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腾年代--向南向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奔腾年代--向南向北- 第3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总代理之所以难谈,其实是因为,他们还是隔了一层,并没有直接面对市场,不知道这个市场的需求已经改变了,他们还抱着原来的那一套,而这些二三级的代理商,他们才是直接面对市场的人,对他们来说,自己的这个模式,正好切合了他们的需求。
  张晨把这个想法和小昭说了,小昭说是,我要是自己开店,我也会加盟。
  “为什么?”张晨问。
  “一是服装如果好卖的话,我真的在我那个城市,是独家销售,就再也不用担心别人会来抢我的生意,还有就是,有换货率,我不用担心库存。”
  张晨连连点头,他觉得小昭说的很对,就是这两点,才是最切合那些最终端的服装店的需求,服装市场开起来的这么多年,说是市场,但其实已经把这个市场打乱了,需要有一套新的模式。
  让张晨最兴奋的是,如果他们谈下来的这些客户,都是这样的态度,那就说明,这是一个普遍的需求,他相信这个模式,肯定会在全国都取得很好的反响。
  你们落伍了,退步了,你们还盯着什么加盟费,不知道下面的客户,最在意的恰恰不是这个。张晨在心里和郭文涛和马丫说,他甚至隐隐地觉得,如果理念不合的总代理,不行还真不如换掉,要都像gqg这样,他们的基础才会扎实。
  但这话,张晨没和小昭说。
  第二天,合肥和宁波的客户到了厂里,张晨把协议给他们看了之后,他们马上就签了,合肥的客户说他现在的店面太小,今年又刚刚签了租约,不过没有关系,我会把我现在的店面转租掉,再去租一个大的。
  宁波的客户和张晨说,她本来就准备换个大的店面,不过她现在的店面还有三个月才到期,我现在签了,货都开始卖你们这里的,但店面装修,要等新的店面拿下才可以,可不可以?
  张晨说可以,你现在要去装修,不就浪费了?
  到了下午的时候,小昭打电话过来告诉张晨,萧山的那两个女孩也要做,她们签了回去找店面去了,还有富阳的也签了,她要你去一趟,帮她的店面重新设计一下。
  张晨说好,富阳一个下午就可以来回,我明天中午去。
  张晨站起来,走到外面院子里,屁股兜里的大哥大响了起来,张晨打开接听,是贺红梅,贺红梅问他,你在不在厂里?
  张晨说在。
  “你去把传真机打开。”
  张晨走回到办公室,把桌上的传真机,从电话模式,调到了传真模式,电话嘟嘟响了三声之后,发出一阵尖锐的怪叫,传真机下面,开始噗噗噗噗地吐出传真纸。
  张晨看看抬头,是一份代理协议,张晨不知道贺红梅给他传这个干嘛,大概是她觉得,有什么地方还需要改动?
  这可来不及了,协议前天就送去了印刷厂,现在应该已经开印。
  张晨站起来,任由传真纸噗噗噗噗地吐着,心想等会再回来看。
  他走出了办公室,想去看看样衣工在打的一件样衣怎么样了,走到展示间门口,屁股兜里的大哥大又响起来,还是贺红梅。
  “师父,那协议你有没有看?”贺红梅问。
  “还在接收,怎么了?”
  “已经发完了,你快看看,看完帮我回签回来。”
  张晨纳闷了,他转身往办公室走,问:“什么回签?”
  “哎呀,你快去看,这是我们gqg总代理的协议啊!”贺红梅叫道。
  张晨赶紧走回到办公室,传真机果然已经停止工作,整份协议都传完了,张晨走过去看看,这才发现,这还真是一份gqg总代理的协议,乙方都已经签好了名,签名的人是贺冬梅,贺红梅的姐姐。
  张晨和贺红梅说,我看到了,怎么了?这个又不急的,等你回来签好了,我还怕你不签?
  “不是我的意思,是我老爸的意思,按他的说法,大家做生意,还是要规规矩矩,对了,师父我和你说,我们今天谈了几个老客户,他们都要签,我老爸硬是没让,说是要先和你们签了,我们才有权和下面签,不然,就是在欺骗下面的这些客户。”
  张晨听着大笑。
  贺红梅也笑:“好玩吧?这不,我姐才想出了,大家就传真先签,后面再补签正式的,我老爸才算同意。”
  贺红梅说完,叹了口气:“唉,没办法,老古董,不然我们今天,都有五六家可以签掉。”
  张晨赶紧说,好好,还是尊重叔叔的意见,我马上把协议签了,给你们传真过去。
  “对了,师父,有二十万,已经打到小昭姐账户了,你让小昭姐查一下。”
  张晨吓了一跳,问:“干嘛?”
