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什么时候去进过货了?”阿勇奇道,“老市场进的?”
张晨摇了摇头,小昭有些自豪地说:“我们自己的货,他自己设计的。”
阿勇叫道:“靠得牢!”
看到凤珍在这里,张晨拿起昨天已经画好的“秋风起,秋衣浓……”的广告,故意问小昭:“那我把这广告挂出去了?”
意思其实也是当面告诉凤珍,要是有意见可以直接说,小昭点点头说好。
烫衣间的老板知道他们等着出样,让伙计把一部分已经烫好的衣服先送过来。
看着这些衣服,阿勇叫道:“张晨,这就是你设计的?”
张晨说是啊。
“有前途,不比老市场的那些货差。”阿勇说。
张晨笑笑,心里在想,你他妈的这是骂我呢。
他先出外面的模特,下面是一条牛仔裤,上面是一件莱卡面料的紧身t恤,出好以后,感觉欠缺些什么,想了一下,和阿勇说,把你的牛仔马甲拿一件过来。
“你去,你去挑。”阿勇知道张晨要干什么,赶紧说。
张晨走去阿勇的摊位,挑了一款马甲,问阿勇多少钱可以卖,阿勇说,四十五以上都可以,张晨说明白。
他吧马甲套在了长袖t恤外面,前面敞开着,整个模特,看上去很洋气。
凤珍已经走回去自己摊位,坐在那里,看着他们这边,什么也没有说。
张晨开始出长的那面墙上的样,他挑了五条牛仔裤,五件码的格子衬衣,其实是出s码的更好看,但s码不是只有一件吗,出到墙上,人家要试,你又要从墙上拿下来,太不方便。
张晨早就已经想好,他不会和别的摊位那样中规中矩地用半身塑料片模板,而是用夹子,直接把衬衣和牛仔裤,夹到网架上,上面侧着身,一只胳膊在前,一只胳膊在后,下面裤子也是斜的,一只裤管抬了起来。
出好以后,看上去就像是一排五个少女在一起奔跑,他觉得五个太过一致,还把最前面的那个衬衣掀开了一只角,叠过来夹住,好像是被风吹开一样。
出完以后,张晨转身问阿勇和小昭怎么样,小昭点点头,阿勇说:“花头花脑,还毛好看嘞!”
接下来出短的这面墙,莱卡面料,没有尺码之分,只有两个款式三个颜色,张晨在中间出一件红色系的鸡心领,两边是一件蓝色系和一件黄色系的圆领t恤。
因为是紧身t恤,要体现出它紧身的特点,就需要用到模板了,张晨把衣服套在模板上,绷紧,在后面用一个夹子夹好,凹凸有致的上半身马上就出来了,下面套了三条砂洗到发白的牛仔裤,两只裤管这里又用夹子把它们夹到一起。
挂到网架上去以后,三个亭亭玉立的少女就站在了那里。
一个拉着手拉车的客户,从外面主通道匆匆进来,匆匆经过,走过去又退了回来,站在摊位外面,指着墙上的棉麻衬衣问,这个拿货多少钱?
“三十九。”张晨说。
那客户一言不发,拉起手拉车,匆匆地就走了。
张晨和小昭面面相觑,小昭问张晨,是不是价格开高了?
张晨也不明白。
“这衣服成本多少?”小昭问。
张晨拿过计算器,面料他想,不能按八块算,要按四块一米计算,一米一件,加上损耗,还是按一米一算,面料就算四块五,做工十五,扣子洗唛外面的包装塑料袋这些加起来,两块五肯定够了。
“二十二。”张晨和小昭说。
小昭张大了嘴巴:“二十二?那你还开三十九?批发一件你想赚十七块,你也太贪心了吧?”
张晨挠了挠头说:“那怎么办,开二十九?”
就是开二十九,一件衣服也能赚七块钱,对批发来说,这个利润也已经不错了。
“你赔我你赔我,一万年才进来这么一个批发客户,都被你吓跑了。”小昭用肩膀蹭着张晨,不停地嘀咕。
张晨心里也是十分的惋惜,他笑道:“好好,再看到她,我抱都把她抱进来。”
张晨话音刚落,那顾客又出现在他们摊位门口,她把拉车停在门口,走进来问,这衬衣有几个尺码?
“三个。”张晨赶紧说。
“三十八拿不拿?”
