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回到1991年当首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回到1991年当首富- 第4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江海是办企业,怎么能掺和到政府的事里面去。”陈立业正色说道。
  “妈,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不过这种事咱们没必要给政府添麻烦,自己就能做了,我准备专门成立一个见义勇为基金,看能不能做出一点改变。”
  陈江海不紧不慢地说道。
  “江海,那你这不是又要花钱了?”王淑芬赶紧问道。
  陈江海笑了笑:“这花不了多少钱的。”
  王淑芬还是有些不太放心,有些狐疑的看了陈江海一眼。
  毕竟,这几年他是看着自家儿子大把大把花钱的。
  他口里说的花不了多少钱,恐怕也不是一个小数目。
  不过,对于这件事,她也没有提出反对意见。
  就当是行善积德吧!
  “这样最好了。”
  陈立业点了点头,对儿子的办法也比较认同。
  第二天,陈江海到公司后,便让颜飞把岳宏盛叫了过来。
  在来的路上,岳宏盛心里便开始犯嘀咕了。
  陈总叫自己过去,该不会又有什么花钱的地方吧?
  不得不说,岳宏盛跟了陈江海这么久,这直觉还是很准的。
  果然,一到办公室里,陈江海便说了这个基金的事情。
  “见义勇为基金?”
  听到这个名字,岳宏盛都傻眼了。
  这跟他们做企业,有什么关系?
  要是在企业内部设立一些相关的奖励,他倒是觉得合情合理。
  毕竟花了这些钱能够增加员工的荣誉感和归属感,对工作也是相当有利。
  但是对于这个基金的提议,岳宏盛实在无法理解。
  他皱着眉头提醒道:“陈总,这好像是政府应该管的事吧?”
  言下之意,秋海不应该越俎代庖,插手来多此一举。
  陈江海则不紧不慢地说道:“宏盛,我们秋海作为一个企业,赚取利润的同时,也是有相应的社会责任的。”
  “这种情况下,成立这样的一个基金,也是对社会对老百姓的一个回报。”
  关于这些大道理,岳宏盛知道他是讲不过这位陈总的。
  既然如此,那还是说一说最重要的事情“”钱!
  他想要知道,对于这种事情,陈江海又是怎样的大手笔。
  毕竟,先前已经有过一次冷链计划,直觉告诉岳宏盛,这次陈江海需要动用的资金恐怕也不会小。
  “陈总,您这次准备花多少钱?”岳宏盛小心翼翼的问道。
  在问这个问题的时候,岳宏盛已经在心里画了一条红线。
  只要不超过一千万,都好说。
  陈江海思索了一阵,然后才又说道:“你先去找一下秦秘书,这件事最后还是要政府那边出面的。”
  “陈总你说的没错,那这事就交给我来办吧。”岳宏盛赶紧把任务给揽下来。
  只要这个任务让他来办,那花多少钱不就等于是自己说了算?
  到那个时候,就能为秋海省点钱了。
  听到岳宏盛这么急切承揽下来,陈江海也知道他那点小心思,微微一笑:“那行,不过这个数额我得给你先定下来。”
  岳宏盛听了脸色一垮,心中无奈的叹了一口气。
  没想到这钱最后还是由陈总来决定。
  “这样吧,暂时定为五百万,具体的你去商量。”
  陈江海似笑非笑地看了岳宏盛一眼,然后一锤定音说道。
  呃……
  才五百万吗?
  岳宏盛微微愣了下,然后便回过神来,赶紧道:“陈总你放心,这件事情我肯定给您办好!”
  陈江海这次的花费,远低于岳宏盛心里的预估值,这一点还是让他很欣慰。
  下午的时候,岳宏盛便带着消息回来了。
  “陈总,秦秘书听了之后,二话没说就直接同意了。”
  陈江海听到这个消息,点了点头吩咐道:“那就好,接下来的事就让下面人去跟进吧!”
