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种情况,秦正海知道这个基金已经开始发挥作用了。
见义勇为的这些人,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当然,他现在要做的工作就是审核这些事迹。
确保真实可靠。
他要对得起陈江海花出去的每一分钱。
在家的陈江海,看到新闻上的报道,心里十分欣慰。
花钱做这样的事,能出效果,就证明这钱花的值。
现在的见义勇为事情出现,基本就是跟秋海挂钩了。
整个平山的人都知道,这个见义勇为基金是秋海发出的。
为了这个基金,秋海直接投了五百万。
在看望方俊明的时候,秋海还自掏了十万块钱。
秋海在平山、在西江的名声,在社会广泛舆论中到达了巅峰。
看着最近的新闻和报纸,岳宏盛久久没有说话。
在此之前,岳宏盛觉得陈江海在这个基金上面花钱,就是一种浪费。
现在看来,只是他眼光短浅而已。
“陈总的眼光,实在是太长远了!”
岳宏盛不由得暗暗感慨了一句。
说完,他忍不住摇了摇头,似乎自己已经不是第一次发出这样的感慨了。
可事实上即便如此,他也一直觉得陈江海在乱花钱。
但是每次花钱后,秋海的名气是一天比一天高。
现在想来,他的这些行为在陈总的眼中,应该会很可笑。
想到这里,岳宏盛心里对陈江海敬佩不已,同时也暗暗告诫自己,下一次大老板要花钱的时候,要多思索思索一下背后的蕴藏意义。
花钱要是能给企业带来这样的正面效果,那花点钱算什么!
换做是别人,恐怕就算给他多一倍的钱也弄不出这样的效果。
秦正海此时正在市长办公室内汇报工作,内容就是关于见义勇为事迹的相关情况。
看着手上的报告,刘市长扬起眉头,略带诧异,“有这么多吗?”
“是啊,市长。”
秦正海沉声说道:“说实话,一开始我也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可事实证明,的的确确是这些年发生在身边的事。”
刘市长翻看这手上的报告,心里不是滋味。
来平山上任两三年了,刘市长一直以为自己还算是个合格的市长,为平山的老百姓做了不少实事。
今天看到这个沉甸甸的报告,刘市长忽然发现,他这个市长,做的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合格。
“这样,你先按照基金的要求,把该给的奖金发下去。到时候再把人一起叫过来,现场一起发锦旗,另外可以组织广大党员,自行捐款到基金里面。”
沉吟片刻,刘市长跟着吩咐道。
秦正海忍不住地问道:“刘市长,你看要不要请一下秋海陈总?”
听到秦正海这样说,刘市长扬起眉头,笑着打趣了一句:“正海,我记得你之前对陈江海,好像颇有微词啊?”
秦正海赶紧正色道:“刘市长,是我格局不够,太小看陈总了。”
刘市长听了哈哈一笑:“这件事你自己看着安排吧!不过我看你请岳宏盛过来就行了,陈江海就算了。”
“为什么?”秦正海不由得问道。
“陈江海,不是你想请就能请的。”
刘市长说这话的神色,意味深长。
秦正海不是很懂,却也不敢多问。
……
这天早上,岳宏盛跟往常一样,提前半小时来到了公司。
自从换了虎头奔之后,岳宏盛开车都有点上瘾了。
只能说豪车就是豪车,开起来感觉都是不一样的。
刚到公司门口,岳宏盛就看到很多围在那里。
看到这一幕,岳宏盛眉头直接皱了起来。
下车走过去一看,陈江海这才发下,不少人手上还拿着锦旗。
等看到最前面仍然坐在轮椅上的方俊明时,岳宏盛赶紧上前:“方老哥,你怎么来了。”
看到岳宏盛出现,方俊明脸上也有了笑容。
“岳总,我们今天是来送锦旗的!”他赶紧大声说道。
说完,他从腿上拿起一面锦旗,双手努力举了起来。
只见上面工工整整写着“民族企业之光”几个字,格外的显眼。
第920章 问题出在哪里
“这是我的锦旗!”
“还有我的!”
“我的!”
