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1990》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逆流1990- 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堂屋里的沉默被薛冬至招呼吃饭的声音打破,姜世勋坐在桌边还是满脸的纠结,李瑜见状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劝解。
    吃饭的时候,神经大条的薛冬至也感觉到了气氛的诡异,十分难得的安安静静吃完了晚饭,然后蹑手蹑脚收拾了饭桌。
    “小瑜,嗯,可不可以……”
    话说了一半,姜世勋有些欲言又止,对于他来说,接下来的话实在有些难以启齿,幸好李瑜马上打断了姜世勋的话。
    “姜哥,明天你和冬至去做下市场调查吧,磁带这块你也需要上手,小说翻印那里你已经打好基础了,明天换我去找那个主任聊聊。”
    对于李瑜的善解人意,姜世勋只能报以感激的一笑,然后和李瑜要了一份问卷,准备回家自己照着样子做问卷样本。
    等到姜世勋走后,李瑜带着薛冬至把今天的问卷做了一下汇总,薛冬至看着问卷报数据,李瑜做好表格往里添加,很快一张完善的表格被李瑜贴在了昨天那张表格边上。
    把精神兴奋的薛冬至赶回父母的卧室睡觉,李瑜看了一阵两张表格,然后转头看着外面漆黑的夜空,思绪却在翻飞。
    “也许前世姜世勋的死,不仅仅是因为女儿的鸟无音讯,或许真的是性格决定命运吧,这个时代的大潮里,像他这种正直刚强的人……”
    回忆着送姜世勋离开时,老姜讲述的这几天遭遇,李瑜的心绪实在难以平静。
    即将入睡的薛冬至,似乎听到李瑜的卧室传来一声轻轻的叹息,声音似有似无,最终整个秋夜都安静了下来。
    早上八点多李瑜才起床,今天薛冬至没有早早的喊李瑜,而是做完早饭,自己在堂屋写问卷。
    睡的神满气足的李瑜,和薛冬至打过招呼,让他等姜世勋下午来找,一起去做问卷,今天他要去造纸厂联系印刷。
    拿着仅剩的三百余元资金,李瑜去巷子口王大妈小卖店,买了两条“红塔山”香烟和两瓶“雪乡醇”白酒。
    正要出小卖店的时候,李瑜看到门后放着一个蓝色劳动布的行李包,看看手里的烟酒,李瑜笑笑。
    “大妈,包借我用用,晚上回来还你。”
    专心看着十四寸黑白电视的王大妈,闻言只是摆摆手,表示自己知道了,李瑜把烟酒放进包里扬长而去。
    原本李瑜也想过用当初在电缆厂立过功的“军挎”,可是想到姜世勋所描述的纸厂领导,李瑜放弃了这个方法。
    那是一个标准的小市民,自命清高却又没什么见识,应该无法从“军挎”看出李瑜的“背景”,所以这一次李瑜决定换一个套路。
    造纸厂也在东隆区,不过要比火车修理厂还远一些,为了排污水方便,厂子直接建在了雪江的边上。
    作为土生土长的雪城人,李瑜很快找到了造纸厂办公区,这是昨天姜世勋特意提醒的,管印刷设备的车间主任,是不在车间上班的。
    应该说整个造纸厂各个车间,就没有一个主任在那里上班,车间轰隆隆的机器和纸浆的酸臭味,哪有办公区鸟语花香的环境让人舒服。
    其实印刷设备是归厂办的总备科长管,至于“车间主任”只是一个挂名,这也是姜世勋深入了解后才知道的。
    整个纸厂的中层领导,都在各车间挂了一个主任的名头,至于目的很简单,一线工人有很多福利,虽然他们从来不下车间,可是有这么个名头,不是就可以操作一些事情了么。
    至于姜世勋第一次也不是吃了闭门羹,还是老姜太过正直,只打听到是某个车间有印刷设备,设备归这个车间的主任管。
    却不知道,人家只是挂个车间主任名头,为了每月能多拿点工资福利,本职却是堂堂的厂办总备科长,姜世勋上门就说找某车间主任。
    所以这个科长就只说车间主任去车间找,然后就把老姜拒之门外了,这也是姜世勋缺乏和这些小有权利的国营领导,打交道的经验所致。
    在门卫登记以后,李瑜按照姜世勋说的方位找了过去,造纸厂是八七年建成的,所以整个办公区还很新也很气派。
    不像东隆区其他老牌国营厂,看起来就暮气沉沉,可是李瑜知道,造纸厂并不像外表这么光鲜。

第七十四章 新的套路
    这个厂子从投产那天就一直是亏损,直到五年后卖给高丽商人变成合资企业,说来也怪,转型第一年就扭亏为盈,当时还让刚刚步入社会的李瑜很是感慨一阵。
    转过一个大大的花坛,李瑜来到五层的办公楼前,整个办公楼都是大理石镶嵌的外立面,在阳光下大楼反射着莹白的晕色。
    拎着行李包,李瑜直奔二楼,左右打量一阵,走到一个挂着“总备科”的办公室门前,他深吸了一口气,轻轻敲起了门。
    “进!”
