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回到1991年当首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回到1991年当首富- 第6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陈江海所提的条件,正是关于这一点。
  听到陈江海的条件后,雷大军有点怀疑自己的耳朵。
  “陈总,您是在跟我开玩笑吗?”
  他脸色古怪地看着陈江海问道。
  “怎么,我像开玩笑的样子吗?”
  此时的陈江海,一脸的严肃,认真的不能再认真了。
  互联网未来的模式,必定是免费加流量的模式。
  只有把流量掌握在自己的手上,才能让公司更快的发展。
  此时的雷大军,真的觉得自己的观念,被陈江海彻底的颠覆了。
  一个软件公司,投入大量研发资金,研发出来的产品却是免费投放到市场上,不收取一分的费用!
  那这个公司要怎么赚钱,怎么维持下去呢?
  现如今的互联网思想很简单,那就是做出好产品,然后赚大钱。
  说到底,这跟普通的企业是一样的经营模式。
  陈江海知道,这种模式放在普通的企业上,是非常正确的。
  可是放在互联网企业中,就显得有点落后了。
  想要做好互联网,必须得换个思维。
  当然,陈江海现在拿出这么一个模式来,的确属于是过于超前。
  即便是雷大军也未必能够理解。
  这又不得不说互联网的另外一个特点了。
  谁第一个吃螃蟹的话,谁就能吃饱。
  金山要是能第一个推出免费产品,绝对是有划时代意义。
  而金山软件这家企业,也必将在众多竞争者资中脱颖而出,成为互联网时代软件行业的领航人。
  “陈总,能详细跟我说一下您的想法吗?”雷大军充满疑惑地问道。
  经历了一阵头脑风暴后的雷大军,现在完全冷静的下来。
  他突然觉得,这个想法未必是不正确的。
  以陈江海的经历来说,他能够提出这样的建议,也肯定是有原因的。
  况且,国内很多人都知道,陈江海对互联网是十分看好的。
  否则他也不可能如此高调拉上倪星宇教授一起搞个人电脑。
  雷大军很想知道,陈江海对于这件事,到底是怎么想的。
  就算最后两家企业不能合作,雷大军觉得如果能听到一种新潮思想的话,对于自己未来的发展,也是有很大好处。
  面对雷大军的虚心请教,陈江海并没有敝帚自珍。
  他微笑着对雷大军说道:“雷总,你刚才说过一件事,那就是国内的电脑用户会越来越多,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一上来,陈江海就肯定了雷大军的一个观点。
  跟着他继续说道:“那你有没有想过,家庭用户也会越来越多,并且会超越企业用户呢?”
  雷大军不由得微微一愣。
  他显然没有想到陈江海又提了这么一个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雷大军第一反应就是:不可能。
  “陈总,这不太现实吧!”雷大军充满怀疑说道。
  雷大军的怀疑,当然是有依据的。
  不说其他,光是电脑成本这一块,就不是普通人家敢想的事。
  要知道,现在的一台电脑的价格,起码在一万左右。
  这个年代,万元户虽然不少了,但是能够用上电脑的,绝对没有多少人。
  还有一点,那就是使用成本。
  现如今上网,只能采用拨号上网的方式。
  这种上网方式的计费办法,那就是按时间来算。
  现在的网速又十分的慢,还属于KB时代。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现在这个年代,要是下一个十几兆软件,起码要几个小时才成。
  在这种情况下,电脑的使用成本可以说高的不像样。
  关键的是,体验还不好。
  所以一般的人家,绝对不会考虑去用电脑。
  陈江海说未来个人电脑会越来越多,并且数量超越企业用户,雷大军觉得不太可能。
  起码未来的十年之内,不应该会发生这样的情况。
  陈江海并没有急着反驳,而是问道:“你为什么会这样认为?”
  雷大军的回答也很简单。
  使用成本太高了,不是一般人家能够承担得起。
  陈江海点了点头。
  这个理由很现实,就现阶段而言,也很正确。
  不过他立即又提出一个问题:“那如果电脑的价格直线下降,一台电脑只要几千块钱,同时大家的收入又有了相当程度的提升,那你认为使用电脑的家庭还会少吗?”
  雷大军皱了皱眉头,对于这个问题他其实早就想过。
  会有这么一天,可是需要时间。
  按照现在的科技发展,雷大军觉得起码要十几年的时间。
  这对于一个公司,尤其是科技公司来说,是很漫长的一段时间了。
  在这么长的时间里面,谁能说清楚行业会怎么发展?