  “陈总,你放心,我会安排好的。”岳宏盛赶紧回应道。
  不得不说,秦正海的效率还是不错的,第二天就已经立项了。
  在他的推动之下,这件事很快就上了报纸。
  这也意味着秋海主导的这个见义勇为基金,正式开始运作了。
  当着媒体的面,岳宏盛亲自把秋海捐献的五百万,交到了社保局领导手上。
  基金成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为方俊明正名。
  这位平民英雄,受了十年的委屈,今天该给他个说法了。
  岳宏盛和秦正海两人亲自前往,来到了方俊明的家里。
  各个平台的记者们也跟着一起去。
  这件事他们自然是需要报道的。
  去的时候,众人脸上都是带着笑容的。
  不管怎么说,此举对谁来说,都是个好事。
  政府有了秋海的资金支持,秋海能获得名声,记者能拿到新闻,各方面都能满意。
  等他们到了方俊明家里后,脸上的笑容便全部消失了。
  方俊明的家里,只能用家徒四壁来形容。
  一家三口,挤在不到四十平的小房子里。
  方俊明的女儿身上的衣服,到处打着补丁。
  尤其是方俊明的母亲,明明才五十出头而已,看起来却有六七十了。
  一下来了这么多人,小房子里根本就容不下。
  很多记者只能站在外面,远远的拍几张照片。
  这么多人来了,周围的邻居都围了上来,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岳宏盛看到方俊明的时候,整个人都沉默了。
  他现在总算知道,陈江海为什么会成立这么一个基金了。
  方俊明的遭遇,确实让人心酸。
  “爸爸,他们是干什么的?”
  方俊明的女儿一下看到这么多人,明显有点害怕,一下子躲到了父亲的身边,畏畏缩缩地问道。
  方俊明紧紧搂着女儿,对众人问道:“你们有什么事吗?”


第918章 简直就是在痴人说梦
  岳宏盛赶紧解释道:“您好,我是秋海电器的总经理岳宏盛,我们公司刚刚和市政府联合成立一个见义勇为基金,也知道了您当年将义勇为的事迹,今天是来给你颁发奖励的。”
  “没错,我们平山需要您这样的热心人,我身边这些都是记者,他会让你的事迹,被更多的人知道。”
  秦正海也站出来说道。
  方俊明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瞪着双眼,有些激动地问道:“你们……你们说的是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秦正海直接从后面接过一块锦旗,“这是政府给您的奖励。”
  岳宏盛看到方俊明母亲,一脸茫然的看着锦旗,猜她可能不认识字。
  接过锦旗,岳宏盛开始念上面的字。
  “赠方俊明同志,见义勇为,不畏困难。平山市政府,一九九五年十月十八日。”
  听到岳宏盛念完后,方俊明的母亲没能忍住,直接哭了起来。
  外面的邻居听到哭声,纷纷冲了进来。
  看着岳宏盛手上的锦旗,在看着上面的内容,邻居们都知道发生了什么。
  方俊明见义勇为的事迹,得到了政府的认可。
  原本记者们挤不进去,都很着急。
  这采访不到人,可怎么办啊?
  现在来了这么多的邻居,正好是采访的好对象。
  通过采访,记者们这才知道,方俊明一家这十年是过的如何的艰辛。
  一个见义勇为的人落到这种地步,实在是可怜、可悲、可叹啊!
  等方俊明母亲情绪稳定后,秦正海接着拿出了厚厚的十万元现金。
  “方俊明先生,这是政府给您的奖励,请您收下。”
  面对这一笔钱,方俊明有点迷茫,他不知道这钱他该不该要。
  以前的他,想着能够得到政府的认可,这就已经足够了。
  现在多了十万块钱,这让他不知道该怎么办。
  秦正海看出了他的犹豫,赶紧在一旁说道:“方先生,十年来你们一家受委屈了,这算是政府对你们的一点补偿。”
  不得不说,秦正海这话说的是相当的漂亮。
  岳宏盛则是在一旁拿出另外一笔十万块钱说道:“方先生,这是我们秋海特别捐赠的十万块钱,也请你收下。”
  “这钱我不能收!”
  方俊明立马表明了态度。
  岳宏盛轻笑道:“我们陈总说了,遇见就是缘分,他很同情您的遭遇,这点心意还请您一定收下。”
  “陈总?”
  方俊明愣了楞,有些茫然地说道,“我不认识你们陈总啊!”
  岳宏盛并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将手里的钱直接塞在了方俊明的手上,笑着说道:“方秦秘书,我的任务已经完成了,就先走了。”
  “好的,慢走。”
  秦正海点点头,笑着回应道。
  能有这样有责任,有担当的企业在,真是平山之幸啊!
