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腾年代--向南向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奔腾年代--向南向北- 第10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为什么?”柳青问,“我们不是早就说好了吗?”
  “对,是早就说好了,不过……”
  “不过什么。”
  “没看到这么大量的原作之前,我还有很多的想法,但真的看到了,我觉得无话可说。”张晨和柳青说,“我总不能无话可说还胡说八道,你说对吗?”
  “是失望?”柳青问。
  “不是失望。”虽然柳青看不到,张晨拿着电话,还是摇着头:
  “不是失望,是更真实了,你知道这个感觉吗,柳青,就是,我看到了一个更真实的安迪·沃霍尔,原来有点像神,现在是个人了,在这个过程当中,有某种东西破灭了,就是,就是……”
  柳青在电话那头不作声,她在等着张晨继续说下去,她知道张晨这是在寻找更恰当的表达词汇。
  “就是,‘哦,原来这就是安迪·沃霍尔’。”张晨说,“我们说‘哦,原来这就是什么’的时候,心里是不是都会‘咔哒’一下,好像什么断裂了,也破灭了,有点失望,也有点欣喜,还有一点得意,就是觉得,他离我没有那么远,柳青,我不知道这样的表述……”
  “我明白了。”柳青说,“我也有过这样的感觉。”
  张晨吁了口气,他说:“所以,安迪·沃霍尔让我无话可说……不不,这个有点轻佻和贬义,准确地说,是让我无法言说。对了,你们可以去中央美院找找,可以找范迪安,他是专家,或许他对安迪·沃霍尔会有更深的理解,我在边上,也可以听听学学。”
  “这么谦虚,张哥?”柳青笑道。
  “不是谦虚,是每个人的眼里都有每个人的安迪·沃霍尔。”张晨也笑了。
  “好吧,那这次放过你。”柳青说。
  第二天,年二十九的下午,柳青他们一行来了,张晨和小盛,开着一辆面包车去机场接他们,看到柳青,张晨说,这么拼,都年二十九了,还来?
  “有什么办法,太多事情了,不赶不行,《一个人的油画史》第一集播出去后,反应不错,《画说》也还在继续呢,怎么停的下来,你拍拍屁股走了,剩下来的都是我们的事。”柳青说。 
  张晨说好好,怪我。
  “不怪你,你效率这么高,我们虽然忙,心里还是有底的,要是手上什么都没有,才会慌。”柳青笑道。
  张晨这次去北京,待了一个多星期,《一个人的油画史》除了拍郎世宁传教士的那一集,还拍了蔡元培的一集,张晨认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蔡元培对中国油画的贡献,都是奠基性的,关键性的,一定要有一集来说说蔡元培。
  徐悲鸿、林风眠和刘海粟等人的成长,和蔡元培的关心和帮助有关,蔡元培在担任北大校长和教育总长的时候,直接推动了中国一代青年的跨洋寻梦,而后来的国立艺专的成立,更直接是蔡元培批准设立的。
  到了中国美术馆,他们更是采集了很多的素材,不仅是为《一个人的油画史》,更是为《画说》,在中国美术馆,有张晨认为的吴冠中最好的一批风景画,还有颜文樑、关紫兰、沙耆、余本等人的画。
  更难得的是,张晨还看到了张充仁的画,这就和第一集呼应起来了,张充仁就是“土山湾油画馆”的学员之一。 
  因为国家油画馆的地位和便利,中国美术馆更是收集了新时期的很多作品,比如罗中立的《父亲》,何多苓的《春风已经苏醒》和广廷渤的《钢水汗水》,这些都是在当时引起轰动的作品。
  更为难得的是,“伤痕美术”最重要的三幅作品,高小华的《为什么》、程丛林的《一九六八年x月x日雪》和王亥的《春》,都收藏在中国美术馆。
  “伤痕美术”起源于“伤痕文学”,一九七八年八月十一日,上海《文汇报》发表了卢新华的小说《伤痕》,引起读者巨大反响,一时间,对过去一段历史的反思和质疑成为众多文艺工作者思考的主题。
  这种思潮同时蔓延到美术界,一九七九年,新时期的首届全国美展“建国三十周年全国美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三位四川美院在校学生的三件作品——高小华的《为什么》、程丛林的《1968年x月x日雪》、王亥的《春》,震惊了当时的美术界。
  王亥的《春》还获得了该届美展的二等奖,由此,揭开了“伤痕美术”的序幕。
  要说中国油画史,“伤痕美术”就是绕不过去的坎,张晨觉得必须说,包括他也很想聊聊高小华的《为什么》和他一九八二年创作的《赶火车》。
  从《为什么》的反思历史,到《赶火车》的反应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画家的“刺”好像少了,更平和了,但这也正预示着一个大变革的来临,一个画家,是怎么在历史的大变革时期,改变自己的,张晨觉得是很有意思的话题。
  《赶火车》在二oo三年,中国当代油画市场刚开始启动的时候,以363万元的高价压倒众多现当代名家,创下了当时中国油画拍卖的最高价,可以说又是中国油画市场化的一个见证。
  “伤痕美术”绕不过,但话题又很敏感,张晨心里没有把握,问柳青,这能不能拍,柳青也没有把握,请示台里,台里似乎也把握不好尺度,虽然就在前几年,像《蹉跎岁月》这样的电视剧,《芙蓉镇》那样的电影都还可以放映,但现在,谁知道呢?