看到方俊明把锦旗拿出来了,剩下的人也纷纷凑了上来。
岳宏盛见此,赶紧把保安叫过来,郑重地接过了这些锦旗。
看着神色恳切,充满感激的众人,岳宏盛心里是暗暗唏嘘。
他现在有点明白,陈江海说企业要回馈社会,到底是什么意思了。
岳宏盛看着这些人,久久说不出一句话来。
最后,岳宏盛深深鞠了一个躬,代表秋海向众人表示感谢。
当陈江海来到公司的时候,方俊明他们已经走了。
原本方俊明是想亲自感谢一下陈江海的,说要等陈江海来。
岳宏盛最后劝他离开了。
他知道大老板比较低调,不想搞得沸沸扬扬。
一脸失望的方俊明终于还是点点头离开了这里。
不能当面感谢陈江海,始终是个遗憾。
他只能在心里默默祈祷:希望好人一生平安。
……
周末,休息在家的陈江海接到了二叔陈从军打来的电话。
电话一接通,陈从军语气十分的苦恼,“江海,你得帮帮二叔我。”
“二叔,这是怎么了?”陈江海好奇地问道。
陈从军赶紧说道:“江海,我按照你说的,提前把农家乐开起来了,可这生意不是很好啊!”
说到这个,陈从军心里别提有多难受了。
生意不好意味着赔钱,现在村里人对他多少有点意见了。
之前很多人都想知道陈家村的这个农家乐,到底能搞出什么样的名堂来。
现在看到这个样子,都在看陈从军的笑话。
好强的陈从军哪能忍受这个,暗暗决心一定要把这件事给办好。
当然,他也有自知之明,知道凭自己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能来找陈江海。
自家的这个侄子,人聪明、办法多,而且又是之前他毅力支持的项目,肯定能想出好办法帮忙解决这个难题。
听到这话,陈江海眉头不禁微微一皱。
这不应该啊!
这两年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农家乐这种形式,生意应该不会太差才对。
“二叔,您先别着急,把情况先跟我说说。”
陈江海跟着安慰道。
陈从军轻叹了一口气,随后把这段时间的情况,一五一十地说了起来。
算起来,农家乐已经经营了两三个月的时间了。
小龙虾成熟期通常是在七八月,这个是最好的开业时间。
开放之后,一开始是有不少人过来了。
他们来的目的也很简单,就是想看看首富陈江海的家乡。
同时,听说这里有吃有喝,还有玩的,自然是想来见识下。
开始客人们觉得十分的新鲜,来的人数还真不少。
但是过了一段时间,来客就渐渐少了。
到现在,每个月来的人就那么一些,生意越来越凄惨。
听完陈从军说的这些,陈江海一时也琢磨不透,这问题到底出在那里。
想了想,他跟着问道:“二叔,你们一般是怎么接待客人的?”
听到陈江海的这个问题,陈从军一头的雾水地反问道:“直接把他们领进来就好了,还要怎么接待?”
陈江海听了哭笑不得,他大致能猜到,这问题是出在哪里了。
“二叔,人家是来消费的,你这接待不做好的话,人家怎么会再来?”陈江海有些无奈道。
陈从军赶紧问道:“那要怎么接待?”
“很简单,先给他们去介绍一下农家乐的情况,然后告诉他们有什么东西可以玩的。实在不行的,还可以让人带他们去玩。”陈江海解释道。
农家乐这种地方,陈家村现在可以说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很多人没有玩过这个东西,自然不知道怎么玩才好玩。
这个时候,农家乐的工作人员就应该充当这个角色,教消费者们怎么玩。
如果不这样做的话,那结果就会跟现在一样,没有多少人会再来。
没有人带领的话,游客们最后只能点个小龙虾吃吃。
至于其他的东西,他们不知道怎么玩,也找不到人问。
游客们单纯是为了吃小龙虾的话,他们根本没必要跑这么远。
现在海底捞的小龙虾才是最好的,想吃小龙虾的都去海底捞去了,顺便还能吃点别的东西、
农家乐的果树和家禽都还没准备好,单独为了吃个小龙虾跑这么远,当然是很不划算。
想要吸引足够多的客人,农家乐一定要有很多配套的设施和活动。
知道了症结所在,陈江海也就知道该怎么解决了。
办法也很简单,那就是选几个年轻人出来,好好培训一番。
培训的内容,就是关于农家乐的吃喝玩乐。
只要游客们开口问,他们必须立马回答。
有了体验感,游客们觉得这钱花的值,那他们下次就会再考虑这里了。
来的多了,这口碑就出来了。
到时候一带十、十带百,这生意就算是做出来了。
“江海我知道该怎么做了,我现在就去办这件事。”
陈从军听完了陈江海的这一通解释,总算是有些明白过来问题究竟出现在了哪里,立马说道。
陈江海笑着道:“二叔,你要记住一件事,那就农家乐说到底是一个服务行业,服务这一块一定要做好的。”
“服务?”