    “咔!”
    扭动门上的黄铜把手,李瑜脸上挂着和煦的笑容,推门而入。
    办公室大概有二十多平,窗明几净,正对着门有一个大大的红木办公桌,桌上还放着一个铜制的名牌,写着“总备科长”。
    “您好,请问您是咱们纸厂总备科,钱科长?”
    满脸谦恭的笑容,目光下视,没有好奇的四下打量,语气真挚而又透漏些许敬重,李瑜给这个钱科长的第一印象就很好,他觉得这年轻人还真懂礼貌。
    不过该有的架子还是要端起来的,所以钱科长只是淡淡的“嗯”了一声。
    听到钱科长应声,李瑜才把目光抬起看向对方,只见这个钱科长大概三十岁左右的年纪,脸色有些青白,身形瘦弱的样子。
    “小姓李,是想和您谈谈借用印刷机的事情。”
    “哦?那个姜……姜先生呢?”钱科长听到印刷机,马上想起了,这两天一直愣头愣脑来找自己的一个中年人,不过说到姓名的时候打了一个磕绊,看来是没有记住姓名。
    “姜经理因为办事不力,已经被公司安排别的工作了,我们老板还让我跟您道个歉,本想亲自上门拜访,实在是人在外地,无法登门表示歉意。”
    听完李瑜的话,钱科长心里一下舒服的飞起:“这小子会说话,不像那个姜某某,憨傻傻的还要找车间主任谈印刷,老子可是堂堂科长。”
    “这样啊……不过,你们那个姜经理没有说,是什么公司要谈合作啊?”
    “这正是调开他的原因嘛,好几天了一点进展都没有,沟通能力实在太差,所以换我来和您谈。”
    对于钱科长询问公司的话,李瑜直接转移话题,而在转移的时候又故作慌乱的眼睛飘忽了一下。
    “哼哼……什么公司?还想充大瓣蒜,一下就漏了马脚真够嫩的,不过看在你态度恭敬的份上,就听听你怎么说。”
    想到这里钱科长也不追问公司的事,摆摆手让李瑜坐在待客椅上,准备听听李瑜的说辞,等到李瑜道谢坐下,钱科长似有意似无意的,看了看李瑜放在一边的行李包。
    “我们公司主营文化产业,但是近期因为货品数量过多,原本合作的印刷厂完不成任务,所以想外联一下,弥补产能的不足。”
    看着李瑜在那里夸夸其谈,钱科长有一种智商上的优越感,这小子牛皮吹的叮当响,不过还是让我一眼识破。
    反正上班也没什么意思,既然有一个这么好玩的小家伙,在自己面前表演,钱科长觉得也不错,起码比之前来的姜经理有意思。
    等李瑜说了将近五分钟,有些尴尬的停下,想着怎么继续吹下去的时候,钱科长才轻轻笑笑:“嗯,我对你们公司的实力和想法已经了解了,说说你们想怎么合作?”
    “这个……嗯咳!主要就是我们提供样本,然后请贵厂帮忙照着印。”
    说到这里李瑜有些难以启齿的样子,然后从行李袋里拿出一本小说,赫然低头递给了钱科长。
    接过李瑜递过来的小说,钱科长翻看了一下,然后马上就明白过来,对方到底是什么路数了。
    虽然钱科长从来没接触过盗版,但是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把李瑜进门以后的表现稍一分析,钱科长有一种智珠在握的感觉。
    “这……不违法么?!”钱科长翻看着手里的小说轻声发问,语气里意有所指,就差明说:“多给我点好处,违法我也给你印。”
    可是一听“违法”,李瑜马上就急了,脸红脖子粗的辩解了起来:“这怎么会违法呢?我们老大说了,文化产业是最干净的了,我们早洗白……额……这个、这个。”
    办公室里的气氛突然诡异了起来,钱科长的脸色比刚才还要白上一些,似乎有些发灰的样子。
    办公室里足足安静了三分钟,钱科长才勉强扯了扯嘴角,算是一个笑意:“你们、你们……老、老大?”
    听到钱科长说“老大”,原本从进到办公室就一直恭顺的李瑜,突然抬起头,眼里凶光一闪,声音阴森森的说道:“嗯?钱科长,您……是不是听错了什么?”
    身子不由自主的就打了两个冷战,钱科长眼中的慌乱犹如实质,他想起了之前来找自己的那个姜姓汉子。
    虎背熊腰骨骼粗大,还有姜世勋身上那股子浓浓的铁血味道,现在想起来,这不就是“煞气”么?
