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腾年代--向南向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奔腾年代--向南向北- 第3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真好。”小昭叫道。
  “你们老公帮我做的。”
  “啊!”小昭吃了一惊。
  阿勇伸出了两根手指,朝她晃着,意思是卖掉了两件。
  小昭看到那个批发客户走了,接着那三个女孩,也提着袋子走了,小昭赶紧过去,阿勇也跟了过去,张晨看到阿勇,就从抽屉里拿了一百块钱給他,和他说,你的。
  看样子是五十块钱一件,他替阿勇批掉了两件牛仔马甲。
  “老公老公,那个人拿了多少货?”小昭问。
  张晨和他们说,外面模特上面这样的,拿了两套,再加两条裤子,四件t恤,还带走了三件棉麻衬衣。
  “这么多?”
  张晨笑着点点头。
  阿勇把那一百块钱,在自己脸上打着,开心地笑道,他妈的,老子也总算是收到批发客户的钱了。
  张晨看看立式衣架的一排,已经基本空了,和阿勇说,要么你再去烫几件女式的牛仔夹克过来,挂我这里?
  “好好好,你们这里,他妈的现在变风水宝地了。”
  阿勇叫着就走了出去,张晨跟过去,选了三个款式的牛仔衣,交给阿勇,阿勇赶紧拿去烫了。
  张晨回去自己摊位,小昭问张晨,那三个女孩买了什么?张晨和她说,一条裤子,三件t恤,三个人要了三个不同的颜色,还有一件衬衣,对了,我还欠她们一件衬衣,我让她先让给批发客户了。
  小昭笑道:“哪个呀,这么听你的?”
  张晨没有和她说哪个,而是说:“我和她说,她穿小号的更好,明天会有小号。”
  “明天会有小号?你这是要把彩娣他们逼死?”
  “对啊,彩娣不是说,她喜欢久违的加班的感觉吗,今天就让她过过瘾。”张晨笑笑。
  小昭也笑了,她说好,你现在暴露出来了一付周扒皮的嘴脸。
  “你不也是一副地主婆的嘴脸?”张晨回呛。
  “好吧,老地主,先吃饭。”
  张晨叹了口气,他说:“哎,外面这么大的太阳,吃完了饭,老地主就要去当老长工了。”
  小昭呲地一声笑起来,骂道:“吃饭的时候好好吃,不许说话,害我差点呛去。”
  “那刚刚谁在说话了?”
  小昭瞪了张晨一眼,把自己饭盒里的大排,挟到了张晨的饭盒里,和他说,好吧,这是赏你的,老长工一顿能吃到两块大排吗?
  张晨想把大排挟回给小昭,他说,我可不和自己儿子抢肉吃。
  小昭从饭底下,又翻出了一块大排,嘻嘻笑着,吃吧,我另外加了一块,你儿子不会骂你。


第549章 再来一瓶十滴水
  取好了钱,张晨就往家里骑,房东有一辆三轮车,是他们每天凌晨,往三里亭农贸市场送菜用的,中午回来,下午就停在院子里,不会再用,张晨决定去找他借三轮车,去东新路买面料,不然,他还真不知道这一下去哪里找车。
  东新路面料市场门口,张晨每次去,都停着两三辆三轮车,但那个时候,杭城的“得儿哥(三轮车夫)”名声很差,他们会漫天要价,特别看你是外地人,你问了价后,不让他拉都不行。
  反正自己也要骑自行车过去,这骑自行车和骑三轮车会有多大区别?还能把运费给省了。
  另外,他也要去和赵志刚他们说一声,晚上最好是加加班,帮他们赶一点货出来,不然明天,他们摊位里就没东西卖了,现在去告诉了他们,他们该准备准备,该多睡一会,就多睡一会。
  张晨回到了家,看到三轮车停在院里,房东大哥,大概是刚刚回来,正坐在堂前门口的风凉处,面前的方凳上摆了两盘菜,人坐在一张竹椅上,悠哉悠哉地喝老酒。
  看到张晨,房东大哥就叫,来来,过来搞两杯。
  张晨赶紧和他说,我刚刚吃过饭,我想借你这三轮车用用,去拉点东西。
  “你去哪里?”房东大哥问。
  “东新路面料市场。”
  “那有点路,你会不会骑,不会骑我帮你去。”
  “会会,我学过这个。”张晨笑道。
  “好,那你骑走。”
  张晨把自行车停好,坐上了三轮车,在院子里掉了个头,房东大哥笑道,喓喓,看不出来,不错,骑得还蛮顺当。
  张晨挥了挥手,骑着三轮车冲出了院门。
  全靠在海城,在义林家,没事的时候,他和刘立杆会在下面骑义林妈的三轮车玩,没想到今天还派上了用场,看样子技多不压身这话,还真是没错的。
  张晨骑着三轮,到了赵志刚他们裁缝店门口,两个人今天没有午睡,在那里干活,张晨走进去,赵志刚看到是他,奇道,你现在怎么来了?
