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之路2010》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平凡之路2010- 第2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林一虽然现在跟A厂走得近,但跟熊厂也是有很多合作的,所以为此专门表达了祝贺。
  第二件事情是,1月份Mobike完成了2亿多美元的D轮融资,万里出行再次领投,继续提高了股权比例。
  共享单车大战如今正是如火如荼的时候,仅从媒体的关注程度上来说不逊于当初的打车大战,融资也是一轮接一轮,仿佛历史重演。
  只不过林一对此不太重视,所以没怎么管。
  反正他只要注意,在共享单车翻车的时候能够独善其身不被拖下水就可以了,为此他已经准备了一个金蝉脱壳之计。
  除了这两件事之后,别的就是按部就班的常规,林一的工作还是比较轻松的。
  直到另外一件事发生。
  2月14日,又是情人节,自从万里出行跟嘟嘟打车合并之后,沉寂已久的打车行业突然杀进来一个新玩家。
  几个月好像也不算很久,林一也就将将消化掉一口吞下的嘟嘟打车和Uber而已。
  不过这不是关键,关键是这回出手的也不是什么陌生人。
  是王星。
  每团打车宣布在建业试运营,开始招募司机接收订单,虽然没有大张旗鼓但还是很快引来了无数围观。
  “这事儿你知道吗?”
  林一跟王星的关系不错,这万里出行的高层都知道,当初他们都在三巨头之间辗转腾挪夹缝求生,没少在那儿眉来眼去。
  后来虽然林一拿了A厂的钱,跟A厂的叛徒王星不能公开走太近了,但也没有彻底老死不相往来。
  就两三个月以前,他们还在乌镇一起谈笑风生,当时还有个张翊鸣,然后被媒体一起封为“新三巨头”。
  “王星这家伙不太地道啊,当面的时候称兄道弟,回头就给了我一刀,连声招呼都不打。”
  林一嘴上十分嫌弃,其实并没有动气,因为他对此是有心理准备的。
  “那我们怎么办?”
  “等我先打个电话过去骂骂他。”
  林一说干就干,当场就拨了一个电话出去,他没有冲到每团的办公室去骂是估计王星不会见他。
  接了。
  “星哥,你这几个意思呀,看上小弟的地盘就随随便便进来了,连声招呼都不打是不是太不讲礼貌了?”
  王星对于他的兴师问罪似乎早有准备,顺着他的话说道:“你家大门常打开,我也只是进来看看而已,别太担心。”
  “每团的风格你知道,勇于尝试。”
  他说大门敞开,指的是打车行业没有真正的护城河。
  而且一个城市和另一个城市之间的协同不明显,所以规模效应不显著,这对于行业龙头是非常不友好的。
  这个劣势对于现在的林一成立,如果王星真能抢走万里出行的市场份额,那对于未来的他也成立。
  从这个角度上说,打车不是门儿好生意。
  那王星为什么还抢呢?
  因为打车行业的估值高啊,同样是行业龙头,每团玩团购和外卖,估值只有万里出行的一半!
  这事儿他在乌镇的时候就有端倪。
  林一心里暗骂,什么狗屁勇于尝试,说的比唱的好听,不就是看哪块肉肥就去叼哪块肉吗?
  “星哥,在商言商,你的选择我管不着。不过你这么大的胃口,就不怕崩了牙吗?”
  对面只有一句话:“每团是不怕打仗的。”
  林一觉得这话耳熟,貌似当初王惠文代表每团收购随便外卖网的时候,就曾经说过类似的。
  得,新仇旧恨了这是。
  “我知道每团是打出来的,但是万里出行过去的三年也不是吃素的,我们经历过何等的残酷其实你都亲眼目睹了,你都做好准备了吗?”
  王星的回答是:“事在人为。”
  天儿被他聊死了。
  林一没说几句就撂了电话,完事儿了感慨一句:“果然生意人朋友都是一时的,我宣布我跟王星之间的塑料友情到此为止了。”
  他还有空开玩笑,其他人就没那么轻松了。
  每团只开了一个城市,但他们并不是只有能力开一个城市,真要打起来的话只怕又是一地鸡毛。
  之前三年的补贴大战,没人想要重来一次。
  何况林一还向投资人承诺过,2017年要实现盈利的呢。
  “倒也不必那么悲观,我们不想再打一次补贴大战,每团的投资人当然也不想。”
  “王星这次偷袭本来是可以再搞大一点的,但他只选了一个城市,说明也不想重蹈覆辙。”
  “他说尝试也不能算扯谎,说白了就是探探我们的虚实,看看有没有便宜可以捡罢了。”
  话是这么说的,但是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对方的克制上。
  刘简妮提醒道:“对于每团的事情我们总要有所应对,外面都在看着呢。”
  “你信不信要是我们什么都不做的话,那不光是每团,本来已经半死不活快要销声匿迹的那些一道啊、神洲啊一下子都能死灰复燃了?”