    亏自己一直自命不凡,这些人原来是混社会的“炮子”,自己还当人家是上门求办事的小人物。
    想到自己刚参加工作的八十年代初,那个时候国家为什么严打,还不是社会治安情况恶劣,想到当初那些“大哥”们的威风,钱科长觉得下身一股热流差点喷涌而出。
    神思不属的钱科长被李瑜凶恶的眼神一瞪,马上就又是一抖,他连声解释:“没、没有……我说的是、是老板,对对,老板!你们老板。”
    “呼……”
    妆模作样的长出一口气,李瑜羞涩的一笑:“哦,是是,我们老板,嗯,我们老板说了,这种生意,可是很清白的,您觉得,我们老板说的对么?”
    “对对,文化人的事,怎么能算违法呢,清白、清白。”
    看到钱科长唯唯诺诺的样子,李瑜心里一直绷着的一根线,稍稍松了一下:“看来这姓钱的入套了。”
    从昨天晚上姜世勋讲述完这几天的遭遇,李瑜决定接过联系纸厂印刷的事情时开始,李瑜就一直在想怎么办好这件事。
    而今天所有的一切,都是李瑜反复设计好的,直到此刻,李瑜发现对方已经进入了自己的节奏。

第七十五章 完美的大坑
    其实这实在不能怪钱科长轻易入套,而是李瑜套路太深,在李瑜敲门的那一刻就已经开始设局。
    表面的恭敬、谦顺,对于这个生意的夸夸其谈,都是表象,在钱科长眼里,这些都是掩藏李瑜“真实”的“炮子”身份用的。
    可是钱科长哪里知道,所谓的“炮子”身份也是伪装,李瑜就是一个普通高三学生而已,正是他最初判断的“小人物”。
    “咳,钱科长,您看这个借用印刷机的事情……”
    “没问题,随时可以用,反正那机器放车间一直也没什么用。”
    原来纸厂的印刷机是建厂的时候采购回来的,当时厂领导去国外考察了好久,学会了“产业链”的概念。
    就琢磨着,这纸生产出来,如果能深加工变成“书”和“报”,这价值不就更高了么?所以兴致勃勃的打报告、写申请。
    买了这么一套当时很专业、很高端的印刷设备,结果机器安装完,印刷车间也成立了,可是厂领导发现,不知道印什么。
    因此花费巨资的印刷设备就放在车间里吃了三年灰,而印刷车间的工人也只好保持着编制,开基本工资,就这么混着。
    要不是前几天姜世勋上门找来,要租用印刷机,钱科长自己都快忘记,自己还兼着印刷车间的主任。
    不过因为姜世勋说话太直,钱科长对老姜第一印象不好,加上想在这里面得点“好处”,所以为难了姜世勋好几天。
    现在既然知道对方不是什么好路数,钱科长也就收起了要“好处”的心思,他现在想的就是赶紧把这些家伙打发走。
    “那可就谢谢您了,您看这费用……”
    “什么费用不费用的,你们把材料备了就算了。”
    机器是公家的,费用不费用的也是进厂里的账,钱科长可不想因为公家的事,给自己招惹了“炮子”。
    “嘶……材料!”
    听到钱科长说自备材料,李瑜眉头就是一皱,他这可不是装出来的了,而是真的发现,自己好像忽略了这块。
    不过这也不怪李瑜,后世去复印店打字复印或者去广告公司制作条幅之类的,有谁是自备材料的?
    不都是店里面提供材料,直接交钱就完事了,李瑜当初打的主意,就是先把钱科长唬住,然后送点“心意”,交些费用等着纸厂印书就好了。
    可是钱科长却不知道李瑜这个反应是什么意思,他看李瑜皱眉凝视自己,马上紧张兮兮的开始回忆自己哪里说错了?
    眼珠一转,钱科长试探着发问:“你们……没有纸张、油墨?”
    翻了翻白眼,李瑜语气有些不耐烦:“你们纸厂没有么?印刷车间总该有这些吧?”
    对于李瑜的语气,钱科长也不在意,毕竟他已经知道对方的“背景”,要是李瑜一直客客气气,不这么横行霸道钱科长才奇怪。
    “印刷车间从成立就一直停工,只有当初试机时候进了一桶墨,现在还能不能找到,这谁也不知道,至于……纸。”
    说到纸的时候,钱科长脸色怪怪的,李瑜原本没有在意,看他半天没说话,李瑜马上反应过来,心里暗骂自己糊涂了,这不是纸厂么?还会没有纸?
    “嗯,也就是你们有可能有墨,纸你们有我知道,这个墨……”
    “咳,那个,李兄弟……纸,真没有。”
    听到钱科长打断自己的话,尴尬的说“没有”,李瑜眨巴眨巴眼睛,迷茫的看向对方,而钱科长很无辜的和李瑜对视。
    “你说没有?”
    原本怀疑自己耳朵有问题的李瑜,等了半天也不见钱科长解释,这才恼怒的反问,李瑜觉得这姓钱的,可能是看出自己的根底了,所以一边反问,李瑜一边快速反思,哪里出了问题。
    “李兄弟、李兄弟,你别急啊,这个怎么说呢,我们是纸厂没错,但是纸和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