  ……
  十月二十号,彩电关税的下降,终于带来了它的后续影响。
  岛国的松下电器,直接放话要花费三十亿美刀的代价,占据华夏彩电行业的绝对市场份额。
  同时,松下也喊出了一句口号,打败一个企业,挤占一个行业。
  不得不说,岛国这些企业这话说的是相当的自信和嚣张。
  当然,以岛国现在的技术和品牌,说出这些豪言壮语并非过度自信,而是有着绝对的实力和底气。
  只是,岛国没想到的是,华夏这边的人和事,从来都不能以常理度之。
  单想靠着一句口号,就吃下华夏彩电市场,简直就是在痴人说梦。
  他们尤其无法理解的是,在国人的爱国情结被刺激起来之后,究竟会涌现出怎样恐怖的力量。
  随着岛国的宣言发出,国内的彩电市场直接沸腾了起来,当然更多的是惴惴不安,不知道究竟该如何自处。
  在技术而言,国内能跟岛国相比的电视机厂家,还真的没有几家。
  国内的绝大多数彩电企业都在担心,接下来的路要怎么做。
  陈江海看到这个新闻后,知道国内彩电行业的销量,可能要开始萎靡了。
  现在这个时候,秋海要做的就是减少产量,同时加大研发力度。
  争取在明年三月份的时候,能有一个重大突破。
  明年的三月份,彩电的价格大战就会正式开战。
  秋海要是能挺过那一段时间,同时把自己的技术再提升,那将来在彩电市场上,就能一骑绝尘了。
  长宏的宁瑞峰也看到了这个消息,他的脸色十分的难看。
  秋海的横空出世,已经让国内的彩电行业,起了不少的波澜。
  现在外资也要开始入场了,这彩电行业是越来越难了。
  要是没能找到出路的话,长宏接下来的日子就难了。
  这个时候,宁瑞峰想到的最好办法,那自然是降价,先用这样简单直接的办法,尽可能把市场占领下来再说。
  昔日长宏靠着降价这一招,让自己的彩电销量,进入了全国三甲。
  现在长宏处在一个非常危险的阶段,宁瑞峰很自然想到了这个招数。
  宁瑞峰知道,这次不同于寻常,想要靠价格战打出优势,必须提前做好准备。
  首先最重要的是,宁瑞峰需要清楚的知道手里的底牌。
  宁瑞峰有预感,这次的价格战绝对会很惨烈。
  长宏想要赢,就得做好最坏的打算了。
  “去把我们各型号彩电的库存量报上来,同时去打听一下,其他各家公司的库存情况。”
  “对了,重点给我打听一下秋海的情况,必须尽可能详细,知道吗?”
  宁瑞峰吩咐秘书道。
  尤其是对秋海,他还特别强调了一句。
  秘书当然知道自家这位老板,究竟如何重视新近崛起的秋海,也没有多问,赶紧点了点头道:“宁总,我现在就去办。”
  就在彩电行业山雨欲来的当口,民众的反应是非常迟缓的。
  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在华夏大地上,即将发生异常如何惨烈的价格大战。
  与此同时,随着见义勇为基金的登报,越来越多的人在关注这件事情。
  他们真的想不到,在自己身边还会发生这种事,纷纷给予了支持和肯定。


第919章 不让英雄流血又流泪
  自从这个基金成立后,负责牵头的秦正海忙碌的日子也开始了。
  为了收集见义勇为的信息,他现在开始整个平山到处跑。
  这样做的理由,自然是为了切实的将各种见义勇为的市级收集上来,确保每一笔钱都用在实处。
  这可是他对陈江海立下过军令状的。
  他既要对得起那些见义勇为的英雄,也要对得起陈江海这一份信任。
  可以说在秦正海的眼中,没有比这么一项工作更有意义的事了。
  不收集不知道,一收集是真的把秦正海给吓一跳。
  秦正海发现,不少人都做过见义勇为的事,可最后却连个锦旗都没有,更别说有什么实质性的奖励。
  虽然绝大多数人见义勇为都不是奔着别人的赞美和奖励去的,但是如果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自然更加容易营造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良好氛围。
  只有这样才能涌现出越来越多见义勇为的事迹。
  不至于让英雄流血又流泪。
  做完调查后,秦正海对陈江海的印象有了一番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此之前,秦正海对陈江海的印象其实一般。
  他觉得陈江海本质上就是一个重利的商人。
  无论他做什么,肯定都会带着一种功利的性质。
  可是现在看来,他之前对陈江海的印象实在是太片面了。
  陈江海要真只是个重利的商人,那他就不会做这种事。
  见义勇为基金的设立跟之前冷链计划可不太相同。
  冷链计划还可以说陈江海是为了推广自己的产品,算是一种打广告的行为。
  可这见义勇为基金可是实打实的真金白银送出去。
  而且如今的秋海算得上如日中天,似乎也不需要这样的广告了。
  接下来的几天,秦正海把已经收集到的见义勇为事迹,全部刊登在了报纸上。
  同时,对于这些见义勇为的人,都根据具体的情况给予了锦旗和一定的奖励。
  这样一来的话,关注这件事的人就更多了。
  后面秦正海都不用亲自去找了,有人直接把这些好人好事报到政府来了。
  看到这种情况,秦正海知道这个基金已经开始发挥作用了。
  见义勇为的这些人,得到了社会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