陈从军愣了下:“不是培训几个年轻人出来就行嘛?怎么还说上这服务了?”
陈江海微微一笑,也没有什么不耐烦,好好跟陈从军讲了一下服务这个东西。
这就好比有两个饭店,一个店的饭菜味道很好,另一个稍微差点。
在服务这一块,味道好的店从来不在乎,觉得饭店把饭菜做好就行了。
客人觉得店里卫生差,却得不到改变。
客人想喝茶,还得自己去倒水。
客人觉得天气热,但是没有空调。
……
有了这些体验,客人下次绝对不会再来这个店里吃饭了。
至于味道稍微差一点的店,不管客人说什么,他们都记在心上。
客人一进来觉得口渴,立马就有服务员把水端上来。
客人想点菜,服务员便立马给他推荐店里的特色菜……
有了良好的体验,客人们下次就还会选择这家店。
听完陈江海的话,陈从军担心道:“江海,你说客人们会不会因为之前的事情,不愿意再来我们这里的?”
陈从军的担心,多少还有有点道理的。
有了之前糟糕的体验,客人们愿意再来的可能性,会小很多。
第921章 这可谓是有利有弊
陈江海微微一笑,“二叔,你可以去电视台打点广告,同时推出一些优惠活动,加上优质的服务,我想农家乐的生意会好起来的。”
“江海,我先培训人吧!其他的事再好好合计合计,这次可不能再像上次那样闷着头乱来了。”
陈从军听到居然还要打广告,觉得得好好考虑考虑。
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
陈从军觉得之前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没有一个细致的规划,很多事情过于盲目。
这次必须得一步一步来,不能着急。
农家乐再也承受不住第二次的失败了。
他也绝不希望村里的人看自己的笑话。
陈江海当然也知道二叔的顾虑,也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简单叮嘱了陈从军几句,这才挂断了电话。
如果这次还不行的话,陈江海已经打算到时候物色一个有相关经验的职业经理人过去了。
盘活一个农家乐而已,他有的是办法,现在先让二叔他们折腾一阵再说。
失败了的话就当累积经验好了。
接下来的几天,秋海因为见义勇为基金的事,频繁上了报纸。
这件事影响还是很大的,全国媒体都开始报道这则新闻。
在现在这个年代,正能量这个词还没有出现。
现在一个民营企业能一掷千金,主动来做这样的事,确实能够得到很多老百姓的好感。
托基金的福,秋海大部分的产品,销售都有了一定程度的上涨。
岳宏盛子坐在办公室里,看着下面报上来的数据,一时之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秋海的销量,上涨的速度还是相当可观。
尤其是在这个时间点,能有这样的销售业绩,实在有些出人意料。
岳宏盛此时也明白过来,打广告并不一定要请明星。
有时候做一些实事,老百姓会更容易的记住这个品牌。
“陈总在广告这一块,国内是没一个人能比得上他了。”
岳宏盛充满感慨地说道。
秋海的那些项目负责人,此时也都很好奇,为什么销量突然就上涨了?
到下面的经销店里一打听才知道,原因就是这个见义勇为基金。
这些门店经理们是不得不佩服,大老板这一手实在是太漂亮了。
十月二十八号,平山政府把所有的见义勇为称号获得者,都请到了政府大楼。
秋海这边,岳宏盛也获得了邀请,他自然是满口答应的。
秋海市见义勇为基金的发起人,自然必须得有人到场。
陈江海肯定是不愿意去的,所以只能是他去露这个脸了。
今天记者来了很多,看来市里面很重视这件事。
刘市长也是十分高兴。
因为这件事也得到了上面的肯定。
有了上面的肯定,这意味着什么,刘市长心里明镜似的。
有鉴于此,刘市长对岳宏盛也是十分的客气。
在此之前,秋海在平山已经是绝对的利税大户了。
光是凭着这点,刘市长对秋海一向都是很重视的。
现在有了见义勇为基金的连锁反应,刘市长对秋海的印象就更好了。
见义勇为基金是秋海提出来的,而且直接交给政府方面监管,也就是说刘市长这个功劳,最大的功臣就是秋海。
“岳总,今天辛苦你跑一趟了。”刘市长微笑着伸手说道。
岳宏盛没想到刘市长如此客气,赶紧伸手说道:“刘市长您说笑了,我能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