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之路2010》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平凡之路2010- 第2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过这一轮的局势倒是比林一预想得要简单一点,因为大家认购的热情并不踊跃。
  刘简妮汇报了两点原因。
  “其一是这次我们寻求的估值水平比较高,达到了投前500亿美元,这个金额已经比美国的Uber也不逞多让。”
  “外界投资人表达了不满,认为我们整合大陆市场已经有半年左右的时候,却没有继续进取,支撑不了这个估值。”
  “但前几轮的投资人都是满意的,因为这笔上一轮已经有了50%左右的涨幅,他们的收益可观。”
  “其二就是公司现在财务状况良好,大部分投资人预期我们今年能够顺利实现盈利,这样的话跟投的意愿就不高了。”
  林一没觉得遗憾,他把条件开得比较高,本来就是想挡掉一部分,实际上他主要的意向投资人就一个。
  “孙正义那边怎么说?”
  “软银也觉得我们的估值比较高,还在谈,不过我觉得对方是有可能认可的,因为他们想投一笔大的。”
  林一之前答应过孙正义,等愿景基金募集完成之后,要再给他一个增持的机会,不过当然不能太便宜。
  最后的结果也没让他以外,软银最后还是答应了。
  他们投了50亿美元。
  这样一来本轮的金额就已经很不小了,其他投资人都没有跟投,因为出手少了容易相形见绌,索性让出这个机会给软银演独角戏。
  孙正义真的很看好出行,他还准备给Uber及其竞争对手都掏一笔大钱。
  林一当然没有义务提醒他,现在打车软件的估值已经接近历史高点,未来成长空间不大了。
  不过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本轮融资过后单单软银在万里出行的持股比例已经高于10%。
  考虑到A厂与软银的关系向来紧密,经常在投资的时候作为实际上的一致行动人出现,他们在公司的话语权还是很大的。
  相应的,这笔巨款到账之后,林一在公司的持股比例也降到了一个新低。
  万里出行与嘟嘟打车合并之前,林一个人的持股已经不到30%,合并之后只有14%多。
  这一轮融资过后,将继续下降至13%。
  以万里出行目前的状况,林一倒是不操心谁想把自己从位置上赶下来,不过有着程惟血淋淋的例子在前,还是早做准备为好。
  林一已经在筹划,明年上市的时候要采取的AB股的架构,保证自己能够以少量股权保持投票权上的优势。
  万里出行融资50亿美元,投后估值达到550亿美元的消息一出,惯例地引发了一阵惊呼。
  但实际上没有太大的舆论反响,因为此时打车大战的热度已经过去,反而它融了这么多钱大家都不知道要干嘛。
  相比之下,另外一件事情反而更让吃瓜群众感兴趣。
  虽然交易细节很多都是不公开的,不过作为拥有这么多投资人的非上市公司,万里出行的透明度已经很高了。
  所以有消息灵通的媒体打探到,本轮过后林一的个人身家已经超过70亿美元,继续保持了“白手起家的90后第一富豪”地位。
  对于林一来说,这件事的最大意义在于万里出行已经完成了上市前的股权梳理,IPO之前预计不会发生变动。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第592章 我也有小弟了
  林一没想到的是,软银这50亿美元到自己手上都还没捂热,就已经被其他人给先盯上了。
  作为自家小弟的Mobike,两位主要经营者胡玮玮和王小峰联袂而来。
  这可是很少见的。
  自打万里出行给了Mobike一亿美元,后来又连续增持,而且手持一票否决权,毫无疑问是对方最重要的股东。
  不过胡玮玮和王小峰可能是出于对万里出行的防范,所以还是小心翼翼地保持了双方的距离。
  该履行的义务从不含糊,该有的礼数也绝对周到,但还谈不上亲密。
  胡玮玮还特地解释道:“李董事长没有亲自过来,是因为他有其他的事情耽搁了,绝非怠慢。”
  林一知道李冰在忙啥,继去年年底公布了一辆吸引眼球的电动超跑,并且狠狠刷了几个赛道记录作为营销之后,他的未来终于要推出第一款量产车了。
  这让林一想起,他寄予厚望的造车团队还没交出作业。
  不过话说回来,李冰虽然还在Mobike担着董事长的职务,但随着万里出行的股权比例上升,他的角色其实已经淡化了。
  纯粹是林一对于那个坐不长的董事长位子没啥想法,不然的话说不得早就应该换人了。
  言归正传,寒暄了两句林一开始问起他们的来意,那两人瞅准机会立刻开始诉起苦来。
  “你不知道,现在Mobike的压力非常大。”
  “虽然我们在开年前两个月连续完成了D轮和D+轮融资,看似占据了上风,但小黄车三月份一次性融资4。5亿美元,再次刷新了行业记录。”
  “业务方面,双方在投放数量双一直咬得很紧,但你知道Mobike一开始的时候单车成本比较高,后来在我们努力之下有所降低,但比这个我们是不占优势的。”
  “再一个,听说小黄车现在还在准备D+轮的融资,这样一来在资金上的差距就进一步拉开了,所以Mobike的形势不容乐观。”
  胡玮玮跟王小峰当然有所渲染,但事实基本是没什么出入的。
  小黄车为啥这么财大气粗呢?
