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腾年代--向南向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奔腾年代--向南向北- 第1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永城附近的野桑树很快都变成了秃子,别说叶子,连嫩枝都被掐去了,接下来就需要可怜的永城父亲们出场了,他们下了班,骑着自行车,去更远的,小孩子脚力抵达不了的地方去找野桑树。
  他们花的时间越来越长,去的时候太阳离西山还有一丈高,回来的时候,开始是天刚擦黑,后来是月亮也上来了,最后是家里的饭菜都彻底凉了,需要主妇们一次次地热,主妇和疲惫一起出来阻止,父亲们集体败下阵来。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奔腾年代——向南向北》,“ ”看小说,聊人生,寻知己~


第230章 结束了……有了!
  学生们只能自己想办法了,他们用了法国梧桐的叶子,有种叫霸王树的叶子,茶树的叶子,柞树的叶子,甚至青菜和空心菜的叶子,他们尝试着所有看上去像桑叶的叶子。
  但这些蚕宝宝们,不知道是不是被驯化得太好了,它们用集体行动抵制着这些随意分派给它们的食物,它们是真的宁死不屈,看着盒子里一条条僵硬的尸体,女学生们开始痛哭。
  当女生痛哭的时候,就是需要男生站出来了。
  他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集中到了镇外的蚕种场,蚕种场有一百多亩的桑地,那里一片绿油油的,每一片桑叶看上去都是又大又美,微风拂来,还散发出饥寒交迫的蚕宝宝们梦寐以求的气息。
  蚕种场种下的果,终于要轮到他们自己来尝了,学生们开始集体行动,去蚕种场偷桑叶,变成了他们每天放学的第一要务,为了那些嗷嗷待哺的蚕宝宝,还有泪眼婆娑的女同学,他们开始铤而走险,连张晨这种不合群的闷蛋,都加入了偷桑叶的犯罪集团。
  偷的人太多,蚕种场不得不把自己所有的人组织起来,开始二十四小时的护桑行动。
  张晨他们每次出发之前,就像江洋大盗们抢银行一样,事先做好了严密的分工,甚至围着张晨画好的地形图,做了沙盘演练。
  永城人没有不熟悉蚕种场的,以前采桑葚、挖野葱,经常会去那片桑园,但能凭记忆把那一片地形都画出来,还是让同学们大吃一惊,不得不佩服张晨这个闷蛋。
  嗓门最大负责放哨,有人来时就大声唱歌,手脚最麻利的负责采摘,采摘好了,都交给接应的那个人,接应的那个,肯定要是班上跑的最快的人,剩下的人就是掩护,负责在有人追来的时候,集体在他前面假装摔倒,迟滞他追的速度。
  要是骑着自行车来,就把棍子插进自行车的辐条里,反正那片泥地很松软,摔一跤也不会有事。
  张晨是班里跑的最快的那个,他就负责接应。
  每次得手,大家就均分这些桑叶,但都一致默许给张晨多几张,他们都知道张晨还要分给金莉莉,聊表同情,其实他们也要分给同桌,但都是悄悄的,不然,班上女同学的蚕宝宝们,早就都饿死啦。
  张晨最喜欢的是,把桑叶扔进盒子的那一刻,他盯着盒子目不转睛,那些嗷嗷待哺的家伙们,马上滚动着它们的身躯围过来,很快找到各自的有利地形,调整好自己下嘴的姿势,开始,盒子里发出一片沙沙沙沙的声音,
  一张桑叶,很快就消失了,只剩下了一柄嫩绿色的梗。
  它们在盒子里缓慢地爬,不时还昂起了它们的头,看得出来,它们还没有饱,还在寻找更多的桑叶,张晨却不敢给它们更多,他要替它们留着,要知道桑叶可是越来越难偷了。
  张晨一次也没有被逮住过,但学校里有人被逮住,被逮住了,蚕种场也没有什么办法,小孩子摘几片桑叶,派出所也不会管啊,只好打电话通知学校,刚开始的时候学校很认真,校长带着班主任,亲自跑过去领人,给蚕种场赔不是,回来让学生写检查,一遍不够写两遍。
  写完了还让他到班上去自己念,念就念呗,谁也不当是丢人的事,站在前面,简直是在表演,怪腔怪调,下面的同学,一律把手放在桌下,上身不动,脸上一本正经,但下面的手都在鼓掌。
  这简直是一次对英雄的褒赏。
  老师也无可奈何,最后她听着那个检讨书,自己都笑了,从全国形势一片大好,各行各业蒸蒸日上,改革事业蓬勃发展,到自己简直比杀人犯还阴暗的心理和滔天罪行,这都什么和什么啊?就摘了几片树叶,至于吗?
  后来被抓的人越来越多,这些小孩,好像也不怕被抓了,人来了,他们也不跑,站在蚕种场的办公室,老老实实低着头听场长训话,训到场长自己都词穷了,只能放他们走,他们走出蚕种场的场部大楼,到了外面,转个身又去偷了,来都来了,总不能空着手回去吧。
  他妈的这是明抢了,气得蚕种场的场长,打电话给镇中学的校长,一顿炮轰,你们他妈的什么破学校,教出了什么破学生?