  台里再向上面请示,上面的指示出乎大家的意料,相当的开明,说是,这是历史,没有必要回避,只要不过度渲染就行。
  张晨松了口气,觉得这事有点好玩,很像是自己制造出来的虚惊一场。
  这事,张晨在李勇家里吃饭的时候,当笑话讲给李勇和孙猴听,李勇和孙猴也笑了,李勇说,其实上面都是亲身经历过这段历史的,谁不知道历史是怎么回事,回避才是历史虚无主义,就我所知,上面比下面开明的多。
  张晨不理解了,问李勇,为什么会这样?
  李勇笑道:“前两年从下到上,都要求松绑,这两年大家我看是自己给自己在加绑,层层加码,草木皆兵,结果让老百姓觉得我们虚伪得不行,面目可憎,说穿了,还不都是像猴这样的干部太多。”
  孙猴不服气了,大叫道:“关我什么事?”
  李勇说:“你不是说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吗?但求无过,那不就是这样,怕出事,怕这怕那,把自己搞成了小脚老太太,连在经济政策上也是这样,我们到下面去,有时候下面很忐忑地请示我们什么事,不知道这事,上面早就已经松绑,权限都放到省里去了。”
  张晨说对,还真是李勇你说的这样,像高小华的《为什么》和程丛林的《1968年x月x日雪》,现在和公众见面的机会越来越少了,我问美术馆为什么,他们也说不出个所以然,也没有接到什么明确的指示,就是他们自己觉得不好。
  “这就是自我加绑。”李勇说。
  既然有了上面的指示,张晨他们一气就拍了好多素材,张晨回来了,柳青他们还在一集集地剪辑《画说》。
  张晨和柳青说话的时候,稍稍远离了其他人,说完,回到人群,柳青给张晨介绍了一位他们带来的嘉宾,中央美院的教授,但不是范迪安,张晨和他握手,说欢迎欢迎。
  张晨接着和柳青说,我已经让赵欣安排好了,你们今天晚上就可以拍,这样,不耽误大家明天回去吃年夜饭。
  “怎么,你今天晚上就不请我们了?”柳青笑着问。
  张晨说:“当然请,我让土香园的厨师等着,你们拍到半夜两三点都可以,拍完了我们过去吃。”
  大家一听都欢呼起来,柳青说:“这个待遇还可以,谢谢你,张哥。”
  八点钟的时候,“河畔油画馆”闭馆,柳青他们开始拍,张晨也跟着他们,他想听听专家在说什么,但听了十几分钟,张晨走开了,他回去赵欣的办公室。
  他觉得这个专家,完全是在自说自话,他说的根本就不是安迪·沃霍尔,或者说是,他说的可以是安迪·沃霍尔,也可以是任何的一个现代艺术家。
  要是这么言之无物,无的放矢,去你的,你这个教授,还不如我这个张教授。
  张晨有些得意地想,同时有点自傲,他觉得自己至少还知道点羞耻。
  可惜了土香园的一桌好酒菜,待会要请一个俗物,这样想着的时候,张晨觉得自己刻薄了,他忍不住笑了起来,赵欣问:
  “你笑什么?”
  “没笑什么,就笑笑,可不可以?”
  “可以。”
  “对了,你怎么不出去听听?”张晨问,“你不是说看不懂吗?”
  “不去,我听也听不懂。”赵欣说,“还说我,你怎么不去?”
  “我都懂了,不用听。”张晨说。
  赵欣盯着张晨看:“有没有这么牛逼,老大?”
  “你说呢?”张晨看着赵欣笑。


第1629章 在那里等着我过来接你
  今年的年三十,谭淑珍一家还是到了“锦绣家园”,大家一起吃年夜饭,老张和谭老师,去把老刘夫妇也接了来。
  小树和姚芬还是两头吃,在姚芬的爸妈那里早早吃完,赶过来这边。
  和去年相比,今年就是多了个人,小树和姚芬的儿子,姚芬抱在手里,还在吃奶,到了这里,小昭妈妈就抱了过去,再舍不得松手,小昭去世之后,张向北又在美国一直没有回来,家里总算是又添了一个小毛头,大家都高兴坏了。
  过完春节,老谭和谭师母就要回永城,向南也会去新成立的永城婺剧团有限公司正式报到。
  刘立杆的妈妈知道了,羡慕地说,不如我们也回永城去,在这里能干什么,反正也没有什么事情做。
  这话说的大家心里都有些凄楚,知道她这是在埋怨刘立杆,一去就没有踪影,他们有这个儿子,和没有这个儿子有什么区别。
  谭淑珍连忙和他们说,不要回去,你们那个新建村,马上要拆迁了,回去了没多少时间,又要搬家。
  还是老刘清醒,他说:“不回去,不回去,回去了小武和张晨,给我送酒就不方便了,要多跑那么远的路,我说的对不对,张晨?”