  因为戴巍拒绝林一之后,给自己找的金主爸爸是鹅厂啊!
  鹅厂的钞能力没人比林一更清楚了,否则也不至于被程惟压制,最后能够翻盘柳清也离不开小马哥的支持。
  所以Mobike的这两位,听到万里出行拿到50亿美元之后立刻跑来拜见,一顿抱怨,目的不问可知。
  林一笑问道:“你们也没有说的那么惨吧?”
  “前段时间不是还大张旗鼓地宣布登陆新加坡,当时我的投资人都在问我,说Mobike都进军海外了为什么你还裹足不前。”
  王小峰向来快人快语,看上去非常直率的样子。
  “不瞒你说林一,共享单车所谓的进军海外市场无非是噱头而已,能不能盈利根本还两说。”
  “一方面是小黄车在去年年底的时候抢先发布了海外战略,别管它挣钱没有,至少刷足了新闻版面,那我们当然得不落人后。”
  “另外一方面,现在是一帮媒体把共享单车评为什么新四大发明之一,把我们给架到那儿了,我们不做点什么也说不过去。”
  所谓新四大发明指的是高铁、支付码、共享单车和网购,是那年网络上非常流行的概念。
  不过也就流行了一年。
  王小峰这话就有点得了便宜还卖乖,当初靠这个名头推广或者装逼的时候不见他叫屈,说不定没少出公关费。
  林一懒得跟他掰扯这个,干脆地问道:“直说吧,想要多少钱?”
  还别说,当了别人的金主爸爸,那感觉挺新鲜的。
  对方那俩也是有备而来,胡玮玮眼疾手快掏出一份融资方案递了过去,简要说明道:
  “我们初步计划,下一轮融资目标是6-8亿美元。”
  嚯。
  林一都没有仔细翻他们的计划,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是一听这金额还是有点吓一跳。
  万里出行融资50亿美元,走了多远的路。Mobike这才哪儿到哪儿,就要花那么多钱了?
  钱可不是这么个造法。
  胡玮玮察言观色,发现林一好像有点看法,于是又补充道:
  “万里出行只要承担一部分,继续领投表示对Mobike的信心和支持,其余的部分我们可以通过其他投资人来凑齐。”
  林一想了想回答:“掏钱可以,不过这么长时间以来万里出行几乎没有插手过你们的经营。”
  “现在既然你们也承认,我们的支持对Mobike至关重要,那我觉得我们应该在经营问题上也要达成一致才行。”
  不趁这个时候提要求,还等啥呢?
  胡玮玮跟王小峰对视一眼,他们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因为他们一直觉得万里出行毕竟同是出行领域的巨头,对于共享单车出了投资之外肯定会有直接染指的野心,所以有所防范。
  俗话说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这次估计躲不过去了。
  胡玮玮跟王小峰也是有心理准备的,真的开始跟林一汇报Mobike的经营状况,并且要听取他的“指示”。
  林一当然不是随便说的。
  他介入共享单车行业,深知自己不可能阻止这场喧哗的闹剧,所以只能尽一点微薄之力。
  这个时候他向胡玮玮和王小峰强调:“我知道Mobike的资金紧张,可以融资,可以想别的办法,但是用户的押金是不能动的。”
  林一这个要求不是第一次说,他派到Mobike的财务总监一直按着对方的这个冲动。
  胡玮玮跟王小峰不管心里怎么想,此刻都点头称是。
  林一本来是只打算说这一个事儿的,不过他仔细看了Mobike的支出,还真找出点儿别的问题。
  “公司的营销费用很高,虽然是推广阶段的正常现象,但我怎么看胡玮玮你一个人就花了不少?”