  校长被骂懵了,懵过之后也发怒了,骂道,别来烦我,你们自己拉出来的屎自己吃回去,去你妈的,老子凭什么来给你擦屁股,那些小孩,出了校门就不是我的学生,有种你们想打就打,想杀就杀!我不管!
  校长怎么了?老师怎么了?去你妈的,老师也是人,是人就会骂人,对对,老子就骂你了,比你高明,你信不信老子骂你三个小时,脏话都不重样的,古今中外都有,你要哪一款?
  迎春小学的女校长倒是很温柔,她在电话里说,哎呀,这个事情,我是知道的呀,不过,我们要解决,就要从源头去解决,你说对不对,你们就知道卖蚕子,就不能也卖桑叶?你有桑叶卖,学生又怎么会去树上摘,对不对?
  场长说,卖了我们自己的蚕,吃什么?
  呵呵,真好笑,那你们卖蚕子的时候,不知道蚕是需要吃桑叶的?还什么专业人士,哼!
  校长说着就把电话挂了,场长拿着话筒,愣在了那里,愣了半天,让人把那个当初出主意说卖蚕子的叫过来,一顿臭骂,那人委屈地嗫嚅,这事,你老人家当时不还表扬我嘛。
  滚滚滚,当时是当时,现在是现在,快滚。
  那人已经滚了,场长又把他叫住,回来回来,你不是主意多吗,现在还有什么主意?
  主意,主意我倒是有一个……
  他的主意就是,蚕种场进行了一次大采摘,备好一个星期的桑叶,当天下午,对整个桑园喷洒了一次药水。
  “要不要在周围贴个告示,告诉他们,这桑叶打了药水了?”
  有人问场长,场长想了一下,摇了摇头:“不要,那样这事就解决不了,这里一次次要打药水,我们自己的蚕,也会断粮的。”
  于是,永城的蚕,和当初集中泛滥一样,两三天时间,就都集中去世了,那两天在永城街上,看到的每个小孩,都是愁眉苦脸的。
  迎春小学的女校长,打电话给蚕种场的场长,破口大骂:“你们还是不是人?畜生!杀人犯!流氓!你是哪个学校毕业的?!”
  场长忘了他自己上次去学校时,送了校长三大张的蚕子,校长分发给了几个女老师,自己也留了一点,她们的蚕,现在也都直挺挺了。
  场长被骂懵了,他说,施校长,你忘了,前几天我还和你说过,我小学就是在迎春小学读的呀。
  张晨看着眼前的轧路机,嘎吱嘎吱在路基上走,心里就说,蚕食吧,快点蚕食,蚕食到我们门口,我就请你们所有人吃烤鱿鱼。
  张晨回到了办公室,坐在那里,还是习惯性地拿出了纸笔,他用笔漫无目的地在纸上画出了一条直线,紧跟着又画出第二条,第三条,等到画第四条的时候,张晨突然眼睛一亮,有了!
  他坐直了身子,拿过一张新的纸,在纸上画了起来,他已经想到,用波纹铝板做建筑的外墙,这种板,很多人是用来把它折弯,做燃气和蒸汽管,也有人用它来做厂房的外墙,但是竖着的,张晨决定把它做成横的,一层一层,就像细密的水。
  无论是在阳光还是灯光之下,这种板都会反光,但因为是铝,它的反光就没有那么的强烈和刺眼。
  外墙用了波纹板,张晨画着,四周的几扇大门,就用长短不一的几根钢管,看上去好像是很随意地斜插在门口,上面,用彩色的涂了防水涂层的帆布绷紧,看上去既像是船帆,又像是一群翱翔的海鸟,也像浪花。
  张晨很快就把草图画出来了。
  他急急地站起来,要回文明东去,要画正式的效果图,在这里可不行,这个,还真是怕被人看到,特别是小徐,他不能给符总留下一个,自己在办公室,明目张胆地干着私活的印象,不管是不是上班时间。


第231章 每天都工作
  只用了一个晚上,张晨就把效果图画出来了。
  这一次,他没敢在办公室画,而是在自己房间,他怕被顾淑芳看到,上次自己是纯粹帮忙,不赚一分钱,所以自己心里很坦然,也不怕被她看到。
  这一次,要是,万一,顾淑芳问起呢,自己怎么和她说?
  告诉他这是自己的项目?那人家肯定会想,你这里的活都没干完,心思就已经在其他地方了?张晨也不是那种,喜欢在这类小事情上撒谎的人,说这个项目和自己无关。
  虽然张晨知道现在不比当初,顾淑芳会下楼来的可能性很低,就是下来看到,会问他的可能性也很低,但是,万一呢?
  人家嘴里就是不说,那也会在心里想吧?