  张晨和他们说,自己现在要去买面料,那棉麻衬衣接下来还要做。
  “早上拿去的,卖得怎么样了?”彩娣问。
  “卖差不多了,我走的时候,还有三件。”
  “那不错啊,我就说这几个款式,都很好看。”彩娣说。
  张晨笑道:“所以要去进面料,我听说你晚上加班上了瘾,怎么样,今天晚上帮忙赶点出来?”
  赵志刚和彩娣几乎同时说好。
  张晨问:“对了,辅料还差不差?”
  “你那扣子,一包多少?”赵志刚问。
  “三百。”
  “晚上还要做多少?”
  “你们能做多少就做多少,我最好你能做一百件,货等人,总比人等货好。”
  “那扣子不够了,再带两包回来。”
  张晨说好。
  赵志刚伸头看了看外面的三轮车,问道:“你骑三轮车去?”
  张晨说是啊。
  赵志刚放下手中的活,他说,那我和你一起去。
  “你这里不是要干活吗?”张晨问。
  “就一条裙子,她一个人可以。”
  彩娣抬起手来挥了挥,赵志刚走出店,跳上了三轮车车斗。
  张晨还是走那条近路,看到上坡,赵志刚就从车斗里跳下来,在后面推着,到了下坡,又跳上车。
  两个人一路说着话,好像路也没有那么长了,只是这正中午的,太阳还是很毒,两个人不一会,就被烤得快要化了,这三轮车,时间骑久了,毕竟没有自行车那么轻便,空车带着一个人,张晨也已经气喘吁吁,感觉人都快闷倒了。
  好在赵志刚也感觉到了,更多的时候,他不再上车,而是跟着车子跑。
  张晨看到路边有一家小店,停了下来,两个人咕嘟咕嘟喝了一瓶冰的可口可乐,张晨看到柜台里还有一包包的仁丹和塑料瓶的十滴水,就买了仁丹,一人一包倒进嘴里,用可口可乐送服下去。
  张晨又买了十瓶十滴水,用牙齿咬开两瓶,喝了下去,他让赵志刚也喝,赵志刚摇了摇头说,太难喝了,喝了会想吐。
  “想吐也喝下去,总比中暑晕倒强。”
  张晨骂道,赵志刚也咬开一瓶,硬着头皮喝下去,才喝了半瓶,就一口吐了出来,头弯到一边干呕着,张晨知道勉强不了,只能放弃,他把剩下的十滴水放进包里,留着等会再喝,又问老板要了两瓶可口可乐,这才上路。
  他们到了东新路面料市场,张晨直接把三轮车骑进了大门,停在那家店的门口,跳下车,没有走去店里,而是先走去走廊尽头的洗手间,那里有一个盥洗台,盥洗台边上有一个洗拖把的水池,张晨打开水池的水龙头,把脑袋伸到水龙头下面,哗哗地冲着。
  赵志刚在边上的盥洗台,一捧一捧地用双手接着水,往自己脸上泼着。
  在太阳下面,一直运动的时候还不觉得,到了这阴凉处,脑袋还被水冲着,但张晨感觉自己身上的汗,一个劲地往外面喷涌,顺着背脊和肚子流下去,把短裤都洇湿了。
  张晨干脆把上衣脱了,在水里搓了两把,然后用衣服擦起了身,赵志刚见状,把外面的衬衣也脱了,里面还有一件背心,他用手接了水,在肩膀上啪啪地拍着,又把背心的下摆卷起来,露出了一截白白的肚子,用湿手在肚子上拍着。
  张晨笑他,你他妈的不如和我这样痛快。
  赵志刚笑笑,脸红了,但始终没有把背心脱下。
  终于感觉到浑身凉快下来,张晨这才拿起盥洗台上的包,光着膀子往回走,老板站在门口的走廊上,他还记得张晨,又看到他们是骑着三轮车来的,知道他是来进面料了。
  “来了。”老板和张晨打招呼,张晨说来了。
  老板递过了烟,张晨接在手里,老板再递给赵志刚,赵志刚说,我不会抽。
  那五卷棉麻,是对折后卷成一卷的,每一卷都有油桶那么粗,张晨看着犯愁了,心想,这要是量,还怎么量,敨开容易,要想再卷回去,就麻烦了。
  “今天拿几个?”老板问。
  “五个都拿走。”张晨说。
  老板走到桌子那里,打开抽屉,拿了五张小纸片过来,和张晨说,这就是原来的卷标,就你剪了五米,没有卖过。
  张晨接过来看看,上面品名、米数齐全,原来是用蓝黑墨水写的,现在已经褪色得快看不清了,下面印刷体的生产单位是杭城棉纺织厂,出厂日期后面,一个红戳:一九八五年六月十八日。
  杭城棉纺织厂现在已经倒闭,但卷标肯定是不会错的,如果自己买过之后,老板真的没再卖过的话。
  “你要是想量也可以,我们一卷卷打开量好了。”老板说。
  “算了算了,我相信你,量的话要量到什么时候。”张晨说。
  “好,老板你好说话,我也好说话,这样,上次那个钱我也不退你了,今天就按三块九给你,好不好?”