  这话问的就有点尴尬了,好像是在指责对方损公肥私。
  王小峰连忙帮着解释:“这么的,最近小黄车请了一个当红偶像,叫路晗的当代言人,在女性用户之间拉客的效果不错。”
  “所以我们就想着效仿一下,玮玮作为公司的创始人身份,形象也不错,就觉得适合由她来做这件事儿。”
  “作为少见的女性创业者,她确实得到了很多认可,对于Mobike的推广是起到了一定作用的。”
  林一知道他们有些默契的东西。
  胡玮玮根本没有管理一家大公司的能力,在王小峰上任之后相当于已经退居二线,搞不好还是添乱的那种。
  但她毕竟是公司的创始人,总不能一脚踢开,所以就想着给她找个这种花瓶的活儿发光发热。
  胡玮玮自己是记者出身,不管是性格使然喜欢抛头露面,还是觉得刷一刷知名度对个人有好处,对这个安排也是满意的,于是一拍即合。
  严格来说,是有点儿花公司的钱包装自己的嫌疑。
  林一不管他们那些乱七八糟的,直指核心:“小黄车请了路晗有效果,那请问胡玮玮出面做的这个代言,效果好吗?”
  对面有些尴尬,还是王小峰回答:“还可以。”
  这话自己说着都底气不足,所以林一在桌子上敲了敲:
  “再想想。”


第593章 聪明反被聪明误
  林一没有直接答应胡玮玮跟王小峰要钱的要求。
  首先这个数量级的资金已经不是一笔小钱,就算林一心里已经有章程了,也得跟公司里的人商量一下。
  其次,答应得太快对方也不会珍惜,可以再磨一磨他们。
  还有一个不方便说的原因,林一知道共享单车是要翻车的,他已经准备给自己找个接盘的冤大头了。
  所以这一轮,万里出行不会单独领投。
  理由也是现成的,这么大额的融资一家出的话压力还是比较大的,也不利于分散风险。
  所以他找了A厂。
  马杰克这个人虽说心眼儿小了点,但是看人好像还挺准的,他居然第一反应是怀疑林一:
  “这么好的机会,你居然舍得让我们A厂进来?”
  什么话,我可是忠心耿耿的!
  林一差点就要对马杰克剖腹明志,当然最后还是以理服人:
  “这钱万里出行也出得起,不过问题的关键是,小黄车那边是鹅厂亲自投的,Mobike这边如果只有万里出行的话我觉得牌面不够。”
  A厂跟鹅厂的恩恩怨怨不必多说,互别苗头不是一天两天了。
  他们就是彼此最忠实的黑粉,在为对方找麻烦这件事情上乐此不疲,毫不利己专门害人。
  相爱相杀的既视感。
  马杰克还没信服,他笑着说道:“你小子肯定没讲实话。”
  林一只好装作心悦诚服的样子,老老实实地招认:“在Mobike的业务模式上,我觉得有一个环节离不开A厂的支持。”
  “Mobike使用之前需要299元的押金,小黄车那边是199元,现在两边都已经累计到了非常大的体量。”
  “这笔钱放在那里对他们来说是个很大的诱惑,所以我觉得与其让Mobike看到吃不到,不如索性就退还给用户。”
  “刚好支富宝在推信用分,这个量级的完全可以实现全额免押金,我觉得会是Mobike相比小黄车的竞争优势。”
  这次马杰克信了。
  大家都是无利不起早的人,还是要亮出真东西。
  这事儿林一说的虚虚实实有模有样,在A厂那边呢也是有利无害的事情,所以就顺势答应了。
  林一不知道的事情则是,其实A厂看着这两年共享单车的火爆,早就已经心痒难耐了。
  不过两家龙头之中,小黄车已经归了死对头鹅厂,而另外一家Mobike则属于自家阵营的万里出行。
  就算林一不找马杰克,说不定A厂很快也要找上门来了。
  ……
  胡玮玮跟王小峰还不知道林一给他们找了更加结实的靠山。
  他们从万里出行那边离开的时候虽然算不上沮丧,但总是有些失望的,没能拿到理想的结果。
  王小峰打气道:“我看林一的语气也没有说死,万里出行应该还是想领投的,无非是想多要点条件。”
  “看来以后要更加仰人鼻息了,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我们这边如此依赖万里出行,还不知道小黄车那边对于鹅厂是如何。”
  “总之,我们下次再来吧。”
  胡玮玮其实也没有那么软弱,需要他来安慰。
  “我想了一下小峰,既然林一已经指出了这点,那我以后就不方便再拿着创始人的名头到外面招摇了。”
  “而且他说的对,你现在是公司的CEO,我老是在外面晃悠容易让别人产生困惑或者错觉,不利于你建立威信开展工作。”
  “我们作为一家初创公司时间还是太短了,管理上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他有所意见也是正常的。”
  这话说的王小峰大为感动。
  胡玮玮还是明事理的,因为不想激化两个人之间的矛盾,所以他刻意没有提到林一指出的那事儿。
  王小峰的想法是,只要胡玮玮不提,那他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