  还真是做贼心虚啊,张晨自己笑着摇了摇头。
  所以这次,张晨是在自己房间里画的,画完,外面天也已经亮了,放下画笔,张晨发现,四周的声音好像也清醒过来,他听到了锅勺磕碰的声响,这才发现,自己饿得前胸贴后背了。
  张晨下楼,去外面吃了一碗汤粉两个卤蛋,回到房间的时候,才七点多钟,就校好闹钟,在床上躺一会。
  八点四十,张晨被闹钟叫醒,他洗漱完毕,用手背试了试画架上的效果图,颜料已经完全干了,他把画从画架拿下来,放进画夹,在上面覆了一张铅画纸,合上画夹,背着它去上班了。
  张晨到办公室的时候,刘立杆和小武已经到了,张晨把画夹交给刘立杆,故作轻描淡写地说,你打开看看。
  张晨虽然六点多钟已经吃过早点,这时还是拿了刘立杆带过来的早点,坐一边去吃了。
  刘立杆打开画夹,看到里面的效果图,惊呼道:“我操!这不就是我的航空母舰吗?!太厉害了!”
  “看看还有什么意见。”张晨嘴里含着腌粉,口齿不清地说道。
  “没有了,没有了,意料之外,出乎意料,彼尔德佛,完美!”刘立杆乐得合不拢嘴。
  张晨和小武说:“小武,你帮我去买一张kt板,黑色的,再买三根塑料边条,也是黑色的。”
  “是裱好给谢总送过去?”刘立杆问。
  张晨说对。
  “那不用了,我拿过去让店里帮我裱,裱好直接送过去。”
  张晨说好。
  “走,武师父,你骑车,我拿画。”
  刘立杆背起画夹,和小武出去了。
  快到中午的时候,刘立杆和小武回来了,刘立杆一进门,就看着张晨傻笑,张晨问他怎么样了,刘立杆比了一个ok的手势,和他说:
  “谢总也很满意,他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看看,我们连特一级厨师的菜都没吃,跑回来告诉你这个好消息了。”
  ……
  最主要的设计已经完成,接下来张晨就有时间琢磨里面的设计,这个时间还长,不急,再加上现在张晨的心态大不一样,前面是在准备大作,现在就感觉是在画小品,前面是大戏,现在是折子戏,张晨完全有时间精雕细琢。
  张晨设想,这么大的建筑体,里面需要有一个中庭,不然会给人很闷的感觉。
  就像人需要鼻孔,以前的老房子,在一大片黑黝黝的瓦片中间,总会错落安排一些玻璃的明瓦,这个中庭,还不能小,四层楼,二十米的高度,如果太小,会变成一口井,让人感觉到很压抑。
  张晨设想,把休憩区和连接上下楼的扶梯都安排在这个中庭,一面有巨大的瀑布,从二十米的高度落下来,那也是很壮观。
  但又不能做成真正的瀑布,不然,因为水的落差,会带来巨大的水声,张晨想起自己去过七里泷的葫芦瀑布,站在瀑布边上,完全就听不到其他的声音,连和挽着他手的金莉莉说话,都需要用喊的。
  如果那样,那就是一个灾难了。
  张晨把瀑布的想法简化成水幕,这一整面,都是玻璃,玻璃有一定的斜度,水顺着玻璃流淌下来,就没有声音了。
  这玻璃的后面,可以安装不同颜色的灯,这样水幕就会变成五颜六色,有气势,但又是婉约的,张晨甚至设想过,在水幕的对面,安装一部幻灯机或电影放映机,把图案投射到水幕上,但想到中庭里明亮的光线,还是放弃了。
  这个设想,要是放在今天高流明的投影仪面前,就是小儿科了,但在当时,张晨有这样的设想,就很不简单,但设想没有物质的支撑时,就只能把它作为幻想,硬生生地压下去,让它在心里沤烂。
  张晨抬起头,看到门外有六七个人过去,张晨心里一惊,他看到领头的好像是正哥,他们到这里来干嘛?
  他们是走向工棚的方向,张晨跳了起来,他想他们,一定是去找小武麻烦的。
  张晨赶紧走了出去,走到门口,看到正哥带着人,正走进练习馆,张晨跑回办公室,也没找到什么称手的武器,一眼瞥见自己对面,小武的桌上有一根长条的大理石样品,就抓在手里,走出门去。
  张晨走近练习馆,里面的声音和平时无异,吵,但不杂乱,不像是互相群殴的样子,心里稍稍安了一下,走到门口,看到里面有正哥的马仔,正在和小武的徒弟对打,正哥和小武,站在边上,两个人不断地叫着,指点着,互相还交头接耳,张晨松了口气。
  小武和正哥,都看到了张晨进来,正哥抬手挥了挥,算是打过招呼,小武走了过来。
  “阿正他们,来干嘛呢?”张晨问小武。
  小武说:“我忘了和你说了,这逼烦死了,一直和我说要到这里来训练,我怕影响不好,没答应他,昨天实在拗不过,答应他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