  “陈总,这件事以后绝对会发生,但绝对不是近几年吧。”雷大军十分肯定说道。
  陈江海听后,不由得一阵哈哈大笑。
  “我敢跟你打赌,不出五年,我说的一定会实现。”
  雷大军愕然地看着满脸笃定的陈江海,不知道他究竟是哪来的信心。
  随后,他灵光一闪,突然想到了一件事。
  前段时间,秋海在进入世界五百强的庆典上,当着无数人的面很是高调的跟倪星宇达成合作,成立了一家新的电脑公司。
  难道陈江海的信心来源,就是这个吗?
  当初这个消息传出来的时候,很多人都认为秋海的这家电脑公司,将会改变整个电脑行业。
  这一点,从秋海改变整个电器行业,就能看得出来。
  在那个时候,雷大军也曾非常大胆的做过设想。
  那就是陈江海的这家电脑公司,到底会为电脑行业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雷大军认为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在技术方面,会让整个行业重视起来。
  秋海能够发展起来,靠的就是自身的技术。
  如果这家电脑公司建立起来,那么陈江海肯定会把重心放在技术上面。
  电脑技术的发展,确实会改变整个行业的生态。
  可雷大军也知道,单凭电脑技术的改变,并不会大幅度改变电脑的价格。


第1472章 鸿沟一般的差距
  电脑的成本控制,那是属于硬件方面的范畴。
  陈江海的这个电脑公司,研究的技术肯定是属于软件或者硬件组装上面。
  这两个方面完全是相辅相成的。
  软件发展得更好,才会催动硬件的发展。
  软件的发展是很快的,但是硬件的发展却没有软件这么快。
  在雷大军看来,硬件想要在这几年进步,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硬件设备如果得不到进步,那么电脑的价格就降不下来。
  陈江海所说的那个设想,自然也就不复存在。
  “陈总,你设立的那个电脑公司,不会是想做硬件吧?”雷大军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陈江海微微一笑,反问道:“为什么不可以呢?”
  听到这个消息,雷大军顿时有些发愣。
  关于这个电脑公司,全国上下的人都在猜测,秋海到底会先研发什么软件。
  没想到陈江海这边做了一个与全部人相反的决定,他竟然要先发展硬件!
  在软件方面,华夏起码还算有点技术。
  可是在硬件方面,基本上所有的专利技术,都掌握在国外的大公司手上。
  想要从这个领域杀出一条血路,对于华夏来说简直是难如登天。
  因此几乎所有华夏的科技公司,都不会考虑这件事。
  毕竟跟痴人说梦没什么区别。
  这一点就连大家公认的实力最强的联想集团都是如此。
  这个时候,雷大军对陈江海的决定和勇气,真是十分的佩服。
  像陈江海这样的成功人士,敢在一个陌生的领域,做这样的决定,实在是太令人钦佩了。
  因为通常情况之下,敢于做出这种决定的,要么就是初生牛犊,要么就是不折不扣的狂想家。
  就算雷大军手上拥有秋海这么大一个企业,他也不敢做这样的决定。
  实在是硬件领域方面技术封锁,太严重了。
  华夏想要突破,遭遇的问题那不是一般的多。
  倒不是说科研人员和科研环境不行,而是国际环境不行。
  电脑硬件技术,全部掌握在国外大企业手上。
  华夏落后人家整整十几年的时间,想要在完全自主研究的情况之下,用这么短的时间追上来,这就是天方夜谭。
  尤其是在芯片这种高精尖的技术方面,华夏根本没有一点优势。
  至于为什么这样,当然是有历史原因的。
  其实,早在七十年代,华夏在芯片方面的技术,是要比很多国家先进的。
  可那个时候,恰恰是华夏最为艰苦的时候。
  几乎所有人都认为,重工业才是发展重心。
  同时,国内还是计划经济。
  一个芯片项目从立项到实行,光是审批就要花两三年的时间。
  等项目开工后,国外的技术早就已经超越华夏了。
  九十年代的到来,让国家开始重视芯片项目。
  可是国内的芯片消费市场,还没有形成。
  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人敢冒险把这么大一笔资金,全部投入在芯片研究上。
  就算芯片研发了出来,最后也没有销售的途径。
  没有收益,那么这个企业想要生存下去,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光靠政府政策支持的话,芯片项目根本无法开展。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的悖论,几乎没有人可以改变这种局面。
  几乎所有人都认清了一个事实,华夏在芯片上面的研究,和国外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根本就不可能实现弯道超车。
  就拿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来说,国外现在芯片的制程,大概在两百五十纳米左右。
  华夏现在的芯片制程,还停留在七八百纳米左右。
  从这一个数据就能看出来,两者之间有多大的差距了。
  这个巨大的差距,就算没有任何的干扰,也是很难弥补的。
  更不说有还有国家的技术封锁,想要追上就更难了。
  91年,国内芯片的制程已经发展到了九十纳米。
  此时国外的芯片制程,已经达到了恐怖的个位数。
  只能说华夏前期没有把重心放在这上面,后期被拉开差距也是很正常的。
  想要从这一方面去赶超国外的技术,雷大军觉得完全不现实。
  就算陈江海拥有秋海这样的大型企业,也是没有任何办法的。
  技术的差距,不是单纯用钱就能弥补的。
  此时,雷大军看着陈江海,眼中多了一抹质疑之色。
  按理来说,陈江海作为国内最成功的企业家,还是自己的偶像,他不应该有这种表情。
  奈何陈江海所做的这个决定,在雷大军看来,实在是太过于自大了。
  可谓是极度疯狂,完全有些不切实际。
  一个国家都无法弥补的行业差距,不是单靠陈江海一个人就能缩短的。
  哪怕陈江海再优秀,他所掌握的秋海集团再强大,也无法改变这个事实!