  张晨说对。
  刘立杆妈妈瞪了老刘一眼,骂道:“酒酒酒,你除了酒还知道什么?!”
  老刘嘿嘿笑着:“还知道喝啊。”
  吃到了晚上八点多钟,徐巧芯抱着儿子来了,今年小武的爸爸也到杭城来过年,小武他们就没有回去永城。
  看到徐巧芯,张晨问:“小武呢?”
  “他把我在门口放下,去河畔油画馆给小进送吃的了。”徐巧芯说。
  “不用送,油画馆还有整个艮山电厂,今天还有不少人值班,有统一安排。”张晨说。
  “没事,反正他晚上也要值班,早去几个小时罢了。”徐巧芯说。
  张晨觉得自己吃饱了,他站了起来,问小树,我去河畔油画馆看看,你去吗?
  小树说去,我也去看看老安迪,张晨看了看老张,老张说没事没事,你们走吧,刘师傅等会我们来送。
  姚芬也想跟他们去,现在油画馆里没人,她也想再好好看看安迪沃霍尔,但看着婆婆抱着儿子,一点也没有要给她的意思,小树说,儿子放这里,我们走。
  “那要吃奶怎么办?”姚芬问。
  徐巧芯说:“我可以喂啊,就是,吃了我的奶,他就不认你这个妈了。”
  “那就送给你了。”姚芬说。
  徐巧芯嘻嘻笑着:“你舍得,他奶奶都不舍得。”
  小昭妈妈说:“舍得舍得,送给你了,奶奶还是奶奶。”
  小昭妈妈和张晨妈妈都一起挥手,让小树和姚芬他们走。
  三个人走了出去。
  他们到了艮山电厂,艮山电厂很热闹,大众集市挤满了人,码头那里也人满为患,都是在排队等着游船,游玩米市河的,米市河两边张灯结彩,游人如织。
  只有白天闹腾腾的“河畔油画馆”,现在黑黢黢的,今晚闭了馆后,连媒体记者也没有,大家都回去过年三十了,馆里已经熄灯。
  小武和小进坐在一楼的大门里面聊天,张晨让小进把馆里的灯打开,他和小树、姚芬三个人,进了馆之后就分开了,各自开始安安静静地看展。
  整个展览馆里一片阒静,张晨慢慢地走着,只能听到自己的脚步声,有那么一霎,他觉得安迪沃霍尔和这样的环境是那么的不搭,安迪沃霍尔是热闹的,他的作品,总是有一种摇摇晃晃的都市的喧嚣,不应该是这么安静的。
  张晨到了动感地带楼上,穿过那道小门,走去了前面电子商务部,公司里其他的部门都放假了,只有电子商务部没有放假,相反,这个时候,还是他们正忙的时候。
  不仅是国内的掏宝网,那些放了假的人,或者还在路上的人,有了更多的时间逛网站购物,他们在亚马逊上的店铺开起来之后,生意也是相当的火爆,出乎他们的意料。
  那时候国内直接去亚马逊上开店的人不多,他们店铺里的东西,和那些美国和欧洲的卖家相比,便宜一大截,而且,他们后面还是依托着自己的外贸公司,下面有一百多家工厂,做什么的都有,所以小莉他们一气,在亚马逊上开出了九家店铺。
  张晨走进了篮球馆的大门,就看到里面热火朝天的,大办公区域,几十个人都在忙碌着,货架那边也是灯火通明,取货、包装和打包不停。
  小莉和李薇看到他,赶紧走了过来。
  拱宸桥厂里放假之后,小莉每天就在这里,和李薇两个人轮流值班,亚马逊的店铺开起来之后,整个电子商务部,就二十四小时连轴转,没有断人的时候,也没有生意中断的时候。
  下午和晚上是掏宝网买家最活跃的时候,到了后半夜和上午,又是亚马逊买家最活跃的时候。
  张晨问小莉和李薇怎么样,两个人几乎异口同声地说:“忙死了。”
  说完,两个人相视而笑,张晨也跟着她们笑。
  小莉说:“过完春节马上就要招人了,特别是跨境电子商务这块,完全是意想不到,增长几乎是爆炸式的。”
  “比掏宝网还快?”张晨问。
  “快,快多了。”李薇说,“我已经从那边抽了不少人到亚马逊这边,巧芯那里,人都快被我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