  “十万是加盟费和保证金啊,还有十万,是预付的货款,这里装修好就要发很多的货,厂里又不可能一次性生产的,现在出来的货,先给我们留着,怎么配,明天我会告诉赵志刚,对了,货款要是不够,让小昭姐和我说,我们这里补上。”


第629章 把红旗插遍
  接下来的日子,几乎每天都有客户来签协议,越到后来,就变得越容易,那些后来的客户听到这里那里,自己周围的城市都被签了,赶紧就签,生怕自己迟一步,就会错过这个机会。
  王丽珍第二次再来的时候,虽然张晨和她保证,马鞍山肯定给她留着,让她不要着急,但张晨越是这么说,她就越是坚持要签。
  她很快就找到了店面,张晨也按原来和她的承诺,去了一趟马鞍山,帮她设计了店面,这次他是和她们一起,从四季青华夏大酒店的停车场坐车走的,车经过芜湖的时候,他没有跟项琴下车,而是跟着王丽珍,直接去了马鞍山。
  到了马鞍山后,他还是先去王丽珍租的店面,当天晚上和第二天上午,就把设计稿拿出来了,中午的时候,他坐车从马鞍山去了芜湖,这两个城市,并排挨在长江的南岸,中间只相隔四十几公里,一个多小时的车程。
  张晨在芜湖待了半天,项琴正装修的店里,有一堵背景墙,是需要用石膏,做出影剧院里那种吸音墙的效果,装修工人不知道怎么做,张晨手把手地教了他们。
  晚上,张晨坐上了那趟从芜湖直达杭城四季青的大巴,凌晨到了四季青,骑着自行车回到家里的时候,小昭已经起床,正准备去摊位里,她把张向北留给了张晨。
  小昭现在每天去摊位里,更多的是为了签新的客户,而不是为了做生意,做生意的事情,就交给了小莉和小娟,要知道签一份协议,马上就会有两万到三万的加盟费和保证金进账,同时,等于是预定了几万元的货,小昭感觉,这比做一笔批发的生意,更刺激。
  每天回到家里,张晨看着房间墙上的那张全国地图,已经好久没用了,上面一些他们发展了打包客的城市,他后来也忘了贴五角星,现在,打包客已经是过去式,他们要发展的,是区域总代理。
  张晨用红色的不干胶剪了无数面的小红旗,他要玩插旗游戏,一面红旗就代表一个专卖店,站在地图前面,他有一种指挥千军万马的豪迈,以前在电影里常常看到,有我军的高级指挥官,左手叉腰,右手有力地一挥,声音宏亮地说,我们要把红旗,插遍全中国。
  现在,张晨就是要把红旗,插遍全中国,不过,他首先要做的是,把红旗插遍自己公司直接发展的地区,其他的地区,留着总代理们去插。
  无奈那些城市放到了中国地图上,就密密麻麻地挤在一起,像太仓、昆山插完,再要插苏州的时候,地图上就几乎没有地方,要插到太湖里或者吴江去了,那吴江插哪里去呢?
  张晨看着手里的红旗,就像越剧《红楼梦》里,饰演贾宝玉的徐玉兰,听到王文娟饰演的林黛玉去世之后,边跑边哭,一迭声地叫道:“林妹妹,我来迟了……”,张晨摇了摇头,和手里的红旗说,苏州,你来迟了。
  城市越密集的地方,正是他们签了专卖协议最多的地方,像苏州地区,从苏州市区到所辖的县,已经全部签了。
  签到张家港时,张晨拿着手里的红旗,又想起电影《闪闪的红星》里胡汉三的经典台词:“我胡汉三又回来了。”张晨在心里和小李已及老李说:“我张晨又回来了。”
  张晨打电话给李总,告诉了他这个消息,李总听了很高兴,笑道,哈哈,那以后我就可以,直接带客户去你们专卖店,给他们看用我们的面料做出的衣服了。
  张晨笑道,对对,我都没想到这个。
  还有本省的宁波,也是这个情况,从宁波市区到下面的每个县,都已经签了协议,红旗也插不下了。
  张晨找了一张铅画纸,准备自己画一张地图,把上海、浙江、江苏、安徽、福建和江西放大,这样就有地方插旗了,画到一半想到,再加上山东和台湾,这不就是华东地区七省一市吗?
  而山东也没有服装市场,不是他们要发展总代理的区域,这个,不也属于他们公司的范围?
  张晨想起来了,山东他们其实已经签了一个地方,那就是东营。
  张晨跑去了新华书店,买了一张华东地区的地图回来,地图大了,所有的城市就都疏阔起来,可以插旗了。
  张晨几乎每天都有旗可以插上去,算了一下,他们已经有了六十二个加盟店,集中在苏南、皖东和浙江全境,其他地方,至少也有了零星的旗帜,整张地图,只有台湾和上海是空白。
  台湾暂时还没有办法去,让张晨感到最遗憾的是,从他们开店到现在,他们还没有一个上海的客户,而上海,是他最想做的市场,也是他自认为,他们的产品会有最多客户的地方。
  上海虽然有七浦路和华亭路批发市场,但外地人去上海批发服装的并不多,难道上海本地的服装店,也不到外地来批发服装,只在这两个地方拿货?