  这个道理林一自然明白,所以他也是赞成不能让王星好过的。
  “该花的钱还是要花,通知建业的城市经理取消他的利润考核,现在他的首要目标是阻止每团打车的推广和铺开。”
  “如果他搞不定那就自己收拾东西滚蛋,我会挑一个能搞定的人去建业替换他。”
  这些都是常规操作,林一略微不爽的地方是,这样一来自己盈利的目标就要受到影响了。
  好在还只有一个城市。
  也必须控制在一个城市,真要扩散开来,林一的计划就要彻底泡汤,未来几年的节奏都要打乱。
  “王星果然会找事儿,不过不能总是让他给别人找事儿,俗话说来而不往非礼也,该有人管管他了。”
  “让我想想,能给王星找什么麻烦呢?”


第588章 纵火者林一
  林一有段时间没去熊厂了。
  这不是因为他对自己的前金主有所疏远,而是因为马杰克那人的心眼儿,他已经领教过了。
  也就是熊厂在BAT里面明显掉队了,所以他还能允许林一跟熊厂继续保持比较密切的合作。
  林一能跟鹅厂眉来眼去么?
  他之前跟在乌镇王星见了一面被媒体给爆料了,A厂嘴上不说什么,但是心里应该是有点意见的。
  因为这次王星反手捅了他一刀之后,马杰克立刻就有所反应,话里话外有点儿“看看你交的什么人”那味道。
  不过这一次上门,林一是正大光明的。
  他不光事先知会且跟A厂做过充分的沟通,得到了对方的许可以及授权,背负了重要使命过来的。
  李罗宾不是一个人见的他,而是把自己新找来的助手一起带来,为双方做了热情的引荐。
  “陆琦博士,硅谷华人的骄傲,真正的大才,跟我是十几年的朋友了。”
  “这是林一,万里出行的创始人,近几年崛起最快的超级新秀,关键他是个90后你知道吗?”
  林一是第一次见陆琦。
  对方的样子看上去挺斯文,学院派的那种气质,罗宾说他们是多年的朋友应该不假,看起来像是能玩到一块儿的。
  “陆博士,久仰大名。”
  “林一,我在美国的时候就听过你。卡兰尼克公开说在他在这边的对手中最痛恨的是你,这或许代表了一种认可。”
  “哈哈!”
  两人的认识还算愉快,过了一会儿李罗宾才开口问道:
  “林一,你今天过来恐怕不光是为了认识一下这位新朋友吧,有什么事情不妨直说。”
  他一副好商量的表情,不过林一还是卖了个关子:“我今天来确实是有一件重要的事情。”
  “不过在那之前,我想先听一听陆博士走马上任之后,对于熊厂下一步的发展有何高见,不知道有这个荣幸吗?”
  陆琦跟李罗宾对视一眼,然后笑着开口道:“当然没问题。”
  “其实我回国之前跟罗宾沟通过很多次,对于熊厂现在的状况深感忧虑,认为不痛下决心无法彻底解决熊厂多年的痼疾。”
  “首先我认为,必须坚决地挽回熊厂的声誉,彻底清除不负责任的医疗广告带来的恶劣影响。”
  “这不光是道德上的负担,也是为了让用户对我们恢复信心。”
  谈到这里的时候李罗宾的面色不自然了一下,不过一旁的陆琦继续语气坚定地说了下去:
  “有了这个教训,我觉得熊厂应该更加专注于挖掘自身的天赋,把主航道和护城河完全区分开来。”
  “熊厂是一家技术驱动的公司。”
  “这一点是我们的立身之本,是它区别于另外两家齐名的大厂,在国内的互联网生态中独一无二的价值和作用。”
  “说实话林一,我对你很欣赏,但不是指你前几年为了打车大战,在几家大厂之间反复横跳的灵活。”
  “我更加欣赏你赢下了这场大战之后,所表现出来的理智和沉着,没有因为一时的得势而变得盲目自大。”
  “你主动收缩了战线,相当于把摊开的手掌捏成了拳头,在我看来这是增加而不是减少了自己的力量。”
  林一对他的夸奖表示了感谢,陆琦虽然只是熊厂的二把手,但以他的江湖地位完全有资格评价林一的作为。
  不过话说回来,陆琦固然是牛人,但他能够这么大刀阔斧地在熊厂搞改革,跟魏同学风波之后熊厂的不利处境是分不开的。
  舆论危机、业务掉队、股价下跌……
  他也是临危受命。
  看着陆琦眼下雄心万丈准备大干一场的样子,知道结果的林一只能在心里默默感到遗憾了。
  以后的事儿且不说,眼下要先把自己的使命给完成。
  林一可是来给王星找麻烦的!