  张晨看看手上的卷标,最小的一卷,也有两百四十二米,这样算起来,老板显然是好了自己。
  “三块七可以卖了。”
  赵志刚在边上,突然就嘤嘤地说,老板看了他一眼,他的脸刷地红了,不过他还是继续说下去:
  “这个面料,放这么久了,要是量的话,起码会缩了七八米,还有,这么长时间,谁也不知道中间有没有浸到水,要是浸过水,那地方就脆了,整段不能用……”
  “好好好,就这样,三块七给你们。”老板把手一挥,不耐烦地叫道。
  面料太大捆,三轮车要把后栏板放下,才能够竖着放下三卷,还有两卷,三个人抬起来,横着堆在上面,老板从店里拿出了布条,帮他们绑紧,顺便用手压了压了三轮车的侧栏板,看看轮胎,和张晨说,棉麻很重,这里总有五六百斤,骑回去小心一点,轮胎别爆了。
  张晨赶紧说谢谢老板。
  走回店里结账,张晨又看中三捆大格子的面料,他想,用这个打风衣应该不错,他问赵志刚,一件收腰的风衣,大概需要多少面料?
  “一米二五。”赵志刚想也不想就说。
  再打样,张晨胆子也大了,不再按1:2:1的比例,而是按2:4:2做了,这样才能看出一个款式到底好不好卖,先做一件样衣,没有问题就把其他七件也做了。
  “八件的话,十米够了吗?”张晨问。
  “肯定够了。”
  张晨就让老板一样给他来十米,这次,老板二话不说就剪了,也没有加价,都按三块七给他。
  老板递了一支水笔给他,张晨问,干嘛?
  “你自己做个记号,下次来你就知道,我有没有卖过了。”老板和他说,看样子,也是一个实在人。
  张晨拿过水笔,在那三卷面料的角上,写了很小的一个“张”字,写完心想,这他妈的还真是劳动人民的智慧。
  付完了钱准备上路,张晨打开包,又是咬开了一瓶十滴水,喝了下去,他递给赵志刚一瓶,赵志刚像被电到一样,逃了开去,张晨哈哈大笑。
  张晨拍了拍三轮车的侧栏板,和赵志刚说,你可以坐在这里。
  赵志刚记住了老板的话,再也不敢坐,他说,太重了,我在后面推。
  这么热的天气,衣服一旦脱下,就穿不回去,张晨干脆继续光着膀子蹬三轮,赵志刚在后面跟着跑,遇到有坑坑洼洼的地方或者上坡,他就追上来,在后面抓住三轮车的栏杆,尽量把车子往上提。
  驮着这么重的一车面料,张晨也不敢走近路,他们骑了快两个小时,才骑到东站小商品市场门口。


第550章 又卖光了
  冲完了凉,张晨倒在床上,感觉整个人都快散架了,他看看自己赤裸的上身,红肿着,好像还有些起泡,手摸到哪里,哪里就疼,这是被晒坏了吧。
  张晨在床上昏昏沉沉,躺到了五点半,这才起来,双脚一阵酸疼,差点就站不住,下了楼,上了车,咬着牙往前蹬,蹬到了杭海路上,整个人才慢慢舒展开来。
  完了完了,张晨在心里这阵哀叹,他想起了赵志刚,这白白嫩嫩的家伙,这么远的路,基本是跟着车跑了一个来回,不会比自己好哪里去,前面两个人把面料抬进店里,一捆捆竖在裁剪台边上,他就看到,赵志刚好像整个人都快不行,差点瘫软在地。
  这个家伙,现在恐怕连剪刀也拿不了,晚上还怎么加班干活,看样子今天是赶不出货了,早知如此,就不让这个家伙去了。
  不过,这家伙去了,给自己一米还下来两毛钱,成本又下来了,在当时那个状况,他自己是怎么也开不了口,让老板再便宜一点的。
  张晨走进摊位,小昭看到他,吓了一跳,不过是一个下午没见,张晨怎么就像变了一个人,小昭叫道,亲爱的,你怎么变成了一个黑人?
  张晨笑笑:“现在是不是老长工的本色?”
  小昭心疼了,明白这是被太阳晒的,她埋怨道:“你怎么也不知道戴顶帽子?”
  张晨心想,还戴帽子,你不知道我巴不得连短裤都脱了。
  但张晨只是和小昭说,不习惯,我不习惯戴帽子。
  张晨看到正面墙上都已经空了,问道,这里的衣服呢?
  小昭笑道:“都已经卖了。怎么样,地主婆也还是会做生意的吧?”
  小昭拿出了记账簿,翻开来给张晨看,张晨看到小昭又卖了三件衬衣,四件t恤,三条牛仔裤,还帮阿勇,卖了一件牛仔马甲。
  张晨笑道:“厉害。”
  “看这里看这里。”
  小昭指着最后一排数字和张晨说,张晨看到,那是他们今天的营业额:2475元。
  钱芳他们那次不算,这是他们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