对方问,张晨愣了一下,小昭赶紧点头。
顾客用手指着墙上说,这这这,这三个颜色,你帮我一个尺码拿一件。
张晨把九件衣服拿好,放进一个大的黑袋子,顾客把衣服拿了出来,和张晨说,这个不要,她把大黑袋子还给张晨,转身把衣服装进了拉车上的帆布袋子里,付完钱后走了。
短短几天,老市场那边已经开始上新货,老市场恢复了往日的热闹,这个顾客,是尿急,老市场那边的厕所在排队,她就跑到这新市场里面来上厕所,没想到看到这里,还有这个货,这货她在老市场,上午转了几个小时,都没看到过,上完厕所后,她就回来进了。
收好了钱,小昭站起来,看着张晨一个劲地傻笑,张晨悄声问她:“我要不要去把她抱回来,和她说,二十九给她?”
小昭嘻嘻笑着:“那我就把你卖给她。”
张晨和小昭一样,心里也乐开了花,这是他们做的,真正的第一个批发客户,他怎么能不高兴?
他以前做过几个批发,但那都是亏本卖的,只有这个,才是赚钱的,更重要的是,这赚钱的衣服,是他自己设计的,看样子自己设计的货,一点也不比广州货差。
阿勇走过来问:“开蛋了,还是批发?”
小昭站在那里,两只手搭在张晨的肩膀上,整个人都快挂在他身上了,她“嗯嗯”地点着头。
阿勇摇了摇头,叹道:“没想到这破市场,也会有批发客的。”
过了半个多小时,有一个女的从主通道里匆匆进来,一路看着两边的摊位,她老远看到张晨他们摊位,就走过来,一进来就自言自语地说,找到了找到了。
张晨和小昭看着她,不知道她要干什么。
她指着前面那个女的拿过的那三个颜色衬衣说,这三个,一个尺码各一件,快快,我们车子要开了。
“都只有码了。”张晨说。
“码?那一样来一件,还有那两个颜色,尺码齐不齐?”对方问。
张晨和她说齐,她马上说一个尺码一件。
衣服都拿好了,她说,三十八对吧,快结账。
小昭在给她算账的时候,张晨想起来了,他问:“美女,你和前面来进过货的,是不是朋友?”
“对对,就是她介绍来的。”
“你们是一起的?”
“不是,她芜湖,我马鞍山。”
芜湖和马鞍山,是安徽相邻的两个城市,两个女孩,经常都来杭城四季青进货,虽然不会乘同一趟车,但她们在停车场会碰到,吃早饭买盒饭的地方会碰到,在市场和厕所也会碰到,一听对方普通话里的安徽口音,就知道是老乡,这样就变成了朋友。
变成朋友,就会互相交流信息。
在停车场,那个女孩和她说,这摊位的货不错,她就赶紧跑过来了。
第548章 接着再来
就这么一下,二十五件棉麻衬衣,就还剩下了七件,张晨和小昭,都有种猝不及防的感觉,这也太快了,原来,批发是这么做的,这才是服装批发。
他们见过,但还没有亲身这么痛快地尝到过,他们只是在广州,当过拉包客,但买方和卖方,感觉是不一样的,他们觉得,还是卖方痛快,毕竟,一个是钱付出去,一个是钱收进来,付的哪里会有收的心情愉快。
小昭拿起计算器,手指在按键上,飞快地按了一阵,放下计算器,她看着张晨,都快哭了,她说,亲爱的,这一下,我们就赚了二百八十八块钱?
张晨点了点头。
“这是不是也太快了?”小昭声音都有些颤抖了。
张晨看了看她说:“你希望慢点?”
“不不,越快越好,最好让我这手指都按到抽筋。”
小昭轻声叫道,她叫着的同时,下意识地转了转身子,张晨明白,她这是不让凤珍看到她满脸的兴奋,张晨禁不住就想,这他妈的,凭什么啊,老子做老子的生意,还要做得像贼一样?
张晨坐在那里,看看立式的衣架上,还剩下两件衬衣,再有,就是墙上出样的这五件。
他觉得一点也不用担心这些衣服,赵志刚说的没错,这是市场里独有的,他不用担心其他的市场其他的摊位,会有一样的货,要是有,那肯定也是他们在抄袭我,我张晨,说到做到,绝不会干仿版那种下作的事,不仅不干仿版,我连别人的货也不会进了。
“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张晨突然就想到了迈克杰克逊拍的,可口可乐电视广告里的这句话,禁不住有些得意地笑了一下。
从未被超越,也不模仿的感觉真好,心里真踏实,他想,自己的服装,之所以价格可以批到这么高,把自己也吓了一跳,不也就因为这点吗?
原来,这才是原创的力量,才是自己设计和自己生产服装的魅力,“我们就是我们自己的货源”,张晨觉得,小昭的这句话,可以和可口可乐的那句广告语媲美,对了,等自己的摊位,挂满了自己设计的服装的时候,自己一定要把这句,当作广告语挂到外面。
“只有七件,还全部都是码了,我们是不是需要补货?”张晨问小昭。
“要要,当然要了,亲爱的,我刚刚想和你说,你快点去进面料,彩娣他们下午就可以做了。”小昭说。
张晨犹豫了,他和小昭说,这个面料,有点麻烦。
“怎么麻烦了?”小昭问。
“我这个是东新路面料市场进来的,其他地方,没看到这个面料,东新路那里,他们是不零卖的,我上次打样的布,还是好说歹说,骗来的。”
“不零卖,那要进多少?”
