹是为了找朱允炆一个人,那不可能。
朱棣的主要目的,是宣扬大明国威。以及继承唐宋元以来,领先世界的造船业,还有空前的海外贸易。
不过,朱棣这个人有点爱装比,说是海外贸易,实则是大老远给人送钱。
收了钱的异邦,竖起大拇指,夸两句‘大明牛比,天下无敌’,传回去,朱棣高兴,异邦有钱赚,更高兴,尽管他们连大明朝有多少人口和土地都未必能搞清楚。
郑和七下西洋,对刺激民间商业繁荣几乎没起到什么作用,天量的银子从国库里出,堪称亏得尿血,赔本赚吆喝。
当然,站在后世的角度看,几百年前的郑和下西洋,劳民伤财,劳得也不是现代人,伤得更不是现代人。咱们现代人,唯独能感觉到‘提气’二字。
提气,明朝的时候咱也牛比过,这就够了。
但对于当时的朱允炆而言,郑和一次次下西洋,就是噩梦。
郑和下西洋确实不是奔着他来的,然而从永乐三年,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开始,船队出了刘家港,先绕着明朝海岸线巡航一圈,配合岸上的官府衙门,对东海、南海沿岸,进行全方位的覆盖。
办完这件事后,郑和的船队才扬帆往远处走。
郑和的船队,先巡航,再远洋。
史书典籍上没记载这个步骤,但生活在明朝的朱允炆,再清楚不过了。
郑和下西洋确实不是奔着他来的,但捎带手,巡航一圈,不耽误啥事。
朱允炆逃出金陵城后,为啥先往北,再往南,一路到南海?
不是他想,是他只能走这条路线。
因为无论南北,在内陆,已经没有他容身之地了。
史书典籍对朱棣追杀朱允炆的事绝口不提,但当事人朱允炆,却走到哪儿,被他四叔朱棣追杀到哪儿。无数次死里逃生,却也被逼到了天涯海角。
不是朱允炆自己想来南海海边的,是朱棣撵着他来的。
一,把朱允炆撵到海边,能有效隔绝他与内陆各州府郡县势力的联系,彻底断绝朱允炆想搞事的可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