  张晨觉得捉摸不透。
  好消息不断地传来。
  贺红梅他们那里,也发展了二十几个专卖店,订的货数量也越来越多,贺红梅不断地提醒张晨,一定要减少春装的数量,把重点放在夏装上。
  张晨问为什么?
  贺红梅和他说,对我们做服装的来说,春秋都很短,春天尤其是,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虽然专卖店和批发市场相比,不需要有那么大的提前量,卖的都是当季的产品,但对顾客来说,春装也是买的最少的,很多地方是脱了棉袄就穿短袖,穿不了短袖,拿秋装凑合一下也过去了,而且,而且……
  “而且什么?”张晨问。
  “而且对女孩子来说,渴望穿裙子,总有一种迫不及待的心情。”贺红梅说,“虽然我不喜欢穿裙子,但穿裙子,是一种情绪的表达,而不是实际的行动,你明白吗?”
  张晨笑道,明白了,很多时候,是带着穿裙子的心情在穿牛仔裤,看样子我们不管是在设计七分裤九分裤还是长裤的时候,都要带着设计裙子的情绪。
  “还真是这样。”贺红梅大笑,“你不知道有一种东西,叫裙裤啊?”
  张晨还想到了,怪不得春秋装春秋装,会把这两个不相连的季节连在一起,原来它们的服装是可以通用的,没有人会把一类服装,统称为秋冬装或者冬春装,而春夏装的界限,又是很模糊的,真是又学到了。
  张晨把设计好的很多春装的稿子收了起来,留着秋天再用,把精力集中到了夏装的设计上。
  有一件事,张晨感到很忧虑,他们现在这些签了协议的客户,都还在寻找店面和装修的阶段,但基本会集中在这一两个月开张,如果这样,光首批的铺货,最少就要两百万。
  现在对张晨他们来说,资金不是问题,聚集的速度很快,张晨预计的一两个月的资金紧张期,几乎就没有来临,他们现在的资金很充裕,比买延安路的房子之前还宽裕。
  张晨预感到,成问题的会是供货,张晨和赵志刚反复计算,现在每天出来的成品满足每天的销售以外,略有盈余,都堆在仓库和展示厅里,但只要有五六家店同时开张,就会把他们的这些库存一扫而空。
  好在天气开始变热了,他们干脆把后道和大烫,也搬到了院子里来,把棚子加大,又造了新的简易宿舍,把原来后道和大烫的那个车间,也改成了缝纫车间。
  现在等于原来仓库的那四个房间,全部变成了缝纫车间,每个车间的平缝车,挤了又挤,也从二十八台,增加到了三十四台,现在他们光平缝车就有一百三十多台了,但生产任务仍然很紧。
  贺红梅好像预感到了会有这个问题,gqg的店还在装修,她就跑回了杭城,张晨奇怪道,你回来干嘛?那边装修你不管了?
  “我姐夫在工地上盯着,不是还有你遥控指挥那个大头壳嘛?”贺红梅说。
  “你偷懒溜过来的?”张晨问。
  “我有更重要的事。”
  “什么事?”
  “我来盯货啊。”贺红梅说。
  “你对我们还不放心?你的货都给你留着。”赵志刚在边上叫道。
  贺红梅看了看他,冷笑道:“你当我是小孩?我在四季青打包都打了六年了,厂里有多少生产量我算不出来?我开张的时候就要三十万的货,你拿出来给我看看,你给我准备了多少?”
  赵志刚被她问得哑口无言。
  张晨在一边笑,心里虽然忧虑,却有些欣慰。
  他觉得贺红梅回来得正好,自己现在一半的精力,都在给这些加盟店设计图纸,虽然他随身带着速写本,不管是坐长途车还是在外地,一有时间和灵感,还是可以抓紧设计服装。
  但他还是觉得,如果要撑起一个专卖店的话,产品还不够丰富,贺红梅回来了,在这方面可以帮助自己。
  贺红梅和他说,你不能这样到处跑,你跑不过来的,其实店面都大同小异,公司完全可以编写一本“半亩田”专卖店的装修手册,提供几个统一的装修方案,让大家自己选择。
  在手册里,把装修的材料和工艺要求,包括一些关键的工艺流程都写清楚,还有logo制作的色标和比例尺寸,都标注清楚,发给每家店,他们给装修公司看了就知道了,不明白的地方,也可以打电话过来咨询。
  张晨觉得这个建议很好,他们和老万一起,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