  “陈总,我觉得你这个想法有点远了。”雷大军摇头回答道。
  陈江海所说的,雷大军是完全不敢相信的。
  如果说陈江海所说的免费模式,雷大军觉的还是有可能的。
  可是对于这个芯片的事,雷大军是一点都不信。
  就算陈江海是他的偶像,也不能改变雷大军对于芯片行业的认知。
  华夏国内的芯片行业,跟国外的相比,这里面的差距犹如鸿沟一般不可逾越。
  短短几年时间,就想追上国外的科技水平,根本就是痴心妄想。
  对于雷大军的反应,陈江海并没有感到丝毫的意外,突然哈哈一笑。
  “你没有做过,怎么知道不行呢?一个人没有理想,跟咸鱼有什么区别?”
  对于陈江海这样的说法,雷大军一时之间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不过他也看到了陈江海的坚决。
  显然,对于这件事情,陈江海已经是铁了心要搞。
  沉默了好一阵之后,雷大军突然站起来说道:“陈总,我明白你的意思了,这个要求我不能做主,得去向我们董事长汇报下。”
  经过刚才的交流,雷大军认为他和陈江海之间的认知相差的实在太远了。
  或者说,陈江海所推崇的商业模式,实在太具有颠覆性了,他完全无法认可。
  现在的金山,正处于一个资金困难的时代。
  如果全部采取免费模式的话,对公司来说就是一个灾难。
  因为根本就不可能有那么多资金去应对开销。
  很快就会破产。


第1473章 你就是全家的宝
  陈江海点点头道:“行吧,你跟裘总好好商量一下,有了结果再来找我。”
  临走时,雷大军有些期盼地说道:“陈总,我能跟你要个签名吗?”
  听到雷大军的这个要求,陈江海微微有些诧异,随即笑着点了点头:“当然没有问题。”
  拿着陈江海签名的雷大军,心满意足地离开了。
  这次来虽然没有成功的拿到投资,可是能够得到陈江海的签名,也算是不虚此行了。
  雷大军前脚刚一离开,颜飞便从外面走了进来。
  “陈总,刚才西江大学的潘校长给您来了电话,四月八号西江大学举办校庆,想请您参加。”
  陈江海点了点头问道:“你查一下,我八号有没有什么行程安排?”
  “陈总,您八号并没有什么安排。”颜飞显然是做过充分的准备,完全不假思索的回答道。
  陈江海直接说道:“那行,你帮我答应他吧。”
  得到陈江海的回答后,颜飞赶紧出去回电话了。
  下午回去的路上,陈江海琢磨着校庆的事。
  既然答应潘文斌出席这个校庆的话,到时候他肯定是要上台讲话的。
  陈江海之前面对的都是企业家,现在演讲的对象变成了学生,他在想该说点什么。
  就在这个时候,手机突然响了起来。
  看了一眼,是方爱国打过来的电话。
  陈江海没有多想,直接按下了接听键。
  电话刚一接通就传来了方爱国兴奋的声音:“海哥,我觉索特斯要动手了!”
  对于这件事情,陈江海早有预料,自然也不意外。
  “你有什么想法?”陈江海直接问。
  方爱国立马回道:“海哥,我觉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