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腾年代--向南向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奔腾年代--向南向北- 第9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好了,我的任务完成了,接下来,就是乔先生你和张先生、谭小姐的事情了。”小虎和乔总说,乔总说好。
  “我只是在边上看着,你们可以当我不存在。”小虎说。
  谭淑珍看看手表,时间已经是六点多钟,谭淑珍说,乔总,那我们明天开始办手续?
  乔总说可以。
  “走,我们去吃晚饭。”谭淑珍说着,大家都站了起来。
  “是去那个土香园吗?”
  小虎问,大家都笑了起来,张晨说对,不过不是去原来那里,而是市区,我们在市区新开了一家土香园大酒店。
  往外面走的路上,小虎和汉高祖刘邦说,刘叔叔,我坐你的车。
  其他人听到,心里明白了,小虎这是还有话和汉高祖刘邦说。
  走到了停车场,张晨、谭淑珍、老谭和乔总一辆车,汉高祖刘邦和小虎一辆车。
  到了车上,谭淑珍和老乔说:“乔总,有没有感觉,和这个小虎很好打交道?”
  “那是在你们这里。”老乔说,“别看这个小虎笑嘻嘻的,他其实很厉害的,他有本事从财报和评估报告里,一眼就能看出里面潜藏的猫腻,我有两个项目都没有过,还都是规模很大的公司,现在,连蔡小姐都有点倚重他。”
  “是吗,这么厉害?这还真看不出来,张晨你看出来了吗?”谭淑珍问。
  张晨说:“我都没有注意看,不过,像蔡小姐那么心细的人,小虎要是没有两下子,她也不会放心地让他一个人过来,他们那么大的金控公司,又不是没有人。”
  “这倒也是,毕竟是这么一大笔钱。”谭淑珍说。
  “他前面就将了张晨一军。”老谭说,“他问张晨会不会追加担保,就是要张晨当面承诺,他们知道,张晨的口头承诺和书面承诺一样管用。”
  “还真是噢。”谭淑珍叹道,“他们这是悄悄地把所有的人,都研究透了。”
  “谭总和张总都说的对。”老乔说,“小虎虽然说接下去他只是在边上看着,我们可以当他不存在,但是谭董,接下去我们办的所有手续,哪怕他不说,我们也要在他眼皮底下办,而且要做得很规范,千万不要让他有我们想背着他的感觉。”
  谭淑珍说好。
  “谭总,蔡小姐这次之所以答应你们,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你知道是什么吗?”乔总问。
  “还有原因?小虎不是都已经说了?”谭淑珍好奇了。
  “他说的两点都对,但还有一个原因,是蔡小姐感觉到大D会的压力了,她不想失去你们这个优质的老客户。”乔总说。
  “是你让她感受到压力的吧?”谭淑珍笑道。
  老乔笑笑,过了一会,老乔说:
  “蔡小姐他们,原来也做过恒大集团的业务,但现在恒大集团的所有海外资金,都是大D会提供的,许家印是鲨胆彤家里的常客,他也是锄大D的锄客。”


第1550章 小虎
  小虎上了汉高祖刘邦的车,车开出去,小虎问汉高祖刘邦,谭小姐他们和刘先生,还是没有取得联系?
  汉高祖刘邦说没有,不过你们放心,杆子的事情已经解决了。
  “后续没有其他的人,再来找刘先生和谭小姐他们的麻烦?”小虎问。
  汉高祖刘邦说没有,和你妈妈说,让她放心吧。
  小虎接着问:“刘先生的事情既然已经解决了,他为什么还没有回来?”
  “这个我就不清楚了,我想,一是他可能不知道自己的事情已经解决了,他确实不知道,后续不是都张晨在处理嘛。二是,毕竟当时和他们一起做事的那个人死了,心里的压力还是有的。”
  汉高祖刘邦说:“他要是回来,死者的家属肯定会来找他,他们一起,为什么会欠那么多的钱,死者又为什么而死,到现在还是一个谜,不过,这个和你们没有关系,也不会再威胁到锦绣集团。”
  “我知道。”小虎说,“我妈妈关心刘先生,不仅是担心风险,还觉得可惜,我妈妈很认可刘先生的能力,觉得他要是在,锦绣中国,可能会更有作为,我这样说,不是否定谭小姐的能力,而是一个一加一大于二的问题,我妈妈说,他们一起做事,配合得很好。”
  汉高祖刘邦点点头,他说这是真的,杆子的大局观和前瞻性很强,很敏感,像只潜伏在那里的豹子,珍珍比较细腻,能把事情处理得滴水不漏,照顾到方方面面,你妈说得很对。
  “对了,小虎,你妈妈说,要你在杭城待一段时间,什么意思?就因为这个事?这事我看,应该两三天就可以完成了吧。”汉高祖刘邦说。
  小虎笑道:“也没有具体的事情,就让我跟着你,跟着张大哥,让我和你们多相处。”
  汉高祖刘邦开玩笑道:“监视我们?”