张晨估计了一下,他说:“五卷面料都进完的话,大概有一千多米。”
“这么多?”
张晨点了点头,小昭算了一下,一千多米,那就需要五六千块钱了,这个数字,想想都把小昭吓了一跳,他们可都是刚被蛇咬过一口的人,说不怕,那是不可能的。
再算算,这一千多米,可以做一千多件衣服了,这个数字,又把小昭吓了一跳,一千多件,这要卖到什么时候去啊,不光光他们卖,彩娣他们每天做每天做,那又要做多长时间,但是……小昭和张晨说:
“亲爱的,我觉得还是要去进。”
“你疯了,一千多米,可以做一千多件衬衣了?”
“对啊,我们又不是一下子都做出来,你就是想,彩娣他们也做不出,这面料,本身不是也便宜嘛,我们是放面料,又不是放衣服,有什么好怕的,这面料放在那里,和服装积压在那里,还是不一样,面料放在那里,今年用不完,明年也还可以用,你说对不对?”
小昭说着,张晨也觉得有道理,自己两千多条牛仔裤都敢进,一千多米面料怕什么,这牛仔裤,虽然亏了一个大洞,但那是因为欧码的原故,不然也不怕积压,那北京佬拿去,他不照样能卖,他卖给老毛子,价格肯定不会低于十块一条。
这面料放在那里,更不怕积压,自己完全可以控制,卖多少做多少,这个款式卖不动了,那就再设计一个新的款式卖,没什么好担心的。
而这棉麻面料,和其他的面料相比,它最大的好处在于不会过时,这些颜色和小方格,都已经变成了经典。
和时装面料不一样,它不会一阵风地起来,一阵风地过去,今年流行千鸟格,明年流行蒙德里安的大方块,后年又把维也纳分离派克里姆特的《吻》印到布上了,今年流行的花型,你明年再拿出来,人们看到就会吐,哪怕再新的款式,只要图案旧了,穿起来就是旧衣服。
而格子棉麻,一年年生产,一年年都大同小异,人家喜欢的还就是棉麻这种旧旧的感觉,你太新了,反倒土了,棉麻面料,自己现在是没有条件,如果有条件,成衣后水洗或者砂洗,做到更旧,肯定更受欢迎。
这些面料放在那里,就看你怎么设计,它们不是已放了那么多时间,自己今天拿出来,不照样好卖?谁嫌弃它们是旧面料了?
“你说得对,那我们就再博一把。”张晨也打定了主意。
“好。”
今天的营业款是肯定不够进面料的,小昭从自己包里,拿出了存折,交给张晨,让他去门口的银行取了钱,就赶快去进面料。
“我先给你去买盒饭。”
张晨看了看手表,时间过得真快,一忙起来,这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现在已经到了中饭时间。
“哎呀,不要管我,我自己会安排……”小昭抬头看了看对面的凤珍,凤珍的脸,好像又开始阴沉,小昭摇了摇头,继续说:“我等下让阿勇帮我带一份回来就可以了。”
张晨说好,他站起来,刚走出摊位,就看到银行那几个女孩子在通道里逛,张晨退了回来,小昭奇道:“你怎么不去了?”
张晨说等会。
“等什么?”
张晨在等那几个女孩过来,他知道她们看到这里的变化,一定会走到他们摊位里看看的,他想看看她们对这批衣服的反应,她们都是杭城本地人,她们的意见,基本可以代表自己的设计,符不符合杭城人,甚至城市人的胃口。
小昭正要继续催促,她看到那几个女孩朝他们摊位走来,她心里明白,张晨是想做她们的生意,小昭笑笑,干脆站起来,从抽屉里拿了钱,和张晨说,我去买盒饭。
现在正好是饭点,吃快餐的人很多,摊位里的,和来来往往的顾客,买快餐的地方,排了很长的队,小昭等了十几分钟才轮到,她买了两个盒饭,走回去,远远地就看到正面墙上有三个地方已经空了,心想应该是被拿下来试了。
那三个女孩还在试衣服,她们的存在,好像还吸引来了一个拉手拉车的进货的客户,小昭看到她正在付钱,眼睛一亮,都快尖叫出来,看样子张晨又做了一个批发生意,这批发客户做起来,还真是快啊。
小昭拿着盒饭,干脆去了阿勇的摊位,她一走近,阿勇就喜滋滋地轻声和她说:“老子也开蛋了。”
“真好。”小昭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