  既然陆琦的思路和自己所料的大差不差,那林一跟A厂那边商量过的事情也可以拿出来说道说道了。
  “既然陆博士这么坦诚,那我也不藏着掖着了。”
  “我今天过来其实是作为一个使者,代表A厂和饿了吗的张旭濠,向你们提议合并两家的外卖业务。”
  “外卖行业这两年发生的大战其实烈度丝毫不下于我亲身经历的打车行业,这一点两位都看过熊厂的报表,其中的细节只会比我更加清楚。”
  “不得不说,在过去的竞争当中每团已经占了上风,目前的情况是熊厂外卖跟饿了吗两家的市场份额加起来都比不上每团一家。”
  “在这种情况下,继续坚持单打独斗没什么意义,不如大家携起手来共抗每团,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陆琦毕竟刚刚回国,李罗宾对于行业的大势更加清楚,只用一秒钟就指出:
  “王星刚刚在你那里踩过了界,你不想自己付出成本去跟他作对,又想去他家后院放一把火,所以才想到了我们吧?”
  林一嘿嘿一笑并不反驳。
  这事儿看起来跟他没啥关系,他这么热心居中联络当然是有所图谋的,这没什么不好承认的。
  “我承认我有私心,不过这个建议对于你们双方来说都是更好的选择,这一点是我促成此事的基础,否则的话你们根本没必要听我多说。”
  “如果你们愿意的话,我可以让饿了吗的张旭濠亲自上门拜访,详谈双方的合作细节。”
  林一对此信心十足,他知道这件事情是必然会发生的,自己的推动无非是加快了一点进度而已。
  他已经在心里给王星送上了祝福:别客气,请笑纳。
  另外一边,李罗宾还未置可否,陆琦已经表态道:“我觉得这是一个好建议,O2O赛道并不是我们的核心领域。”
  “我之前就考虑过把这部分业务独立出去,如果能够完成整合减少竞争,那是再好不过的。”
  陆琦这个态度跟他前面所说是一以贯之的,对此林一并不意外。
  李罗宾原本似乎有些看法,但是陆琦这么说了之后就没有开口,表现出了充分的尊重。
  至少暂时是这样。
  到这里林一今天已经算是不辱使命,因为他只能撮合意愿,更多的细节得张旭濠自己来谈了。
  不过他也没有立刻走人,因为陆琦话还没说完:
  “外卖的事情且放一边,我还有另外一桩合作想跟你谈。”


第589章 第一次下注
  “我刚刚接手熊厂的业务,发现跟你们万里出行有一家关于智慧出行领域的联合研究院?”
  “是有这么回事儿。”
  这个研究院是林一当初为了利用熊厂的技术储备支持万里出行的业务发展而提议的,也是双方的蜜月期李罗宾给与的帮助之一。
  现在合作还在继续,不过打车大战结束之后它的地位有所下降,因为万里出行已经不必再依靠熊厂了。
  所以研究院的研究方式也相应发生了改变,从原来相对偏“务实”的方向,即解决业务问题,渐渐转为偏“务虚”的方向,即探索未知领域的技术可能性。
  玩儿这个是很烧钱的。
  尽管林一向投资人许下了盈利的承诺,为此砍掉了那些只出不进的业务线,但这个研究院还得以保留。
  林一虽然在精简业务的时候要求管理层把自己当成一家出租车公司,但不会不清楚作为一家IT企业的技术重要性。
  何况这也不是万里出行一家的,熊厂在里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陆琦适时地说道:“刚才我提到熊厂重新回到技术驱动的道路上,我的主要设想,也是从硅谷开始我一直以来的愿景,就是人工智能的真正落地。”
  “在我看来,这不是好莱坞大片里面那种刻意营造的科幻感,而是很有可能在不久之后的近未来,就成为现实的快要成熟的果实。”
  “熊厂要抓住这个难得一遇的浪潮,并且在其中起到引领的作用,从而使我们回到科技行业舞台的最中央。”
  “我称之为All In AI,全押。”
  “这也基本得到了罗宾的认可。”
  “具体来说,出行领域是我们认为最有想象力,最具可操作性的场景之一,是我们决不能放弃的必争之地。”
  “所以呢,我们希望能够加深双方在这上面的合作。”
  “我的意思是,考虑把我们原本的联合研究院提升到更高的层级,并且研究目标直接定位到自动驾驶技术。”
  林一从陆琦干脆利索地切割熊厂在O2O战场的剩余资产,就知道他还是会毫不犹豫地拥抱“All In AI”这条路。
  虽然陆琦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