  “哪有,要监视也该监视谭小姐他们啊,怎么会是你们。”小虎说着叹了口气。
  “怎么了,小虎?”
  “我妈说,她感觉你和阿婉,到了大陆,你们人都开心了很多。”小虎说。
  “这个确实。”汉高祖刘邦说,“现在要我们回去台北,我们大概都不习惯了,不光我们,敏生也这样,他都想着要在大陆,找一个女孩子了。”
  “真的吗?”
  “真的,我是家在台北,上有老下有小,没有办法,敏生反正是一个人,他想和阿婉一样,在大陆长期扎根。”汉高祖刘邦说。
  小虎又叹了口气,他说:“我有时候,还真羡慕你们,我在英国读书的时候,就觉得英国太小了,很憋气,有时间,我总是喜欢开着车过海底隧道,往欧洲大陆跑,回到了台湾,感觉更憋气了。”
  “那你可以经常来大陆啊。”汉高祖刘邦说,“现在两岸的政治气氛也不错,桃园机场到杭城的直航,大概很快也会开通了。”
  “我会的,这不就来了吗,而且,我觉得像张大哥和谭小姐他们,都很好,有情有义,我妈妈让我多跟你们接触,也有这个意思,她说,做我们这行,很容易让人变得冷血,没有人性,但一个人要是没有人性,他这辈子就注定不会快乐的,赚再多的钱也没有用。”小虎说。
  汉高祖刘邦点了点头,他说:
  “你妈这话很对,我小时候,在眷村,看到的那些老荣民,也是和现在的台湾人不一样的,那个时候,我就很羡慕他们的那种兄弟情深,到了大陆,看到了张晨、杆子、老孟、小武等等,这些人你很多没有见过,我从他们身上,看到了那些老荣民的品质。
  “和台湾人比起来,大陆人没有那么小家子气,没有那么机车,这大概就是我喜欢待在大陆的原因。”
  小虎默然。
  “对了,你妈妈和你爸爸,现在怎么样?”汉高祖刘邦问。
  “还是那样,貌合神离名存实亡,夫妻的名分还在,但其实早就不来往了,在公司里碰到,我爸都会躲着我妈。”小虎说,“明年我妈可能会把他外派去美国,但又担心,他到了美国,会扛着我妈的旗胡作非为,我真想不通,既然如此,他们干嘛不干脆离了算。”
  “每个人都有自己难念的经,你妈也是,别人看着她好像很风光,谁知道她心里有多苦,小虎,你要孝顺你妈一点。”汉高祖刘邦说。
  小虎点了点头。
  谭淑珍他们这里的事情办完,乔总回深圳去了,小虎还留在杭城,也没有什么具体的事,每天就在谭淑珍他们公司、张晨这里,汉高祖刘邦中央厨房和王敏生店里转,小虎叫张晨和谭淑珍,也不叫张先生和林小姐了,而是叫张大哥和淑珍姐。
  小虎到了林淑婉那里,林淑婉就会抓住他,让他给学生上两节课。
  小虎是伦敦政经学院毕业的,他的英语很棒。
  更多的时候,小虎会每天骑着自行车,在杭城的大街小巷转,他和张晨汉高祖刘邦说,我感觉这个城市和我很亲,真的,不骗你们,我都没有怎么学过杭城话,每天和你们在一起,你们这些人,也没有一个说杭城话,但我怎么,他们在说杭城话的时候,我都可以听懂。
  每天晚餐,小虎基本是到张晨这里吃,现在买菜已经轮不到谭淑珍了,小虎骑着自行车,经过菜场的时候,就把菜给带回来了,交给小莉和徐巧芯她们洗,烧的任务,还是落在了谭淑珍和张晨的身上。
  碰到他们去外面吃饭的时候,小虎肯定要跟去蹭,大家也都很喜欢他,连小莉和徐巧芯,都喜欢指使他干这干那,徐巧芯当着张晨和小虎的面说,这个家伙,用起来比死小武还要顺手。
  张晨大笑,小虎也嘻嘻地笑着。
  中间有几天,小虎问张晨借车,说是要去昆山,那里有很多的台商,是他们富邦金控的客户,小虎要去拜访。
  张晨担心他一个人,毕竟又是富家子弟,其他人不知道他的身份,但昆山的那些台湾人是知道的,张晨觉得安全起见,还是让小武陪他一起去。
  起初小虎还不愿意,说自己一个人去没问题的,汉高祖刘邦知道了,也赞成张晨的说法,他和小虎说,听你张大哥的,你妈妈让你在我们这里,我们就要对你的安全负责。
  小虎没有办法,只能让小武和他一起去,没想到从昆山回来,他和小武已经成为了很好的朋友,连隔壁面料仓库里,原来张向北用的训练场都重新启用,他跟着小武开始锻炼。
  不过,小武说,他这方面的悟性比张向北差多了。
  小虎总是鼻青脸肿地过来张晨办公室,但还是笑嘻嘻的。
  小虎在杭城,待了快一个月,才回台湾去,他把自行车杭哧杭哧从楼下扛上楼,锁进了房间。
  原来小武和刘立杆住的那套房子,现在是小虎住,小虎和张晨说,张大哥,我的房间不要安排出去,我还要回来住的。
  张晨说好,钥匙你带着,随时可以来去。
  从此之后,小虎还真的是回台北一两个月,就要来大陆,到杭城,到动感地带楼上他自己的房子里。
  他在大陆的活动范围也开始扩大起来,不仅仅是去昆山,也去广东和北京,去河南,去重庆,去湖北到处飞,他飞的时候,张晨让小武陪着他。
  蔡小姐慢慢开始,把在大陆的业务,都交给了小虎。
  这是后话。
  到了十二月,财经杂志八月刊预言的“局部调整”,已经成了真,国家层面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开始陆续出台。
  十二月七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风向变了,房地产多年来第一次不再被当作支柱产业来描述。
  经济工作会议闭幕之后的第三天,十二月九日,国家发改委主任明确表态,要抑制投机性购房,舆论认为这是主管部门发出抑制高房价的明确信号。
  同一天下午,国务院常务会议公布了“个人住房转让营业税征免时限由两年恢复到五年”的规定。
  十二月十四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就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提出增加供给、抑制投机、加强监管、推进保障房建设等四大举措,这就是俗称的“国四条”。
  会议同时明确表态,要“遏制房价过快上涨”。折叠
  从十二月九日至十八日,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楼市调控政策频频发力。
  从“国四条”到“拿地首付不低于50”,再到“营业税优惠政策”终止,中央政府密集出台了多个楼市调控政策。
  专家认为,当前房地产调控措施开始进入密集出台期,未来或有“重拳”出击。
  调控政策密集出台,一时间风声鹤唳,其效应尽管大家都还在观察,但已经开始显现。
  杭城楼市的“疯牛”,在年底时似乎开始放慢狂奔的脚步,醒悟过来的开发商,出现加速推房之势,部分热点楼盘因为价格太高,甚至开始有滞销的迹象。
  一整年高歌猛进的杭城楼市,在其收尾的二00九年年终,似乎是再度走到了十字路口。


第1551章 那样的房地产
  2009年房地产市场的火爆,火爆的是一线城市和省会城市,这些城市,也是资源最集中,媒体最集中,网络最发达的城市,要说媒体和网络传导出的对高房价的不满,主要也是这些城市的广大群众的不满之声。
  广大的二三线城市以及更下面的县一级,对房地产这个词都还懵懵懂懂,房价也是不温不火,就像一只孵蛋的老母鸡,趴在那里,几年也没有动静,就是0九年,看着一线和省会城市火箭一般上窜的房价,这些地方的房地产商们,也还只有羡慕的份。
  整个城市的房地产商,也屈指可数,而且都是零敲碎打的小开发商,这样的开发商,他们的资金来源很单一,除了和银行行长的关系好,贷到一部分资金,这部分资金,其实也有限,一千万就已经到顶了,再多,连行长想帮你,他也没有这个权限了。
  地方上银行也少,除了工农中建交五大国有银行,还有就是信用社,其他股份制银行的触角,还伸不到那里。
  贷款的资金不够,还有就要靠亲朋好友的借款和社会融资了。
  每一次的宏观调控来的时候,首当其冲的就是他们,信贷规模控制和抽紧,上级行,首先抽紧和控制的也是这些地、县级的支行,加上他们本身开发的项目少,利润有限,自己的原始积累基本没有,日子不好过的时候,靠的就只有社会融资,也就是高利贷这一条路了。
  第章八年的时候,受到冲击最大的就是这些小地方的房地产商,倒闭的倒闭,跑路的跑路,半拉子的工程扔下了一堆,连那些放高利贷的,自己也跟着跑路了,他们的钱都是从下面家家户户这样收上来的,开发商跑,他们除了跟着跑,就没有其他的出路。
  那些要不到钱,又找不到人的广大群众,最后就只好找政府,所以地方政府就变成了冤大头,他们也苦不堪言。
  还能撑过0八年的一些房地产商们,到了0九年,虽然高房价他们只有看的份,但总算是银行那边,行长们开始活跃起来,手头有点批开发贷款的权限了,加上这些房地产商,有一半,自己同时还是建筑商,四万亿的大水也有涓涓细流,流到了这些地方的地方政府。
  地方政府开始搞基建,他们也跟着揽到了一些工程,0九年,这部分的房地产商们,也算是透了一口气。
  到了0九年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